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视域下“读写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实践
2023-11-29龙旭靳朝阳王力
■龙旭,靳朝阳,王力
针对当下学生习作表达能力不强、教师“读写融合”意识薄弱且方法欠缺、课堂教学“读写脱节”等现实问题,为落实统编教材“读写一体化”编排理念,以“读写结合”为切入口,建立阅读与习作的有机联系,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的同步发展,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读写结合”的价值内涵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研究成果,为“读写结合”的研究、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可行性支持。认知心理学提出的读写能力在大脑神经的生理结构上有共同“图式”,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言语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互为起点,建构主义提出写作与阅读都可视为意义的建构、修整和形成。综上,读写结合具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对于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升习作水平,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捷径。
以统编教材“语文要素”为切入口,紧扣“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制定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融合性目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呼应,即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语言、体悟写法、迁移练笔,同时又运用写法、模仿借鉴、创造表达,从而落实统编教材倡导的“读写一体化”理念,变“读写脱节”为“读写融合”,打通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壁障,实现学生阅读理解与习作表达能力的比翼齐飞,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读写结合”的基本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读写融合教学绝对不是孤立的,它首先立足单元教材,同时考虑整本教材、学段目标,从学生读写综合能力发展的规律出发,进行系统建构。同时要兼顾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化特征,系统性设计实施,促进学生能力螺旋上升。
第二,针对性原则。针对阶段目标、教材特征、学情特点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主动性原则。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活动的主角,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习作实践中提升习作表达能力。
第四,有效性原则。习作表达是一个思维综合发展的过程,要从训练的有效性出发,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三者协调发展,才是读写结合的旨归所在。
第五,生活化原则。生活是习作表达的不竭源泉,习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最终回归生活。读写结合的设计选择生活化的题材,让学生一看题目就能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更有利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读写结合”教学实践路径
“读写结合”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起于“点”的设计,止于“效”的评价,重点是“法”的习得、“能”的形成。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断螺旋上升,提升学生习作表达能力。
(一)读写结合点的设计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体系中,“读写结合点”的设计是最基础的工作,它是“读写结合”的起点。“读写结合点”设计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六种。
1.从单元语文要素中确定“读写结合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双线结构,即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辅相成。语文要素既包括语文知识,也包括语文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另一个指向表达。所以我们在确定“读写结合点”时,首先考虑的出发点就是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从两个语文要素中去发现有价值的“点”,同时,结合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回顾语文要素中的读写训练目标,再来确定本单元的“读写结合点”。
2.从阅读的文本中确定“读写结合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编写语言准确、规范。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文本的具体特点,有意识地关注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式、构段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选取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
3.从课文的小练笔中确定“读写结合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某些课文的课后问题中,也会直接出现“小练笔”。通过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将其进行这样分类:第一类,直接依托课文文本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补充课文留白;第二类,模仿课文的表达特点进行练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如课文的构段方式;第三类,没有提供具体的模仿对象,可调动生活经验,为单元作文服务;第四类,应用文类,如“学写通知”“学写寻物启事”等。
在完成“小练笔”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练笔需要自主选择,或直接练写,或改编、调整。
4.从单元习作中确定“读写结合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单元习作。前期对单元习作进行内容、写法上的铺垫,后面完成单元习作时,难度就会降低,指向就会具体。所以“读写结合点”可以围绕单元习作的目的设计片段性的练笔,让练笔和平时相关的教学相结合,为单元习作搭建阶梯。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为“我的心爱之物”,那么我们在前期教学中,学习《白鹭》时练写外形描写,学习《落花生》时练写事物所蕴藏的人物品质,学习《桂花雨》时练写用衬托寄情于物……都可以为单元作文奠定写作基础。
5.从“语文园地”中确定“读写结合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语文园地”中,常有“词句段运用”这个板块,即针对单元课文中的典型句式或者知识点进行梳理。
6.从学生生活中确定“读写结合点”
依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选择和自身生活相关的素材,也是我们确定“读写结合点”的重要来源。
学习古诗《稚子弄冰》时,在想象这个小孩子小心翼翼地做乐器的画面时,有孩子联想到了自己做小橘灯时候的场景:轻手轻脚,大气也不敢出一下。教师可以就势请学生读写结合,写写这个小孩子的一系列动作和心理活动,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在生活中做某件事情时候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二)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基本建模
在“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反复的课堂实践、研究总结,提炼出了“四步教学法”。
1.学习文本:基于“写什么”,渗透“怎么写”,指向表达教阅读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文本的学习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很多,有的指向阅读,有的指向表达。教师选择合适的“读写结合点”,锚定指向表达的目标,围绕文本的表达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
例如,教学《白鹭》一文,郭沫若先生对白鹭的外形是这样描写的:“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点进行学习。通过想象画面“白鹭低飞图”,关注作者写的白鹭是什么样儿,又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看作者是如何用排比句写出白鹭外形“适宜”的特点的。
2.感悟写法:典型文段为例子,感悟写法,发现文本表达秘妙
学习典型文段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写法,体会写法的好处,感悟写法的精妙。
例如,在教学《牧场之国》一文时,文中大量地出现拟人句。把小牛犊的模样称之为“端庄”,形象地写出牛犊富足、舒适的生活环境;称小鸡、山羊等牲畜“安闲地欣赏”,生动地写出它们的闲适和自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典型句子,先从读中发现写法,再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写法的好处,最后学习表达。
3.迁移借鉴:内化写法,借鉴迁移,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
教师对“读写结合点”的选择大多依托于语文要素和阅读文本,阅读文本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模仿和借鉴的范本。经过教师对阅读文本写法的点拨,学生在阅读中内化写法,学习文本的总分构段,或运用文本的修辞手法,或借鉴文本的表达方式……再根据自身经验,选择不同的素材,对写法进行借鉴迁移。
五年级上册《太阳》一文中,课文在第1 至3 自然段中分别介绍了太阳的三个特点,让我们知道了说明文通常要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在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式后,进一步试着用同样的方法练写电视塔的主要特点。
4.活用表达:脱离语境,创新实践,灵活运用习得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式习得后,我们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心语、作文中运用习得的方法。然而,部分学生只能做到形式相同、内容改变。如《桂花雨》中的桂花香是“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到了学生笔下就变成了妈妈做的回锅肉“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回锅肉的香味里的”。虽然有点死板,但是学生能有意识地根据所学丰富自己的习作,老师仍然给予肯定。除了桂花香,还有回锅肉香,更有富有四川特色的火锅香,“香”得各不一样。
而另外一些学生,可以在内化衬托的写作手法后,在自己的练笔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对习得的表达方式灵活运用,例如:“外面的饭菜再香,也比不上奶奶亲手为我做的红烧肉香,吃到心底都是暖暖的爱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