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考”背景下高职高专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试对策分析

2023-12-03尹艳玲

山西青年 2023年20期
关键词:国考资格证师范生

尹艳玲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我国教育改革与长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高质量专业化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特色教师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推行教师资格证考试全国统考,解除了以往对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限制区分,高职高专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压力加大,是需要积极面对的一大挑战。

一、“国考”背景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根本特征

(一)考试难度有所提升

教师资格证考试在以往的省考模式中,笔试只涉及两门,且有指定教材,考试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实行国考模式后,考试科目有所增加,幼儿园与小学需要考两门科目,初高中则需要考三门科目,并且在考试内容上更多涉及师范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的知识。例如,每一阶段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都包含的综合素质,所涉及内容繁杂多样,并且只对其有大纲模板规定,而并没有指定的教材,对高职高专师范生准备考试的难度大大提高。同时,教师资格证考试是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当高职高专师范生只有在通过笔试后,才能进入到面试考试中,面试考试更多考核的是高职高专师范生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交流沟通能力、授课技巧等方面,通过结构化、试讲和答辩三方面来构成面试考试,每一环节对高职高专师范生的考核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某一方面,这对于高职高专师范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1]。

(二)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核

教师资格证考试采取全国统考的模式后,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有所涉猎,更加重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而不仅仅是考核陈述性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国考”背景下,教师资格证考试更加重视对考生的教学基本功与学科专业技能的考核。教师资格证考试除了在笔试考试愈发重视考核综合能力之外,在面试考试中也同样注重考核考生的多方面素养,在结构化、试讲和答辩三个环节来全方位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通过上述内容,能够明显发现,“国考”背景下,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别从笔试与面试中有所体现。

(三)各个区域的考生所承担的备考压力不一致

教师资格证考试采取全国统考制度是近年来才实施的教育改革举措,当前阶段,仍有部分的省市还按照以往省考模式下的参考次数要求。例如,大部分的省市一年可以参加两次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只要是含有当地的户籍资格,对于一些在外地上学的城市,若当地只有一次报考机会,可以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下半年的报考。这些地区的考生,所承受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压力较小。而对于江苏省的考生来说,上半年的考生只能是参加补考考试的考生以及在江苏省内在读的师范生,而不是面对全社会人员。对于宁夏和四川这两地的考生,虽然教师资格证笔试的机会与大部分省份保持一致为2 次,但面试机会则只有一次[2]。而对于云南等一些省份,一年只有一次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机会,这些地区的高职高专师范生所面临的备考压力是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还有部分地区,高职高专师范生在大三才可以第一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若第一次未通过,则需要再等一年,毕业之后才可以继续参加。

二、“国考”背景下高职高专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试面临的挑战

(一)专业优势减弱

“国考”背景下,教师资格证考试采取全国统考制度,传统模式下,师范生可以直接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优势消失,必须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取得教师资格后才能够从事教育行业。同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国考改革深化,每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数量呈稳定增长态势,由此中小学教师的队伍组成更为丰富多元化,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师范生,只要有从事教育意愿的考生在取得教师资格证资质后就可以进入教育行业,在这一宏观大背景下,高职高专师范生的专业优势大大减弱。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在考试科目上有所转变,对高职高专师范生的各方面综合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高专师范生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备考压力逐渐加大。

(二)上岗难度大幅提升

在教师资格证未进行全国统考之前,高职高专师范生享有教师资格认定的政策,无需参加考试,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教育领域。但是,在当今“国考”的背景下,高职高专师范生也要同非师范生一样,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笔试与面试后,才能够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对高职高专师范生取消了免考政策,这对高职高专师范生从事教育行业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大大提高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入职门槛,一些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合格证书的高职高专师范生就无法获得教师上岗资格。

(三)就业压力加大

在以往的教师资格证省考模式下,高职高专师范生毕业就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而并没有对其教学能力进行全面化和系统化的考核,高职高专师范生通过自身的师范专业属性就可以自动进入教育领域。但是在教师资格证考试采取全通统考模式后,高职高专师范生也要同非师范生一起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再加上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合格率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这就意味着高职高专师范生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都有所增加,是要同师范生、非师范生以及社会人员共同竞争。

