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统整的小学美术项目式学习实践

2023-12-02许秋雯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小学美术

许秋雯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科融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形式单一的现状,通过跨学科学习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定格动画创作涉及语文、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可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小学定格动画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学习;可通过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向学习本质;可采取项目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完成创意实践;可实施多元评价和公开成果展示等,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小学美术 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6-64-04

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视觉艺术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归属于视觉艺术教育的动画课程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引发新思考、创造新知识。美术单元项目式学习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设置的项目主题任务,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整合多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更深层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技能。这种学习模式注重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是协同育人的价值体现。本文以五年级学生设计并实施的“定格动画——开心农场”主题单元课为例,探索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一、统整学科:跨学科学习,强化内部联结

在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各学科独立教学,传授不同的知识点。新时代倡导素养导向的跨学科学习,强调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和知识联结能力。定格动画项目式学习课程是以美术学科为主导,媒体艺术、信息技术、文学等跨学科融合的学习活动。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在关联,以及与社会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思维,增强学生造型能力、设计能力、鉴赏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

在定格动画项目式学习中,可将语文、美术、信息技术、音乐等多学科进行融合(见图1)。首先,定格动画的创作需要一部好的剧本,这涉及语文学科。以“开心农场”为活动主题,学生在语文课上创编农场故事剧本,为动画撰写剧本。经过动画项目的实战演练,提升学生脚本写作的能力,为小组拍摄做好前期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依托教材,在大单元教学指导下,将教材中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可尝试整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的“动物的故事”和五年级下册的“学构图”内容,让学生学习用影视构图的方式绘制故事脚本。其次,角色与场景的设计要利用美术学科的手工制作,将角色和场景用黏土或者纸板做成立体造型,用作定格动画拍摄。手工的制作培养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色彩感知力和思维创造力。再次,定格动画拍摄前期工作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拍摄了,拍摄和后期合成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课进行合作制作。学生在电脑平板中下载“定格动画工作室”App进行拍摄,既简化了数码相机逐帧拍摄后导入电脑合成这一繁琐的过程,也证明了在小学阶段开设定格动画课程具有可行性和便捷性。最后,配音的合成将利用音乐课学习调音,学生分组进行配音练习,并为动画配音。

总之,六个学科看似各自独立,却又联合成一个整体,是一部动画的组成环节,层层递进。定格动画项目式学习是各学科的有机整合,而不是所有学科的杂乱堆砌。各学科作用在动画的不同环节最终转化为一部定格动画,学科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于此,学生对项目的主题创作产生新的理解,用动画这一视觉方式传达自己的想法,并转化为成果。

二、项目引领:指向学习本质,凸显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情境的研究活动。运用项目式学习开展动画教学,要求通过真实的项目任務指向学习的本质,即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定格动画——开心农场”主题单元课教学中,以驱动性问题“如何创作一部有创意的定格动画”引领教学实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落实项目式学习目标(见表1)。

(一)问题驱动,撬动思维

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要素,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探究,并驱动学生投入思考。教学伊始,教师可利用对比静态与动态黏土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接着提出驱动性问题“如何让黏土形象动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需要了解动画的原理,即视觉暂留原理。有效的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因素。驱动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引发持续思考、自我探究,而且直接影响学习的实践过程和结果。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主要特征。

(二)动画鉴赏,深入探究

教师可组织开展观影会,引导学生欣赏木偶定格动画《阿凡提》和剪纸动画《葫芦娃》等中国传统定格动画。通过对优秀动画电影的借鉴,学生感受到视听语言的魅力、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分析与研究电影的构图、色彩、分镜头语言、角色造型等。在观影会后,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有的对故事脚本撰写感兴趣,有的对角色造型感兴趣,还有的对影片蒙太奇剪辑手法感到好奇。由于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其关注点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行分组,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实施项目: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创意实践

(一)交流讨论,选定脚本

在选题的讨论阶段,学生对于定格动画应选择什么样的脚本故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根据驱动性问题,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各个项目组最终敲定了脚本故事。以“开心农场”为例,前期学生联想到的是以农场里的动物为主角,用可爱的动物形象表现生活中的趣事。教师鼓励学生借鉴“小马的故事”,主题体现保护动物又赋予其教育意义。经过进一步讨论和交流,学生以农场里小牛一家发生的故事为主线:小牛一家预防流感带上了口罩,并且帮助了农场里的其他动物,使大家没有受到流感的袭击,不久后农场又热闹了起来。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开展真实性学习、提高美术素养,也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动物、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明确流程,分配小组任务

