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超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2023-11-25高翔
高 翔
内容提要:为探索财政支持超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本文总结成都市近年来财政支持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在对4 个直辖市和15 个副省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本文对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借鉴北京、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效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贯彻以财辅政、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担当,是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财政运行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关键举措。为探索财政支持超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借鉴北京、广州、深圳等先发城市经验,研究提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构建“一个增长新模式”、支持提升“两个城市承载力”、支持打赢“三大污染攻坚战”等政策建议。
一、成都市财政支持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成都市财政部门全面落实市委关于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策部署,创新提出“大财政、大财源、大绩效、大平衡、大融智”等五大理财观念①详见《四川省成都市树立五大理财理念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部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网络平台,http://bgt.mof.gov.cn/zhuantilanmu/rdwyh/czyw/202201/t20220114_3782523.htm。,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支持空间优化布局
一是健全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机制。以跨区域合作共建为纽带,以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促进共赢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为目标,探索建立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财税利益共享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有效调动利益相关方支持重大项目跨地区转移的积极性,有助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做大经济财政蛋糕。例如,成阿等合作园区建立了税收由两地共享、成本由成都承担的利益分配倾斜机制,有力支持了园区重大招引项目落地见效。
二是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成都市岷沱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建立岷沱江流域“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长效保护机制,落实省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筹集、扣缴、考核机制,结合目标考核排名,对区(市)县进行适当的奖励或扣罚,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已清算筹集该项资金2.14 亿元。
三是优化饮用水源保护激励机制。出台《成都市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激励资金管理办法》,将原有市域内跨区(市)县行政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考核激励资金标准提升60%,财政激励资金规模从1.42 亿元/年增加到1.93 亿元/年。2021 年以来,市级财政投入5.79 亿元,支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二)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健全财政政策支撑体系。按照产业建圈强链战略部署,落实促进制造业发展“1+6”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十条①参见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等,支持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及其他重点要素集聚融合发展的“5+N”产业生态体系。创新运用PPP 模式,推进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达125 亿元,为全省首个采用PPP 模式建设运营的林业项目。
二是统筹用好财政专项资金。积极发挥财政对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作用,2022 年市本级财政整合安排专项资金超70 亿元,用以加快培育发展产业生态、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三是支持招商引智攻坚行动。制定激励政策支持区(市)县开展委托招商,推动腾讯未来中心、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顺丰航空西部总部等重大项目落地。支持实施“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引育国家、省、市高层次人才4435 人次,为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是打造政府产业基金集群。设立多支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国有企业组建市场化产业基金,紧紧围绕支柱环节、新兴方向和未来赛道“落棋布子”,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导入数倍社会资本。以财政支持组建的重产基金为例,截至2022 年底,该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近2000 亿元,协同招引30 个总投资近200 亿元的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顺利落地。
(三)支持绿色交通发展
一是推进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创新片区综合开发、PPP、专项债等工具,以资本金、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市属国企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构建成渝地区协调发展格局,持续深化川渝协同联动。例如,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位居全国城市第5 位,建成各级绿道6158 公里,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全国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二是支持铁路航空战略通道全面拓展。支持双流国际机场完成扩能改造、天府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成都成为国内第3 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新开通国际(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43 条,2022 年航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城市第1 位。首发“蓉欧非”铁海多式联运班列,首开铁路运邮等专线班列,国际班列连接境外100 个城市。
三是推动深化中心城区公交一体化改革。推动中心城区道路客运自由选站、站外设点、班线和包车发展等政策落地,促进新老业态融合、行业转型发展,加快实现公交“同网、同质、同价”。聚焦智慧蓉城建设,支持智慧蓉城交通运输城运分中心实体化运作。优化老年人公交出行优待政策,实现部分特殊群体免费乘坐公共交通。
