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新形势下中国青少年毒品认知盲区及对策研究*
2023-12-02冒小璟邹婉盈韦艳霞张富康朱琳王一腾马腾飞
冒小璟,邹婉盈,2,韦艳霞,2,张富康,2,朱琳,王一腾,马腾飞,2**
(1.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2.南京医科大学药物依赖及戒断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1166;3.江苏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江苏 镇江 212400;4.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江苏 南京 211800)
社会公众精神和心理健康等成为当前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毒品滥用和毒品犯罪的发生往往与心理精神健康密不可分。加之新型毒品种类层出不穷、广泛滥用,当前禁毒工作正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基于社会学习与社会控制理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对毒品认知存在盲区。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入手,不仅要融入专业知识,更要结合科技前沿、实践探索。面向校园与社会,加大对毒品认知、毒品危害、毒品治疗等方面的宣传,建立以“专业”为导向的创新禁毒教育工作体系。本文将介绍毒品滥用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毒品认知现状与认知偏差;探讨青少年毒品认知偏差的成因,提出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实践探索、基于价值导向的科普宣传以及基于规则导向的专业化教育等对策,为解决青少年毒品认知盲区问题提出有效举措。
1 毒品滥用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毒品认知现状与认知偏差
1.1 毒品滥用新形势
根据《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全国现有吸毒人员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毒品滥用规模和涉毒犯罪案件连续多年保持良好态势,中国在毒品滥用的预防和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毒品问题全球化以及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影响下,境外毒品渗透不断加剧,国内制毒问题并未禁绝,毒品滥用问题仍需受到重视[1]。
当前我国的毒品滥用形势出现以下特征:(1)毒品种类多样化:新型毒品种类繁多,在毒品市场占有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2],“跳跳糖”“巧克力”“奶茶”等以食品为隐藏包装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不断出现。未列管物质,如“笑气”,滥用的现象逐渐增加[3]。(2)网络毒品犯罪活动增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毒品交易成为贩毒分子的首选方式。研究显示,利用网络平台实施新型毒品犯罪活动的案例数量持续上升[1]。青少年群体涉世未深且文化程度不高,长期沉迷于网络,极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蛊惑,成为毒品网络与消费市场的受害者[4]。(3)吸毒人员低龄化:我国吸毒人口中,35 岁以下青少年吸毒者占近80%,毒品尝试日益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5]。
1.2 青少年毒品认知现状
近年来,国内对传统毒品的宣传与教育力度加强,使得青少年对传统毒品的知晓率较高。但相较于传统毒品,新型毒品具有较强的伪装性、新颖性、传播性等特点,青少年对其辨别力不强,极易造成诱惑和危害。目前“新精神活性物质”正在成为新的流行消费品,其在所谓的时尚、新潮以及“安全”“无毒”“不易上瘾”“聚会社交必备”等外衣的掩护下,使得许多青少年不断加入“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消费群体。
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状况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自身因素如童年经历、自我控制,外界因素如同伴吸毒、毒品知识教育经历等均会影响青少年对于毒品吸食的认识和态度。相关调查表明,自我控制力差、毒品知识教育经历缺乏的青少年对毒品吸食的态度呈现高倾向性[6]。中小学生对毒品种类的知晓有限,存在教育程度差异。高年级学生对毒品种类的知晓率略高于低年级学生,对传统毒品知晓率高于新型毒品。大部分中小学生认为吸毒会上瘾,而仍存在小部分学生认为只吸食一次不易成瘾[7]。青少年对于毒品吸食的态度在性别上也存在差异,男生对于毒品吸食行为的接受度略高于女生,这与男生好奇心重、喜欢追求个性与刺激,更讲“兄弟义气”有关[8]。
1.3 青少年毒品认知趋势
环境的巨大变化容易诱发许多心理相关问题[9]。调查研究发现,压力环境公众易产生恐惧、愤怒、担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0],尤其是女性、儿童、躯体病患、低收入人群、一线医务人员等特殊群体[11]。而在青少年群体中,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愈加严峻,抑郁情绪发生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12,13]。例如,青少年群体面临学业等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社交活动范围的缩窄、网络信息的冲击、家庭关系的紧张等都给青少年群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心理伤害[14],许多青少年出现焦虑情绪、注意力下降等精神症状,使未成年人群体对毒品认识呈现消极态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吸毒行为高度相关,压力性生活事件与毒品使用呈显著正相关[15]。当青少年的心理压力过大时,其基本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把注意力转移至其他环境,极有可能将毒品作为逃避现实压力的媒介。
2 青少年毒品认知偏差的成因探讨
针对当前毒品滥用新形势以及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现状,本文将从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与自我控制理论三个角度深刻剖析青少年对毒品认知偏差的成因。
2.1 社会学习理论
