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视角下高职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的高等 数学课程思政建设

2023-11-30李楠

华章 2023年7期
关键词:农业装备双高思政

[摘 要]农业装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高职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育人放在首位,探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新路径,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与专业特色达到有效融合,抓牢“数理”与“专业”两条线,形成全课程育人新模式,培养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也应使教师在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时有章可循,达到公共课辅助专业课,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助力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农业装备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双高”;高职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与高等数学教学的协同

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遵循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应该坚持为专业课程服务,贴近专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以专业服务为出发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专业素质,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达到学有兴趣,学有基础,学有成效。

高等数学课程应该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通过学科渗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整合思政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对数学家、数学文化史等知识的传授,结合生活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专业特点、专业领域内的优秀代表人物等,以话题讨论等各种形式,将课程思政做到“润物细无声”,并使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领略专业特色,在其还没有大量接触专业课程的时候,先对所学专业有初步的兴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建立牢固的科学文化基础。总之,高等数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缜密思考、客观认识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正确的职业素养,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实现公共基础课全面育人的目标[1]。

二、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

(一)从专业角度规划设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双高”背景下要坚持培养新时代的农业装备行业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也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职院校的学生由普招、单招、扩招等不同生源构成,学生以往的学习经历、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储备较为薄弱,学生对于高等数学有很强的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只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忽视与专业结合的思政教育,学生必然在畏难基础上再叠加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尝试探索打破原有的课程建设体系,将思政内容与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巧妙融合起来,避免生搬硬套,尝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教师不仅将主流的价值观与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还要将“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战略等具有专业特色的内容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打造全课程育人的模式,辅助专业课程形成特色专业文化,助力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农业装备应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2]。

总之,在“双高”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在建设方向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按照“数理渗透,文化融入”的思政模式,开发课程思政素材,引领学生从学会高等数学的文化背景、基本理论,到具有基本数学素养,具备理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奥妙再到感叹中华民族对数学发展的贡献,并透过高等数学的知识点,体会到严谨治学、不畏艰难的工匠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拓荒精神,感受数学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立志为农的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专业的关联性

首先,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要始终围绕“三农情怀”,结合专业的育人要求、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创新。结合课程内容、专业发展背景等,在教学内容中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在教学方法中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结合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深入挖掘高等数学课程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提炼课程思政的内容高度,充分展现深邃的数学思想和沉淀千年的数学文化。提炼高等数学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抓牢“数理”与“文化”两条线,以数理内涵来渗透科学严密,逻辑性强等特点,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坚守科学理念,强化数学意识[3]。

