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困境与发展进路
——以大运河山东段高校为例
2023-11-29张帅帅
张帅帅 徐 刚 徐 晖
(1.济宁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曲阜 273155;2.菲律宾克里斯汀大学 国际学院,马尼拉 1004)
运河山东段流经德州、聊城、济宁、泰安、枣庄五市,是整个京杭大运河的关键河段。沿岸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资源丰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沿岸民众的智慧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外在动作技能展现其内涵和精髓,使人产生心灵的震撼与共鸣,进而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是身体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众多、传播形式多样,在传承过程中更具广泛性和便捷性。高校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地,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平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还有助于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究大运河山东段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况,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山东运河文化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的协调发展,助力“文化强省”目标的实现。基于此,笔者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运河山东段高校的传承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为后申遗时代山东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活态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大运河山东段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体育”“高校”“运河”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状况;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网站了解有关指导文件及新闻报道。
2.问卷调查法
选取大运河山东段高校(聊城大学、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泰山学院、济宁学院、枣庄职业学院)的1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征求专家意见并及时进行修改、调整,经信效度检验,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此次调研课题组共发放问卷15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466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对所获取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4.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运河山东段高校的传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存续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进路策略。
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运河山东段高校的传承状况
(一)大学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43.3%的大学生听说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且能够准确列举部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51%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大运河山东段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见图1、图2)。
图1 大学生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
图2 学生了解大运河山东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
山东省沿运河五市“传统体育与竞技”领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扩展项目)共计16项。其中,德州有戊极大功力拳、八极拳、梢头棍3项;聊城有查拳、流星锤等7项;泰安有子午门、徐家拳2项;济宁有文圣拳、梁山武术等5项;枣庄有大洪拳1项(见表1)。学生所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以蹴鞠居多,螳螂拳、太极拳、武术、空竹、象棋、花毽、聊城杂技、围棋等也有所提及。借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查询得知,学生所列项目均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从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门类,但项目申报地区为山东省的只有蹴鞠、螳螂拳、花毽和聊城杂技,且所列项目属于山东省沿运河五市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少。
表1 山东省沿运河五市“传统体育与竞技”领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扩展项目名录表
从大学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来看,多数学生听说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各个项目所属地区及渊源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山东省沿运河五市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了解相对较少。武术、太极拳等作为家喻户晓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相关题材的影视剧渲染及各地每年举办的有关赛事较多,在高校和社会层面的声望都较高,是大学生群体较为熟悉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省的蹴鞠同样颇负盛名,淄博临淄作为足球的发源地,一直在挖掘蹴鞠历史和文化,以蹴鞠为代表的齐文化逐渐融入城市发展并渗透到居民生活中;同时,蹴鞠还被许多学校编入校本课程,其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大学生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大学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途径以网络媒体和学校课程为主,分别占到了70.7%和58.8%。现代化信息平台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网络媒体在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因其信息的高速性和便捷性深受大学生喜爱。学生既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观看有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视频或比赛片段,也能随时随地获取感兴趣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传承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人类创造力的历史见证,自然也是师生创新的源泉。学校课程的设置以及授课教师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学生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大学生还通过收听广播、阅读书刊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讲座等途径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见图3)。
图3 大学生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三)大学生参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状况
大学生参与或学习过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有太极拳(47.5%)、象棋(40.4%)、武术(32.3%)、围棋(25.8%)、毽球(18.3%)等(见图4)。太极拳和武术在各大高校中多以专业课或公共课的形式开设,大学生参与度较高。这既有赖于我国体育类学科设有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具备专业的师资和后备力量,也得益于课程开设所需场地要求不高,加之影视剧宣传所带来的“一代宗师”“武术大家”形象深入人心,从而加深了大学生对太极拳和武术运动的热爱程度。“山东·枣庄市月亮湾太极拳公开赛”“济宁尼山山东省百万名老年人打太极拳”等体育赛事拓展了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对高校传承运河文化中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推动作用。
图4 大学生参与或学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
作为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的象棋文化绵延数千年至今,小小棋盘中不仅囊括了无限的创造空间,且纵横之间蕴含了仁义礼智信的千年中华文化之道,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小到家庭院落,大到竞技赛场,象棋的身影随处可见。运河五市中,聊城举办的“国际象棋”体育赛事以及2020年枣庄举办的“全国国际象棋网络赛”在山东沿运河高校产生了一定影响,推动了山东沿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的发展。在这股掀起的象棋浪潮下,大学生兴致高涨。
毽球运动兼具表演和比赛的双重性,羽毛球场、公园、健身广场等随处可见,场地受限性较低,加之参与人数数量灵活,玩法多样,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此外,大学生所列举的参与或学习过的其它项目还包括: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五子棋、剑玉、八部金刚功等。这些运动项目,既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暂未申遗成功的项目,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大运河蕴含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这条黄金水道和千年文脉,伴随着经济、社会以及教育的快速发展进入新时代,被赋予了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生态屏障、教育教学等功能。“运河+”时代的到来,让更多的运河文化快速传承成为现实,山东沿运河高校也在为彰显运河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貌而不断努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活态文化,还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既可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还能够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能力。
