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结构化教学 建构数理“学路”
2023-11-30林婧
林婧
【摘 要】本文以五上“小数乘法”教学为例,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实施结构化教学,引导学生走向学习深处,获得数学素养的生长展开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教学旨在通过打破不同课时、单元乃至跨年级知识的阻隔,关联学科要点的逻辑脉络,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完善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开展结构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强化其认知水平,夯实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其“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倡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结构化教学的应用。纵观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情况,知识点大多呈现分散的点状分布的特点,使得知识组块间的有机联系被直接割裂开来。事实上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架构很容易让学生陷入浅显化的学习状态中,无法触及知识本质,从而无法提升学习实效。本文将以人教版五上“小数乘法”的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实施结构化教学进行深入阐述。
一、纵向拉伸重组,形成结构化知识组块
在以“生本”理念为核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为有效开展结构化教学,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学习起点与认知特点,适时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结构,对知识进行灵活调整与重组。以“小数乘法”这一单元为例,为有效开展结构化教学,可将其内容整合如下表所示。
重组后的结构打破了教材原本的编排,通过共性整合,在原本碎片化、割裂化的知识单点间建立逻辑“触点”,将其有机融合成关联性更强的知识组块,促进学生的消化吸收。这样既能有效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其形成点面结合的结构化知识网,还能帮助他们真切感受到学科知识的本质一致性与方法一致性,引导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建立系统思维,进而迸发出强劲的结构化学习生长力,为后续深入结构化探究作铺垫。
二、横向贯通转化,促进结构化知识融合
(一)注重比较迁移,融通结构化知识本质
结构化教学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为有效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结构化的过程,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对比观察、迁移转化及抽象归纳等方式,将新旧知识贯通起来,找出其背后共通的算理逻辑,以增强课堂的生发性,促使学生在自身的最近发展区中能够获得知识的连续生长,促进知识的结构化融合。
以本单元的“小数乘整数”相关内容为例,教学中为有效引导学生展开结构化学习,教师分析学生的学情可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熟练掌握了“整数乘法的算理及意义”“小数的加法”等知识。对此,为有效激发学生的迁移意识,引导他们找到新旧知识间的关联点,教师便启发学生通过“化未知为已知”“借已知推未知”的方式展开新知探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悟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算理一致性,教师在课件上出示了以下两个式子:(1)9×3=(),(2)0.9×3=()。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1)式中的两个因数均为整数,而(2)式中则有一个因数为小数,一个为整数。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回顾以往所学,联系整数乘法算式的含义,启发他们迁移旧知,不少学生都能轻松回答出(2)式可视为3个0.9相加之和。然后,引导学生从算理层面分析,将乘数按照计数单位进行分解。呈现新的得数与新的计数单位(27,1;27,0.1),并由此得到积27×1=27;27×0.1=2.7。这时,教师追问:二者的算理有何共通之处?其本质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都是基于计数单位的运算。由此,通过搭建联系、贯通转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比较、观察与总结中,自主抽象、归纳出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算理的一致性,有效地加深了其对知识本质的认识,引导他们以结构化的眼光和思维理解数学知识,增进其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二)引导串联归纳,厘清结构化知识脉络
教师应当认识到,一个有深度的、真实的学习往往伴随着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加工和内化过程。在结构化教学中,为有效引导学生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框架,增进知识吸收与内化的程度,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主绘制思維导图,串联各知识要点间的内在逻辑,以厘清知识脉络。如此,既能有效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又能引导其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体系,落实以学增智的教学目标。
三、知识下沉生活,深化结构化知识应用
在以“启智增慧”为导向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适当设计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以真实的问题为载体,以单元整体结构化知识为切入点,灵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学用结合与融会贯通中,逐渐深化自身的知识应用素养,走向知识结构化的深度中学习。
例如,在“分段计费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分段计费的逻辑原理后,教师可设计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我家水费我会算”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以4-5人/组形成实践小组,对选题展开项目式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围绕选题发散思维,自主设置问题清单对主题进行探究。同时,启发他们注重运用书籍报刊、电视媒体及网络搜索引擎等资源,多方面收集整理与保护水资源相关的现实背景资料,使学生能够深化对主题内涵的理解。有小组在实践中设置与水资源情况及当地家庭用水情况相关的多个问题,以线上电子问卷及微信交流等方式进行调查,并形成与调查结果相关的图表分析,以此设置分段用水计费标准。然后,组织学生联系当地的自来水公司,与公司的员工探讨本组学生设置的标准是否合理,以及当前本地区分段用水的计费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在教学实践中,各组学生回家查询了自家上月的用水量,并结合本地用水收费标准,通过列式尝试简便运算,算出了自家上月缴的水费。同时,以图表化的形式记录本组家庭的用水数据,分别以精算与估算的方式统计了小组家庭的用水总量与水费缴纳情况。从活动内容来看,该学习任务不仅有效地融合了小数乘法的算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至小数、估算及分段计费等知识,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他们解决问题的素养。而且这种将知识下沉到现实生活中的项目式学习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既锻炼了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担当,又深化了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结构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系统吸收、内化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秉持结构化的视野,对课本进行细致研读;随后通过灵活整合不同单元知识间的联系,以结构化的眼光和思维来灵活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知识迁移与应用中逐渐深化其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银霞.小学数学结构化课堂教学的几点新思考[J].教育界,2023(07):71-73.
[2]吴丽娟.基于结构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中旬),2023(03):61-63.
[3]王卫东.数学结构化教学中教学主线的价值及设计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3(08):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