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金融学”智慧教学改革研究

2023-11-30吴美佳

华章 2023年5期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思政

孙安琪  郭玉侠  骆天骄

[摘 要]金融学是经济学基础课程,具备趣味性、普适性、实用性、授课面广的特点。在“坚实的办学基础与学理支撑”“突出的发展成果与事实支撑”“强大的学科平台与成果支持”等条件下,高校应积极推进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丰富金融学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文章结合金融学课程所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等思政元素,分析智慧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意义与限制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思政;智慧教学改革

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好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金融学是面向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拥有趣味性、普适性、实用性强等特点,广受学生群体的青睐;并且易于发掘思政元素,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原住民”,其学习、行为、交际与互联网密不可分。所以将智能技术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拥有鲜明的时代必然性,可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发展需求,提高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及说服力。

一、金融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内容

课程思政是在强调其他课程必须与思政理论课协同发力、同向同行的视域下提出的教育理念,拥有广泛性、隐教性、多样性的特点。要求学校在“深厚的文化氛围与底蕴支撑”“坚实的办学基础与学理支撑”“突出的发展成果与事实支撑”“强大的学科平台与成果支持”条件下,推进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丰富金融学课程的育人内涵。然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学校应明确金融学课程思政的发掘内容。

(一)政治认同

教师通过阐释“金融体制的发展与演变”,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解,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社会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的道理[1]。而阐释“亚投行”成立与发展的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其了解到中国互利共赢的战略主张,以及国家繁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提高自身的政治认同感。

(二)家国情怀

通过对“货币起源”的介绍,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货币发展史;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其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而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为切入点,阐述人民币在国际储备、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对我国债券市场、股市市场中投资者的长期购买力发展,拥有鲜明的现实价值。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感受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三)道德修养

在“货币职能”教学中,教师应将“无现金社会”作为切入点,向大学生讲解“移动支付”的优劣势与市场地位,通过更新动态事例和数据,使其了解到货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在“货币购买力”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金钱观”,形成勤劳致富的货币观,抵制“痴迷高消费”“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错误思想,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最后在“信用秩序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讲授“信用秩序”与“诚信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法治意识

在“内部交易”与“信息纰漏”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比较企业的财务数据、治理资料,引领学生认识到金融违法的严重后果。通过实操演练,深化学生对“内幕交易”及其“操作手段”的认识,帮助大学生明确内幕交易对企业发展、投资者及金融市场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二、智慧教学在课程思政元素发掘中的现实意义

(一)“因势而新”,强化思政教育的时代担当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教育规律,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功能,形成长效机制。“育人”和“教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受“不科学评价机制”与“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政教育“重科研轻教育”“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提高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做到因势而新、因时而异,否则便会导致思政教育停滞不前、举步维艰。而教学数据化、网络化逐渐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能够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提供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课程思政是对思政教育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智慧教学模式,可以让“思政元素的发掘与利用”更具针对性,让课程思政的建设更具精准性,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与时俱进”和“因时而异”[3]。

(二)“聚焦成效”,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

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必须针对学生发展与成长特征、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动态,调整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向、维度、范畴,让教育内容更具精准性、有效性、实效性。例如,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成长及教书育人的规律,优化、挑选、整合思政元素,使其融入金融学教学中,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针对性。与此同时,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关注“思政元素的渗透程度”,更要考察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效果”,即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思想动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所带来的影响。智慧教学平台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准确、科学、全面地把握思政元素挖掘質量,以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三)“多维拓展”,扩大思政元素的发掘维度

结合金融学课程思政元素发掘的“基本内容”,教师应从货币制度、金融制度、信息纰漏等层面,渗透有关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律素质等方面的思政元素。然而,为提高思政元素发掘与利用的“效度”,教师应利用智慧教学系统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让课程思政元素发掘的范围、维度、宽度得到扩大,让学生可以从金融学教学的不同角度,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魅力,了解到我党在祖国繁荣、社会昌盛、人民富裕的奋斗历程中所作出的努力。

三、基于智慧教学的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限制因素

(一)“条件保障薄弱”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制约”

师资素养与教学平台是制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因素,决定了课程思政元素发掘得好坏。首先,教师素养不高。在智慧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视域下,金融学教师普遍存在着思政理论知识不牢固及信息化素养缺失的问题。前者容易导致教师难以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发掘出适当的、有效的思政元素;后者容易影响到智慧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平台不完善。针对智慧教学平台的建构,不同专家或学者都给出不同的见解,但很少围绕“课程思政的建设”来展开,导致智慧教学平台与课程思政建设相互错位。

