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物保护专业术语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2023-11-25王茜李根

中国标准化 2023年2期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专业术语文物保护

王茜 李根

摘 要:文物保护正在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随着文物保护标准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建立了关于文物保护行业部分类别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但是文物保护专业术语尚未在学界内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这势必影响文物保护行业的发展。本文从标准化角度出发,分析了文物保护专业术语的现状与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加强文物保护专业术语标准化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文物保护,专业术语,标准化建设,现状,发展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2.006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hina

WANG Qian LI Gen

(The Palace Museum)

Abstract: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s becoming one of the key development disciplines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hina has established industrial standards and national standards for some categorie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terminolog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as not been standardized and normalized, which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ndard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erminology,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terminolog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我國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珍贵文物资源。随着我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已有111项文物保护标准发布实施[1]。在已发布的标准中,根据标准内容的需要,对部分术语做出界定,对于阐释和理解标准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标准中所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仅适用于此项标准,并不具有权威性和普遍性。同时,在不同的标准中,相同术语会有不同的含义,而执行标准的机构,对相同术语的理解也不一致,从而导致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出现歧义和误解,给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发展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文物保护专业术语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重视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术语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力求通过标准化手段,对文物保护的有关概念进行严格界定,确定最恰当的术语,为建立健全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我国文物保护专业术语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由于文物保护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缺乏权威性导致文物保护理论和实践存在一些问题,为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带来阻力,具体如下:

1.1 术语解释缺乏

由于文物保护专业术语的概念、内涵与使用范围等界定不明确,缺乏定义,影响文物保护实践工作的开展。以陶瓷修复为例,《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瓷器类文物》对瓷器类文物病害种类裂缝、冲口、破碎等给出定义,同时《古代陶瓷科技信息提取规范-方法与原则》中对胎和釉做出定义,但目前尚未对陶瓷保护修复中常见的加固、作色等术语做出界定,而同一操作可能被称为补配或补缺。正是由于对专业术语解释的缺乏,导致对各类文物修复的规范化操作存在差异,因此对文物保护专业术语相关概念的界定十分重要。

1.2 一意多词问题

国际学术交流中,存在较多的“一意多词”的现象,即同一个意思,却有多种表达方式。以“保护”一词为例,对应的英文涉及到protect、preservation、conservation等多个单词,由于缺乏详细的释义,很难区分各个词的微小差别,影响学术研究的准确性。

1.3 国内研究较少

目前,国内关于文物保护领域名词术语相关的研究和专门著述还较少,具有代表性的名词术语汇编或手册分别是王旭东主编的《岩土质文物保护名词术语》(2014年出版),以及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编的《博物馆藏品保护英汉词汇手册》(2021年出版),两本书分别阐释了岩土质文物保护与馆藏文物保护研究和应用中常用的名词术语。此外,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国家文物局推荐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中英对照术语表”列出了约150个保护学科核心术语的中英对照和简明解释。此外,在我国现行的一系列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中,总共对五百余个文物名词术语给出了较为详细的释义。在文物保护术语名词和标准体系的分析研究方面,也有少数学者做了部分工作。但总体说来,以上论文的分析研究工作还远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大多只是在宏观层面上讨论方法论,而以上著作虽然涉及壁画、金属、砖石、竹木漆器、丝织品等文物的定义、病害类型、修护工艺,以及文物保护项目评估等诸多领域,但存在一定数量同词不同义、同义不同词的问题,同时所涉及的专业术语涵盖范围不够全面、相同领域细分标准之间术语定义缺乏协调和统一布局。

因此,开展文物保护专业术语的标准化建设,理清文物保护专业术语的内涵及外延,可以有效避免语义模糊对学术研究造成的不利影响,使研究者在术语使用时更加规范,有利于文物保护相关学科的教学,推动文物保护与修复实践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推进文物保护国际化交流的进程。

2 文物保护专业术语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2.1 开展文物保护专业术语标准化建设,是建立文物保护学科框架的必然要求

在已经发展成熟的学科体系,例如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规范化的名词往往是这些学科体系的载体。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物保护的学科基础、学科框架甚至还尚未完善,例如与该学科相关的名词尚未在学界内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这势必影响文物保护这个新兴学科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相比于其他学科,文物保护学科的专业术语是亟待完成的,这主要体现在其任务的复杂性和研究的滞后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尽快开展文物保护术语的标准化建设是建立学科体系的重要内容。

