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游戏跨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新面貌与优势价值
2023-12-01黄泽诗王健
黄泽诗 王健
【摘要】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常被运用在游戏中。随着国产游戏的出海步伐,也极大地拓宽了我国思想文化的传播广度。伴随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精神,网络上也掀起了中国文化热的风潮[1]。与早前盛行武侠、仙侠等内容相比,近年来在国产游戏中也出现了更多类型的中国文化,表现出百花齐放、谋求创新的状况。国产游戏在跨文化传播中,体现出了新的文化面貌与文化、经济价值。
【关键词】电子游戏;跨文化传播;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3-0077-04
一、引言
游戏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新兴媒介。近二十年来,得益于国内游戏厂商不断增长的研发投入和游戏人才储备,无论是商业游戏引擎,还是游戏中应用到的建模、渲染、物理反馈、音乐音效、人工智能、云游戏技术和动作捕捉等各种制作技术,我国自研发展都处在行业前列。游戏品质的提高,极大促进了国产游戏出海。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游戏出海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73.46亿美元,同比十年前增长了约30倍。
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常被运用在游戏中。随着国产游戏的出海步伐,也极大地拓宽了我国思想文化的传播广度。伴随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精神,网络上也掀起了中国文化热的风潮[1]。与早前盛行武侠、仙侠等内容相比,近年来在国产游戏中也出现了更多类型的中国文化,表现出百花齐放、谋求创新的状况。国产游戏在跨文化传播中,体现出了新的文化面貌与文化、经济价值。
二、国产游戏中的中国文化新面貌
自我国接入互联网后,顺应时代的发展,国产电子游戏及网络游戏也迅速崛起。其中,中国文化元素是游戏设计的常客。从第一款国产网游《网游:侠客行》开始,武侠文化便成为国产游戏中的常客,并通过后续《古剑奇谭》系列作品、《仙剑奇侠传》《剑侠情缘叁》(以下简称《剑网三》)等一系列游戏,成为国内玩家间经久不衰的话题。然而,随着游戏市场的不断扩大深化,国内外玩家群体的增多,单一题材已经无法满足玩家们追求新奇体验的需求。大小游戏厂商也不再局限于武侠或单纯的古代历史题材,而更多地开始挖掘可运用的中国元素。
(一)国产游戏中中国文化题材的开端
1996年,第一款国产网络游戏《侠客行》发布。该游戏以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为背景,创造了一个以纯文字构成的武侠题材网络游戏。然而,因为条件与技术的限制,该游戏没有任何图片,显得朴素粗糙,仅在小范围内进行了传播。2000年后,伴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与游戏行业人才的增加,智冠、腾讯、盛大、网易等厂商正式进军网游市场。在这一时期,《网络三国》《传奇世界》《梦幻西游》《诛仙》等一众网络游戏激发了国内玩家对网络游戏的热情,各游戏厂商争相斗艳,涵盖了诸多如武侠、历史、神话、仙侠等题材,在游戏内通过运用传统建筑、传统服饰等方式,构筑具有中国风情的文化空间。但以上的种种,不仅游戏种类上多局限在角色扮演类MMO或回合制中,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运用也趋向同质化。
(二)国产游戏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
从网络游戏本体来看,网络游戏与文化密不可分。网络游戏整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等多个艺术门类,共同构建出虚拟的文化空间。而艺术又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因此它必然具有特定的文化元素。在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上,主要体现在场景、角色造型设计、音乐与背景故事上。
如《剑网三》中,将游戏背景设置在公元745年,即大唐天宝四年,杨玉环被册封为杨贵妃、安禄山奉诏入朝面圣,大唐迎来历史转折的时间节点作为游戏背景故事的开始。场景上采用了众多传统古建筑及典型水乡、山林风景,构造出架空唐代背景下的国风世界。场景中,多处运用中国传统乐器如笛子、箫、琵琶、古筝等进行游戏背景音乐的创作,使场景在音乐的烘托下更具华夏风情,勾勒出大唐各处的盛景。同时,在人物服饰上也参考了汉服及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做设计创新,使人物在不脱离故事时代背景的情况下,也更受现代年轻玩家的喜爱。
在一些故事背景并不基于传统文化的游戏中,则通常使用设计具有中国元素的服装外观来传达传统文化。如moba游戏《英雄联盟》,其世界观建立在虚构的符文大陆上,也并无典型的国风地区。但moba类游戏外觀设计自由度高,因此自2012年起便推出了多款如“三国”系列、“春节年限系列”、玉剑传说等多款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角色皮肤。
(三)国产游戏中中国文化元素的拓展
2012年推出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促进游戏产品出口,鼓励我国游戏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搭建游戏产业国际交流平台”,支持一批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游戏精品向海外出口[2]。同时,随着移动端游戏的兴起,涌现了米哈游、叠纸游戏、莉莉丝游戏等多家新兴游戏企业,国内相关教育环节的完善和steam等国际游戏平台的支持,也使得小众独立游戏有了发展空间。现代、近代题材为独立游戏制作者所青睐,如由独立制作人月光蟑螂制作的恐怖游戏《烟火》,探讨了中国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关系与迷信、医闹等社会问题。在移动端方面,《原神》在虚拟的奇幻世界观下,通过融合现实地貌、传统建筑、服饰等进行再创作,并化用我国传统神话、节日与习俗,在游戏中构造出了韵味浓厚的“中国风地区”璃月。在后续新推出的《崩坏:星穹铁道》中,除了一贯运用于其中的传统文化外,更融入了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如人民生活习惯、各行各业所会面临的问题、国家先进科技等,结合游戏“星际旅行”的大背景,创造出了科幻感十足却又古色古香、充满生活气息的国风地区“仙舟”。总体在文化题材上,选用的元素种类呈现出更为丰富的状况。
