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联结:长文章阅读教学的应有之路

2023-11-29孟丽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阅读教学

孟丽

[摘 要]在小学阶段阅读长文章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统编语文教材长文章篇幅长、内容多,导致教学内容难以取舍。在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多维联结。这样能使长文章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长文章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阅读教学;长文章;多维联结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8-0054-03

统编语文教材在小学各个学段都选编了一定比例的长文章,低年级有《动物王国开大会》《小马过河》,中年级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高年级有《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金色的鱼钩》《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这些长文章对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本、体会表达、阅读评价以及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范例与方法支撑的作用,对不同年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长文章对学生来说意味着需要识记的字词内容多,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多,导致学生难以理清课文内容。对教师来说,教学长文章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课文中人物关系纷繁复杂,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文内容,很难实现,如果指导不当,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别谈学习目标的达成了。那么,怎样才能提升长文章教学的质量呢?

一、多维架构,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主要内容是长文章教学的重点。在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内容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等语文综合能力。

(一)借助图表信息,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图表具有概括性强、可视化等特点。在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来梳理文本信息,可以把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促进学生对长文章内容的把握。如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课文内容长,涉及的人物和信息多,学生很难把握文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要想把握课文内容,学生不仅需要知道发布通知的是谁,通知的内容是什么,狗熊总共发布了几次通知,还需要知道狗熊发布通知时都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这些小动物分别对狗熊的通知提出了什么意见,狗熊又是怎样整改的等。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梳理出故事情节(见表1),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真正明白在发布通知时要把人员以及时间、地点、事情等说清楚。

教师让学生以图表的形式把提取到的信息进行梳理,使学生对狗熊发布的通知中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为精读课文奠定基础。

(二)要点式概括,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长文章多为叙事性文章,寻找、提取和归纳重点信息是长文章教学的重点。教师采取要点式概括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把长文章中的相关信息整合在一起,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盘古开天地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巨人对孩子们态度的变化以及花园随着巨人态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等方面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主要写了闰土的哪些事情等方面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采取要点式概括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提纲挈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借助小标题,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给每部分内容拟定合适的小标题,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时,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先给课文划分层次,拟出每部分的小标题,再简要复述课文。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拟出合适的小标题,把一篇长课文浓缩为几个词,便于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又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课后练习中让学生先仿照着例子给各部分内容拟定合适的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依照课后练习要求,学生通过给课文拟定小标题,很快完成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阅读经验之后,在教学《景阳冈》《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等长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在统编语文教材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借助小标题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多视角选取,确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长文章内容多,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多,如果教师面面俱到,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不说,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不一定好。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要聚焦课文核心内容,引领学生阅读鉴赏,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一)依据阅读要素,确定教学内容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尤其是语文要素的编排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要聚焦语文要素,确定教学内容,以抓住阅读教学的重点。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篇幅稍长,内容较多。作为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其在人文内涵和写作技巧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值得研究与探讨的内容,如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景象隐含的意思,以及课文结尾处两个“幸福”蕴含的深意,还有文章的写作意图和创作背景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了解与掌握的。面对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教师该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课文所在单元的双线目标做出合理取舍。依据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以及课文的特点,教师可以把“小女孩的哪些幻想让你印象深刻”作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把“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作为次要教学内容。这样确定教学内容,取舍得当,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精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依据课后练习,确定教学内容

长文章篇幅长、内容多,许多教师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其实,这些课文的课后练习已经为课堂教学教什么、学什么等指明了路径与方向。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在主要内容的确定上,教师就可以从课后练习入手,把“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把关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作为次要教学内容。教师围绕这些方面展开教学,抓住长文章教学的重点,有利于长文章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又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的课后练习中,让学生“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些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这就可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統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作为助学系统的一部分,与单元双线目标互相呼应。教师依据课后练习确定教学主要内容,为课堂教学找到了方向,凸显了编者意图与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

(三)依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统编语文教材选文丰富,童话、寓言、神话故事、说明文等在教材中均有编排。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关注课文的文体特点,以保持阅读教学与文本教学价值的一致性,促进学生对不同文体的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个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是我国四大名著的节选部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文章的文体特征。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把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把感受诸葛亮与周瑜人物形象的特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景阳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把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及特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猴王出世》时把引领学生感受文章中环境描写的好处以及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遵循文体特征,可以很好地把握长文章的教学价值,实现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多路径联结,习得长文章的阅读方法

长文章教学不光要关注课文内容,还要注重与其他学习内容的联结,如联结课文提示、“交流平台”的内容以及课外阅读等。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路径,有利于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和对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凸显长文章的教学价值。

(一)联结课文提示阅读

长文章对学生来说阅读难度大,一些长文章中常会以“泡泡提示语”或者其他形式给予学生阅读提示。在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注重关键问题的提出、语文要素的落实,还要关注教材中的提示及批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时,课文开头与结尾部分分别以“泡泡提示语”的形式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提示:“读完这部分后,我要停下来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李大叔是谁?前面好像提到过,我再看看前面的内容。”这两个“泡泡提示语”中,第一个是读思结合,第二个强调了回读以及阅读长文章要注重前后联系。在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关注课文中的提示语,可以充分把握编者的意图,切实提升长文章教学的质量。

(二)联结“交流平台”阅读

统编语文教材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板块编排的内容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与语文要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交流平台”的合理运用,让学生在阅读方法、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阅读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运用奠定基础。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外国名著单元,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多为外国名著的节选部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本单元中每一篇课文都比较长。那么,怎样才能落实语文要素,让学生学会长文章的阅读方法呢?“交流平台”板块中指出阅读名著时可以对书中的人物做出评价,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这些描写中感悟人物的性格。由于名著中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学生在阅读时对人物的评价角度就不能太单一。教学本单元课文时,教师要注重课文内容与“交流平台”板块内容的联结,这样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方向更加明确,有利于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三)联结课外阅读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长文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长文章的阅读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为课外阅读做好衔接,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故事单元,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单元,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这些单元中的课文普遍较长。学完这些课文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其他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我国四大名著的整本书等,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阶段性跟进、交流与评价等,以使学生的长文章阅读能力在课内外联结中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统编语文教材在长文章的编排上体现出多元、有趣、精彩的特点。在统编语文教材长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段特征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采取多维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长文章的阅读经验,注重长文章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这样可以优化长文章的教学范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刘辉.统编教材长文章教学内容的确定[J].江苏教育研究,2020(Z2):113-115.

[2] 苏瑜.以《小英雄雨来》为例谈长文章的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2020(5):45-48.

[3] 陈红.有的放矢 取舍分明:以《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谈长文章阅读的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1(12):31-32.

[4] 蔡艳.在长文章的思辨性阅读中培养“真正阅读者”[J].七彩语文,2021(20):25-26.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统编语文教材阅读教学
“要素·活动”式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实施的一种路径
生涯启蒙与学科整合之旅
借助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口语交际内容之新变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统编语文教材之新闻体裁作品编写探究
统编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