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

2023-11-26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江南小学高永辉

新教育 2023年29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数学知识学科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江南小学 高永辉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教学行为、学习能力、评价调整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评三者的和谐构建,共同形成促进学生学科学习和能力成长的助推力。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评一体化”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组织、学法指导、教学评价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多元探索“教学评一体化”与数学学科教学的对接融合点,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地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框架,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目标驱动:确认“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推出恰当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利用目标任务作驱动,激发学生数学新知探索欲望,强化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意志,帮助学生顺利突破重难点数学知识。

1.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多元性,能够基于三维教学目标要求,从更多角度考量和规划教学目标。教师树立整体教学意识,深耕教材编排内容,切准数学学科阶段性教学的主要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和学生接受水平,将其分层解读后形成单个课时、单个课堂环节的教学目标,以此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到数学课堂新知探索中,在师生合力下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教学中,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图形中蕴含的数的规律,并学会应用这些发现的规律;②指导学生理解“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教会学生运用图形分析和解决数的问题;③让学生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灵活性。3 个主要教学目标的设定,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都做到了点面结合,教学目标精准且具体,确认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自主监控学习行为,以及教师动态调整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和侧重点提供有力参照。

2.推出学习任务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适时推出多种类型的课堂学习任务,可以凸显数学课堂核心知识要素,促使学生紧密围绕数学新知关键线索进行建构。教师主要围绕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两个层面设计学习任务内容,既要立足学生数学学科学习认知起点,发掘数学新知与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经验的联系点,引导学生更有条理性地进行知识迁移及能力迁移,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建构准确度,也要跟进课堂教学学法指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知识资源,让学生在完成数学课堂学习任务进程中,得到数学学科学习力、认知力的训练。

教学“图形的运动(三)”单元知识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旋转”这一数学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教师推出课堂迁移学习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和学生一起回忆和归结“旋转”的概念含义,唤醒学生数学旧知学习印象。其次,教师推出课堂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并让学生梳理画图操作的步骤,指导学生明确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最后,教师提高学习任务难度,要求学生分别画出简单图形旋转30°、45°、60°后的图形等学习任务,加深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印象,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学新知和数学技能。

3.引入过程评价

教师投放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能够有效强化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意志,使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目标性更加明确,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体现。与之适应的,教师要引入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法选择、学习过程、知识应用等进行跟进指导,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和个性需求,适时、适当地对学生展开过程性评价,为学生数学课堂动态学习带来更多启发。

教师引入过程性评价时,要加强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更多地采取赞赏评价方式保护和带动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如“圆”单元涉及的数学公式知识内容较多,在考查学生数学运用公式解决应用题时,教师有意识地开展过程性评价,组织学生阐述解决问题时选择了哪一个数学公式、为什么选择这个数学公式,要求学生解释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学生说理的过程是对数学解题思路、解题过程地再梳理,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内容,发掘学生整个解题流程的闪光点并提出表扬,利用过程评价指导学生发现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存在的漏洞,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各个数学公式的应用方法。

二、评价导向:提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品质

教师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导向作用,在教学情境、学习活动中创新课堂评价设计,动态调整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状态,改善学生数学学科认知品质。

1.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以课堂评价作导向,创设多种形式教学情境,能够为“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实践提供优秀载体,为学生营造轻松、直观的数学新知学习场景,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品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知识特点较为多元,不同数学知识所契合的教学情境创设切点和投放方式都有所区别。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筛选意识,善于根据数学知识特点,差异化选择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手段,力求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情境有机融合。

“三角形内角和”相关知识教学中,需要学生通过主动实践,对三角形内角和进行研究和验证。教师分层创设问题情境,先向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类型三角形,并抛出思考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普遍选用测量法解决该问题,分别量取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后,相加求和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数学结论。教师继续创设第二层问题情境,提出新的思考问题:如何用结论进行验证?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验证,逐步引出将三个角剪下来拼到一起的方式,对结论进行验证,强化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感知体验。

2.组织学习活动

教师加强数学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可以为学生数学知识探索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构建更多数学知识相关的表象理解。学习活动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数学操作实验、数学说理表达、数学游戏竞赛等,都是小学数学教师经常开展的活动类型。教师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时,要做好数学课堂思维点拨和跟进指导,依托评价导向,指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活动学习任务。

