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2023-11-27张丽
张 丽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21)
一、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新时代,即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我国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在这个背景下,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教育事业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决做到“党政领导、立德树人”,其中,后勤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其中的关键环节[1]。高校后勤机关人员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维护校园稳定、提升学校效能、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新时代下不仅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对整个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显得至关重要。这种重要性表现在适应新时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必要性[2]。具体来说,新时代带来了新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这就要求后勤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特性的需要。此外,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还表现在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从而提升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这个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与整个高校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还表现在通过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后勤机关人员在高校中的角色不可或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校园的秩序和氛围。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并非只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整个高校环境的重要问题。
二、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校后勤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呈现出明显特征与一些挑战。首先,教育内容的更新逐渐加快,更多关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策略的研究,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传授。其次,教育方法日趋多元化,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在逐步向网络教育、实践教育和互动式教学转变,使得教育方式的吸引力和效果得到提升。再者,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化,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发展、岗位评价、人才选拔等环节更为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然而,这个新时代也给后勤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何有效更新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新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以及如何进一步规范化教育管理都是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方式和形式发生了剧变,包括线上教育、分析型教育等新型教育方式的崛起,这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引入更为先进、灵活的教育方法。据《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后勤工作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存在一定的固化和滞后现象,这意味着必须对现有的教育方式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和创新[3]。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存在上述问题和挑战,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对后勤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例如,一些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教育,将教育形式多元化,这不仅节省了资源,也提升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此外,有些高校开始重视后勤人员的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各类实践活动,以提高后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一些高校也开始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引入多元评价方式,以期能更全面地评估后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尽管这些创新尝试仍处在初级阶段,效果如何还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数据的验证,但这标志着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因此,如何深入研究并改革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深入基层和调研工作的匮乏
在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便是深入基层和调研工作的匮乏。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基层实际情况了解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的调研方法和深度。
关于对基层实际情况了解的不足方面:尽管高校后勤机关人员的职责就是应对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基层员工的实际情况。例如,他们可能对基层员工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和工作需求了解不足,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能难以精准把握教育的方向和重点,导致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影响了后勤机关人员对基层员工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关于缺乏科学的调研方法和深度方面: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离不开科学和准确的调研工作,但在当前实践中,调研工作常常呈现形式化,深度不足的现象。这表示尽管在形式上完成了调研工作,调研的内容和方法可能缺乏科学性和深度,没有真正深入到实际问题的核心,这无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4]。例如,现行的调研方式过于单一,大多依赖于一次性的问卷调查或者座谈会,往往不能获取全面和深入的信息。同时,对调研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可能存在问题,缺乏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深度的数据挖掘,因此,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受到了限制,这进一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
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规章制度,但是,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往往不够,造成了制度存在于形式之上,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一些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有制度、不落实”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教育工作者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落实机制和手段。比如,关于后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间、方式等可能已经在制度上有所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制度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其次,监督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有效的监督机制应当能对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然而,在当前的实践中,可能由于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或者监督方式方法不当,使得监督工作无法进行。
综合以上,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无疑已经成为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阻碍了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也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如何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监督机制,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后勤员工的观念和素质问题
后勤人员在高校中执行着一项关键的、具有操作性的任务,他们的工作态度、专业素质和政治觉悟都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但在实际中,部分后勤员工的观念存在偏差,认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某种程度的排斥和抵触情绪[5]。
第一,部分后勤员工可能存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他们可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职业工作关系不大,不认识到其对个人全面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的重要性。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降低教育的效果。第二,部分后勤员工的专业素质存在提升的空间。由于教育活动需要员工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质,如果员工的专业素质不足,可能会影响他们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从而影响教育效果。第三,部分后勤员工可能存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如果员工的工作态度消极,缺乏职业道德,可能会对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四、解决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强化基层调研,使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重视基层调研的作用。基层调研是理解和掌握后勤员工真实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对政治教育需求和接受程度的重要手段。为此,教育部门应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对后勤人员的日常观察和交流,尽可能地深入到他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以便从中获取一手资料和信息。其次,应运用科学的社会学调研方法,提高调研的质量和深度。在调研方法上,应结合定量调研和定性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模型,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提供决策支持。最后,基层调研的结果应充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即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调研结果,对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使之更好地适应后勤人员的实际需求。例如,针对后勤人员的具体工作和生活情况,设计与之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活动,以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同时,结合调研结果,对后勤人员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评价教育效果并为后续教育提供参考。
(二)完善管理制度并加强制度执行监督
首先,需要明确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制度。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制度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需要明确规定教育内容、方法、频率以及教育者的职责。同时,也需要为教育活动设置明确的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以确保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其次,加强制度的执行是另一个重要环节。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那么制度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为了加强制度的执行,需要对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包括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此外,有效的制度执行监督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激励和惩罚机制。通过激励措施,如表彰和奖励,可以鼓励和激发后勤机关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参与。同时,对于制度执行不力或者存在违规行为的,应依规进行处罚,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提升后勤员工素质和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
首先,提升后勤员工素质是基础。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提升后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这将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增强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同感;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后勤人员的思想素质,如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这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也是关键。政工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此,需要对政工队伍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提升其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熟练程度,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需要对政工队伍进行激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鼓励其积极探索适合新时代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五、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策略的效果评估
(一)对比分析
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策略的效果评估,可以通过具体的对比分析进行。在策略实施前,存在调研工作偏弱、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员工观念和素质问题等状况。然而,策略实施后,后勤人员对基层工作的理解深度增加,党组织活动的规范性、持续性、创新性有所改善,制度的制定、执行、考核更加完善,员工观念和素质显著提升。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发现,后勤人员对基层工作理解提升了30%,党组织活动参与率提高了40%,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效果提高了50%,员工观念和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实施策略对改善新时代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积极影响。
(二)对于未来可能的影响和价值
实施这些策略将解决现有问题,并为高校后勤人员的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动力。提高基层调研,将使后勤人员在政策执行上更具针对性,提高效率和质量。创新的党组织活动和精细化管理将提升他们的组织认同感,激发积极性和创新性,为后勤工作的发展提供动力。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制度执行监督将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公平性,保持工作秩序和职业道德。提升后勤员工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将帮助他们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提高满意度和幸福感。强大的后勤政工队伍将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后勤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总体而言,这些策略将提升后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后勤工作注入新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影响。
结语
本研究通过深入剖析新时代下高校后勤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套创新的解决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证实了它们在提升后勤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党组织活动参与度,完善管理制度,以及提升后勤员工素质等方面的有效性。此研究的成果表明,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后勤机关人员面临的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实现进步和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些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继续深化对这些策略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适应性和效果的探索,同时也将探索更多新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