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弊之计

2023-12-03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军机处御窑窑厂

很长时间无人开腔。有人在心中暗议:太后为何写下如此模棱两可、意思不明的三个字,叫人苦思苦猜,费心费力,何不如开石裂帛,简单明了,既省精力,又省时间?

总算有人说话了:昨夜已经就御窑的去留进行过细致的讨论,利害得失,已经穷尽,太后也并没有否定的话语,所以可维持旧议,只在呈送太后的奏议上写明“经再议”一词便可以了。

但有人另有看法:如果太后并不反对,却为何又着再议?所以“再议”,既可以是维持昨日奏议,也可以是变更旧议而提出新的奏议。

似是制瓷拉坯的转轮,转来转去还是停在了原处,双方转眼间回到了昨日讨论的起点,又在究竟是否同意江西巡抚所请上各执一词,你来我往,不可开交。

领班一看,天已二更,再如此无止无休地争论下去,恐怕到鸡鸣天晓也不会有一个大家都会认同的结果。太后对御窑厂去留之事已朱批两次,但也并没有给出明确谕示,足证对此事的重视,足证此事非同小可。他提出了一个思路:原议不要轻易改变,但可作更周全的考虑。

多数人认为这是高论,便等待领班大臣的明确意见。

领班大臣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考古而察今,虑近而及远,御窑厂还是以关停为宜,但可宽限时日,择机而行。

大家欣然赞同这个意见,这是一个虚实共存、去留两可的意见,且不会和太后任何抉择相悖。

一天后,太后又有朱批下达,第一句话竟然又是“着再议”。这似乎是一顿廷杖,重重地落在军机处大臣们的身上。不过再加细看,太后这次还另有批语:“御窑关停当有确切时间,更当有善后之策,以补救关窑之弊。”

大臣们既大感意外,也大感轻松,看来太后已经同意关闭御窑,只是需要一个关窑的具体时间,这不难拟制意见,只是太后所言的“善后之策”大费猜度。

这关闭御窑会产生什么弊端呢?大臣们便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推究起来。细细论来,停烧御窑,利远大于弊,弊端究竟何在?但最后还是从乱麻中理出了头绪:会影响皇家用瓷,或换言之,如果再为皇帝、太后专门烧制瓷器,便有所不便了。

于是大臣们便集中讨论如何解决这一“弊端”。最后议出了两条“补弊”之计:一是沿用和扩展乾隆以后“官搭民烧”的做法,今后但凡宫廷所需瓷器,着新开办的江西瓷业公司烧造;二是在关闭御窑之前,再为宫廷实则为太后再专烧一窑。这样,关窑的时间也可以由此确定下来,最后一窑御瓷烧完之日,便是御窑厂关停之时。

奏议送交内廷之后,军机处便等待太后的懿旨。可惴惴不安地等了三天,却是不见任何动静,军机大臣们心里直犯嘀咕:十有八九是太后又另有想法,看来还得再议。

朝霭暮云。又揪心揪肠地等了两天,军机处终于见到太后的朱批:“允准所议。”

至此,关闭御窑这件事,军机处便算是办结了。接下来那善后之策——烧最后一窑御瓷的事,太后一定会亲加布置督办,军机处自是不用费心,也不敢费心。

军机处的预见果然不差。几天后,太后传内务府总管大臣入宫。

总管大臣是一个精明练达的旗人,他本姓佟,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太后很喜欢这个总管,因为他体胖无腰,身子像个水桶,一次便戏谑地说:论职掌内务府由你统管,论姓氏你是佟总管,看长相你倒挺像个桶總管。

“桶总管”这三个字后来便成了他的称呼,他本来的姓和名倒少有人知道了。

桶总管一听太后召见,又在习惯性地猜测:太后不知又动了什么心思,或是要兴土木?或是要外出巡游?或是要造、要买什么奇珍异宝?反正十有八九是要办费心费力、费物费银的事情。可现在皇家府库如同穷人家的钱袋子,空空如也。如之奈何?但又能奈何?

太后开口了:“今日召你来,是为了办一件大事,并且是大清立朝以来的收官之事。”

桶总管一阵纳罕:既是王朝大事,却为什么要到此终结?