(二)“教学方式滞后”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制约”

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是教育教学方式,一套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深化思政元素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政治修养的影响。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都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阐释金融学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究其原因在于金融学教师缺乏对智慧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了解,不能从学生成长规律、思政教育规律出发,探索出全新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评价疲乏”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结果制约”

加强理论研究,能够把握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本质,从学生思想动态、行为规范、政治素养等层面,优化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但由于我国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深度不够,教师难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脉络、目标指向,导致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缺乏效力。教师难以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考查学生理解、内化思政元素的程度,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譬如,以期末考试为抓手,评估学生对金融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及感召力。

四、三重推进:基于智慧教学的金融学课程思政优化策略

(一)一重维度:夯实“条件”保障

首先,师资培训。智慧教学要求教师灵活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对智慧教学情境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觉察能力,使学生通过感悟、体验思政元素,提高自身的问题识别、分析、解决能力。为此,学校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培训活动,加深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思政理论知识及智慧教学方法的理解,使其将智慧教学作为“课程思政”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的抓手,提高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其次,加强智慧教学平台的构建。构建智慧教学平台,能够解决传统教学缺乏“学生调研”与“课堂互动”的弊端,提高大学生参与金融学课程的积极性。然而在此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加强资源库建设。即:将蕴含思政元素的教材内容、案例内容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热点话题、技术、理论,整合起来,为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托;2.提高教师对智慧教学的把控能力,增强思政元素发掘的针对性,让课程思政与现代科技紧密地结合起来。3.加强手机端的应用。即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帮助学生实现“泛在化学习”的效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思政元素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譬如,在金融案例讲解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手机查找相关资料,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及意蕴。

(二)二重维度:优化智慧教学方式

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探索一个科学、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身的“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文化自信”及“道德品质”。否则便会导致思政元素发掘与金融课堂教学出现“条块割裂”现象,致使学生难以积极、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因此在智慧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需求,优化智慧教学方式:首先,构建立体教学方式。其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金融学理论知识,引出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对思政元素有所了解。其二,在第二课堂或实践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感悟、思考。其三,在线上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学生检索与思政元素相关的“理论知识”“概念内涵”“思想意义”,让“家国意识”“政治认同”“道德品质”“法治意识”融入学生的头脑中。其次,构建“小组互助模式”。即:在智慧教学平台中,引导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感悟、吸收、理解思政元素。譬如,设置“中国货币的发展”题目,要求学生通过手机或智慧教学平台,检索资料,并将成果发布到讨论小组中,进行交流探讨,最后再引领学生感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与政治认同”。

(三)三重维度:搭建多元评价体系

高校应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工作,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优化规章制度,让理论研究成果充分应用在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不同环节中。而在评价体系建设上,学校不仅要充分利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还应做到如下两点:1.教师评价。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可以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来进行,如教学态度、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等。譬如,通过查看在线教学视频考评教师“发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情况”;阐释、讲解、延伸思政教育内容的“能力”,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评价。与此同时,其他教师与学生也能通过智慧教学平台,自由地、多方面地、多角度地评价金融学教师。2.学生的评价。即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道德水平”“政治素养”“思想动态”进行评价。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从思想认识与行为举止两个方面,开展评价工作。如在结合“教学数据”的前提下,通过朋辈评价、教师评价,评估学生吸收、理解、内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质量。最后是过程评价。由于智慧平台能够对每一阶段的学习进行记录和总结,以及对日常学习进行“智能化统计”与“数据化处理”。所以教师能够判断不同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素养”“政治修养”,及时调整思政元素发掘方向,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结束语

金融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主要体现在通过亚投行、金融体制、货币制度等内容的阐释,渗透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素养等思政元素,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师应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兆清,马天慧,布和巴特尔等.工科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路径与实践——以“功能材料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3,37(03):57-61.

[2]贾欣宇,王立平.“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金融学”课程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3(04):122-124.

[3]顾艳辉,邹睿蓉.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货币金融学”教学优化设计[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1):23-27.

作者简介:吴美佳(1989— ),女,漢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财经学院,硕士。

研究方向:金融学。

孙安琪(1989— ),女,汉族,山东茌平人,黑龙江财经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商业银行业务。

郭玉侠(1980— ),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黑龙江财经学院,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金融学。

骆天骄(1988—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货币银行。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智慧教学研究”(课题编号:SJGY20220726)。

黑龙江财经学院校级一般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JYB202345)。

猜你喜欢

金融学课程思政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情景模拟法在高职“金融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