(四)支持能源低碳转型
一是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减碳。落实相关政策,市级财政安排资金1.05 亿元推动75 家重点用能企业能耗能效对标达标,单位GDP 能耗下降3.2%。采取补贴、税收优惠和留存电量政策等方式,支持B 公司获评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支持建成3 项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能源保障被动局面有所改善。
二是支持氢能产业加快发展。落实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快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完整产业链条。以财政资金“揭榜挂帅”推进燃料电池汽车项目示范应用,全力创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支持协同创建氢能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与应用。
三是支持其他清洁能源发展。全面兑现促进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建强清洁能源及清洁装备产业,推进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鼓励浅层地温能、生物质能、空气源等开发应用。支持T 公司电池片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1、Z 公司碲化镉薄膜电池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
二、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
按照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关要求,通过对市级部门、区(市)县、镇街和村等四级服务主体,以及有关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成都在推动超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层财政收支结构仍有待完善
有关区(市)县反映基层财政收入结构仍待完善。以金堂县为例,2022 年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高达45.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仅占地方财政收入0.3%;2023 年上半年土地出让收入仅实现4.26 亿元,同比下降57.69%,产业税收贡献仍然有待提升。此外,部分区(市)县反映重大项目建设等资金需求较大。例如,青羊航空新城重点片区开发、温江区电子科技大学“三医+AI”科技园、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等项目建设都需要财政资金支持。
(二)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部分企业反映生产经营成本较高,希望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扶持。例如,某公司反映,产能限制增加光伏产业物流成本。由于国家对新建光伏玻璃项目制定了严格的条件①工业和信息化部《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原〔2021〕80 号)提到,光伏压延玻璃项目要建立产能风险预警机制,规定新建项目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召开听证会。,光伏玻璃投资有较高门槛,导致省内暂无满足条件的光伏玻璃生产企业,该企业光伏组件所需的光伏玻璃主要从合肥采购,物流成本非常高。
(三)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较高
近年来,财政持续加大支持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力度,治理效果显著提升,成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是部分企业反映,2022 年某县启动重污染橙、黄色预警天数104 天,叠加高温限电和臭氧污染管控等其他因素影响,全年有效施工天数不足180 天,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直接或间接增加财政投入成本,企业停工停产风险部分转移为财政运行风险。
三、绿色低碳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与经验借鉴
为找准成都市财政部门支持补短板、强弱项的方向和路径,更好借鉴先发城市经验,本文构建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相关城市进行综合评估与对比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统筹考虑指标度量的可获得性、可统计性、可对比性,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4 个直辖市和15 个副省级城市进行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分为4 个维度、共选取19 个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对标结果及对比分析
1.总体评估结果
通过国家和相关城市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发展统计公报、主管部门官方网站等获取数据,采用熵权法进行总体评估和具体指标对标分析,结果显示:成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部分指标存在明显短板。一是绿色低碳转型相对滞后。成都绿色低碳评估综合得分为0.369,明显低于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排名第9。二是空气污染问题较为严峻。2022 年成都优良天数比率为77.26%,排名第16,远低于厦门(99.73%),也比深圳、广州、北京分别低14.79、6.58、1.1 个百分点;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40 微克/ 立方米)排名第2,远高于广州(24 微克/ 立方米)、深圳(18 微克/立方米)等城市,且高出国家限制标准14.3 个百分点。三是城市的交通承载力较弱。2021 年成都的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不高,高峰时段交通拥堵不算严重,但平均通勤时耗为39 分钟,通勤效率排名第14,比西安多出5.02 分钟、比深圳多出1.76 分钟;周末交通拥堵指数为1.496,通勤效率仅排名第16,比广州(1.465)、北京(1.439)、深圳(1.346)等城市居民的周末出行更为拥挤。四是城市的环境承载力较弱。成都的森林覆盖率(40.5%)排名第11,远低于杭州(66.85%)等第一方阵。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看,成都(11.74 平方米)排名第16,与青岛(17.4 平方米)、广州(17.3 平方米)和北京(16.62平方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也低于深圳(12.44 平方米)。
2.主要原因剖析
前述分析可见,成都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在主要城市中排名并不靠前,且部分指标较为落后,这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一是燃油汽车保有量规模较大。截至2022 年底,成都汽车保有量为589.6 万辆,位居全国第2,远高于杭州(360.1 万辆)、深圳(382.2 万辆)等城市。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46 万辆。一方面,成都人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有0.0216 辆,远低于深圳(0.0434)、上海(0.0382)等城市,说明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不足。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总量的7.8%,远低于深圳(20.04%)、上海(19.88%),这表明在交通出行上成都更加依赖于传统燃油车。移动源排放的污染物对氮氧化物排放“贡献”高达87%,对PM2.5的综合“贡献”为37.9%,冬季达到41.5%,其中氮氧化物是形成臭氧的主要前体物。根据成都市环科院与南开大学开展的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有关研究结果,移动源(道路移动源和非道路移动源)是成都PM2.5居高不下的最大“贡献者”。可见,机动燃油车保有量大、新能源车使用推广不足是造成PM2.5污染严重的重要“元凶”。
