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的建设要点与内容设计★

2023-11-30吕文婷李梓奇沈悦李冰馨

山西档案 2023年2期
关键词:导论档案学思政

吕文婷 李梓奇 沈悦 李冰馨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武汉 430062)

0 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1]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加以推进。[2]课程思政的提出对于落实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3]

自课程思政建设提出至今,档案学领域关于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已初具规模,相关研究主题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学者针对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总体建设理路[4]、建设意义[5]、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6]等方面展开研究,奠定了档案学课程思政的逻辑基础和实践方向。在微观层面,有学者针对不同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出思路和建议,如档案管理学育人功能的实现[7]、档案保护技术学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施[8]等,也有学者从档案资源的角度出发,如讨论红色档案资源中体现的思政元素如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9]。在档案学导论课程方面,李典诰等撰文探讨了档案学专业导学课程思政元素的隐涵性、内生性和使命性,提出了导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实现路径,[10]但未对具体的建设要点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以档案学导论课程的思政建设为研究对象,结合湖北大学档案学导论课建设与教学经验,提出导论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特殊意义及其建设要点,并初步设计该课程的思政脉络和思政内容。

1 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特殊性

概括而言,档案学导论课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导论课具有引导性,一般设置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是档案学学生的“入门第一课”,这一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专业认知、学习思维的培养,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需要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第二,导论课具有总括性,其课程内容不在纵向的“深”,而在于横向的“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专业知识点,能将学生本科期间大部分重要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串联和概括,并且需要在“广”的基础上精炼出最核心、最精彩的内容,其目的是既能使学生获得入门级专业知识,又能了解档案学的前沿创新和丰富多彩,培养专业兴趣和认同感。从档案与档案工作者的使命来看,档案学专业不仅需要培养专业的、知识型的档案人才,还需要培养有道德、有修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队伍,而档案学导论的课程思政建设,因其引导性、总括性的特点,对于学生、教师而言都具有特殊性,能较好地促进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 学生视角:导论课是探寻档案专业的起点

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方式将会与中学时期有着巨大的区别。就学习方面来说,全国中学生的课程内容都在语数外等九大课程之中,课程具有普适性。而大学则开始划分专业,各个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课各有侧重,内容各不相同,体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另外,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大学阶段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大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变化,让一部分刚入大学的新生难以较好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从而让自己陷入迷茫。而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可以逐步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环境、生活以及了解专业内涵,打破认知偏差,塑造专业学习观念。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档案学导论课的设置以及其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档案学导论课程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能够让档案学专业学生尽快获得对档案学专业的基本认知。对于档案学专业学生来说,档案学导论课程是对档案学专业的基本概括,是引导学生进入档案专业的主要推手。导论课的内容涉及到档案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学等授课主题,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形成对档案学专业的认识,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从普通中学生转变为独具特色的档案学专业学生。另一方面,档案学导论课程能够使学生快速塑造和强化自我定位,使之获得专业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档案学导论课上,档案的价值与作用、档案事业的重要意义、档案人背负的职责使命、档案职业的人文素养等也是教授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将帮助新生撕掉档案学“小众专业”的标签,打破档案工作“闲职无用”的偏见,建立起对我国档案事业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崇敬心理。

1.2 教师视角:导论课是发挥德育功能的空间

作为高校必不可缺的重要主体——教师,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任务的主要发力者。档案学专业为大一新生设置的档案学导论课程,其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到档案是什么,今后从事档案工作应当怎么做;其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让教师有更大的空间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让学生能汲取更多的德育知识。刚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三观”尚未完全形成,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需要与之联系紧密的专业课教师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合理地进行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如前所述,档案学导论课内容具有总括性,涵盖范围较广,主题、形式灵活,不必拘泥于具体教材,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在发挥德育功能上存在优势,在众多档案学课程中具有代表性。教师在档案学导论课程中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发挥本课程的德育功能:第一,借助外界资源和条件进行思政教育。例如,教师在导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可大量融入典型案例,从具体案例中讲述思政内容,除此之外,走访档案馆、参观展览、参与科研、实习实践等也是专业课程思政的典型方式;第二,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学术成就影响学生。教师可向学生讲授本人在档案学领域的学习和科研经历,或其科研成果中最具代表性或最吸引人的部分,结合对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的深刻认识,以自身扎根档案学奋斗、耕耘的经历影响学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使学生从身边人获得对档案学人和学术科研的初步认知,更能使其建立起学科责任感和信念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价值追求、人格操守和德行风骨的塑造融入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11]

2 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的建设要点

2.1 思政目标的合理设置

目标作为课程思政的灵魂,是建设项目的核心,其他一切手段和措施都由核心向外延伸,因此档案学导论课思政目标的合理设置至关重要,关系着整个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与完成度。

