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古陶瓷概览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12-01刘国群赵本姝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图腾讲授瓷器

刘国群, 赵本姝

(1.中原工学院 材料与化工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2.中原工学院 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河南 郑州 450007)

中华古陶瓷概览是为中原工学院以及河南省高校区块链应用联盟课堂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通过讲授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清末时期的陶器和瓷器(还包括少量的金属器、玉石器、甲骨、绢帛、漆器等),以及这些历史时期陶器和瓷器等器物上面所承载的中华古代文字和历史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讲授陶瓷鉴赏基础知识和科技断代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思辨、求实的科学理念。本课程于2018年秋季学期首次开课,至2023年秋季学期已经开课10次,选课学生累计1 489人,平均每次选课学生约150人。

1 教学内容的思政融入点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华大地新石器时代至清朝末期的陶器和瓷器,以及这些历史时期有关陶瓷器上所承载的中华古代文字、历史和文化等。本课程还讲授陶瓷鉴赏基础知识,以及陶瓷的科技仪器断代等知识。需要说明的是,陶器和瓷器仅仅是中华古代文字、历史和文化的两种载体形式,其他的载体形式还包括金属器(青铜器、金器、银器、锡铅器等)、玉器、石器、甲骨、漆器、竹简、木简、绢帛、纸张等。本课程除了主要介绍陶瓷器外,还介绍少量的其他器物。因此,本课程更准确地说应该称为“中华古代历史文化载体概览”。但是,由于古陶瓷广为所知,而古代载体比较泛化,从学生选课的角度来看,《中华古陶瓷概览》这个名称更清晰明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有关教学内容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列于表1。

表1 有关教学内容的思政融入点Tab.1 Integration poi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related teaching contents

2 教学内容思政融入举例

前文只给出了有关教学内容思政融入点的简要描述,下面举一些实例对有关融入进行深入描述。

实例1

在讲授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时,引入对仰韶遗址的介绍(比如,该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附近有仰韶文化博物馆;该遗址西北二十公里处为黄河;该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引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的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以及2021年10月17日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带领学生学习讲话和贺信中的重要论述原文,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比如,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北京猿人在50万年前就发明人工用火术,这个发明为全球最早之一;早在1万年前,我们的先人就种植粟、水稻,农业起源同西亚北非并列第一;我国在乐器、独木舟、水利设施、天文等方面的发明发现也是全球最早或最早者之一[2])和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比如,我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各个时代的古代文明发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先民在培育农作物、驯化野生动物、寻医问药、观天文察地理、制造工具、创立文字、发现和发明科技、建设村落、营造都市、建构和治理国家、创造和发展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2]),引导学生立志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例2

在讲授商代晚期的陶器时,点明本课程所涉及的商代晚期陶器主要是指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陶器,从而引入“殷墟”这个中国考古界闻名遐迩的地名,进而引入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1日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2022年10月28日考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殷墟遗址时的讲话。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贺信原文和讲话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汉文字。具体做法如下:

——引入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后(司)母戊方鼎鼎耳纹饰及铭文拓片(图1a)[3],重点讲解 “后(司)母戊”这三个金文篆体文字;引入近三角形骨版上的“后(司)母辛”篆体文字图片,将这三个篆体文字与“后(司)母戊”三个篆体文字对比讲解。

(a) 篆体字“司母戊” (b) 篆体字“妇好” (c) 含“子子孙孙永宝”的篆体铭文

(d) 含“子子孙孙永宝”的篆体铭文 (e) 含“子子孙孙永宝”的篆体铭文(f) 含“子子孙孙永宝”的楷体释文

(g) 甲骨文字“上下亦朱甘刃” (h) 甲骨文字“五百、三万、五千”等 (i) 甲骨文字“洹姜洎妊妸姪”

(j) 图腾文字“江” (k) 图腾文字“史” (l) 图腾文字“孟”

(m) 图腾文字“熊” (n) 图腾文字“毛” (o) 图腾文字“金”图1 中国古代篆体文字及图腾文字示例Fig.1 Examples of ancient Chinese seal characters and totem characters