二是氢能源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成都出台了系列文件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并在《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明确要加快氢能推广应用,打造中国“绿氢之都”。但是,氢能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链不完整、技术研发处于探索阶段、氢能转化和使用成本高昂等问题。目前,成都加氢价格平均在50 元/ 公斤以上,对标内燃汽车百公里油费,终端氢气价格需达到约35元/公斤,才能与内燃汽车持平。目前,全市仅有3 座加氢站,远低于广州(32 座)、上海(14 座),也低于重庆(5 座)。
三是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压力大。2022 年末,成都常住人口为2126.8 万人,位列全国第4。庞大的人口数量能够带来人口红利,但对财力保障、环境容量、空气质量、交通出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尽管成都经济总量、公园绿地面积等在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中排名均较为靠前,但是人均享有的资源却相对较低。例如,2022 年成都公园绿地面积总量为24968.63 万平方米,排名第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4 平方米)却排名第16。因此,立足超大常住人口规模这一实际,在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持续提高城市的承载力,是成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三)先发城市经验做法
1.深圳
一是财税规模效益领跑于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所需财力支撑更加有力。2022 年深圳市辖区财政收入超过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在四千亿元以上,财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聚焦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的目标,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建设美丽深圳,着力构建全龄友好的公园体系。2022 年,深圳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96.40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接近4%,亩均节能环保支出达到0.66 万元。成都的节能环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2.24%)以及亩均节能环保支出(0.03 万元)与深圳相比都存在显著差距,尤其表现在亩均节能环保支出上,深圳是成都的25.81 倍。
二是财政收入的结构更加优化,绿色财源建设可持续特征初步显现。2022 年深圳公布的财政信息显示,全市财税结构呈现出“8868”的高质量发展特征:地方级税收占全市收入比重超八成、第三产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近八成、先进制造业税收占第二产业税收比重超六成、现代服务业税收占第三产业税收超八成。相较于深圳而言,成都财政收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022 年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超过50%,而深圳的比重为18.76%;深圳亩均税收(10.39 万元)是成都(0.59万元)的17.63 倍。
三是气候投融资改革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所需要素保障更加充分。气候投融资改革作为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的重点任务,是深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主要做法是:统筹用好财政奖补,支持高标准建设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支持创新金融优惠,多渠道引导资金投资入库项目,支持建设气候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充分引进外资的原则,探索组织设立气候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气候投融资。首批筛选确定了70个入库项目,对应融资需求达到248 亿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6 万吨。
2.广州
一是节能环保投入强度大。2022 年,广州安排节能环保支出71.93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2.35%,分别高出成都31.67、0.11 个百分点。主要支持方向为: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支持大气环境保护,推进130 家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深度治理,PM2.5平均浓度保持国家中心城市最优;开展水污染防治,支持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5%,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保持清零;支持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获批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
二是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大。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健全绿色低碳项目融资费用补贴和风险分担机制,对金融机构绿色信贷风险给予补偿,对小微企业为获得绿色融资产生的绿色认证与融资担保费用给予补贴,对绿色企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给予补贴。创新融资渠道,探索基于绿色基础设施未来收益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农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的中长期支持。
三是股权财政特点逐步显现。加大财政对国有企业资本金补充力度,增强企业“造血”功能,支持收购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收益较大。2022 年,广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71 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2.02%,分别比成都高27.2 亿元、0.9 个百分点。积极探索财政资金直投模式,明确直接股权投资是新兴产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支持方式。完善政府投资基金制度体系,《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管理办法》明确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符合条件的超额收益予以让利;建立考核机制,对考核优秀的受托管理机构提高管理费用计提比例;建立容错机制,对已履行规定程序、符合免责条件的投资损失,不追究受托管理机构责任。
3.北京
一是构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文件,为大力推进氢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方向指引,支持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二是推进氢能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采取项目投资补助、项目贷款贴息、租赁费用补贴等方式,大力支持先进氢能设施建设,鼓励开展先进制氢、储运等设施试点建设,鼓励氢能领域创新主体在京组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例如,2023 年安排5.55 亿元支持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填补了同类检测中心加氢设施、储氢瓶检测能力的空白。
