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台劳动者社会保护的国际进展

2023-12-04编译诗一

中国社会保障 2023年9期
关键词:零工社会保障劳动者

■编译/诗一

零工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为劳动者提供了新的创收机会,同时也将平台劳动者的社会保护问题摆在了突出位置。本文主要从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两个方面概述平台劳动者社会保护的国际发展情况。

平台劳动者社会保护现状

广义上看,平台工作分为两种类型:线上网络平台和基于位置的平台。线上网络平台允许劳动者随时随地承接工作或跨境远程工作,提供软件开发、平面设计、数据输入等服务;基于位置的平台需要劳动者在特定地区提供服务,例如快递、外卖等。提供线上服务的劳动者分散在世界各地,往往难以见到;基于位置的平台劳动者则“有迹可循”。

2021 年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一组预估数据显示,美国有22%的劳动年龄人口从事零工经济和平台经济工作,以数字平台作为首要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大幅增加。2010-2020 年间,全世界线上平台和基于位置的平台总量从142 个增加至777 个,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餐馆和零售企业)创建基于位置的平台,并越来越依赖数字平台招用劳动者。

ILO 研究表明,基于线上和基于位置的平台劳动者均未获得充分社会保护。在线上平台劳动者中,约40%的人有医疗保险,不足15%的人有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约20%的人有养老保险;对于基于位置的平台劳动者,只有仅略高于1/2 的人有医疗保险,不到1/3 的人有工伤保险,不到1/5 的人有养老保险(见图1 和图2)。

图2 社会保障覆盖的基于位置的平台劳动者比例(按国家发展状况、劳动者性别和平台类型分列,单位:%)

平台劳动者当前缺乏保护通常是由于被划分为自雇人员,只能参加最低水平甚至无法参加社会保障制度,且领取的待遇较少,因而无法获得针对失业或职业伤害等意外事故的保护。平台劳动者亟需公正、可持续的保护。

研究表明,为平台劳动者提供充足的劳动和社会保护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参保意识、参保便捷性、数据传输和权益可携性等多方面问题。

规范对平台劳动者的劳动保护

规范平台和零工工作是确保这些新业态从业人员获得充分社会保护的必要条件,对就业状况的适当分类与保证算法和数据实施规则的透明度是确保劳动者权利的关键。

由于劳动和社会保护的性质与就业从属性或独立性具有内在联系,准确定位平台劳动者的就业状况可保障其社会保障和劳动权利。目前,数字平台工作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约束,因此产生许多与劳动相关的纠纷和判例。即使已经做出司法判决,也未必适用于一个国家所有的数字平台。

对此,各国采取了多种应对举措:一是推行立法,明确规定用于判定劳动者与平台是否存在雇佣关系的标准,例如意大利发布第128 号法令、西班牙修订《工人法规法》,从不同方面保障数字平台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二是建立在满足特定标准时可驳回的雇佣关系推定。例如,欧盟委员会在《关于改善平台劳动者工作条件的指令提案》中提出一条法律推定:如果数字平台满足五分之二的控制工作绩效标准,则认为数字平台与劳动者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如果平台证明不存在雇佣关系,则可以驳回该推定。三是引入第三类中间类型的劳动者(例如中国),给予其享受基本劳动和社会保护的权利,该措施适用于落入受雇和自雇的“中间地带”的劳动者。这类人群可能因为无法获得与雇员相同的社会保护而成为弱势群体。

确保平台劳动者和零工工人体面劳动的权利。平台劳动者和零工工人必须享有劳动保护机制,包括充足的工资、工作时间规定、职业安全与健康,以及医疗和就业保护。此外,算法在平台劳动者任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平台劳动者应有权知晓用于任务分配、工作评估等相关算法数据规则和标准,如果这些方面缺乏透明度,那么将会引发侵犯劳动者权利的风险。