——引入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青铜钺拓片上面的“妇好”金文篆体文字(图1b)[3],以及土沁玉钺图片上面的“妇好”玉版文篆体文字图片。青铜钺和玉钺上的“妇好”两个篆体字非常相像,只是文字载体不同,一个是文字雕刻在铜器上面,另一个则是文字雕刻在玉器上面。在此基础上,引入“妇”字和“好”字的各种篆体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篆体“好”里面,可以是“女在左,子在右”,也可以是“子在左,女在右”。

——引入河南平顶山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铭文拓片(图1c),引导学生认识金文篆体文字“子子孙孙永宝”。

——引入宣和博古图录-周-散季敦-器和盖上金文铭文拓片(图1d和1e)以及古人对铭文的释文(图1f),引导学生认识金文篆体文字“隹王四秊八月初吉丁亥”以及“其萬秊子子孙孙永宝”。

——引入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的甲版上的篆体文字“上、下、甘、西、又、五百、三万、五千、六月、小乙、洹、姜、妊、姪、酒、鸡、汝、盂”等(图1g、h、i),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别有意义的甲骨文。

——引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坑院景区附近姓氏图腾墙上的姓氏图腾(图1j、k、l、m、n、o),引入棕色石版上的姓氏图腾,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姓氏图腾及其与古文字的联系。

实例3

在讲授完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时期的瓷器后, 引导学生思考:博物馆里绝大多数这些历史时期的瓷器,品质做工都比较粗糙,其原因是什么?一种解释是瓷器在东汉创烧,制作工艺(如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现和使用)从东汉到隋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这些历史时期的瓷器做工比较粗糙;一直到宋朝时期,瓷器的制作水平才达到高峰。这种解释,以及博物馆里这个时期的瓷器收藏品,都是基于已有的考古发现。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这个时期我国正是经历长年战乱的时期;也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存在的这个时期的精美艺术品。这里,通过对这个历史时期瓷器制作比较粗糙原因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引导学生对于已有的观点和认识不盲从、不迷信。

实例4

在讲授陶瓷鉴赏这一章时,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外观老旧的瓷器,既可能是到代的,也可能是新仿的;外观崭新的瓷器,同样既可能是新仿的,也可能是到代的。因为新仿的瓷器,人为做旧之后,其外观也可能是老旧的;而到代的瓷器,如果从烧制好开始就窖藏在密室中,那么几百年上千年之后人们从窖藏密室将其取出时,它仍然可能是崭新的。到代瓷器的外观与其保存条件密切相关。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素养。

实例5

在讲授到瓷器的科技断代时,引导学生认识科技断代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看某一种科技仪器或科技方法在瓷器断代中管不管用的主要依据是,这种仪器所检测到的瓷器的年代(年份)与该瓷器的实际烧制年代(年份)是否相符。如果二者相符或相差不大,那么这个仪器就是管用的;如果二者相差巨大,那么这个仪器就是不管用的。比如,用某种仪器检测2000年烧制的一件瓷器的年份,如果检测结果是2000年左右(比如1995-2005年),那么这个仪器断代就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检测结果明显偏离2000年(比如1900或1800年或1500年),那么这个仪器断代明显就不管用。在理论物理(理论化学)中,判断一种理论模型和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的原则,也是看其对某一物理量的计算结果与该物理量的实验测定值是否吻合或相差大小,二者如果吻合,则该理论模型和方法则被认为是科学的。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之所以被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它首先解释了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曲线,而后爱因斯坦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光子学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实例6

在讲授到元朝和明朝时期的瓷器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瓷器上的文字记载,了解到当时的风土人情。比如,有的瓷器上有这样的记载:“徽州路桐城县七里乡李逢春,喜捨磁罐一对,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东岳庙神前供奉,至正十二年春月,谨记”。这里,至正十二年即公元1352年,元朝的行政区划包括路、县、乡。

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万历青花香炉瓶(图2),其上有这样的记载:“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客寓平阳县市心街居住,信士黄世锦、妻林氏、男子電子露,同姪黄子珮、妻薛氏陈氏、男应神,喜捨大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家门清吉,人口平安,买卖亨通,诸事迪吉,福有所归,大明万历壬寅岁仲夏吉日立”。这里,明万历壬寅岁仲夏是公元1602年,地名有抚州、临川、平阳,人物有黄世锦,黄世锦的妻子林氏,黄世锦的两个儿子黄子電和黄子露,黄世锦的侄子黄子珮,黄子珮的两个妻子薛氏和陈氏,黄子珮的一个儿子黄应神。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对妻子的称谓是“妻”,对儿子的称谓是“男”,对侄子的称谓是“姪”。

