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思考

2023-11-30易蓉潘锋钢

华章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易蓉 潘锋钢

[摘 要]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要重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文章基于问题导向,重点研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原则、意义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展开原因和对策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场所,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及民族振兴过程中的作用,始终立于时代和市场需求,充分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性的问题,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宗旨,不断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形势日益严峻,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迎接时代挑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所应重点思考的问题。高校应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渠道,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逐渐提高其亲和力和针对性,而其他专业课程也要守好各自的责任田,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类专业课程始终做到同向同行。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做出了统筹规划和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相关职能部门和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建设的新途径。大多数高校通过优化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人员配置,努力提升思政课程育人的效果。当前,为了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目标,高校应充分利用并且发挥好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效,通过构建“三全育人”的格局,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模式[1]。

一、概述

(一)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重要课程,也是一门符合国情、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政课程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发展与改革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当前,在课程构建方面高校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思政课程体系。该体系结合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学段设置为必修课,由高校统一开设,依据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建设标准统一教学,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科学性[2]。

(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课程思政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一门或者多门课程,而是代表着一种综合的教育理念,是全新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和教育理念从酝酿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实践期。2014年上海各高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将德育纳入到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中并且通过设立试点高校的方式来积极探索德育的教育形式,随后国内其他高校也纷纷开始尝试,这使得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逐渐凸显出来。这一理念的初衷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各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使得各类专业课程都能够实现其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思想进行引领。为此各高校教师要积极挖掘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其与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融合,最终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众所周知,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更加注重理论和通识知识的讲授以及专业技能的获得,属于典型的显性教育,而课程思政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和引领,因此更加突出课程的德育功能,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综合结果,使得学生不仅在课程学习和技能实践方面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课程建设的实施主体是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将传统的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由思政课程教师转向为所有课程教师。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由于其丰富的内涵,使其在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和综合型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3]。

(三)二者之間的关系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二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首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其育人目标都是一致的,并且育人内容存在一定的契合性,育人功能上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性。无论是思政课这一具体的课程,还是课程思政这一课程观或教学理念,二者都是通过以课程为载体实现育人功能,目标都是指向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和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对其进行价值观的引领,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实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化。与此同时,思政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主要内容,而课程思政则是在此基础上融合了专业课程的知识和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在内容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契合性。尽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但是二者均具有强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其育人功能表现为明显的互补性。思政课程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来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课程思政则是建立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基础上,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这是对思政课程的有效延续[4]。

其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效能发挥、课程地位、教学内容、手段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思政课程是以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显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当前各个高校也将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开设,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在思政效能发挥上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犹如汤中之盐,需要学生慢慢品味才能觉察出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关键课程,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由此可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课程地位上存在明显差异。课程思政是作为一种课程观或者是全新的教育理念,要积极发挥好每一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力争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增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讲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而课程思政教学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专业课程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思想政治元素的熏陶,渐渐形成或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质[5]。

二、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

(一)实现教育教学和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做好顶层设计

高校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主战场和战斗堡垒,应始终把稳教育之舵,将立德树人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各个环节。高校课程在落实育人功能方面要充分发挥好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作用,使得教育教学活动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推动育人事业的新发展。高校党委及管理层要认真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讲话精神及有关政策,提高思想认识,激发高校教师对于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度思考。高校党委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从教育理念、制度规划、过程实践、体制完善等角度勾画出协同育人的发展蓝图。

(二)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彰显育人特色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思政课程作为一门系统性的理论学科,主要是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实现显性教育。然而在课程教学中,课堂氛围、教学手段、教学用具、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隐性教育。此外,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要适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的道德和思想等各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育人方面实现隐性教育。对待一些特殊的专业,如法学、历史学、新闻传播等,因为这些专业本身具有双重属性,又关乎意识形态,因此其教育内容要更加契合政治方向,对于一些可能涉及主流价值观的教学内容要努力做到显性教育。综上所述在协同育人的探索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作用,积极探索出大思政的育人格局[6]。

(三)坚持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相融合,明确育人使命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两大典型维度,分别是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其他别的课程,其教学的基本要求都是要实现知识的传递,而目标都要落实立德树人的宗旨。因此,高校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要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递的有效融合。思政课程中教师主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法治思维等展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基本内容,还要让学生深刻领悟、学懂、学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等有深刻认同,并坚定“四个自信”。其他课程如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本专业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要努力做到育才和育人有机结合,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应始终坚守教育初心,通过发挥好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渐培养起良好的道德素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等[7]。

(四)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贯通,提升育人质量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围绕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训这一思路展开。无论是思政课程、专业课程还是通识课程都要对学生传递基本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因此,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的探索道路上,要重点关注理论学习和实践育人二者之间的相互贯通。思政课程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要通过大胆创新,融入并创新课堂实践,以提高思政课程的育人效果。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也应在实践实训中贯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进行全面培育。高校教师可以尝试“课堂内+课堂外”的教学改革,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最大程度拓展协同育人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第一课堂”、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第三课堂”以及网络空间“第四课堂”的形式,将课程教学中涉及的专业内容、实践技能、价值引领和网络环境这四大元素进行充分考量和应用[8]。

结束语

高校在国家输送新时代有为青年和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勇于担负时代使命和面对时代挑战,时刻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高校要尽可能发挥和利用有效资源来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及高质量发展。高校课程的协同育人是加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之举,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创新之举,更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媛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S1):172-176.

[2]徐静.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困境及对策[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6):41-45.

[3]张冬苹,邢琼勇.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73-74+77.

[4]管新源,李艳波.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路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7):127-129.

[5]徐铁柱.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2.

[6]郭亚亭.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1.

[7]行甜甜.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21.

[8]贾书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8):119-126.

作者简介:易蓉(1980— ),女,汉族,江西宜春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医学基础相关专业。

潘锋钢(1980— ),男,汉族,江西宜春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

研究方向:醫学类课程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