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的价值、特点及实践策略
2023-11-29张舒璟
■张舒璟
习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最持久、最深沉的自信,是人发展的基石,也是作出各种判断的基础”[1]。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堪称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于2021 年印发了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加强革命文化在各学科课程中的培根铸魂功能。相应地在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革命文化也被列为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语文课程设置及语文教育教学,语文学科中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一、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的价值意蕴
(一)助力中华文化的接续发展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承继着从华夏文明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凝聚了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生发的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离不开革命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革命文化的发展与同为中华文化构成要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也存在着承前启后、贯古融今的逻辑联系。故语文学科在传承革命文化、发展革命文化的同时,就是在为中华文化的接续发展助力。
革命文化的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数千年的日月更迭与朝代变迁淘尽了历史的风沙,积淀下的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与思想精华,孕育出自成体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虽形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却是在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凝化而成的。例如,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古人“舍生而取义”的大丈夫精神在抗战时期则表现为革命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儒家学派“格物致知”的处事原则更是与红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脉相承。
革命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革命文化蕴含的伟大斗争精神不仅是战时的宝贵财富,更是和平年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当今的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建设领域和体制改革创新领域等,无一不需要革命文化的伟大斗争精神[2]。在抗战时期,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展现出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无数先进模范鞠躬尽瘁,展现出奋勇拼搏的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更需要带领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风险斗争和实际行动中创造新时代的先进文化成果。
(二)强化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从现代意义上看,语文学科摆脱“唯工具论”与“唯人文论”的桎梏到最终确立科学的育人观历经了百年的周折。自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教育初步分化成以专门化和独立化为特征的现代语文课程[3]。基于社会变革及“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此时的语文学科功能体现为指向生活的“实用工具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在“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总目标引导下,语文学科的功能体现为以政治教育为主的“附庸人文主义”。改革开放时期,语文学科的建设迈入科学化探索阶段,但过分强调“工具性”和“应试教育”弊端的出现,让教育界意识到提升国人人文素质的必要性。20 世纪末爆发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便致力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探明。直至21 世纪初,“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被写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才首次被公开阐明[4]。自此,语文学科的功能取向表现为基于自身学科规律的“学科育人观”。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导向下,教育界对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关注更显紧迫。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指向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则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陶冶。区别于显性的技能运用表现,学生的情感、审美等因素往往以隐性的形式内化于学生的内心,实际语文教育教学中,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效用发挥都显得更难操作与评估。在“解放理性”价值取向的驱动下,凝聚了共产党人崇高道德情操的革命文化融于语文学科,不仅能丰富语文学科的育人资源,且当语文教师借助文质兼美的革命文化作品开展语文教学时,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情育人的功能也得到最有效的发挥。正如陈先云先生所言,文与道分别相当于语文学科的形式与内容,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文”的“道”是虚无的,没有“道”的“文”是突兀的[5]。
(三)提升当代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领域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化趋势。网络无疑为人与人之间搭建了信息共享的便利平台,我们却更要警惕西方享乐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思想的入侵对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带来的消极影响。如部分营销号为博取眼球不惜扭曲历史、污蔑英雄,用自以为的“幽默”质疑革命志士英勇就义事件的真实性,甚至大言不惭地做出“纯属虚构”的虚假判断误导公众。表面上看,这反映了当下社会“娱乐至死”的浮躁氛围,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乃是对历史的淡薄与漠视。“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而言,革命文化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面蕴含宝贵财富的历史明镜,更给予了他们迈向世界和未来的自信与底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文化自信”作为首个被列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同时,革命文化也被确定为语文义务教育课程内容的主题形式之一,与其他两类文化统筹引领学习任务群活动。革命文化虽产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却始终在历史洪流中熠熠生辉。当学生惊讶于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时,震撼于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的坚强品格时,革命文化便悄然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乱世之中诞生的革命文化凝聚着党带领人民 “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新时代的青少年更需要这一份文化自信的底气与处变不惊的气魄。
