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试题命制:价值建构与实践突破

2023-12-02毛伟娜

中小学德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命制质量标准学业

考试,是落实新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的重难点问题,也是义务教育品德测评和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关键问题。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其试题命制是一项有着高度价值负载的专业活动。

当前,各地普遍将道德与法治列为中考科目,许多中小学校也已将其列入期中、期末考试,聚焦试题命制乃至学校德育测评体系展开了诸多创新性探索。尤其聚焦“素养立意的学业质量标准”这一课程标准的重大创新性研究成果,展开了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中考试题命制、期末测评等创新实践。在形成诸多优质命题技术、经验的同时,也出现了学业质量标准“虚化”、将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对立、主观题命制“客观化”等误区;小学阶段学业质量测评更是面临小初考试脱节、传统知识导向命题、“拿来主义”难以校本化,以及非纸笔测试内容低阶、结果低效等困境。

从本质上讲,试题命制作为检验学业质量的一种基本工具和方法,其功能不仅仅是考查与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在于彰显教与学的真实表现和实际水平,凸显“教-学-评”一致性。因此,道德与法治试题命制须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把握知识与育德的关系;以国家相关政策、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情况为依据,科学规划目标、内容、情境、难易、题型等要素结构;以大概念理念、大单元视角统领的命题主旨、逻辑、形式与评分方式,正确处理素养与课程内容、任务和情境的关系,探索素养导向的试题命制方式与操作路径。如此,才能以更高的视野和境界突破试题命制的误区与困境,发挥试题“育人”的导教与促学功能。

也因此,对于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而言,研究试题及其命制不仅仅是了解学生学习成果的得失,把握考试内容、考查特点及其基本走势,更重要的是深入理解试题所具有的政治价值引领、健全人格塑造、情感激励深化、思维淬炼启智、知识统摄能力提升、知识延展应用等育人功能;进而反思教学尤其是对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的理解、实施,深入理解和把握学业质量标准要求,通过整体规划与系统建构品德发展的指标体系,探索学科任务导向型的结构化命题新机理和情境化的命题策略,以校本化的非纸笔测试体系建构促进学校德育测评系统的更新升级。由此,切实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要求,不断提升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实施与试题命制能力,探索突破品德测评与德育课评价“两张皮”的痼疾,从而更好地为“题”赋能,以“考”立生,回归试题命制的初心和本义。

以核心素养立意的试题命制超越知识立意的惯性,发挥其导教、促学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实现素养导向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转型,优化德育生态的关键问题。期待大家携手共创、共享更加美好的德育人生。

猜你喜欢

命制质量标准学业
艰苦的学业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由命制唐朝使职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对一道中考题的命制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