教学“观察物品(三)”单元知识时,该单元教学内容有鲜明的操作性特点,适合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操作实验。教师巧妙处理教材编排内容,将教材示例作为探究学习课题,为学生提供小正方体作为实验材料,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材提出的观察结果,探索不同的摆放方案。小学生对数学实验有特殊的学习情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思考和尝试多种摆放方案。而且教师提供的小正方体实物素材,大大提高了数学实验操作学习的可视性和直观性,降低了学生数学操作和学习理解的难度,使学生数学实验学习更加顺利。

3.创新评价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单一化运用教师直接点评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方式显然难以满足数学课堂教学的交互需求,限制了评级导向教学作用。教师创新数学课堂评价设计,着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数学课堂中投放多种类型评价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组内讨论、组间互评,提高学生数学课堂交互频率,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相互碰撞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反思、时时反思的数学学科学习习惯。

“折线统计图”单元教学中,从学生已有数学学科知识结构来看,学生之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与本单元教学有较为密切的认知联系,学生掌握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都能成为单元新知学习的有力抓手。基于此,教师采取课堂留白教学设计,凸显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和评价的主体地位,在引导学生依托数学旧知展开迁移学习的进程中,推出更多学生自评和组内互评评价活动,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互相评价中,找到数学学科新旧知识的表象联系和内在关联,促使学生在相互促进、查漏补缺中,构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辨析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的异同点,完善学生数学学科认知体系,助推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核心素养发展。

三、双向构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

教师具备拓展教学意识,在教学组织、学习训练、评价升级等方面展开创意设计,密切教、学、评一体化联系,实现多维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

1.延伸教学组织

教师围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延伸教学组织设计,指导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广层面展开数学新知的探索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够拓展学生数学知识认知深度,强化学生数学学科学习力。延伸教学组织的前提是做好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合理安排数学课堂教学进度,在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内容,达成知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延伸教学组织,引导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向更深层次蔓延。

“可能性”单元教学的知识目标是教会学生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师按照教材内容编排设计,通过语言讲授和操作活动,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关知识教学,使学生对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建立准确认识,再延伸教学组织,将课堂教学拓展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生活中哪些事件是一定(可能、不可能)发生的。有了各种真实的生活事件辅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了更加直观且具体的认识。教师对学生作答结果进行评价,纠正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度把握“可能性”重点知识要素。

2.拓宽学习训练

“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学科训练教学需要同时关注减轻学生训练学习负担和提高学生训练学习效果两大核心目标,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学科训练氛围下巩固、理解、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这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训练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优化数学学科训练素材开发整合,并善于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拓宽数学学习训练域度,强化学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及创造性学习能力。

结束了“百分数”相关知识教学后,从学生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掌握百分数概念内涵,但对百分数、分数、小数三者间的转换不够熟练,特别是对一些较为特殊的百分数、分数、小数缺乏数字敏感性。教师拓宽学习训练,除整理更具典型性、代表性的习题素材外,还对接学生日常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生活场景中搜集了很多百分数、分数、小数等数字素材,利用生活化教学,训练学生三者换算的思维灵活度。在专题强化和拓展训练的共同支撑下,学生课堂学习薄弱环节得到针对性补强,数学换算效率和准确率明显提升。

3.升级评价机制

教师升级数学课堂评价机制,将教学目标、学习活动与评价机制有机融合到一起,实现教、学、评三者的多点对接,能够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体系性,改善学生数学学科认知水平,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力。双向构建目标要求下,教师要更加全面做好数学课堂教学预设,在综合掌握学生数学学科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有目的性地调整数学课堂教、学、评的比重大小,从而合理渗透评价机制,将课堂评价相继融合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推进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实现。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节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中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花坛面积大小的情境图作切入,让学生采取数方格的方式分别数出二者的面积大小。待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紧接着提出探究课题:不数方格,能不能直接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探究思路。教师倾听学生提出的操作方法和验证方案,给出针对性学习建议,并为学生提供平行四边形卡纸,组织学生展开操作实验,验证自己的学习猜想,引导学生结合操作体验,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始终以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为主线,相继融合教学设计与评价机制,助推课堂教学目标分级展开,促使学生逐级深入地找到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操作方法,顺利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教师积极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组织学科教学,能够有效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强化学生数学学科综合能力,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优化创新的有效策略。教师深度把握“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内涵,以目标作驱动、以评价作导向,优化调整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在双向构建中实现教学相长,助力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多元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数学知识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教学评一体策略在高年级英语课堂的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研读,孕育成长勇气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策略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