(四)大学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载体的满意度状况
课堂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载体。调查显示,约53.5%的院校已开设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课程,40.8%的大学生表示对已开设课程满意,52.9%的大学生对已开设课程基本满意(见图5、图6、图7)。而少数大学生对现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不满意的原因,首先在于场地设施不能满足需要(56.2%),场地设施不到位会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练习;其次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28.4%),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主要体现在授课教师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动作技能演示—练习—反馈”为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待提高;再次是学生本人对所开设内容无兴趣(27.7%),这可能与大学生对个别项目了解较少,不清楚其渊源,无法对其文化产生共鸣等有关;此外,还有大学生在其它原因中提到不清楚有无开设相关课程(12.0%),课程消亡现象等影响了其对课程的满意度;最后,少数学生反映教师专业水平不高(9.0%),这是因为目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各院校仍在摸索中前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师多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主,也有其它项目体育教师兼课的情况,开设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高校还较少,专业人才尚需一段时间来培育。
图5 大学生所在院校开设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情况
图6 大学生对已开设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满意度情况
图7 大学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不满意的原因
学校除设置有关课程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之外,还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非遗博物馆、举办民族歌舞比赛以及非遗运动会等课外活动进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见图8)。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载体,承载了展示展演、收集收藏、公共教育、学术研究、传承传播等多种功能。民族歌舞比赛和非遗运动会则为大学生创造了参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机会,无论是作为参赛选手还是现场服务的志愿者,都为其深入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实践平台。山东沿运河五市中,由济宁市承办的体育赛事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赛,山东省第23届省运会、曲阜国际马拉松、山东省击剑冠军赛等赛事在济宁陆续举办,为山东沿运河高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推动作用。
图8 学校组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外活动情况
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运河山东段高校的传承困境
此外,社团也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播的有效载体。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运河山东段高校的传承状况相对较好,但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师资匮乏、课程体系不完善、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大运河山东段高校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教育管理者、任课教师未能站在传承大运河文化和学校教育改革的角度来看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仅将其视为学校新开的一门体育课程,与其它大学体育课程无异[1]78-81。还有学校将开设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当作一张运河文化招牌,通过每学期一两次的对外演出来提升学校知名度,并未将其作为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进行管理[2]10-11。高校轻重视引导,致使学生虽然听说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能准确列举运河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项目的却较少;学生较多借助网络媒体、学校课程等了解大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高校的宣传资料、馆藏书籍和讲座等获取有关信息的机会则较少;大运河山东段高校中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非遗的机会较多,其他专业学生则较少有机会接触[3]158-162。
(二)专业师资匮乏
教师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传承者、发掘者和创新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应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素养,还需掌握过硬的体育技能。学校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方面的师资缺口较大,授课教师多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也有其它专业教师兼课的情况。教师们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培训进行能力提升,且这些培训多以两天左右的短期培训为主,少部分教师接受过传承人的指导培训[4]91-96。
此外,理论研究是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基础,只有清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价值、原则、生存状况、发展路径等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5]251-253。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人才有待扩充,有待组建相应科研团队,有待与当地有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三)课程体系不完善
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多以田径、三大球等西方现代体育主流项目为主,而摔跤、太极拳、射箭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不足。教育传承中出现“考什么,练什么”“重技能,轻兴趣”“重竞赛,轻内涵”的思维模式,教育传播载体的功利化促使校园体育的竞技化[6]104-110。体育教育有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一流的专业教育必须实现对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超越。民族传统体育已成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高校仍以武术类为主,内容较单一,其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涉及较少,甚至没有[7]49-50。
此外,像撂石锁、爬刀山、斗马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有其危险性,同时涉及动物保护等伦理性问题,不适合在校园内传承[8]64-67;另有部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民俗节庆、宗教祭祀等有关,将其全盘纳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在课程设置前,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事先挖掘整理和改造转换是有必要的。
当前,高校以面向社会、面向现实为导向,以培养专业化人才、进行专门化教育为目标。目前仅有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少数院校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高校在制定教育方案过程中往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性质、运作模式、人才结构、管理机制等认识不足,在以什么样方法引导学生、以什么样的内容、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存在困惑”[8]64-67。另外,有的高校存在器械陈旧、数量不足、场地有限等问题,无法较好满足常规体育教学需要。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完善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之路受阻,继而引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
(四)宣传不到位
师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宣传不到位。首先,宣传内容针对性不强。高校倾向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宣传,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展开集中宣传,但针对大运河沿岸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却较少,宣传过程中存在宣传篇幅少、内容排版不吸睛、弘扬运河文化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其次,宣传渠道单一。高校各类信息大都通过手机端推送,学生习惯根据题目选择感兴趣的信息阅读,常常出现信息未及时阅读便被覆盖的情况,易导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被遗漏或错过。再次,宣传后期跟进不到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赛事或活动往往以一篇宣传稿收尾后便销声匿迹,学生因前期宣传而引发的兴趣和参与欲望,由于找不到学习途径而不了了之。宣传的作用即为广而告之,通过学生之间口口相传和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氛围才能达到传承的目的。宣传不是流于形式,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和使之付诸行动的重要基石。宣传不到位不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
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运河山东段高校的发展进路