档案学导论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其基本的思政目标首先应与档案专业基础类课程(如档案学概论、档案学基础、档案学原理等)一致,包括:全面提升学生对档案专业的认知,了解档案、档案事业、档案工作在国家历史存留、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塑造职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了解档案内容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怀、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等。同时,大一新生正处于专业认同培育、学习思维转变、“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一门面向大一新生的先导课,档案学导论课的思政目标与其他基础类课程相比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包括:对于被调剂到档案专业的大一学生,破除其对档案专业的刻板印象,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树立专业自信,引导构建档案专业认同;使学生快速实现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团队协作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等。

2.2 思政元素的整体串联

就档案学专业来说,其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档案学概论、中外档案事业史、档案管理学、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文书学、档案保护技术、科技档案管理等,根据已有课程思政研究和相关教学案例成果,每门课都有丰富的思政教学要点和思政资源。而档案学导论课的授课内容覆盖面广,可以作为“绳索”,将以上课程的思政资源进行重点提取、统筹和串联,使学生在初入档案学领域之际,就能广泛地接收每类专业课程的重点思政资源,如档案学概论课程涉及的档案客观真实记录性的意义、档案管理学课程涉及的档案人的职业操守和工匠精神、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课程涉及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方式和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播、中外档案事业史课程涉及的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等。对档案学专业核心课程思政元素的串联,能够使导论课的授课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充分发挥“新生入门课”的价值,引导学生了解未来所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及其价值意义,也能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接收丰富的思政知识,培养与构建专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自身各方面素养。

2.3 思政师资的有机整合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之一,如何将师资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力量显得尤为重要。档案学导论课的思政目标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导论课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尤其是要全面地了解档案学专业各类课程的核心知识,明确各类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包含的思政要素,广泛搜集思政教学案例,并能够将这些思政内容合理地串联在一起,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其二,导论课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科研经验,取得了一定学术成果,且本身对档案学专业有强烈的认同感和研究兴趣,有崇高的学术理想和道德追求,能够以亲身经历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笔者认为,档案学导论课应打破常见的教学模式,对符合以上要求的师资力量加以整合,以团队方式开展导论课的教学工作。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位教师也许难以达到上述师资要求,但若将从事不同研究方向、承担不同科目教学任务的教师整合在档案学导论课教学团队中,每位教师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将其自身的突出研究成果或教学经历与导论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集体备课的形式提前明确不同教师的授课主题及思政重点,合理分配,各骋所长,则可达成上述要求。同时,导论课的教学团队需吸纳在档案学领域深耕多年、经验丰富、德高望尊的老教授,和具有一定学术能力、具有理想朝气和感染力的青年教师,以身作则,躬亲示范,方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2.4 思政成效的科学评价

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在过程性评价层面,通常从教师视角出发,对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与准备、课程思政实施及其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课后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反馈等整个思政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流程和标准亦适用,此处不再赘述。在效果性评价层面,课程思政成效即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作为一门引导性课程,档案学导论课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构建与良性引导方面有突出作用,因此导论课思政教学的效果性评价尤为重要。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学习者、感受者、获益者,评价课程思政成效不仅应该基于供给侧、投入端考查,更应该在需求侧、产出端考查。立足于学生、以第一视角充分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必须在“三全育人”的总体工作格局中直接反馈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12]

从学生第一视角出发,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的成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和提问:第一,专业认同感方面,学生是否获得对档案学专业的基本认知?是否对档案学专业产生学习兴趣?是否树立了专业自信和职业责任感?第二,文化素养方面,学生是否认识到档案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重要价值?是否认识到档案工作在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是否理解了档案人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第三,人生规划方面,学生是否对未来的档案之路有了大致目标?是否对今后的学习生涯和就业去向有了合理的规划?是否明确了自己应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成长、为谁而成长?对于以上评价要点的回应,可通过课堂阶段性学习汇报、期末考试、课后跟踪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持续的考察,而非单纯通过考试题目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

开设档案学导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一新生快速进入专业学习,帮助学生完成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在此过程中隐性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因此,该课程可从“专业视野-行业前沿-专业素养-个人发展”四大维度进行设计,涵盖“档案学是什么、档案学可以做什么、如何学好档案学、我该如何做”这四大问题,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专业学习的启蒙。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思路

3.1 档案学专业视野-档案学是什么

档案是文化记忆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档案学学科在我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传承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但是,相对于传统基础科学、新兴前沿领域或者主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档案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劣势,一是从学科角度来说,档案学所处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相对小众,而档案学作为二级学科,则更加小众;二是从社会角度来说,档案学存在一定的社会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会影响家长与学生自身对专业的印象;三是从学生角度来说,档案学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完全没有了解,入学之后对学生的初步调研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转专业想法。因此展开档案学人才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提升学生对档案学的认知与理解。基于此,开设档案学导论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理解档案学是什么。

