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N”区域教育联盟促优质均衡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3-11-29邓玲梁毅郭丹袁道川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2期
关键词:广安区骨干教师全区

■邓玲,梁毅,郭丹,袁道川

我国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虽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但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重在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尤其是2023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了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广安市广安区拥有城区中小学校13 所、乡镇中小学校37 所,城乡学校的分布不均和教育内涵发展的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萎缩趋势日益加剧,农村学校教学教研普遍陷入“单打独斗”的尴尬境况。为推动全区学校向优质均衡、内涵、特色化方向发展,2019 年,广安区以“强带弱、一带多”的“1+N”结盟方式,在全区中小学学校联合开展系列活动,努力推进区域学校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所谓“1+N”区域教育联盟,具体指区(县)域公办中小学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下,以一所优质学校为牵头学校,以“1+N”联盟方式进行“分组结对”,在全区内构建“教育教学联合体”。“1”代表支援学校,它不特指某所学校,无论是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可以担当“1”的职责。“N”代表受援的若干成员学校,也不是固定的,每年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教研能力、活动开展等情况,对各教育联盟学校进行适当调整。联盟各成员学校保持建制不变,结对学校双方实行管理互通、师资共享、课程互补、活动同步、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捆绑考核“七大行动”。

一、教研同步:统筹规划整体提升

(一)全面推行“‘1+N’联合教研”

在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主导下,以一所优质学校为牵头学校,结对帮扶多所薄弱学校。通过组建研究团队、结对帮扶、活动同步等方式在全区结成12 个教研联盟,抱团开展联合教研、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通过集体智慧碰撞、优质资源共享、骨干教师引领和辐射,凝聚教研合力,整体提升教研质量和水平。以片区教育督导组为单位,全区组建6个“教育教学联合体”。由联合体统筹开展联教、联研、联测、联评,在比较中分析、思考、研究,实现优劣互补,促进区域内教育教学、教研科研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

(二)创新开展“半天无课教研日”活动

为扭转农村学科教师“单打独斗”的教研现状,针对农村学校量多点散、教师资源尤其是优质教师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广安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印制了《广安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关于中小学联合教研时间安排建议的通知》,要求全区中小学校以学科为单位,统一确定“半天无课教研日”时间,分组、分科确定讨论主题和活动方式,定时、定期分科集中开展联合教研,激活团队力量、凝聚集体智慧,共同破解教学难题,有效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全面提升教研活动品质和效果。

(三)持续开展“3+100”推门听课

区教科体局机关干部职工、学科教研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每期不少于100 人赴学校开展推门听课,从教师备课质量、教学状态、教学方法、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每期选派100 名城区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到 “1+N”结盟的对象学校推门听课,面对面指导、交流,听课学校、教师、学科实现全覆盖;精心选派农村中小学100 名年轻骨干教师到城区“1+N”支援学校随堂听课、跟岗交流,内容涉及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辅导、班级管理等,学科、班级实现全覆盖。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还会定期召开全区推门听课视频通报会,及时对推门听课情况进行反馈、交流。

(四)整合省一级示范中学高中教学资源

开展区内两所省一级示范高中联合教研活动,分学科进行高三复习规划,“一诊”“二诊” 质量分析,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经验与策略交流,共同确定复习目标,制定复习计划,探索复习备考新思路等,努力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充分整合高考备考优质资源,发挥1+1>2 的效果,助力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深入开展微课题研究

将具有教学改革热情的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以课例研究为路径,将课堂教学与日常教研紧密结合,把广安区“生本课堂”教学改革这个“大课题”化为一个一个“小、实、真”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开展“怎么学”和“怎样教”的行动研究,形成符合校情、师情、生情且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课题研究“大而空”的问题,点燃了教师的研究热情,引发了思维碰撞,解决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二、课堂共生:集思广益同生共长

(一)推行“三级四课”活动

为促进广安区“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在持续开展省市区名师、部分优秀骨干教师优质示范课、研究课和青年教师学科教学竞赛课的同时,进一步打破课堂和学科教学边界,在全区大力开展“学校—片区—全区”三级四课活动,通过备课组内不同教师分别展示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议课四个环节,聚焦问题,集思广益,充分实现“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彼此悦纳和课堂融合与共生,进一步强化教师专业素养和自主创新合力,让所有参与者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优化和发展。

(二)组建集体备课资源研究组

抽调名优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城区中小学校相应学科骨干教师组成集体备课资源库研究组,专门针对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学生学情及心理期待、教学环境和资源等进行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设计教案学案、命制单元检测题等,上传至城域网资源库供全区教师参考、借鉴,教师下载后根据本班学情进行选择、比较、增减或创新等必要的个性化复备,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课堂学习体验。

三、教师共育:联盟同行协同发展

(一)借力“双城古道教育协同发展联盟”

为加快“成渝双城”教育协同发展步伐,广安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通过加入重庆市大渡口教委发起的“双城古道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广安中学、东方小学等11 所学校和2 所幼儿园加入其子联盟,以成员单位特色项目为抓手,就基础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相似问题找到不同区域的解决智慧和路径,因地制宜地吸纳融合、协同发展。通过教育专家团队建设项目、共建学科工作坊和学科教育联盟等活动,在强化党建工作、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共同构建共享网络、加强学术科研能力等方面使联盟区域及学校共谋发展和双赢,不断促进我区教育的协同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二)深化与浙江南浔的交流合作

借力东西部协作机制,组织6 批次学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280 余人先后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培训和跟岗学习,区内8 所学校与南浔区学校成功结对;连年开展浙江省南浔区名师团送教广安行活动,让我区教师在观摩和互动中充分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的课改理念、教学经验和育人方法,不断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两地教育共同发展。

(三)实施“三名”工程

先后成立区级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2 个、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20 个、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3个,由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的省市名优校长(教师、班主任)、特级教师领衔。以工作室成员形成辐射效应,组建校级线下、线上名师工作室,以“梯队链块”机制打破教师培养的界限,扩充教师发展维度,实施“动态管理”。以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学科研讨会、送教下校、名师论坛、线上线下同步研修、质量分析等形式,保持教师培养活水,“盘活”区内名师资源,培植并发挥专业骨干力量作用,建立骨干教师“帮带制度”,大力发挥名工作室辐射效能,整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一)建设“学科微课资源库”

分学段、学科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学科名优教师录制优质微课资源上传至 “广安区学科微课资源库”,供广大农村教师下载借鉴,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既缓解了疫情期间跨时空教学的难题,让“停课不停学”落到实处,同时让农村学生基于微课的学习实现跨时间、跨区域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平等享受优质而公平的教育资源,有效弥补农村优质教学资源的短缺局限,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实现优质均衡,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完善区域教育资源网建设

开通教育资源访问,构建、完善区域资源网络,打造跨校区智慧教育管理和共享平台。通过优质学科教案、课件、试题、教学录像、微课资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让教师在课前备课、课中上课、课后作业过程中能够快速、便捷地按年级、学科分类检索资源目录,查找适切的教学资源,并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进行二次复备和修订,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快好省地服务于教学的全过程;借助校园电视台,以直播、转播等方式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实现跨校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广安区骨干教师全区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基于场域视阙的广安区红色旅游发展特征研究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水稻成熟喜开镰
广安区查处一起非法收购野生蛇类案件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