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11-27张永利金骏鹏陆冠尧江学顶

关键词:办学学科专业

张永利,金骏鹏,徐 颂,陆冠尧,江学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机构与国外教学机构就相关学科进行联合协作,并在中国境内以合作的方式举办的教学模式[1]。中外合作办学的浪潮兴起于中国留学注册的开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留学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宽松,自费留学的渠道也随之被打开,众多学者学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随之蓬勃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成功,推动了中国教育在全球的发展。如今在教育国际化的形式下,中外合作办学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办学模式。

现今,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直面政治、经济、文化、国内外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呈现覆盖面广、内容多样的鲜明特色。例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国际班,是2020 年开始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德国特里尔大学的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院校的成功办学模式之一,但随着国际班的开展,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服务大局意识欠缺、与新时代要求存在偏差、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亟需提高等[2]。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已取得阶段性成功并受到好评,但只有切实有效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1 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为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进行,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政策,以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完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3]。但是,政策的有效执行更需要与之对应的监管部门与评估体系,以保证政策的落实到位。为此,我国政府与相关部门联合地方高校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评估方案,对政策落实进行有效评估和监管,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重于强调具有约定性质的指标,这又容易导致政策执行中“形式主义”的产生。有些政策浮于表面未能有效地在基层落地,从而拖延了办学的效果,导致办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另外,合作办学中的外方国家的国情不尽相同,教学模式千差万别,各个国家对办学质量评估方式与评估指标也存在着差异,故其在办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不尽不同,不能笼统的采用“一刀切”式的管理。

1.2 学科分布失衡

自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开放,工商管理、会计学和金融学这3 个所在专业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经调研,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注册系统中发现,截止至2020 年底,工商管理、会计学和金融学这三门学科仍然是最受学生欢迎报名的专业。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工学占比名列前茅,达到约30%,农学、理学和医学专业中占比也较高,而急需学科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比重共占所有合作办学学生的31.19%,比例仍然不容乐观[4]。多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多学科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各行业的蓬勃发展,而目前办学专业严重集中于工商管理、会计学和金融学等几个头部专业,有部分学科已发生了人才过剩的现象,这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不利于我国各行业的均衡发展。

1.3 地区与国家分布失衡

分析我国的地区教育分布情况,目前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相比于东部地区明显落后。为此,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振兴西部教育的法案与政策,虽然近些年西部教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还是较为弱势,西部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尤其是西藏、宁夏和青海三个地区,它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的数量仍然为零。放眼全世界,如表1 所示,目前与我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外方办学国家也多为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占总比例高达73%,这与我国一直强调的多国合作战略相背离。

表1 主要办学合作国家的占比

1.4 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失衡

教师的基础素质是决定中外合作办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包含中外双方的专业教师,还应该配备有相当数量的行政教师,因为是他们对合作办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管。由于国情、教学理念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队伍的中方和外方教师普遍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对于外方教师,学校和机构普遍采用引进的方式进行招聘,在招聘考核中主要关注外方教师所在学校的排名与专业热度,忽视了引进后的管理工作。外方教师的生活习惯与思想观念与中方教师具有相当大的区别,高校与机构普遍关注的是外方教师的科研水平而在引进后忽略了人文关怀,没有让外方教师对我国产生归属感,这导致外方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且外方教师的科研任务同样繁重,并没有时间真正的了解我国的文化背景与教育策略,这又导致了对外方教师的管理不到位,教学流于表面,难以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育融合。而对于本国教师,首先应当更多的进行线上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和线下沟通讲解,提升教师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中方教师走出国门,提升学术交流的数量。此外,目前高等学校与机构在合作办学中更倾向于引进具备海外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虽然这些青年教师由于年龄关系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但是他们在教学中也更倾向于使用本国语言,忽略了语言应该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且对于青年教师,教学只是他们工作的部分内容,他们更面临着科研任务与职称评定等多方面的压力,在教学上倾斜的资源往往不足。基于上述原因,青年教师的授课,通常采用短时间集中授课的方式,导致学生很难在相对集中的授课环境下提升知识水平。而对于承担管理责任的行政教师,应加强外方教师与本国教师的互动,增进两者间对学生授课教学方式的探讨,并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以提升外方教师对我国的归属感。