项目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再建构。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了解中国首部剪纸动画《葫芦兄弟》幕后制作的艰辛,引发学生对国产动画的关注。学生通过搜集相关材料,绘制动画制作流程图,掌握动画的基本制作步骤。在确定动画制作的流程后,学生分成了导演组、角色组、场景组、后期制作组四个小组。基于前期导演组充分的准备,大家明确流程、分配任务,顺利地开展中期角色设计和场景制作的工作。例如在“开心农场”小组,导演组在前期工作分配上就填写了项目清单,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每个小组以思维导图形式罗列出本组创作的基本流程,小组分工为编剧、导演、人物设计、场景设计、拍摄、剪辑。

四、真实评价:实现多元评价,教学评一体化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具有真实性。学生公开展示学习成果,对整个动画项目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形成评价串,并通过评价串反思自己。为了加深学生的艺术体验,使学生更清晰、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设计了多种评价量表。其中,采用过程性评价量表和结果性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环节。多元的评价形式引发学生的再创造,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展相关知识,提高理解力,增强对学习的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提升审美感知,推动他们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项目前期:学习考查评价表

鉴于动画项目需要前期调查与研究,通过检索和筛选信息制订动画制作的方案。前期的学习考查评价表在设计时重点考查学生对动画的探究,对收集、分析信息和计划、实施方案的维度进行评分。

(二)项目过程:项目小组合作评价表

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推动项目创作进程。由于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因此重点考查组员之间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面衡量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中的进步与成长。在拍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倾听是项目式学习重点考查的,通过“研讨态度”“语言表达”和“观点合理”三个维度进行合作评价。

(三)项目后期:项目式学习成果评价表

完成项目活动后,學生根据项目式学习成果评价表(见表2),针对小组展示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由于分工任务不同,因此从“脚本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拍摄”“动画效果”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评一致。

五、展示项目:公开动画成果,培育文化理解

项目式学习成果是公开的,并在多样的群体中进行交流。通过举办动漫周边展、动画作品发布会,推送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等形式来展示学生的动画作品及过程性资料(分镜头、角色设计等)。这样展示学习成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动画项目历程,促进学生反思,而且可以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转化为劳动成果,更加可视化。通过举办展览,学生收获了充满仪式感的成果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校园艺术节,布置展览

充分利用校园艺术节来策划展览。在学校阅览室专设定格动画展区,展区电脑屏幕上循环播放学生的优秀定格动画作品,展台上陈列为拍摄而制作的人偶、道具等实物。学生可自主策划展览,由各项目组组员担任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学生和教师介绍定格动画的学习创作过程,分享习得经验与感悟。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学生走进定格动画,了解定格动画的制作过程,从而爱上定格动画。

(二)线上展示,公开交流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覆盖面广、便捷性强的优势,可将各项目小组的动画成品和创作过程编写成推文“逐帧造梦·创造自己的动画——湖明小学首部定格动画诞生啦!”,利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让家长、教师、学生都能够看到。此外,还可以利用平台展示项目组的优秀作品,如“开心农场”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广为流传。

从学习探索之路上升到创意实践、活学活用。在创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创作优秀动画电影的艺术家们的匠心、付出,以及团体合作的智慧,从而不由自主地产生振兴国产动画的自信心。

新时代对小学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式学习打破了传统学科单课落实的特征,让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或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选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1]教师作为引导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组建项目小组,明确分工,完成合作。运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转变思维和行为方式。

在定格动画项目创作过程中,学生像动画大师一样进行创意实践和美术表现,在激烈的讨论中碰撞出故事脚本,在巧思妙想中开展角色设计,在反复斟酌中完成逐格拍摄,在热情洋溢中展示作品,从而获得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项目式学习,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体验中完成自主探究学习,不仅学到许多的美术知识,而且还发展问题发现与解决、材料搜集与整理、团队沟通与协作等多种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雪梅.在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国际理解与本土框架[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6):11-20.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小学美术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