二、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性
1.为了语文
革命文化融于语文学科必须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批判教育学家阿普尔曾提出“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旨在揭示知识的价值负载特性。革命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也属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表现,但为防止颠倒主次、本末倒置,语文学科在传承革命文化时必须遵循素养导向。关于语文学科中的革命文化教育,历史上就曾出现过因“偏左”“偏右”而使得语文学科“元气大伤”的鲜活案例——要么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要么过分关注语文学科的语言工具功能将语文课上成技能训练课。因此,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必须坚持守中持正的态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理解,更不能忽视学生语言、思维和审美素养的提升状况。
2.在语文中
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必须建立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之上。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国文教学的职责时曾提出,“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贯训练,是国文的专责”[6]。语文是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的课程,任何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构成要素也呈现出“一体三翼”式的立体结构,语言运用为核心之“体”,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及文化自信为辅助之“翼”,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即一“体”带动三“翼”、三“翼”推动一“体”的有机过程[7]。如学生在学习弘扬革命精神的优秀杂文或论说作品时,一方面需要在深入品读中感受革命精神的崇高与伟大,另一方面需要分析文章论证的严密性与语言组织的条理性。
3.基于语文
革命文化的教育传承趋向表现为基于语文学科指向多学科融合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新时代教育的共同旨归,从“五育不全”“五育分举”到“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五育发展历程,表明我国教育正在逐渐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8]。《指南》中明确规定,革命传统进课程进教材以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三科为主,艺术类学科有重点地选择纳入,其余学科有机渗透。由此看出,革命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方式都将通过顶层设计有机、科学地融于各学科、各学段之中。故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时不应仅仅局限于独立的语文学科,更要适当挖掘其他学科中的革命文化资源,在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中统筹推进革命文化教育,保证革命文化传承的整体性与有效性。
(二)渗透性
革命文化题材类的文本教学往往陷入“学生难学好,教师难教好”的现实困境,究其背后的原因,乃是革命文化与师生之间存在的时代、心理距离所致。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也不乏语文教师直接将革命文化以“喊口号”“贴标签”的僵化形式,让学生被动接受课文的主旨、要义,表面上似乎学生都能对课文的中心思想“侃侃而谈”,但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没有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反而会使得学生更感革命人物的“神化”与革命文化的遥远,甚至从心底里否认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将革命文化视作“过时的空壳子”加以抵触。
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应当以隐性渗透为主。《指南》中强调,语文学科是传承革命文化的“三大主力军”之一,区别于“道德与法治”课的思想教育和历史学科的史实教育,语文应更加突出“以文化人”的特点。对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内容饱满、载体多样。从选文系统构成来看,不仅有感人质朴的革命文学作品,还有逻辑严密的革命理论篇章;从助读系统形式来看,不仅有珍贵翔实的丰富史料,还有精美生动的多彩插图;从练习系统设计来看,不仅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细节体会人物形象,还鼓励学生概括具体事件感受革命精神。学生应当学会从文本中的字、词、句出发去感、去悟,借助教材中的多样载体建立与革命文化的“共通感”。
(三)实践性
革命文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区别于“空中楼阁式”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教条,而是牢牢根植于社会主义实践的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革命文化的实践性是使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革故鼎新、经久不衰的秘密,集中表现为“同实践相结合、寓实践中发展”的革命精神,具体表现为以在日常生活中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解放军雷锋为主人公的“雷锋精神”,以身患肝癌却仍带领全县人民抵抗自然灾害的县委书记焦裕禄为主人公的“焦裕禄精神”,以听从祖国、人民召唤需要而自愿奔赴偏远地区干事创业的共产党员孔繁森为主人公的“孔繁森精神”等。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和积极的个体言语实践中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故学生学习语文的出发点及旨归都应当指向“实践中应用”。《指南》明确规定必须促进学生“在思想上与行动上做到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突出了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在“思想”层面形成文化认同,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在“行动”方面做到切实践行,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完满境界。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的场所不能局限于学校一隅、课堂一角,而要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探寻、印证革命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从实践活动中拓展,深化对于革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三、语文学科传承革命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立足教材,以文化人
