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
2023-11-29赵敏杨涛杨小杰王汝都
赵敏 杨涛 杨小杰 王汝都
摘要:为保障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教学团队在分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从评价主体、评价模式、考核方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优化路径,旨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良性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优化路径
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融入各类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使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引领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理念最早于2014年出现于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层剖析和科学概括,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全国开始逐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截至目前,以“课程思政”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相关文献约5万篇,但主要集中于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构建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践探索。刘冉冉等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索了高校工科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及路径[2]。刘强等分析了“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认识误区与现实问题,探索了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3]。袁钺以桂林旅游学院的影视类课程为例,通过“学科竞赛+项目模拟”的形式,探索了影视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4]。而对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研究却较少,尚处于摸索阶段。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不断完善职业学校的教育评价机制、革新传统的“教师、学生评价”模式,探索“增值评价”,突出“过程评价”,并要求企业参与评价、将“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效果”作为评价的重点[5],在此背景下,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教学团队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现状,从评价主体、考核方式和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优化路径。
一、优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意义
(一) 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各个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检验各阶段教育教学成果的基本标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当前高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其核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不同学科的思政育人资源进行对接、融合,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同频共振,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指对课程思政实施进行的可能性、有效性和教育教学价值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进行综合判断的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仅是检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保障课程思政有效实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 是课程思政良性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推进,其育人成效逐渐显露,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愈显迫切。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诊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它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还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房艳梅也指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不但需要教师科学设计课程思政目标,深入开发课程思政内容,优化课程思政育人方法,延伸课程思政育人渠道,还应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6]。随着党的二十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也进入了新时期。在此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成效,诊断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需要,也有利于以评促教,以评促改,是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的需要。
(三) 是推进高校教育水平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智慧产品和移动设备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手机等移动设备也成了学生和教师学习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谆谆教诲,另一方面来源于信息交流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此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模式与教育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教育管理与师资队伍现代化,并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水平的现代化。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现状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基于以前的专业课教学评价体系,简单地增设了思想政治培养目标,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评价真正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评价模式老旧,评价重心偏移
在评价模式上大多采用的是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形成于20世纪初期。它以课程目标为中心对教学效果進行评价,却忽略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进步程度、行为习惯改变等方面的评价,这对发展中的学生是不合理的。在评价内容上,大多以对专业知识的评价为主,而对学生的爱国情怀、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则很少。
(二) 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以教师的单向评价为主。虽然大多学校也让学生参与评教,但仅限于一个学期两次的教学评教活动。大多院校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缺乏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等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这就很难保障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不仅不利于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也不利于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动态调整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
(三) 考核方式简单,覆盖面不全
课程考核是高校检验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多以试卷考核为主,签到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一些专业性强的科目,虽然也把实践操作纳入了考核系统,但所占比例并不高。其中,试卷考核常作为终结性考核的主要形式,主要考核的是专业知识,而对思想素质的考核则很少,甚至没有;签到考核常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属于过程性考核,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平时表现,但并不全面,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团队精神、爱国情怀、创新举措及培养的良好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大多并没有涉及到。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目前大多院校多采用的是评价表和听课等直观打分的方式。一方面,这种做法忽略了大量不易量化但价值信息含量高的指标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的一两次课程展示并不能代表其真正的教学水平,因此,这种评价并不能够全面反映教师工作的真实状况。
(四) 缺乏长效保障机制
调查发现,大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实施还处于教师自由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课程思政评价反馈体系和长效保障机制。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
(一) 构建多元双向的发展性评价模式
在评价模式上,综合目标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和差距评价模式的优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课教师为次中心,并有辅导员、学校督导、教育专家、行业专家及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发展性评价模式。
学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对象,也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受益者,作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主体,不管是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还是学生对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反馈评价,都可以直接反映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其价值观念并不成熟,大多主观意识较强,容易受到个人喜好、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首先,其本身的业务能力、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其次,经过评价和被评价,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更容易发现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有利于以评促教,以评促改。
辅导员、学校督导、教育专家、行业专家、学生家长及企业等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利益共同体。其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有利于从不同视角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诊断,以保障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 增加考核方式,丰富考核内容
在考核方式上结合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教学模式的特点,尝试多种考核方式对教学主体进行评价,以增加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师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例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大多课程采用的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就可以采用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首先,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智慧教室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课程特点将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单元测试结果及线上作业完成效果等形成学生大数据,生成学生线上考核成绩,将教师线上教学设计,作业批改及与学生互动情况形成教师大数据,生成教师线上考核成绩。线下考核除了传统的课堂签到考核和试卷测评考核外,可以增加情景测验、第二课堂考核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考核。对于一些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还可以增设实践操作考核项目和实践应用考核项目。
在考核内容上,一方面,丰富考核内容,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不同领域全方位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考核,以满足职业个性化、特色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应重视增值性评价,增加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比例,以凸显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
(三) 重视评价反馈功能,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教学评价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不仅是检验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的重要手段和举措,也是诊断教学问题,发现认知缺陷的金钥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灵敏的指示剂。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不仅有利于教学评价的有效落实,也是保障教学评价价值实现的前提与关键。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特点,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多途径的双向评价反馈机制。一方面,使评价和被评价主体在评价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使其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实现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另外,各学校应将课程思政评价及反馈情况纳入教学检查范围内,并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制度结合,构建课程思政长效保障机制。一方面,通过政策推行,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和管理功能,提高广大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扭转部分专业课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育人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的推行,保障“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的贯彻落实。
总之,教学评价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对教师或学生做出等级评选,而是通过教学评价使其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优化、提升和完善自我,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
四、小结与讨论
随着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征程[7]。面对全球政治格局瞬息万变,思想意识领域斗争激烈化的现状,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深入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白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職业责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与教师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刘冉冉,郑恩兴,徐鸿翔,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3(06):81-83.
[3]刘强,刘勇.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问题与路径优化[J].四川建筑,2023,43(01):223-225.
[4]袁钺.“学科竞赛+项目模拟”双驱模式下影视类课程思政的育人建设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3(04):106-108.
[5]王守忠.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认识与思考: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读解[J].衡水学院学报,2022,24(04):1-6.
[6]房艳梅.课程思政视域下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06):54-57.
[7]王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访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教授[J].新视野,2023(01):14-20.
作者简介:赵敏(1983-),女,河南中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冯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