只听太后徐徐说道:御瓷乃属国之珍宝,也曾是大清王朝鼎盛的表征之一。无奈,自道光年后,天倾地坼,外有强敌侵逼勒索,内有刁民造反起事,致使国力日弱。为省减国力民力,顺应民心民意,朝廷已照准江西巡抚的奏折,关停御窑厂,设立江西瓷业公司。

桶总管听了,悬着的心更立即放了下来,还生出几分喜悦。这可是大好事也,不惟天下百姓高兴,我等也要山呼万岁,这可省去许多金钱、许多精力、许多麻烦。这件事应当昭告天下,作速办理,召我来干什么呢?

太后接下来的话让他知道了答案:“御窑本是国家脸面,所以便不能像乡间土窑小炉,说关就关。故依军机处奏议,在关窑停烧之前,再烧最后一窑。”

老佛爷原来还是要再烧窑制瓷呀?桶总管顿时心里发沉。进而又想到,既然是最后一窑,恐怕数量、品种、品质都非同一般,耗力糜银自是更甚。难也!

太后转为了降旨:“这是御瓷的最后一窑,故应当是最好的一窑。”

桶总管暗暗叫苦,这一窑瓷属“最后”好说,称“最好”却是难求。以现在的人力物力、工艺水平,若再烧制御瓷,别说在整个大清王朝的瓷器中不可能求得最好,就是与过去专为太后烧造的瓷器相比,要成为最好怕也是难以遂愿。比如,纵然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能烧出与“大雅斋”瓷相媲美的瓷器来吗?

容不得桶总管多想,只听太后又说道:“这次主要烧造餐器为主的日用器,另烧一批陈设器。”还特别提到,要烧造用于熥脸和泡手的瓷盆,泡手的瓷盆要选用薄胎瓷。这还不算完,更有重头戏在后面,“御瓷本为国造之器,可称之为国器,最后一窑定要烧造一件重器。这件重器当在我朝独一无二,要作为大清官窑瓷器的压轴之作,压窑之器。”

桶总管还没有完全听明白,太后便就有关具体事项作了交代:重器的纸样由内务府造办处绘制,瓷盆和餐器、陈设器的纸样我另着人绘制。

桶总管赶紧把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说了:“这件重器的器型、尺寸、图案、釉色,请太后明示。”

太后轻轻地挥了挥手:“你等先好好琢磨去吧。”

桶总管不敢再问,摇晃着硕大的身躯离去。

随后,太后着宫女叫进来一位个头不高的女子。这女子虽然年过六十,但依然步履轻盈,风采照人。她不是男子,但拥有许多须眉不能比肩的才华,能吟诗为文,更擅写字绘画;她不是嫔妃,却有着众多嫔妃不能相比的地位,穿戴的是三品官员的衣冠,并有太后赏赐的红翎一顶,甚至在太后面前可以免跪。她姓缪名嘉蕙,人称缪先生。祖籍云南,十五岁随家人为避乱而移居四川。她生在世代书香之家,自幼读经史百家,习琴棋书画。光绪十五年,朝廷降旨各省督抚,要求举荐民间精于翰墨、绘画的中年妇人,入宫为太后“伴闲”。多年守寡的缪嘉蕙由四川督抚选送入京,由于才华出众,成了宫中女画工的领班,被封为“御廷女官”,相伴在太后左右,还教太后绘画,或为太后捉刀。这十多年来,那些专为慈禧而烧的瓷品上的绘画,大都出自这位才女之手。

慈禧在书画方面大有兴趣,也颇有造诣,她常常仿效前朝帝王,挥笔弄墨。慈禧最爱画的是花卉,其中又以兰为首,这或许与她小名兰儿有关。太后绘画功力不浅,往往寥寥数笔,画笺上便会如肥田沃土上长出生机盎然的花草。在设色上则别出心裁,一般是画什么花,便用这种花捣汁作为墨彩,仅凭这一点,就使她的画如同花苑中的牡丹,姿色压过群芳众卉。正因为慈禧爱花并且擅长画花,所以为慈禧烧造的瓷器中,以花盆为大宗,装饰则以花鸟为多,款署“体和殿制”和“大雅斋制”的器物尤其如此。这些瓷器通身弥漫着女性的气质,洋溢着阴柔的秀美,因而少了一般御瓷中帝王的气质,也减了官府的味道,在众多的宫廷瓷器中独具特色,别有韵致。不知道这最后一窑瓷器的设计,慈禧又要摆弄出什么新奇的花样。