三、游戏跨文化传播的优势与价值
根据华京产业研究院出具的《2023-2028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市场发展检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所示,游戏作为人们主流休闲娱乐的方式,几年来市场规模稳定增长,由2016年的77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54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9%。而根据游戏市场研究公司Newzo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由于通货膨胀、供应链困难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2022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萎缩了5%。但新技术如5G网络、云游戏、VRAR等仍在推动游戏行业的创新和发展,预计在2023年年底,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2170亿美元,同比增长9.4%。游戏为各国带来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成为各国传播文化的新兴窗口。
(一)游戏在文化传播上的优势
1.电子游戏可以提高文化传播的广泛性
据游戏市场研究公司Newzoo在2022年7月发布的《全球游戏市场报告》测算,2022年全球游戏玩家总数约为32亿。其中亚太、南北美洲、中东与非洲、欧洲这四个区域的玩家人数分别约为17.5亿、5.3亿、4.9亿和4.3亿。全球玩家总数已超世界总人口数的1/3,游戏的文化传播能力具有强大的广泛性。且由于电子游戏具有虚拟性和娱乐性、可复制性等特征,其传播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在游戏中塑造一个个拟态环境,玩家在游玩的过程中,成就欲、探索欲、创造欲、胜负欲等在现实生活中较难实现的心理都能得到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这也使得玩家更愿意与他人分享游戏心得和体验,使得游戏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当一种文化借助电子游戏这一媒介时,其面向的传播受众将会大大增多[3],达到传统传播媒介难以匹敌的效果。
2.电子游戏可以提高文化传播的效果
我国文化艺术瑰宝丰富多彩,但因表现方式和内容呈现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突破国界与地区的阻碍。电子游戏相较于传统的主流传播媒介,具有交互性和参与性的特点,这使得电子游戏能在交互过程中为玩家提供沉浸式的體验。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经验(Cultural Experience)[4],通过模拟世界和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为来自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和理解异邦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5]。沉浸式的体验中,随着游戏剧情的逐步深入与大量可供选择查阅的游戏内文本,能让玩家足不出户坐在电脑前,也能亲身体验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加深玩家对游戏角色的理解与喜爱。对角色的喜爱能促使玩家深入挖掘角色相关的文化背景内涵。譬如在《原神》中,角色“申鹤”的人物设定及剧情故事化用了我国古代文学《搜神记》中的神话传说故事“李寄斩蛇”,并推出了融合戏曲唱段的剧情音乐《神女劈观》,激发了国内外玩家的欣赏与情感共鸣。在Bilibili、youtube等视频网站平台上,有不少游戏相关主播会在每次版本更新后,针对游戏中的剧情和所运用的文化元素进行考据深挖。相比于传统主流媒体的单方向输出方式,电子游戏更能激发玩家自发地去研究与探讨文化内涵。
3.电子游戏可以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
电子游戏具有社交的特征。一款游戏在上线前后,通常会经由官方组建玩家社区和玩家自发形成社交群落的方式,让玩家能获得与拥有相同兴趣的其他人互相交流的空间。这使得电子游戏的相关内容乃至于玩家在游戏中遭遇的情况,都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快速传播,甚至拓展到游戏以外的人群。譬如《英雄联盟》衍生动画《双城之战》的多首主题曲中,由香港歌手陈奕迅演唱的《孤勇者》在短视频平台的加持下,在以“10后”为主体的小学生中间刮起了“病毒式传播”,成为当代小学生们的“经典名曲”。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文化传播打开了快速传播的通道。游戏《原神》在国风地区“璃月”的塑造大获成功后,推出了宣传中国美食文化的“寻味之旅”系列视频,将游戏中运用的传统美食真实再现,再经由玩家观看视频、互相讨论的方式传播我国的美食文化。如果将传统文化融入电子游戏中,通过电子游戏这一媒介,将会实现统文化在社会人群中的高效、快速的传播效应[3]。
(二)游戏跨文化传播的价值所在
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游戏出海情况报告》显示,从整体来看,在各重要移动游戏市场的TOP100产品中,国产游戏已经占据了30%左右的比例。美国市场国产游戏占比较其他四个国家低,但2022年在流水TOP100产品中仍有26款国产游戏,这说明了中国游戏企业在移动游戏领域具有全球性的竞争力。
国产游戏出海带动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一是能为我国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二是能与传统文化达到互利共赢;三是能提供数字化美育,做到寓教于乐。
1.创新传播方式
文化与游戏的交融,能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双赢。游戏是推动一个国家文化走出去、让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野的良好媒介。电子游戏作为文化的生动载体,能让玩家深度体验到一个国家当代或古代的生活环境。
