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断句

2023-11-30王秀青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断句虚词代词

王秀青

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断句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读懂文本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断句的技巧,让他们在断句的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考情分析】一般来说,文言文断句题主要有两种题型:客观选择题和主观断句题。新高考全国卷采用第一种形式。句内一般有6~8处停顿。客观选择题会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的断句是正确的。其他三个选项的出错点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主要类型有:①混淆句子成分,如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导致断句出错;②误解词语的意思,导致断句出错;③误拆连动成分,导致断句出错;④错拆表修饰的限定语和中心词,导致断句出错;⑤忽略倒装句,导致断句出错。

【走近高考】鲁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 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解析:“芝坐爽下狱”的意思是“鲁芝因曹爽而受牵连,被关进监狱”,句意完整,中间不应断开,因此可以排除A、D两个选项。由“宣帝嘉之”这一结果可以推断“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这部分是写鲁芝的,“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句式一致,应在“直”后断开,因此可以排除B选项。“宣帝嘉之”中的“之”是代词,作谓语动词“嘉”的宾语,语意完整,应在“之”后断开。“遂”“俄而”都是句首虚词,其前需断开。正确答案为C选项。

由这道题,学生可以发现断句是有章可循的。那么,教师具体该如何引导他们断句呢?接下来,笔者就来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结合句中的实词来断句

文言断句中关于实词断句的几个标志:

(一)名词、代词作主语,其前需断开;名词、代词作宾语,其后需断开

如“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名词“邻居”“衡”作主语,其前应断开;名词“烛”“光”作宾语,其后需断开。

又如“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洪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莫敢哗者/事闻上/语辅臣曰”,代词“是”“莫”作主语,其前应断开。

(二)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后,名词、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可在其后断开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于晋“”于天下”是介宾短语,其后需断开。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标出文段中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机构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其后往往需要断开。当然,文言文中的句子以主谓结构居多,也常有省略主语的情况。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句中的动词及动词前后的词语进行推断(确定主语和宾语),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二、引导学生结合句中的虚词来断句

古人没有为文言文设计的专门的标点符号,却按照阴阳相合、虚实相生的原理,构建了一套独特的“虚字行气”的体系,以此来完成文句的起承转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言文中的虚词来断句。

1.句首虚词:夫、盖、其、且夫、若夫、至若……这些虚词的前面可断开。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夫”為句首发语词,其前需断开。

2.句中虚词:以、于、为、而……这些虚词往往用在句中,其前后一般不断开。

3.句尾虚词:矣、耳、也、焉……这些虚词经常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耶、与(欤)、邪(耶)、乎……这些虚词经常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哉、欤、耳、而已……这些虚词经常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它们的后面一般需要断开。如“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矣”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其后需断开;“乎”用于疑问句的末尾,其后应断开。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然、然则、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何以、或、且、况、而况、至、至于、于是、岂、岂非……它们的前面一般需要断开。如“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至”的意思是以致于,引出后面的结果,这样的关联词的后面往往需要停顿。

5.表时间的词语:久之、顷之、末几、已而、俄而……这些词语常用在句首,其前一般需要断开。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之后要停顿。

总之,准确断句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断句的技巧和方法,以便让他们在考试时能准确地断句。

猜你喜欢

断句虚词代词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代词(一)
代词(二)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断句判断法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断句” “密码”费人解(二则)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妙用标点巧断句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