缪嘉蕙进门后,慈禧便微笑着示意她坐下,这与对待其他朝臣相比,要客气得多,随和得多。

慈禧便将要关闭御窑厂,但要烧制最后一窑御瓷的事情告知缪女官。接着提出了设计要求,尤其是对餐具的要求讲得十分明细:总共烧制四套,以一年四季为序,选用各季的代表性花卉为装饰。春器用桃花、杏花,夏器用牡丹、荷花,秋器用菊花、兰花,冬器用水仙、梅花。这样便可随着季节的变换,使用不同图案和颜色的餐具,也体现顺应天转地换、时令交替。此外,还要烧造的一批瓶、尊、盒、花盆、奁盒、鱼缸、花盆、渣斗[1 ],造型要体现圆润、秀美、精巧,用色力求淡雅。用色出浓而入淡,这或许与太后渐入老境有关。太后对瓷器设计的要求,很像巧手绣花,针针精巧,线线绵密。

缪嘉蕙一一允诺。

宫廷画坊立即开始忙碌起来,着手绘制纸样。纸样实则是施工图纸,绘有瓷器的图形、尺寸、装饰图案,还标明用色、施釉以及数量等方面的要求,再交由设在景德镇的御窑厂照样制作烧造。

经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由缪嘉蕙主持绘制的纸样陆陆续续地送到了太后面前。太后一一认真看过,一如过去,提出了许多改动意见,经过无数次的大修小改,最终把纸样确定下来。

造办处承办的重器纸样绘制工作,却是逆水逆风走重船,行进得极不顺利。这倒不是画师、设计者的功力不济,而是与懂行而又挑剔的太后想法不易契合。第一稿设计的是一个硕大的瓶子,上面绘的是大有古意和诗情的“月照松壑图”,但太后只草草看了一眼,便斥之为“古画旧图,了无新意,且无半点重器模样”。

造办处这时才意识到,这次太后要烧造的瓷器有别于往常。便一次次地琢磨:太后要的是重器,何为重器?画师们便翻检收存的历代瓷器图谱,细加研读,逐步理出了思路。在中国历朝历代的陈设重器中,首推鼎,地位崇高,历来被视为国家权力的象征。这与“禹铸九鼎”的传说有关。画师便考虑以青铜鼎为范本,绘制一个大瓷鼎。造鼎还有“革故鼎新”的寓意,这同太后倡导的变革改制正好相合。

但有人提出,以鼎为原型的瓷器历代多有烧造,现在再造再烧能被太后认可吗?

这话大有道理。于是便有人提出,不如烧造大龙缸,因为自从盘古开天地,在所有的瓷器中,以明朝烧制的青花大龙缸体型最大,最有气派。高一尺有余,上口直径二尺还多,体厚超过二寸,重量有一百一十多斤,可谓一缸可纳天下丘壑,一器压倒天下瓷品。如能烧造一只更大更美的龙缸,可大有皇家气象,尽显重器气魄。

提出烧造瓷鼎的人进而建议,为保险起见,可以上奏烧造瓷鼎和龙缸两个方案,供太后选定。

大家似乎思路大开,接着又有人提议,为求万无一失,可以再增加一个方案,烧造一只巨型三阳开泰瓶。因为三阳开泰历来是瓷中珍品,烧造始于乾隆时代,名称来自《易经》上“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之语,象征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寓意国家的富足与强盛,并且是用名贵的乌金釉和郎红釉交织填涂,通过窑变形成神秘无定的釉色,烧成后如日光铺洒,云霞灿烂,别有风采。

面对大家的七嘴八舌,桶总管用手指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感叹道:“要是这个人还在造办处就好了。”

有人问:“这个人是谁?”

“王青。”桶总管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

大家一听王青的名字,頓时肃然起敬。确实,倘若王青在,许多事便会变得容易顺畅。这王青本是景德镇御窑厂画师,因画技出众,年轻时便进入宫中,参与了许多御瓷的设计与绘制,只是因为一个无法道明的原因,后又让他离开了。此人现在远离京城的景德镇御窑厂彩绘房任职,远水不救近火,并且即使让他进京参与纸样设计,也恐怕多有不便之处。

设计一鼎、一缸、一瓶,供太后择定的方案最终确定下来。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猜你喜欢

军机处御窑窑厂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地下遗址篇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考古发掘
COURT CONFIDENTIAL
从动机和效果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军机处二百年》
皇帝的瓷器破了怎么处理?
御窑厂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