三是支持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全面落实财政支持政策体系,采取股权投入、事前补助、定额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加快发展氢燃料汽车电池,覆盖关键技术科技研发、加氢站建设和运营、车辆购置补贴等环节。截至2022 年底,北京已有11 座加氢站,而成都只有3 座。
四、政策建议
为更好支持超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财政部门应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继续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狠抓增收节支工作,防范化解基层债务风险。重点推动构建“一个增长新模式”、支持提升“两个城市承载力”、支持打赢“三大污染攻坚战”。
(一)推动构建“一个增长新模式”,夯实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财力基础
牢固树立“大财源”理念,以“扩增量、优结构、可持续”为目标,逐步构建一个“土地财政+股权财政+产业财政”三马齐驱的财政收入增长新模式,逐步提高财政投资收益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绿色产业的财政贡献度,以财政治理效能的提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一是切实做好土地财政平稳过渡。严格落实中央“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总体要求,支持主管部门和区(市)县科学统筹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规模、节奏、结构、价格,保障土地市场平稳健康有序供应。支持做好闲置土地盘活、保交楼等工作,坚决防止房地产风险向财政领域传导,推动形成投资增量、实物工作量、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增量。
二是建立健全股权财政投入方式。借鉴广州等城市经验,探索建立“政府性基金投资+国有资本金补充+财政性资金直投”的财政股权投入机制,实现财政投入资本化转型。建立健全基金考核机制、让利机制和容错机制,推进绿色低碳重点产业领域政府性基金全覆盖。完善国有资本金补充机制,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布局绿色低碳产业重点领域优质项目,以参股方式支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探索财政性资金直投模式,重点投向绿色低碳产业早期阶段与部分重大项目等市场失灵板块。
三是做大做强产业财政发展支撑。借鉴深圳等城市经验,在确保现有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规模不降低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优化资金支持方向和结构,完善绿色采购政策体系,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提高绿色产业税收贡献度。聚焦市场主体的实际困难和具体政策诉求,加强财税指导服务,加强产业政策和资金的优化整合,提高政策资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绿色金融资本、国企资金更多投向重大产业化项目、链主企业和绿色产业,推动重大项目招引促建、落地投产、达产见税。
(二)支持提升“两个城市承载力”,着力破解超大城市发展制约瓶颈
为提升超大城市的交通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人口持续增长的前提下,财政更应主动作为、超前谋划、优化机制,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和区(市)县实施“三大”行动。
一是支持打造“绿氢之都”行动。借鉴北京经验,综合运用财政奖补、税收优惠、绿色采购等政策工具,以打造中国“绿氢之都”为抓手,支持形成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加大投入力度,以氢能前沿技术攻关研究、氢能工业园区、加氢站建设等为支持重点,优化氢能产业空间布局。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破解氢能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题。支持创新氢能协同发展模式,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强跨区域联动协作,共同打造氢能产业发展城市群。
二是支持实施“绿色出行”行动。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着力打造“轨道+公交+慢行”绿色出行体系,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持续探索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资本金、投融资、建设运营模式改革,引导社会资金共同高标准推进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积极开展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深化资产权属改革,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支持推进基础设施领域REITs 试点。及时足额兑现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全面执行购买新能源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配合主管部门加大对骗补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是支持开展“五绿润城”行动。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统筹一般债券资金、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土地出让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项目建设运营,支持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心”、天府绿道“活力绿脉”、环城生态公园“超级绿环”和锦江公园“精品绿轴”,加快构建蓝绿交织公园体系和高品质宜居生态环境。进一步理顺生态环境建设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健全利益分享机制,加强区域财政协同,持续扩大绿色增量和生态环境容量。
(三)支持打赢“三大污染攻坚战”,持续筑牢幸福美好生活绿色本底
聚焦打赢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治理这三大攻坚战,建立健全以下三项机制,加大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引导国有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加大对降碳、减污、增蓝、扩绿、增长的资金要素保障力度。
一是探索建立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深入总结四川天府新区气候投融资改革试点情况,借鉴深圳改革经验,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扩大试点范围。探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保险,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综合运用多元化投融资工具,支持环境污染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二是建立健全资金统筹使用机制。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统筹整合使用污染防治、环境卫生等专项资金,清理整合低效、无效和到期的专项资金,从严控制一般性开支,全面支持打赢“三大污染攻坚战”。健全转移支付机制,支持企业跨区域迁移。完善奖补机制,引导区(市)县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力度。加大联合监管工作经费保障力度,支持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移动源污染共治工作。
三是健全污染防治资金分配机制。健全资金分配与目标考核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的挂钩机制,更加精准地调整优化资金分配,对党委、政府重点关注的环境污染治理加大资金倾斜力度。用好财政综合奖补资金,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绩效,更好调动区(市)县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