其次,深入挖掘高等数学课程中蕴含的职业素养方面的思政元素,实现课堂的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工匠精神、文化自信、人文精神五个方面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明数理、明事理、明道理,达到“爱农明理”的教育目标。例如,为高等数学基础中极限与连续、微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章节设计了4个教学项目,16个教学任务,20余个知识点,20多个思政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秉持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根据以农为本的专业特色,从国家、行业、专业、历史、校史、文化多角度挖掘专业蕴含的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数学文化方面的介绍中,《九章算术》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农业生产、生活有关。《九章算术》的方田章、衰分章等都描述了我国古代数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由此引入我国先进的農耕文化,将中国传统农机文化精神融入其中。通过融入这些内容,让学生见证祖先的聪明才智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由《九章算术》的方程章、勾股章等内容,引入我国耕作机械的演变历程,展现祖先的工匠精神及创新意识。介绍我国著名农机专家蒋亦元先生挑战世界高难课题,躬身稻田和工厂,克服重重困难,开启中国农业装备现代化之门的事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良性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融入这些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实践是创新的源泉这个深刻道理,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惧困难,勇敢尝试,精益求精。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农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为传统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更坚定学生勇于创新的信念。向学生介绍农业生产由于应用大数据以及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已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到如今的机械化。讲述在普通岗位上致力于农机事业的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的事迹,提升学生学习农业装备的兴趣,培养爱农的情怀,通过融入这些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激情和希望,并点燃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在第二个重要极限的学习中,课前向学生布置任务,查询第二个重要极限的证明过程,了解常数“e”的来历,在课堂上由学生来介绍公式的简单推理,教学中进一步讲授连续复利公式,提醒学生防范非法高利贷的陷阱,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利用数学理论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这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鼓励学生利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高数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在函数连续性的学习中,通过观看袁隆平院士的纪录片《为时代而歌》片段,由连续概念,当→0时,→0,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可急于求成,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引入袁隆平院士潜心多年研究杂交水稻的事迹。袁隆平院士一辈子躬耕田野,艰苦奋斗,精益求精,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不懈努力。此部分内容是重点内容,要详细讲授,引导,体验并思考,其间采用课题讲授和讨论的形式,穿插视频,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激情及时代中的创新力量,并促进学生在学习袁隆平院士唯实、团结协作以及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脚踏实地的追梦精神的同时,树立求真务实的职业理想和实事求是的职业信念,并强化其职业素养,培养其创新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学习定积分概念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借助视频向学生形象展示,圆内接正n边形的面积在n无限增大的情况下,会无限逼近圆的面积。通过展现从有限到无穷的转变,从直到曲的转变,启发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与科技强国的责任担当,激发学生从“学农”到“爱农”再到“为农”,增强他们的爱农意识和爱国情怀,立志奉献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学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4]。

三、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对策

第一,确立以“爱农明理”为课程的思政建设方向,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知农、爱农、为农,具有爱国情怀,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农业技术技能人才。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根据知农爱农新型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明确课程思政切入点,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能够有章可循。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精选学习平台,建设高水平在线开放课程[5]。加强“知到”“智慧职教”在线课程的思政内容建设,将传统的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变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学生易接纳的教学方法。

第二,深入了解研究高职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找到适合高职学生课程教学的设计方向。构建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探索建立量化的考核体系。采取差异性的考核评价方法,教学策略要有变化,不能从一而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生源所在地、录取方式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地参与学习。探索“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新模式,同时也要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与考评,在原有的督导评价与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加入教师互评,企业评价等[6]。

第三,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团队师资建设,组建由高等数学教师、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教师团队。通过专业教师与高等数学教师相互辅助,建设一支具有较强政治理论和较高道德水准的专业教师队伍,其具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优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学农爱农,拓宽视野,增加专业自信,坚定学生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农业的重要性,增强对“三农”的感情,让高等数学课上出“三农”味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应该紧密结合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史、专业领域创新成就案例、新农艺与新装备、大学生创新实践等思政元素。高数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者,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者不应该仅仅只是高等数学教师。作为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改革的中坚力量,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加入,可以相互促进并发挥各自专业特点,利用集体备课、专题培训、典型示范等方式促进高等数学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聚焦“三农”情怀,彰显农业相关课程特色,使思政内容更好地与高等数学课程相结合,突出并拔高思政点,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实现课程与思政精准对接。

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双高”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应该将育人放在首位,在体现高水平的同时,注重教书和育人的结合,将思政内容融合在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浸润正确的理想信念。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需要持续发展进步,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及评价标准,以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把“爱农明理”贯穿高等數学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知数理、晓文化、有情怀,知农、爱农、为农,树立求真务实的职业理想和实事求是的职业信念。为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底蕴,强化职业素养,具有爱国情怀,立志为农,应发挥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全面推进多角度、多层次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9):4-11.

[2]杨勇,张蓉,贺恒鑫,等.工科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电路理论”课程为例[J].课程思政教学研究,2022,2(1):145-157.

[3]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41(9):28-33.

[4]张启鸿.高职院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2022(5):83-87.

[5]冯永纲.“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1-2+5.

[6]秦厚荣,徐海蓉.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触点”和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9):61-64.

作者简介:李楠(1981—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业本科‘高等数学融合专业需求和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GZY20220162)。

猜你喜欢

农业装备双高思政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