教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具有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媒介性[9]。一方面,语文教材是经过顶层设计的意识文化与语文教师之间的媒介; 另一方面,语文教材是汲取知识经验的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的媒介。故语文教师要想处理好国家期待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就必须重视对语文教材的充分利用。只有充分了解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内容的分布及编排情况,语文教师才能以灵活多元的视角设计语文教学活动。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语文教师需掌握其中的35 篇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特点,如在文体形式上,涉及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在所处模块上,除分配在教读、自读模块的课文外,也有分配在名著导读、活动探究模块的资料;在历史阶段上,涵盖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各个阶段[10]。
在开展实际语文教学活动时,语文教师必须首先立足于课文进行深入解读,防止陷入以“历史分析”代替“文本分析”的误区。其次,语文教师绝不能通过枯燥的说教、机械的灌输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应当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在师生研读课文的过程中“以文化人”。编入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大到篇章,小到句段,无一不经过教材设计者字斟句酌的周密考量。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处、生动处、动情处,必要时应利用多媒体积极创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情境,带领学生跨越时代的鸿沟。再次,语文教师在依托革命文化选文教学时,不能盲目地“唯课文是从”,要注意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注释等资源。只有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语文教学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环境,以情育人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11]。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学校课程的育人作用。要想实现语文学科传承效果最优化,不仅要考虑将革命文化融于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还要兼顾隐性课程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传承革命文化为目标的隐性课程建设,须从学生每日生活学习的环境建设着手。课堂上,语文教师自身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对革命英雄的态度都影响着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接纳程度。故语文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革命文化素养,适时调动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积极建构班级接纳革命文化的开放“心理场”。
语文课堂外的革命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涉及革命文化物质环境和革命文化精神环境建设。革命文化物质环境建设,即将革命文化以无形的方式渗透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中,以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绘制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或与学生一起创建红色文化“读书角”。革命文化精神环境建设,主要关注学校内师师、师生和生生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与文化氛围在培养学生革命文化素养时发挥的正向作用。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开设革命文化“小讲坛”,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在重大党建节日策划丰富多彩的庆祝仪式。当革命文化融于同伴和师生之间和谐丰富的多彩活动中,革命文化便如盈盈春水在学生的耳濡目染间浸润了学生的思想与灵魂。
(三)走向生活,以行塑人
社会学家涂尔干最早于《道德教育论》一书中提出“内化”概念,他认为社会意识是超越个体意识的独立存在,内化即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过程[12]。革命文化诞生于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中,又依托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活动实现动态发展。语文教师在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时,应当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个性体验,帮助学生意识到革命英雄不再是白纸黑字的课本里被“神化”的对象。例如,《纪念白求恩》一课中赞扬了医者白求恩在抗战时期展现的共产主义精神,鉴于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与学生所处环境之间的差距,学生难免会对主人公感到陌生。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尤其是在疫情高发之际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安全奋不顾身的伟大抗疫英雄们,当学生的真实经历与情感体验被调动时,才能悄然拉近革命文化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把握也不单单依靠大脑,还要结合不同感知觉通道共同形成的身体经验,故文化教学应促使学生身体和情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交互作用[13]。学校是社会的缩影,语文教师在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时不应局限于三尺讲台,而要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鼓励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深化对革命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语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将“内化于心”的革命文化“外化于行”,积极开展革命文化宣传与实践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一言一行中印证革命文化的科学理论与时代价值。适当之际,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将心得体会凝练成小作文,与班级同学相互交流、分享。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在传承革命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革命文化给予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文化自信的底气,融于语文学科的革命文化则更显生机。未来关于如何促进语文学科科学、有效地传承革命文化的研究始终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