为平台劳动者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保持体面劳动的关键。平台劳动者(包括雇员和自雇人员)应至少有资格获得基本社会保障,以在生育、工伤、疾病、老年、残疾或丧失供养人的情况下获得医疗和收入保障。

目前,多国为平台劳动者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例如,阿根廷出台《按需数字平台工人法规》(2020),提供全面社会保障覆盖;比利时受欧盟指令提案启发,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框架,其中包括为自雇人员提供工伤保险;印度的《社会保障法》(2020)规定将保护范围扩大到零工工人和平台劳动者。此外,为自雇人员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也是G20 国家重点关注的目标。

简化程序,方便平台劳动者和零工工人登记与缴费。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特征:一是社会保障机构与缴费征收机构提供简化程序和工具。一些国家建立了简化的登记和缴费支付机制,以扩大对自雇人员和小企业主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例如,爱沙尼亚于2019 年建立企业主账户,以简化纳税流程;税费、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均从企业主账户直接汇给社会保障机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则重点关注对网约车司机的工伤津贴和死亡抚恤金发放。

二是平台与缴费征收机构之间建立联系,从源头实现自动缴费。爱沙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乌拉圭(针对运输平台劳动者)等国家通过平台与机构之间的互联,建立自动缴费机制;法国允许劳动者可以授权平台代其缴费;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针对自雇劳动者推出电子发票系统,以完善征税模式和保证合规遵从。

增强参保意识,开展宣传工作。经验表明,增强参保意识和开展宣传工作对鼓励平台劳动者及其他难以覆盖群体参与社会保障至关重要。印度尼西亚国家社会保障就业管理局通过“油管”(Youtube)向平台司机发布通知,帮助他们建立对正规化的认知;与金融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参保登记和缴费支付,扩大对平台司机的工伤津贴和死亡抚恤金的覆盖范围。在法国和马来西亚,平台告知劳动者对其适用的社会保障缴费和纳税义务,并提供访问相应行政机关的网站链接。阿根廷税务局则向民众提供关于单一税计划及其变体计划的信息和答疑。

关注跨境社会保障权利和保护。一方面,确保可携性和可转移性。平台劳动者可以在受雇和自雇之间交替,或在受雇的同时从事平台工作。因此,社保权益和就业记录的转移对于确保平台劳动者在这些过渡中获得充分保护至关重要。缺乏社保权益可携性和记录可转移性可能导致社会保护覆盖面不完整和保护差距,这在劳动者和平台处于不同国家或地区时尤其明显。

另一方面,协调分类标准。由于从事跨境活动的平台劳动者需要通过跨多个国家或地区运营的平台工作,因此对他们的保护面临更多挑战,需要利用国际协调机制来解决相关问题,特别是确定适用于线上平台的法律、法规。自雇人员或雇员的划分将影响平台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和纳税义务:如被划分为自雇人员,则需遵守其所在居住国的社会保险法律规定;如被划分为雇员,则需要明确由哪个国家或地区负责参保登记和征收社保费。例如,纳入雇主所在国家的医疗保险,对于不在该国的外籍雇员来说几乎没有价值。

近年来,零工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发展为劳动者带来了新的创收机会,同时也凸显了平台劳动者之间的社会保护差距。充足、可持续的社会保护是确保该群体获得体面劳动的关键。但显然,为数字平台劳动者提供充足的社会和劳动保护是一项复杂的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继续调整和完善法律框架,在不阻碍创新和灵活性的情况下确保劳动者获得保护;建立系统的互联并充分利用平台的数字特性,由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运营平台提供有效的登记、缴费征收和待遇发放,确保劳动者充分获得这些服务;通过简化行政程序、程序自动化以及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促进平台工作的正规化,并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护。(文献来自于国际社会保障协会评论分析文章Platform workers and social protection: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

猜你喜欢

零工社会保障劳动者
石家庄市正定县总工会以“零工驿站”竭诚服务劳动者
“零工市场”是稳就业促发展的好牌
劳动者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零工”经济有何利弊?
“零工”开启工作新时代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