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实践

2023-11-26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北城小学

新教育 2023年29期
关键词:美术设计教师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北城小学 丁 旭

教师摒弃传统单一的绘画技能传授,以更多角度重新审视美术教学,结合学科特点,针对学生学力基础,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在学生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适当调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的比重,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机制,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拓宽学生美术学科学习维度,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整合教学资源,激活生本探索意识

1.展开学情调研

学生基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天赋潜能等不同,造就兴趣取向、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异。教师深潜学生群体,对学生的学力基础做综合调研,结合学情整合美术教学资源,筛选契合学生当前学情的教学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实践操作学习。在教学资源整合时,教师不局限于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更多美术资料,融合更多创新元素,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为学生带来更多艺术熏陶机会。

教学方案设计时,教师宏观掌握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主题与背景”时,以学生比较关注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的熊大、熊二为主角,展示不同地区的风景图片,裁剪熊大、熊二的人形卡片,放在不同风景图片前,设计熊大带着熊二到各地旅行的情境。学生对这样的课题导入方式比较感兴趣,能够顺利接受主题与背景关系的内涵。教师在黑板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朵花、一条鱼、一只鸟、一个小孩等形象,要求学生将这些形象作为主题,分别为其配置背景,探索相同主题在不同背景下、不同主题在相同背景下以及主题大小变化、各种颜色搭配下的作品效果。学生对这样的探索活动比较感兴趣,能够主动展开设计,由于绘画方式是简笔画,每幅画的用时较少,便于学生对主题和背景关系展开探索。教师创新教学设计,为学生带来自主探索学习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运用自主学法

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和积累,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环节,有机融入自主探索学习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和感知。为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从自主学法方向展开引导性设计,让学生在更多自主探索实践中获得自主学习方法积累的同时,建构全面的、系统的美术学科知识体系。

小学生对动画片有特殊观看兴趣,这是现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我画的动漫形象”时,教师播放动画录音,让学生听声猜测是哪些动画角色。学生响应积极,纷纷举手回答孙悟空、熊大、乐迪、泡泡、海绵宝宝等动画角色名,课堂气氛快速活跃起来。教师适时展示这些动漫形象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动漫形象的颜色特点、造型特点。学生对这些形象比较熟悉,能够顺利归结动漫形象具有颜色鲜艳、个性鲜明、角色拟人、神态夸张等特点。教师适时出示一张海绵的图片,邀请学生上台装饰这块海绵,每人画一步,让其变为海绵宝宝的形象,有的学生为其添加四肢,有的学生为其增添五官,有的学生为其画上衣服等,组合出海绵宝宝的形象,让学生直观了解动漫造型的方法:拟人法、夸张法、添加法、变形法。为了让学生内化学科知识,教师布设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灵活运用造型方法,将西红柿、马铃薯、南瓜等食物,设计成动漫形象,引导学生感受设计动漫形象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优化教学指导,促进生本知识内化

1.教学材料整合

教师要有创新探索意识,在教学材料筛选、整合环节,将美术实践活动涉及的彩笔、胶水、剪刀、彩纸、铅笔等材料,交由学生进行搜集,并鼓励学生观察周边生活,搜寻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为美术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材料的广泛性、开放性,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带来更多创作灵感。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五谷’作画”时,教师布设制作材料收集任务,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寻各种植物的种子,作为美术作品的制作材料。学生能够积极响应,带来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植物种子。教师出示一幅用种子粘贴的人物画,进行激趣导入,让学生传看作品,并说一说作品中用到的种子名称、大小、颜色、形状、质感。学生总结观察结果:种子会滚动需要用胶水粘贴,每个种子可以看作是一个点,利用点排成线和面,由于种子大小的不同决定了线条粗细的变化。教师播放不同造型的作品照片,要求学生欣赏作品,探寻作品创作规律,并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种子,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种子组成一幅画。学生通过欣赏能够发现这些作品分为三种造型特点:因色造型,同一种豆子不同颜色的组合排列;因质造型,运用不同的种子材质表现不同的形象;因形造型,根据种子大小形状表现不同的形象特点。在学生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进行班级巡视,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在完成较完美作品中成长美术学习成就感。

2.互动研究交流

将学生进行各类小组划分,在学习活动中融入合作式学习方式是教师教学惯用教学手段。在美术学科互动教学活动组织时,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适当布设多元化的游戏互动、绘画竞赛、名画鉴赏、小组制作、作品展评等任务。学生对互动性活动有较高期待,在生动、直观、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自觉展开实践探索学习,在多层互动中提升学科综合能力。

学习“设计文化衫”时,教师给出教学发动:同学们看我手里的衣服好看吗?观察上面的图案,这是一个设计师自己设计绘制的,是不是特别时尚、有个性?你想为自己或朋友设计一件什么样的文化衫呢?你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准备设计什么主题的图案?准备用什么样的颜料绘制呢?学生接受任务后,迅速在组内展开讨论,共同研究设计方案,课堂气氛形成良性学习循环状态。在学生经历一番探索实践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衫设计的主题、图案、色彩,及制作方法等操作步骤,为学生自主设计文化衫做好铺垫。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设计方向和规划,成功激发实践操作的热情,顺利进入探索设计学习环节。从学生积极、主动的实践表现和各种创意设计图的诞生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获得学习体验也更为丰富。