针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运河山东段高校的传承困境,高校应从营造重视氛围、健全师资队伍、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营造重视氛围
根据国家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指导性文件,高校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定位,确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教学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完善学科体系。摆脱竞技体育、应试教育等思维桎梏,以学生需要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技能教育与人文价值协调发展。运河文化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重要的思政元素,体育非遗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体育非遗精神,两者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紧跟国家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的步伐,使体育非遗精神入心入脑,发挥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高校教师应积极学习运河文化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知识,夯实理论基础,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非遗技能,还应将大运河体育非遗的文化内涵、发展史、价值、精神等一并传承。学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之中,课余之际除了加强技能的练习,还应通过自媒体等途径深挖运河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髓,了解历代传承人的故事,领悟其精神,真正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隐于心。
(二)健全师资队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主要由专任教师授课、其他教师兼课、外聘专家授课等形式,高校应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培养成长计划,坚持引进与培养两手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创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培训形式,采取线上线下混合研修、结对学习、访学研修、顶岗研修、返岗实践等灵活多样的研修方式,支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的能力提升;与当地有关部门创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健全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培训体系和全员培训制度,打造高水平、高层次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人才培养队伍。
高校教师应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推进理念转变、知识更新,加大科研力度,通过实地调研、组建科研团队等深入钻研和领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发掘适合高校开展的具有运河文化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技能,追求精益求精,坚持“走出去”,多与相关项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爱好者交流,经常参与各种运河文化活动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赛事。此外,还需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了解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制作和VR、AR、MR、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
首先,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通过教育途径来传承,必然要通过实施教学活动借助课堂这一平台来展开,结合开发和构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来实现。一方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应是一个包含教学理念、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设计、考试考核、师生关系等多项相互联结项的综合系统。另一方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不应局限于体育专业和体育教育课堂,而应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广泛开展。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是不同的,尊重他们的多样化选择也是维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的体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以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既可以丰富课程体系,也能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和参与进来。
其次,丰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传统的讲授式外,展示式、参与式、体验式、音像式都可以运用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教学环节中。新媒体为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制作、传播和互动提供了多种数字化技术选择,现代多媒体手段使网上授课、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更为便捷。此外,教师可以尝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教学,如采用变化学习法,在教学中借助音乐来辅助学生学习和练习,每次适当增减难度、变换方法,避免机械的重复性练习,逐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再次,发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基本依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理应有相应的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国内多所高校联合编写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通用教材,通过组织有关体育人员及专家到民间调研,发掘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归类,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和文化内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的编写应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和运河文化特色,形成知识和学科的融合。
(四)加大宣传力度
高校应积极推进宣传工作,将以体育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其一,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教育部门与文化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做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在高校开设传承人研修班,设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成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国内综合性高校首创武术学院等。这既符合社会的需求,也增强了高校的输出力。其二,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征文等形式营造校园氛围;通过组建武术协会、龙舞狮舞协会等相关校园社团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通过实地调查、实践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生存状况,并给学生提供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还可以通过创建学校论坛、制作宣传画册、刊登文章、举办相应非遗赛事等提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其三,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具有独具一格的魅力。任何文化只有“近人”才能“迷人”,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才能绽放光彩。高校借助校园文化节、体育狂欢节、运河文化节等节庆充分发挥健身、娱乐功能,既符合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数字化科技手段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高校还应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短视频等平台进行宣传,摆脱地域、时间的桎梏,通过数字化建设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动”起来,例如,可以与网络平台共同承办演出、公益性展播或其它主题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活力,挖掘外在潜力,焕发持久生命力。
结语
通过对大运河山东段高校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进行调查,了解到多数大学生听说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能准确列举的却不多;大学生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以网络媒体、学校课程为主,参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主要有太极拳、武术、象棋等;课堂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载体,竞赛活动、社团活动也是学生参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的重要载体。大运河山东段高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匮乏、课程体系不完善、宣传不到位等困境,应从营造重视氛围、健全师资队伍、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着手,大力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面临新任务、新挑战,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成果与经验。未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携手山东段沿运河高校走产业化融合之路,能否借助数字化技术激活大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在教育传承中成为活态艺术,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