(四)对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提高

未进行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改革深化之前,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省考重点大多集中在对考生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考核层面上,而在“国考”背景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核重点更多倾向于对考生综合素质与学科教学能力的考察层面上,这对于高职高专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就在随之有所提高。“国考”背景下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更加看重考生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能否用所学到的教育相关知识来解决教育活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加看重的是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核[3]。这就表明,高职高专师范生在日常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对自我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强化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加强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素养的提升,以此缓解高职高专师范生所要面对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压力。

三、“国考”背景下高职高专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具体应对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认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实行全国统考模式后,每年的合格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高职高专师范生对于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缺少足够的自信,没有对教师资格证考试树立正确的认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干扰下,高职高专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考试合格证书就愈发困难,随之考试次数的增加,对考试的态度愈发抵触,形成了一个消极闭环。因此,“国考”背景下,高职高专师范生若想可以高质量地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必须树立正确的认识。高职高专师范生应当对教师资格证国考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通过对以往真题的学习,明确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难度与根本要求,从而来不断消除自身的畏难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备考态度,用乐观的心态来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习效率也会有着大幅度的提升。高职高专师范生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学习中,要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不断给予自己正面的积极暗示,树立对考试的自信心,激发出自身潜在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为其加油努力。

(二)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备考计划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高职高专师范生从事教育行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必要路径。因此,高职高专师范生应当清醒认识到,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自身需要具备哪些技能,该如何为其有所准备。第一,高职高专师范生应在大一时,就要对其有着主动了解的意识,搜寻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方面的信息,与学长学姐加强沟通,明确教师资格证获得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应尽早通过普通话考试,取得普通话证书。第二,高职高专师范生还应当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做好课堂笔记,按照教师规定完成作业及相关的教育任务,这有利于为教师资格证国考做好知识储备。通常来说,高职高专师范生在大三上学期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国考。所以,为了保证高职高专师范生可以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高职高专师范生应在大二就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备考计划,对自己要考哪一个阶段的科目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掌握考试内容,严格遵守所制定的学习计划要求来背诵知识,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前至少要完成2 ~3 轮的系统化学习,这样国考背景下,高职高专师范生教师资格证的考试通过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

(三)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

高职高专师范生想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是通过自身的学习,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高职高专师范生要了解各方面的内容,以此强化专业知识学习。

第一,高职高专师范生应全面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具体改革内容,以此作为根本导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备考策略。例如,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所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内容,在高职院校的师范专业课程教学中会有所涉猎。因此,高职高专师范生一定要在日常的上课过程中认真听讲,最大程度上吸收课堂知识,高质量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在课后还要加强对重点知识的巩固复习,遇到学习问题时,要积极寻求同学或教师的帮助,实现陌生知识到熟悉知识,复杂知识到简单知识的转化,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高职高专师范生要善于利用高职院校内外部资源,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程度,对高职院校所具有的学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提升高职高专师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例如,为了准备综合素质这一科目,要更多地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可以到校内的图书馆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权威书籍,以此来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面。

第三,高职高专师范生要踊跃参加高职院校内部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掌握会更加牢固。与此同时,高职高专师范生通过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加强对其口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沟通交流会更加顺畅。一方面,有利于取得普通话合格证书;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面试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高职高专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还要强化对师范生的技能训练,也就是高职高专师范生的“三字一话”技能和教学技能。第一,要加强对高职高专师范生的普通话训练,保证师范生充分掌握发音部位,发音足够标准。高职高专师范生应当具有合理化利用身边学习资源的能力,通过朗读一些专业书籍报刊,找到说标准普通话的感觉,同时高职高专师范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也要使用普通话,避免方言。第二,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高专师范生的板书训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高专师范生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深化教师资格证考试思维,同时也是为笔试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逻辑紧密的板书可以直观展示出高职高专师范生的专业能力[4]。第三,非常关键的一点,需加强对高职高专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最为基础的技能就是教学技能,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具有且熟练掌握的能力。高职院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将班级的师范学生划分为几个教学技能训练小组,定期组织模拟片段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做展示。并且高职高专师范生还应当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获得一定的教学经验,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面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国考”背景下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高职高专师范生所面对的职业竞争加大,压力也随之有所增加,若要保证高职高专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从师范生自身层面来说,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备考计划,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则要强化对师范生的技能训练。

猜你喜欢

国考资格证师范生
病案突进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保证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优化教师后备军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与职前教师教育的应对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喊“办证”的人将失业?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