三、组织教学活动,强化生本实践体验

1.创设趣味情境

在教学方案实施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道具,展示图片、视频、动画等美术信息,以生动的静态、动态图像和音乐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了增加美术学习的趣味性,教师适时布设一些生活观察任务,要求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参观画展,或观察不同职业、不同状况下人的表情、动作、神态等,为美术作品创作提供灵感来源。

在教学“走进春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描述歌曲所表达的心情,随即展示春天的风景、耕种、放风筝、春游、种树等图片,带领学生回忆春天的样子,并组织绘画比赛活动,要求学生画出心中春天的样子,看谁画的构图更好、色彩更能突出春天的特点。学生听说要画一幅春天的图,能够快速进入绘制状态,因为学生有关于春季的生活经验积累,自然能够回忆在春季进行的各种活动场景。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绘制表现,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技术指导。在学生完成作品绘制后,教师筛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邀请学生上台介绍创作经历。学生能够积极回馈,从构图、色彩、主题等方面分析发言。教师适当放手,给予学生一定创作自由,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活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介绍作品的经历,同样为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使其在提升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的同时,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2.组织多元活动

小学生对网络应用有特殊兴趣,且已初具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对网络性作业能够顺利完成。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取向,设计电子课件作业、作品展示评价、网络信息搜集、介绍学习方法、运用美术软件、整合名画鉴赏等学习任务,都能够成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形成更多崭新学习促进动力。在教学“千姿百态的帽子”时,教师展示部分手工制作的帽子成品,让学生近距离传看,并提出观察要求:这些帽子是用了什么材料制作而成?仔细观看帽子,你能发现几种制作方法?这些帽子的颜色特点是怎样的?学生开始传看这些成品帽子,并给出自己的观察发现:这些帽子的材料是纸、塑料等生活废旧物品,用的是折、剪、贴、画、插接、镂空等制作方法,具备颜色鲜艳、造型独特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总结,为学生现场展示帽子的制作过程,学生已具备观察经验,观看制作步骤时,能够自然进入学习体验环节。现场展示制作步骤,能够为学生带来直观的观察机会,为学生亲自实践操作提供方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帽子成品和现场制作步骤展示,能够依据手边的材料,设计可行性较高的制作方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制作情况,对遇到制作难题的学生,给予一定提示,确保制作活动顺利推进,帮助学生深度内化学科知识,提升其学科综合素养。

四、延伸教学维度,提升生本文化素养

1.对接生活训练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教师对接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践作业,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美术历练。学生对新颖的活动形式有探索欲望,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美术实践探索学习活动设计,融入实地观察、电子课件、手工制作、参观美展、生活写生、课堂辩论、美术竞赛、互动评价等,具有操作性、竞争性、互动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历练机会。

教师在训练活动设计时,不妨吸纳学生的建议,对训练形式和训练内容进行个性化创新设计。在教学“平凡的美”这部分内容时,学生要求自由创作,不限绘画对象、绘制方法。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布设自由创作任务,让学生自主观察教室内的摆设,自由挑选最熟悉的物品,或造型最独特、最漂亮的物品为原型,进行绘画创作。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热烈讨论,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并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平凡物品都具有形状、颜色的变化,每个物品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教师继续延伸训练,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察生活中的平凡物品,选取其中几样进行艺术再加工,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参加集体展示活动。这个训练任务难度不高,生活中的物品随处可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观察、分析、设计、实践中感悟生活用品和场景的美,培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意识。教师将实地观察、生活写生相结合,为学生带来真切体验机会,让学生在更多实践操作中获得丰富学习体验和历练,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2.组织展评活动

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心理能够形成触动,教师在美术教学时,具备鼓励意识,针对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进步表现、突出表现,给予正面鼓励评价,对学生的创作及时给予技术支持,促进学生激活美术潜质。教师在评价方式、评价语言、评价形式方面进行全新探索,以学生更能接受的评价方式进行语言激发,力求做出的评价客观、专业,为学生美术学习内驱力的形成提供助力。

不同的训练活动为学生带来的学习体验不同,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电脑美术—‘笔刷’画画”时,教师布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一系列延伸训练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并录制制作视频发送到家校信息交互平台,由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每组评选出最突出的一份作品。家校信息交互平台内不只有学生,还有家长,作品在平台的展示,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认真对待学习任务,通过网络搜寻、求助家长等渠道,克服遇到的难题,逐渐熟练掌握“笔刷”的运用,内化相关知识。在展评环节,教师除了从专业性角度关注作品的构图、色彩等创作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态度,对于受学力所限作业完成得不完美,但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也给予一定的正面鼓励,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影响美术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给出的专业评价,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激励作用,为学生增添学好美术学科的决心和信心。

美术教师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展开多元的教学方案设计,带领学生在灵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实践探索学习,在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实践训练、艺术熏陶中形塑美术学科素养。教师具备创新探索意识,紧抓学生兴趣取向,适时渗透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升级美术教学活动、学习活动,遵循因材施教教学原则,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布设不同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更多感知机会,强化学生学习体验,逐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美术设计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创意美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