1952 年,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将个体的学习行为分为三种机制,即联结、强化和观察学习。该理论着重于强调观察学习与自我调节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个体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6]。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可以看出,青少年身处复杂且隐蔽的毒品环境中,观察学习与自我调节的个体行为往往是决定其在隐匿毒品环境中是否会迷失自我的关键因素。
《国际禁毒蓝皮书: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22)》指出,“互联网+线上支付+线下物流”已经成为互联网毒品犯罪的主要方式。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个体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17]。互联网新型毒品信息的充斥,难免会弱化青少年对毒品犯罪的敏感性,刺激青少年的好奇心,歪曲未成年人对毒品的认识。一些青少年由于无知好奇,或受到不法之徒的诱惑从而陷入毒品的危害之中。贩毒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贩卖、订购和制毒物品的信息,使用隐语、暗语进行联络,使用加密货币、比特币、Q 币等互联网货币在线交易,在网络上物色运毒“马仔”,或者通过物流寄送渠道运输毒品,收寄件不用真实姓名,毒品交易活动“两头不见人”。“互联网+线上支付+线下物流”的毒品交易方式不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上下线、层与层传递毒品的传统链条模式,降低了毒品交易风险和毒品犯罪成本,大大增加了禁毒执法部门打击互联网毒品犯罪的难度。
近年来,一些艺人失德违法、“饭圈”乱象愈加引发公众关注,大众对“明星”“偶像”的定义也似乎偏离了以往“先有成就,再有人气”的轨道,逐渐走向失控。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学习和榜样的作用至关重要[18]。公众艺人总与吸毒、逃税等行为难逃干系,无疑向大众传播了这些不良行为是普遍且正当的。因此,青少年从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中获取的信息潜在地鼓励了毒品相关行为。整顿艺人失德现象是目前消除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影响的有效手段之一。综上所述,社会传递的毒品知识越正确,引导青少年群体正确的毒品认知越清晰明确,对毒品行为的遏制作用就越强。
2.2 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也称为“社会键理论”,解释了人为什么不犯罪。社会键包含依恋、奉献、参与及信仰四种成分,该理论强调青少年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上的附着,包括对社会各类传统活动的奉献和参与以及对社会道德规范强烈的认同与信仰[19]。基于社会控制理论,青少年在面对毒品诱惑时,其与社会建立的社会键越强烈,越不可能轻易参与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家庭是塑造人格、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体系,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社会学与教育学认为,在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的相互关系中健全的家庭结构意味着父母教育角色的完整,具备教养子女的必要条件,而不健全的家庭结构预示着父母教育角色的欠缺,家庭教养功能的减弱,潜伏着青少年走向犯罪的危机[20]。调查显示,家庭结构、家庭管教方式及家庭氛围均会对青少年毒品吸食的态度产生较大影响,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父母管教方式是否理性都是影响青少年毒品吸食的重要因素[21,22]。家庭恐吓、棍棒式教育容易弱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连接,促使青少年转移情感,投向社会并寻求他人认同。然而,由于青少年的社会关系薄弱,这将导致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违法犯罪分子的蛊惑,对毒品行为的认知产生偏差,导致越轨行为发生。
2.3 自我控制理论
自我控制理论认为,即使在社会控制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个体仍然可能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自我控制即个体的自主调节行为,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自我控制可以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如抑制冲动行为、抵抗诱惑、延迟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社会情境的行为[23]。基于自我控制理论,青少年毒品认知差异与自控能力大小有关。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控制的程度与青少年“对毒品的态度”和“毒品相关行为”密切相关[24]。自控力低的青少年具有任性叛逆、情绪波动性大、容易出现违反规则的想法及行为,以及照章行事较困难等个性特点。标榜“时尚、新潮”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尤其符合青少年追赶新奇、个性等特点。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青少年判断是非能力不强、缺少主见,容易受到贩毒人员、不良同伴的蛊惑,轻信“吸毒不易成瘾”“戒毒不难”等错误说法。自我控制力低的青少年往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逃避现实的心理。许多青少年会采取网络成瘾、吸毒等方式缓解心理的落败感以寻求安慰。
3 青少年毒品认知偏差的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青少年毒品认知偏差成因的分析,本文将结合认知心理学、价值导向与规则导向的理论研究,提出青少年毒品认知盲区的对策。