1.5 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形式不明朗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中德特里尔国际班为例,有的学生借“3+1”在德国学习一年的机会,多与德国社会接触,主动融入德国社会,本科毕业后便选择在德国或者其他海外国家的单位就业;有的学生,则把出国一年留学作为开阔视野的渠道,之后再回到中国深造读书或者就业。放眼全国,自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后,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大学层次逐渐延伸到中学。我国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 332 个,其中本科以上1 230 个[5]。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框架为:学生首先在国内就读后,再到国外进行留学。在国内教学阶段,为了能够在留学阶段有效获得知识,与同专业的其他学生相比较,这部分学生需要将重心更偏移到语言训练上,专业课的学习时常被压缩。而在学生进入到国外留学阶段,有的学生会选择心仪的国外学校进修,同时也有部分学生选择继续留在国内深造。无论是哪种学生,此时都会面临重新进入班级、重新分配宿舍的问题,重新适应环境则势必会占据学习的时间。在国外的学生进修完毕后,国内的就业信息又无法及时有效地同步到国外的学生,而国外学校的相关就业信息往往更适用于有意向留在国外的毕业生,而对于出国后又倾向于回到祖国的学生则产生了障碍[6]。与此同时,海归就业的专业往往也集中在几个相关专业,具备相当大的局限性,占比超过10%的行业有三类。2022 年海归优先岗位占据第一位的是教育/培训行业,不过占比和2021 年相比有所下降;专业服务/咨询、互联网/电子商务分别以14.3%、11.1%位居第二、第三,如表2所示。此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因缺乏高质量的实习经历,国内外招聘时间冲突等因素,也同样影响了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

表2 2022 年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行业的占比表

2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的相关对策探讨

2.1 设立监督机构,完善监管体系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党组织部门应当起到政治核心作用。以政策为导向,确保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地和实行,并设立专职部门对此进行监管,尤其应当注意“形式主义”的产生。在寻求外方合作学校时应首先审核外方学校的办学资源,是否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需求,是否已在我国有办学资质,严格把关并做好办学评估。外方学校所在国家是否与我国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否根据学校教育层次与学生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办学。我们需要注重我国的正确思想引导,确保党的思想能够在合作办学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深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争做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

2.2 注重特色优势,构建专业型人才培养新体系

对于学科资源分布集中,部分学科教育资源过剩的问题,主管部门充分考虑地区资源,优先发展急需的教育学科,并设立有关机构的分析数据,优先考虑并鼓励学生报考急需专业。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层次进一步优化,优先开展理工类、国家急需的交叉学科和外方处于前沿并且我国较为薄弱甚至空白的专业,对已经饱和的学科应避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应考虑我国产业的发展形式,寻求对应外方的特色专业,有效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并做好后勤和思政保障工作,加强师资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着重特色人才的培养。同时,突出地方院校的专业特色与专业优势,强调部门协同与政策支持,发挥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度合作,强调办学效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形成以专业特色为核心的合作办学创新模式[7]。

2.3 坚持“一带一路”,加强教育资源分布的宏观调控

针对合作办学机构与国家分布较为集中的情况,国家应出台政策进行规范。教育部门应结合国家新一轮改革政策的指导思想,对有意进行合作办学的中西部地区提供相对宽松的福利政策,利用地区优势与政策红利进行合作办学。与此同时,严格办学资格的审批管理,根据“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避免扎堆申报。强调有意办学的合作方要更多地关注“一带一路”的战略合作思想,发展地方院校特色专业的优势,并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探索同“一带一路”国家优势专业的合作办学,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双方要注重办学资源的融合与优势学科的交叉互补;项目办学目标要精准定位,重点打造高水平合作项目;合作学科专业方面应强化学科优势,构建专业特色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同时,向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倾斜,开展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

2.4 开发多元线上教学平台,增加互动媒介

为增强线上教学中的互动环节,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应围绕如何提高师生互动来开发平台[8]。在加强中外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尽快搭建多元有效的中外合作办学线上互动平台[9]。在教学中,中方办学机构应鼓励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互动,调动中方学生的互动积极性,考虑将互动次数及互动时间纳入教学考核,以保证学生与外教的互动频率;增设课后环节,对中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针对共性需求及时反馈给外方教师,并在下次学习中进行互动解答。在教学授课中,可以考虑让每位同学按照先后顺序,至少与外方教师互动一次,并将互动效果纳入综合测评中。

2.5 增强信息互通,鼓励学生回国就业

中外合作办学,有效提高了国内的教育水平,目前中国在某些学科已经达到世界先列。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剧,海归的就业压力已达新高。目前我国很多公司都有跨国合作项目,对归国留学生需求量逐年增加。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中德特里尔国际班为例,为了鼓励学生归国就业,在学生出国留学前,老师们对学生的发展前途进行引导,倡导学生回国发展,进而避免优秀人才的海外流失。同时,特里尔班所在学院的老师们,及时有效地汇总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职位信息,并为在德国特里尔的大学生,定期组织线上面试。此外,也有部分学生因具备语言优势,归国后从事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自媒体工作,尤其是语言类的教学工作,并在新媒体上分享学习经历、留学经验等,扩大了归国就业的从业范畴。

3 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已深入人心并广受好评,地区成为我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兴起不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推广。我国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但随着合作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会逐步得到改善,将为世界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

猜你喜欢

办学学科专业
【学科新书导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