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3-11-29何雯洁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在任务、数量和复杂程度上快速增长、不断细化,面临极大挑战。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详细阐述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路径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1],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2],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的选拔方式、培养模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在任务、数量和复杂程度上快速增长、不断细化,面临极大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研究生的培养需求。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只是对研究生培养及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简单的采集、存储及检索,还要利用信息技术的高效性、精确性、监督性[3],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质量,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各类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4],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一) 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能有效破除部门间壁垒,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替代传统手工操作,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还能合理划分校院二级工作内容和职责,设置管理权限,有利于研究生院和各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在业务上采取二级管理模式,由研究生院统筹规划,培养单位具体落实,改变传统由研究生院统一管理的模式。
(二) 转变管理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促使管理理念由满足管理人员工作需求转变为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全面,涵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各环节,能实现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目标;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常规业务的一键化操作,用户操作习惯的智能化学习,可视化的数据呈现方式,待办事务及学业预警的及时提醒,电脑手机多端协同等功能,以为师生提供舒适便捷的操作,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满意度。
(三) 统一数据标准,实现资源共享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全校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与交换,强化数据整合,减少冗余信息,消除信息孤岛,增强信息时效性,加強业务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及业务联动。
(四) 探索培养规律,科学制定决策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分析、统计、挖掘,探索研究生培养规律,为管理者科学制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顶层设计不完善,建设标准不统一
一是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部分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慢,未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未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工作重点。二是顶层设计不完善。部分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的规划部署,一味照搬其他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未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造成信息化建设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内容不确定,缺乏合理有效的建设方案。同时,还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明确,业务部门缺乏系统开发知识,开发部门不了解管理流程等问题,造成系统开发与管理实践脱节,各部门间配合度低,影响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三是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部分地方农业高校部门间业务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编码规则不规范、数据分类不明确、基础数据重复严重、数据共享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更新维护困难、使用效率不高,无法实现系统间的数据融合与资源共享,导致信息重复采集、资源利用低效浪费。此外,数据存储与操作未分离,数据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二) 系统功能不完善,前瞻性设计不足
一是系统功能不全面。部分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功能不全面,仅包括招生、学籍、培养、学位等研究生培养基本功能,未涵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同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不友好,用户体验不佳,日常操作不便捷,数据呈现方式不直观,师生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二是前瞻性设计不足。部分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未充分考虑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缺乏前瞻性设计,导致系统缺乏可扩展性,无法依据研究生教育管理流程变化、工作内容增减、标准制度更改[5]、用户需求更新等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三是业务流程性设计不足。部分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仍以完成研究生院各科室工作为目标,未充分考虑科室间业务及与学校其他部门业务信息资源的关联性与传导性,导致业务间信息资源无法共享,资源重复建设,跨部门业务却无法办理。
(三) 制度建设不完善,保障体系不健全
一是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相关管理、运行、评价、激励及经费等制度不完善,影响各部门人员工作积极性,导致部门间协调不畅、配合度低,经费使用不合理,无法形成建设合力,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与规范运行无法得到保障。二是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地方农业高校教学经费紧张,无法一次性完成全部信息化建设任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未经论证大面积铺开,缺乏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导致经费使用不合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系统的运行维护无法得到保障。三是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低。部分地方农业高校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大部分管理人员兼职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且管理人员数量并未随着研究生规模扩大而增加。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受到学校用人机制、管理体制、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仅仅只是把研究生教育管理岗位作为跳板。此外,部分管理人员学历层次低,未接受过正规的管理教育与培训,管理经验匮乏,年龄偏大,信息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弱。
三、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路径
(一) 完善顶层设计,统一数据标准
1、提高重视程度,纳入中心工作。从信息化内涵、本质及价值的层面上,认真梳理和厘清信息化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对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校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心工作。
2、优化顶层设计,形成建设合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全局出发,从全校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软硬件互通互联、数据存储交换机制等方面进行前瞻性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6]。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制定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重点突出,避免全面铺开,在完成硬件设施采购的基础上,优先完成重要功能的建设工作。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信息中心负责技术,研究生院负责业务流程,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统一管理,集中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分工合作,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形成信息化建设合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3、统一数据标准,实现信息共享。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为基础,充分考虑信息标准的兼容性、可扩展性与规范性,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规范编码规则,建立基础数据库,统一管理数据信息。明确数据分类,加强数据整合,减少冗余信息,增强信息实效性,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强化业务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及业务联动。
(二) 优化系统设计,完善系统功能
1、梳理业务流程,完善业务功能。建立涵盖招生、学籍、培养、研工、学位、就业、奖助等研究生培養全过程[7]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详细梳理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的业务流程,科学化整理、创新与规范业务流程办理审核方式,优化整合出高度凝练的业务流程,实现科学的流程设置与研究生业务流程无缝对接,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功能设计,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深度融合和跨部门的业务流程办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2、优化前瞻性设计,保障系统安全。进行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前瞻性设计,对可预见的调整变化进行预设,便于因管理流程变化、工作内容增减、标准制度更改[8]或用户需求更新时,能对系统进行及时灵活地调整和扩展,以满足工作需求。设计系统环境周期检测功能,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环境是否存在风险,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系统数据备份,防止数据因客观或人为因素被删除或损坏,保障系统数据安全。配备专业防火墙及杀毒软件,避免造成信息数据泄露。实现数据存储与操作分离,建立“信息共享,业务独立”的管理模式[9]。
3、个性化功能设计,满足师生需求。除涵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业务功能,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还应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给用户带来舒适的访问体验;可视化的界面设计,常规业务一键化操作,对用户操作习惯进行智能化学习,为用户提供便捷操作;多样化的数据呈现方式,将枯燥的数据图形化,直观清晰地呈现给用户;待办事务及学业预警的红点提醒,便于用户随时掌握工作学习的动态;通过手机端实现移动化办公,便于用户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不同场合开展工作。全面准确采集、存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生成的大量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挖掘,通过大数据对比,准确评估学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探索研究生培养规律,辅助管理者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 强化保障体系建设,优化管理队伍建设
1、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信息化建设管理。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运行、评价、激励等制度。完善管理制度,促使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人力、物力、财力,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建设合力;完善运行制度,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中软硬件设施日常管理及维护,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正常运行;完善激励制度,激发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2、拓宽经费筹措渠道,规范经费合理使用。不断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加强银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友合作等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以资源换资金,以项目争取资金,与校友共建平台,推动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产学共赢。完善经费管理制度,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建设方案。并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分阶段推进信息化建设,严格规范使用经费,开展软硬件设备采购及信息资源建设,切实保障经费使用落到实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优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断优化岗位设置及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设置研究生教育管理专职岗位,畅通管理人员职称、职务晋升通道,提高管理人员福利待遇;依据研究生规模,合理增加管理人员数量,保障管理人员队伍稳定性,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管理知识和信息化技术专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及信息化素养。同时,鼓励管理人员通过在职教育提升学历层次。
结语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精准化及决策科学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义丹,董玥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一流人才:内涵、评价、生成与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04):95-105.
[2]张应强,姜远谋.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背景、现实挑战和道路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08):1-28.
[3][4][5][6][8][9]张林.对高校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以北京大学研究生奖助系统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40-43.
[7]汝洪芳,苏勋文,郭明良.研究生培养“五位一体”全过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15):29-31.
基金项目:2021年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研究课题“‘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21-NLZX-YB91。
作者简介:何雯洁(1984-),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
(责任编辑 张萌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