APP下载

云南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为例

2023-12-05冯万荣李竹梅

旅游纵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自治州云南省少数民族

冯万荣 李竹梅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一、云南省民族旅游资源现状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有国家级A 级景区474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 处,丽江、建水、巍山等7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剑川县沙溪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等22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帽天山、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境内6 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有15 个独有的少数民族,包括哈尼族、傣族、独龙族等。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苗族、壮族,占云南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6.94%。云南有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8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石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等29 个民族自治县[1]。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县既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其他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风情旅游的优势和条件。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旅游资源和民族分布并不均衡。其中,民族自治州中怒江、迪庆所占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较高,分别达89.3%、83.3%,这两个自治州居住了独龙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少,为33.7%,主要居住了彝族、回族。从旅游资源分布来看,大理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国家3A级以上景区33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8 个[2]。怒江旅游资源稍显贫乏,只有1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 个国家4A 级景区,10 个国家3A 级景区[3],如表1 所示。

表1 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州民族、旅游资源概况

二、云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不均衡

笔者根据《云南统计年鉴》对2011—2019 年云南省及其少数民族自治州旅游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如表2 所示。

表2 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州2011—2019 年旅游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2011—2019 年间云南旅游收入一直处于增长态势,2019 年云南省旅游收入是2011 年的8.49 倍,年均增长率为32.38%。2011—2019 年,大理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的旅游收入分别位列第1、第2 和第3,是自治州中旅游业发展最好的,其中2011—2016 年西双版纳州旅游收入超过红河州,排名第2,2017—2019 年红河州旅游收入超过西双版纳州,成为排名旅游收入第2 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上升最快,2019 年旅游总收入是2011 年旅游总收入的14.75 倍。旅游收入最少的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这两个州的旅游收入在8 个民族自治州中排名倒数,迪庆藏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最为缓慢,2019 年迪庆藏族自治州旅游总收入是2011 年旅游总收入的3.69 倍。

(二)没有充分发挥民族旅游资源优势

云南以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适宜的气候著名,尤其是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对省内外游客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是民族自治州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最有利的依托。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饮食、宗教、建筑、习俗等民族文化和传统,这些都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但是,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州对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少数比较有名的节日庆典,制作单一的少数民族服饰及周边产品,复制、仿造一些少数民族建筑等,没有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潜力。

(三)位置偏远,交通成本高

随着云南省交通网络的发展,楚雄州、大理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文山州都建立了完善的交通体系,有高铁、高速公路、飞机、火车供游客选择。而德宏州、迪庆州、怒江州目前没有高铁,尤其是怒江州还没有机场,只有高速公路联通外面。远离省会、交通设施不完善导致到这些州市旅游的经济成本和体力耗费较多,这也成为阻碍人们出游的不利因素。

三、云南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优势互补,加强自治州区域合作

《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按照“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土地节约、绿色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着力构建“一环、两带、六中心”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4]。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大理、迪庆、怒江、德宏位于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区,楚雄、红河、西双版纳位于大滇西旅游环线拓展区,红河、文山、版纳、德宏、怒江属“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迪庆、大理、楚雄属“金沙江生态旅游带”。“一环、两带”所涉及的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不同,旅游资源特色各异,形成了难得的互补优势。因此,要充分利用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知名度比较高的楚雄、大理、西双版纳等州市的品牌效应,带动“一环、两带”其他民族自治州旅游业的发展。各州市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酒店、景区景点等在旅游宣传、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接待方面要加强交流、合作,统一部署,制订旅游协调发展的战略计划,构建协同发展旅游业的双赢合作机制。

(二)充分发掘少数民族旅游资源

充分开发每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做到有效开发、充分利用。首先,发掘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云南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长街宴、抹黑节等节日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旅游者前往,对省内外游客有极大的吸引力。2023 年泼水节期间,西双版纳共接待游客200.21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16 亿元[5],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庆祝方式,但怒江傈僳族阔时节、德宏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红河哈尼族长街宴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的知名度和泼水节、火把节相比还不够高。因此,要在众多的少数民族节日中认真筛选具有开发价值的民族节日,根据节日特点进行节庆活动的安排和宣传,充分挖掘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的潜力,发挥民族节庆活动的优势。

其次,设计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少数民族的服饰独特、美观,深受游客的喜爱,很多游客都会穿上少数民族服饰拍照留念,甚至有游客会购买相关服饰作为旅游纪念品。目前,市场上围绕少数民族服饰开发的相关产品比较丰富,但大都粗制滥造、价格低廉,缺少特色和创意。因此,要从设计和产品质量上入手,设计、生产有民族特色、有创意、精美的服饰。

最后,开发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村寨可以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让游客近距离观察当地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翁丁村位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自然村,有“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的称号。2005 年,翁丁村开始接待海内外游客,旅游活动以观光为主,主要为游客提供佤族歌舞表演,并向游客展示佤族生活习俗等,获得了较多游客的喜爱[6]。因此,可以借鉴翁丁村的发展经验,对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原生态的民族村寨进行保护性开发,发挥民族村寨的资源优势。

(三)完善旅游交通,优化游客体验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游客只有“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才能顺利到达旅游目的地并完成旅游。人们外出旅游总会衡量成本和收益,评价旅游产品的性价比,如果路途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超出心理预期,人们就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其他性价比更高的旅游目的地。因此,要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提高人们旅游的性价比和舒适度。对于德宏、迪庆、怒江等交通落后的民族自治州,要加快交通设施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助推旅游业的发展。

(四)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随着旅游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要想在众多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引起游客的注意,进而成功地将游客吸引到目的地旅游,就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特别是知名度不够高的少数民族地区更要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以吸引游客。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一个短视频带火一个旅游地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除了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还要利用新媒体传播迅速、成本低的优势,拍摄有创意、吸引力的短视频,并通过抖音、哔哩哔哩、快手等新媒体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猜你喜欢

自治州云南省少数民族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财政收支
挺进从江 黔东南自治州岜沙峰会会址项目征战纪实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总结经验 着眼特色 开创民族自治州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在全国民族自治州关工委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