实例7

在讲授明朝时期的瓷器时,讲解福建邱季端文化博览馆收藏的明万历三十八年吴彬所绘的大明舆地各图。这里,舆地各图也就是舆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政区划地图。这些舆图包括:山东地图2幅,河南地图1幅,北直隶地图1幅,云南地图1幅,广东地图1幅,陕西地图2幅,浙江地图1幅,山西地图1幅,南直隶地图1幅,江西地图1幅,四川地图1幅,贵州地图1幅,福建地图1幅,湖广地图1幅,广西地图1幅,全国地图1幅,共有18幅。通过将河南舆图与《明史-地理志》里面有关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地理的记载相对比,引导学生对明代有更鲜活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以物证史。

在讲授明朝时期的瓷器时,讲解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宣宗玄玉描金谥册。谥文内容可解读为:

維宣徳十年,嵗次乙夘,正月癸酉朔,二十五日丁酉,孝子嗣皇帝祁鎮,謹再拜稽首,言:

臣聞,徳盛者,必有徽稱;功高者,必崇顯號。帝王茂典,古今攸同。恭惟皇考大行皇帝,睿知聦明,剛徤中正,奉天法祖,嗣統御於萬方;發政施仁,覃洪恩於四海。文化丕顯,徳教弘章,除渠逆以寜邦家,矜庶獄以重民命。朝覲畢至,如萬水之必東;華夷率從,如衆星之拱北。纖塵不作於邊境,大田屢應於豐年。率土歸仁,上天助順,民物蕃富,海宇泰和,一旦升遐,逺邇興慟。

神功聖徳,宜薦尊號。用詢羣議,請命于天,謹奉册寳,上尊謚曰,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寛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

伏惟,聖靈在上,明鑒于下,子孫黎民,咸被純嘏,億萬斯年,錫隆皇祚。

謹言。

通过将此谥文内容与“明史-宣宗纪”相对照,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以物证史,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华古代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不仅存在于史书里,还存在于文物中。

实例8

在讲授清朝乾隆年间的瓷器时,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在瓷器上刻文字诗词,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托物言志,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比如,《乾隆御制咏陶瓷诗》有一首《咏龙泉盘子》。在正式的诗文之前,乾隆皇帝首先给出了这首诗题作的背景:“乾隆二十年五月,平定伊犁;其明年,侍卫哈青阿自军营归,携古瓷盘,一云得之吐鲁蕃,葢宋龙泉窑也,回人掘地而出,以盛乳潼,则夏不败,哈青阿以币易之;宋时,其地为辽夏所隔,不应达彼,元世祖平西北二百余国,疆索最广,是物流传,当在其时;沙塞沉埋五百余载,今远人内面,入我陶钧,袭而蔵之,用示柔远。”正式的诗文则是:“盘子龙泉釉,陶成修内司;何年归絶域,经歳翳沙陂;饱识膻浆味,宁无故土思;李陵俨人也,相较不如伊”。在这里,引导学生认识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乾隆皇帝平定伊犁的一个象征,一个佐证,这首诗名义上是咏龙泉窑盘子,实则是抒发自己平定伊犁叛乱的慰怀。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历代治理者都有收藏的传统,九鼎的收藏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禹作九鼎,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邑;周灭殷,九鼎迁于洛;秦灭东周之后,九鼎入秦)。

3 结语

中华古陶瓷概览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既可以是某个文化遗址(比如仰韶遗址或殷墟遗址等),也可以是某个科学或技术问题(比如陶瓷外表新旧与年代新旧的对应关系或陶瓷的科技断代等),课程思政的着力点既可以是中华古代篆体文字图腾文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可以是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家国情怀,还可以是思辨、创新、求实、求是等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讲话和论述是与时俱进的,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和论述融入到教学之中,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

猜你喜欢

图腾讲授瓷器
《这条比较傻》等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