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言实践 发展思维能力

2023-11-29许彩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许彩红

[摘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依托统编语文教材中各学段、各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引导赏析品味,展开联想想象;抓住概括要点,绘制思维导图;鼓励大胆质疑,引领辩证阅读;拓展阅读资料,实现深度阅读等策略,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归纳判断能力,把落实语文要素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文要素;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8-0063-03

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目标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陈先云在《论语文教学中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文中指出:“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可见语言与思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升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割裂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集中于字词学习、朗读课文以及理解课文内容等方面,缺乏对学生言语思维方面的训练。即使有一些教师设计了关于思维能力的训练,依然局限于记忆、理解等基础能力,而指向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方面的训练较少。此外,在一些语文课堂中,师生对话呈现一问一答的僵硬模式,学生缺乏思考的主动性。这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语言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教师要充分利用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单元语文要素,设计语言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带领学生在赏析品位、概括总结、大胆质疑、拓展阅读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引导赏析品味,展开联想想象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皆文质兼美,值得学生赏析品味。教材中的一些语文要素指向对学生赏析品味能力的要求,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生动优美的语句”;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从各学段语文要素来看,不同学段均对学生提出了关注文本语言、发展联想想象能力的要求。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语言,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想象,以落实语文要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中加点的词语“走过荒野”“吹着风笛”“互相碰触”“拍着大手”等,引领学生体会想象的魅力,让学生思考东风如何“走过荒野”“吹着风笛”,树枝如何“互相碰触”,雷云如何“拍着大手”。学生在想象中逐渐体会到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品味赏析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学时,教师不能脱离文本内容引领学生孤立操练,而要把对学生的语言品味指导与阅读教学整合起来,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赏析品味语言,展开想象与联想,带领学生感受拟人手法的妙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教师可以基于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想象。课文第4自然段中,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荷花,并描述了自己想象的画面。教师让学生跟随作者的脚步,也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说一说自己在变成荷花之后会做什么,或看到了什么。这样启发学生想象,能让学生转换视角,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美好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赏析品味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抓住概括要点,绘制思维导图

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合理整合教材中各单元的语文要素,依据语文要素的进阶性,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关联新旧知识,概括学习要点,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統编语文教材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要求学生做到“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师要基于此展开《花钟》一课的教学。首先,教师让学生阅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第1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个段落的主要信息。学生很快能发现是“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一句话引领了整段的内容。其次,教师带领学生继续阅读第2、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自主提炼语段信息,并进行交流。最后,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基本掌握了提炼语段主要信息的方法。第七单元的学习要求比第四单元更进一步,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对学生的要求由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上升到概括一篇文章的大意。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四单元所学的提炼语段信息的方法,分别提炼出各段的信息,再将其整合起来,就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梳理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又如,统编语文教材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要求学生“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这其实是对概括语段大意、提炼文章信息等思维能力的进阶要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教师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基于课文内容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会按游览顺序写景。具体来说,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作者的游览顺序,绘制思维导图(见图1)。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作者笔下的日出的变化,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梳理课文写景顺序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提升。

再如,在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作者主要按照游览顺序描写了自己游览双龙洞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绘制出本课的思维导图。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教师鼓励学生基于思维导图,把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路线与感受说一说,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行文逻辑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中各学段、各单元的语文要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和递进性,教师要整合各单元语文要素,帮助学生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通过提炼语段关键信息、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厘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习得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促使學生对课文的理解由碎片化到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与记忆力,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鼓励大胆质疑,引领辩证阅读

问题是学习的心脏,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基础。问题意识的养成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敲门砖。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宋代陆九渊的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作为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充分表明了学会质疑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要善于引领学生发现和挖掘文本中可能会存在争议的观点,促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以激活语文课堂,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基于课文内容提出了许多问题:“豌豆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排序的?”“豌豆为什么想出去?”“豌豆在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选择体现了它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伴随着豌豆的成长,小女孩的病为什么慢慢好转了呢?”……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起步阶段,因此,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与否、成熟与否,只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都应当获得鼓励。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当发现问题难以解决时,再与同学交流,寻求同学的帮助。从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同步发展。

到了六年级,统编语文教材对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辩证思维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如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可见,学生要能够从自主提出问题向能够自主解决问题进发。具体来说,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时,在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了解与把握之后,教师提问:“你同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与理由。”有的学生持同意态度,有的学生不同意。基于此,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辩论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既需要用充分的论据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又需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还要随着辩论过程的深入,及时对别人的观点表示支持或反对,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把学生的阅读与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学生阅读与思维能力的共同进步。

四、拓展阅读资源,实现深度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从记忆、理解层面引导学生阅读,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会停留于浅层,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获得发展。统编语文教材十分重视深度阅读,鼓励学生拓展学习资源,开阔学习视野。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些语文要素都指向拓展阅读与深度学习。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资料,以比较阅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首先,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阅李大钊的生平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对李大钊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情,并分享其中让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理解与感受以后,教师鼓励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句子,并进行品读,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李大钊的哪些特点。再次,随着阅读的推进,教师相继穿插一些李大钊在狱中的资料、李大钊所受刑罚的资料等。在资料的补充下,学生对李大钊忠于革命,不惜献身的精神品质的感受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感想、教师补充资料等方式,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了扩展,本单元“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语文要素也得到了落实。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要素为依托,找准落实语文要素与学生思维发展的联系点,借助查资料、对比、讨论等形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阅读的深处,实现了落实语文要素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要素为基础,以文本语言为载体,通过品析、质疑、概括、辩论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在习得文本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先云.论语文教学中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21-25.

[2] 吴忠豪.聚焦学习任务,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22(18):7-10.

[3] 姜浩.聚焦预测单元,落实语文要素:以《小狗学叫》一课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6):76-79.

[4] 赵钰莹.聚焦语文要素 优化语文教学[J].名师在线,2022(20):28-30.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