得益于4G、5G技术的迭代,数字在场成为常态,“即时性”的文化传播得以实现[6]。电子游戏融合了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数字媒体技术,以交互性高、沉浸感强的特质,成为当下文化传播的新潮流媒介,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速度与广度。例如,在2020年8月,凭借着真实细腻的场景刻画,游戏《黑神话:悟空》的首发宣传视频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高品质的画面在彰显出制作方“游戏科学”的强大技术实力外,也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厚重美与历史美带到了国内外玩家的面前。在游戏场景制作上,通过实景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如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等一众国宝文物完整地还原在游戏之中。通过后续国内外玩家的持续关注,形成了实际上的文化输出,是对原有文化的继承再发展。
2.与传统文化互利共赢
传统文化的融入给电子游戏带来了更多生命力,而游戏也为文化传承注入更多年轻活力[7]。在传统文化融入电子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游戏的可玩性,还为游戏赋予了文化内涵,使得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对于游戏制造方来说,融入传统文化能为游戏带来新的运营与宣传方向,创造新的收益。如《王者荣耀》通过与敦煌研究院连续推出了数款敦煌联动皮肤,将敦煌壁画元素融入皮肤创作中,为游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此外,这也能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区域来说,能推动区域发展文化旅游,取得社会经济双效益。
3.新时代数字美育
在一般的认知里,艺术教育仍“高居殿堂”,只停留在课堂或线下艺术展览中。然而,互联网作为新的载体,对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性。传统文化涵盖了视、听、感的审美体验,这与电子游戏提供给玩家的多重感官体验处在同一方向上。在游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玩家能通过代入自身,来获得沉浸式的审美感知,这使得当传统文化被运用在游戏中时,玩家能通过虚拟、现实两个空间共同认知这些文化符号,陶冶情操。此外,由于游戏具有激发玩家自行挖掘文化内涵的功能,因此而实现的审美教育效果也更为突出。
四、结语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海外人士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传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电子游戏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成为其他国家民众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在国家经济与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游戏企业加快了推动游戏出海进程,中国文化也在借助游戏出海的东风在世界范围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当然,在游戏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国产游戏仍面臨着不少问题,需要各方各界共同努力。如在文化融入游戏的过程中,如何确保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做到正确引导;同时应对游戏中使用的文化元素的准确度负责,以防出现历史过分虚构后导致年轻玩家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的情况。另外,国产游戏在出海过程中遭遇的法律政策问题、国内外合作问题等,不仅需要中国游戏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其他各方的支持,进一步建设并完善游戏出海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1]陈静圆,杨会.基于网络游戏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优势、问题及展望[J].科教文汇,2023(03):177-180
[2]郭毅,董鸣柯.国产游戏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23(01):67-7366
[3]闫丹阳.电子游戏媒介在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及价值[J].传媒论坛,2023,6(07):91-93
[4]Garry Crawiord, Daniel Muriel, Steven Conway.A Feel for the Game: Exploring Gaming“Experience” through the Case of Sports- the med Video Games[J]. Convergence, 2019 (5-6):937-952.
[5]Soyoof A. Video Game and Culture:A Case Study of EFL Student Players' Views on their Acquisi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and Sensi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agogies and Learning,2018,13(02):91-102.
[6]李萌,王育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数字机制与趋势[J].人民论坛,2023(02):104-106
[7]刘睿思,肖虹飞.浅析非遗结合电子游戏的传播路径[J].产业创新研究,2023(06):81-83
作者简介:
黄泽诗(1997-),女,汉族,广东普宁人,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
王健(1982-),男,汉族,辽宁鞍山人 辽宁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画与数字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