在档案学专业视野方面,授课教师可从中国档案学发展史、档案事业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主义档案精神等方面让学生理解档案学是什么,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发展及其精神内涵。从思想上来看,档案学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其承载的信息资源具备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政治价值,档案事业是国家事业发展的一部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力,因此,学生需要理解档案学与档案事业的重要性,以及能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贡献的人生目标;从文化上来看,档案是文化传承、记忆传承的载体,一方面,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要素,可通过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从而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而另一方面,文化传承与发展也能不断革新档案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进而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因此该课程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化与档案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培养档案文化认同感和档案学科思维;从精神上来看,档案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承载的科学、人文精神始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档案人,将跨学科、多元化的学科思维以及人文主义精神,应用在档案管理、开发与利用等档案工作中,从而逐渐培养出综合能力强、专业能力过硬的优秀档案人才,因此档案精神的传承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中需要贯彻始终。

3.2 档案行业前沿-档案学可以做什么

档案学作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二级学科,既具有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的基本特点,同时也具有档案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的角度,档案是信息资源的一种重要载体形式,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配置、利用、开发等领域以及新兴前沿领域需要结合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来进步与发展,而从档案学学科自身来说,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其与其他信息资源载体又存在特殊性。因此,在明白档案学是什么以后,需要让学生明白档案学学科前沿在研究什么,以及档案学事业如何通过这些前沿研究来实现。基于此,档案学导论课程需要让学生理解档案学可以做什么。

在档案行业前沿方面,授课教师可从自身的研究出发,分别从档案工作现状、信息资源管理行业现状、档案学研究前沿热点三个方面来使学生理解档案学可以做什么。首先,在档案工作现状方面,从档案文件管理出发阐述档案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的文档处理开始,逐渐理解档案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化电子文件的保存与管理;其次,在信息资源管理行业现状方面,从数字档案资源出发阐述数字档案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数字、数据与数字档案之间的关联,并从科学数据管理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思维来审视档案学学科;最后,在研究前沿热点方面,例如从数字人文出发介绍学科的研究热点,数字人文是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传统文科中融入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科,由此可通过对数字人文前沿研究的介绍来帮助学生拓展前沿视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3.3 档案学专业素养-如何学好档案学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档案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范式发生变革,专业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档案学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传授,而是拓展到多学科、多领域、多技术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新型档案学人才。档案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涉及到学科发展、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专业教育、学生个体等多方面的子系统,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档案人才培养这个复杂系统中,学生是主体,所有的要素和子系统都要围绕学生来展开,其中,在培养过程中,初始条件极其重要,即学生对档案学学科的初始印象极其重要。基于此,应高度重视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导论课的重要使命就是告诉学生如何学好档案学。

在档案学专业素养方面,授课教师可从档案学学习方法、档案专业技能、档案学专业国际视野培养等方面为学生讲解如何学好档案学;在档案学学习方法方面,作为初入大学的学生,其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是重中之重,学生需要意识到学习方式已经从高中阶段的被动式知识获取逐渐转向大学阶段的主动式知识获取,因此,应通过多种授课方式培养大学生的自学、研究、思维、表达、组织管理五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提升信息素养,理解文献与科研工作流程之间的关系,在文献中发现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档案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可通过走访档案馆、参观展览、参与科研等方式使学生初步获得对档案专业技能的认知,包括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的意识和能力、做事细致条理的品格和习惯等;在档案学专业国际视野方面,可系统梳理国外档案学行业的前沿研究情况与重要的国际机构与组织,站在档案学学科的世界高度为学生描绘档案学学科蓝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学科国际视野,让学生理解档案学专业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学生努力提升自己,凭借自身努力站在档案学国际学术之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4 档案学个人发展-我该如何做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职业规划与设计,逐渐实现人生价值。目前,我国处于两个百年历史交汇口,世界和国家的发展都进入新的时期,档案事业发展也逐渐转型,新时代的档案事业亟需复合型档案人才助力行业发展,人才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等都要相应提高要求,因此,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基于此,应通过档案学导论课程引导学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如何规划自己的个人发展。

在档案学个人发展方面,每位任课教师都应在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正确规划职业发展。湖北大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一对一的学业指导来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科研计划以及职业规划,促使新生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助力档案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在档案学专业教育方面,通过课堂教育,告诉学生档案学是什么、档案学可以做什么、如何学好档案学,进而明晰档案学发展方向与档案学的个人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其次,在学习能力培育方面,导论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如何提高信息素养、如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等,学生可以独立开始学习并持续学习;最后,在个性化发展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授课帮助学生逐渐对档案学教育产生兴趣,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并根据学业导师制度,请学业导师帮助自己拓展和深入自己的研究兴趣领域,从中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储备,并最终完成大学阶段的个人发展。

4 结语

档案学导论课程因其引导性和总括性而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要素,可从专业视野、行业前沿、专业素养、个人发展等方面给予档案学新生以充分的引导,使其尽快打破专业刻板印象,建立专业认知,树立专业自信,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合理规划未来发展蓝图。本文结合湖北大学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建设的部分经验提出建设要点和内容设计,具有一定可借鉴意义,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总结我国档案学导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普遍实践现状和广泛需求,形成更具普适性和推广性的经验做法。

猜你喜欢

导论档案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档案学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历史主义是档案学不变的灵魂和宗旨
——《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述评
使公民有道德:导论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