2.2 开展文物保护专业术语标准化建设,是当前开展文物保护和标准化工作的需要

术语标准是以各种专用术语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手段,对有关概念进行严格界定,选择或确定最恰当的术语,以避免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出现歧义和误解。截至2022年4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天文学、力学、化学、农学、医学、心理学等方向的157个系列的名词[2],不难发现,在已公布的众多名词术语中,缺乏文物保护相关的专业术语,而由于文物保护术语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限制了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因此,开展专业术语的标准化建设,是当下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的迫切需求。

2.3 开展文物保护专业术语标准化建设,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环节

在当下和可预见的未来,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都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国际上文物研究领域已经呈现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相辅、前沿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等发展趋势。我国的文物保护行业起步较晚,学科体系的建设不足。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事业的发展需要,必须围绕文物保护利用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瞄准文物保护事业薄弱的环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名词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物领域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全方位交叉与融合,推动我国文物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促进珍贵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传播中国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最终做到在新形势下,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形成文物领域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学派”。

3 做好文物保护专业术语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3.1 组织社会和团体机构,梳理现有专业术语,审定核心名词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管理体制,文物保护方面的标准主要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通常由国家机构立项,委托有关单位制定。因而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文博机构等单位可以汇聚本行业的专家学者,成立名词审定专家委员会,梳理文物保护领域现有的名词术语,组织编写、审定文物保护专业术语的基本框架,对核心名词进行专业解释,初步建立文物保护专业术语名词体系,为文物保护的实践研究,以及学科框架的建设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厘清术语的内涵与外延,使研究者在使用术语时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也使文物保护专业术语体系更加专业化和准确化。

3.2 充分征求相关机构的意见

文物专业术语的审定过程中,要注重学科间的协调和征求国内专业领域专家学者的修订意见,并对专家的反馈意见进行认真讨论和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术语编制单位没有充分意識到征求意见的重要性,征求意见范围不够广,针对性不够强。因此应该拓宽渠道,将初步确定的名词术语体系在网络公布,使相关机构都能够发现问题,提出意见,确保术语更加专业和规范,从而有利于术语在今后的推广和使用。

3.3 适当采用国际术语

文物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虽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各国文化遗产千差万别,其保护方法各异,但在文物保护理念及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有其一定的共性。我国文物保护专业术语的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相比之下,国际上对于文物保护专业术语的研究起步早且系统深入,参与研究的主体范围广,成果类型多。因而,我国可以立足国情,借鉴国外术语。比如欧洲标准委员会已于2011年8月颁布实施了英法德三语对照的《文化财产保护:主要术语和定义》[3],此术语标准不单有分类,还对每个词条给出了解释和注释,能较好地规范和引导保护实践。此外可以借鉴盖蒂保护所、加拿大文物保护所等知名文保机构出版的名词术语专著,在对其他国家文物保护专业术语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术语。

3.4 加大我国专业术语的推广使用

文物保护专业术语在整理审定之后,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其价值。今后要加强文物保护术语的宣传和推广实施。各级高校、文博等科研机构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要积极推广专业术语在教学、文物修复工作等场合的使用。文物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积极引用专业术语,同时开展文物保护术语规范化使用试点,促进文物保护行业人员充分了解和使用专业术语产生的社会效益。此外要加强国家和地方的宣传,利用文化遗产的平台和媒介使公众认识到文物保护术语的现状,引导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行业术语的理解和执行。

参考文献

[1]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EB/OL].(2021-11-23)[2022-06-10]. http://hbba.sacinfo.org.cn/stdList.

[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名词[EB/OL].(2022-04-14)[2022-06-30]. http://www.cnterm.cn/sdgb/sdzsgb/.

[3]李春玲,欧洲标准《文化财产保护—主要术语和定义》概况[N].中国文物报,2015-05-29(006).

作者简介

王茜,硕士,故宫博物院馆员,主要从事文物保护与标准化研究。

李根,博士,故宫博物院馆员,主要从事文物保护及科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瑞洋)

猜你喜欢

标准化建设专业术语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名胜古迹
超声及影像学常用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油气储运标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