3.1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实践探索对策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对特定信息产生加工偏好,从而出现认知偏向。外界环境的变化为青少年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心理问题,也为青少年的毒品认知偏差埋下了隐患[25]。根据认知的可塑性,可以采取通过设计实践活动与行为塑造等方式,逐步优化青少年的认知品质,积极引导其认知过程。高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发挥教学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禁毒科技科研一线,正确区分毒品与药品,了解其作用机制以及使用规范的差异;深入药学实验基地,了解毒品相关机制探索、治疗药物研发进展情况。高校还应当以戒毒宣传与禁毒科技为方向,组织学生进入戒毒禁毒单位,参观禁毒展厅,参观模拟实践,借助禁毒第一线专业人员对当前禁毒形势、政策以及禁毒科技等内容的讲解,最终将法律规范深入到每一个青少年的行为中。如此一来,青少年在实践经历中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力,也逐步改善了自身的认知偏向,正确认识了自身的行为表现。认知偏差的矫正过程,就是强化心理学认知过程,能够在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中提高他们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能力,从而调整好情绪、克服外界因素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6]。
3.2 基于价值导向的科普宣传对策
价值导向是指社会或群体、个人在自身的多种具体价值取向中,如何确定主导追求方向的过程。电影、微博、杂志、电子文章、画展等媒体所展现的效果就是一种价值实现过程。只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作为社会发展的航标,引导社会群体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道路前进。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因此青少年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导向问题至关重要。
在做好培养青少年抵制毒品意识的工作中,同样需要提供青少年正确的价值导向。其中,以科普宣传为主的毒品预防教育仍是填补青少年毒品认知盲区、降低青少年毒品犯罪概率的最佳方法之一[27]。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21 世纪,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软件受到青少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几乎成为他们手机里的必需品。这种新形势下,禁毒宣传教育也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特点,采取一些新手段。例如,借助这些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平台进行线上科普。学校或者各级禁毒宣传部门可以在青少年常用的软件上注册官方账号,开设禁毒教育专栏,定时发布相关教育信息,向青少年普及有关毒品的知识。科普的内容应当全面,从毒品的概念、危害、种类到毒品的伪装、辨别方法等,层层递进,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对毒品知识的需求,也能够全方面地提升青少年的防毒御毒能力[28]。此外,在传达禁毒教育知识时,应当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果科普内容能够通过短视频、微电影、漫画推文等形式呈现,那么将会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禁毒教育工作需要“常态化”。在传统宣传模式下,某一事物总是会在相关时间节点被推上热潮,随后又归于平常。正如禁毒教育内容往往只是在每年的国际禁毒日前后被各大媒体和宣传单位进行推送,平时却少有提及[25]。这样会使青少年接受到的毒品知识非常局限,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需要将常态化管理运用到禁毒工作中来,坚持长期地定时发布科普教育内容,使禁毒防毒工作对青少年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正确且知识化内容的常态化推送,才是对主流媒体的正确运用,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道德的自律、自觉意识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这对青少年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大影响[29]。如此一来才能发挥出主流媒体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优势,引导青少年产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道德行为。
3.3 基于规则导向的专业化教育对策
缺乏将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的效果落实到法治实践是青少年防毒拒毒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如果青少年仅仅具有法律、法治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将其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和意识,规范法律意识教育就会流于形式而变得毫无意义[30]。应当强化青少年的毒品法律意识教育,把禁毒法律内容和思想传授给青少年,让青少年知晓其基本内容和思想是什么,清楚应当遵守的规则是什么,不应当违反的规则是什么,同时还要让青少年理解和认同遵守禁毒法治背后的价值和精神,以规则导向和价值导向引导青少年对毒品与禁毒相关法律的认知[31]。
另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毒品犯罪形势正在往生产更为简单、成瘾性更为强大的新型毒品方向发展[32]。由于对新型毒品的认识不足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禁毒部门在新型毒品的宣传方面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33]。因此,提出“科研-宣传”的新型禁毒模式,能够及时将科研成果补充到教育范围中,不断地更新教育内容,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接轨状态。科研成果的加入能够提高青少年毒品认知程度,从而使禁毒教育工作向更专业、更前沿的方向发展。可宣传的内容得到不断的补充,青少年收获到的知识越来越全面,受到集隐蔽性、伪装性和迷惑性一体的新型毒品侵害的概率也会越来越低。
4 总结
在新型毒品不断涌现、贩毒方式不断多样化的形势下,在互联网毒品犯罪兴起、偶像吸毒事件频发、家庭教育角色欠缺等社会环境之下,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的青少年容易出现毒品认知偏差问题。为此,应当引导青少年深入禁毒实践基地,科学探索毒品危害与成瘾奥秘,矫正心理认知。借助互联网优势,结合虚拟平台和线上科普方式,推动正确价值导向。开发科研成果,动态更新专业知识,规范毒品教育内容。这种创新禁毒教育工作体系将有效填补青少年的毒品认知盲区,降低青少年的毒品犯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