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骨病科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体会 *

2023-11-25张仲博王上增韩小飞郑福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骨病骨伤案例

张仲博 王上增 韩小飞 韩 磊 郑福增

(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医骨病学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内容和分支,是研究运动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及防治的临床学科[1]。2019 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特别是优秀精品课程的建设,打造体现中医骨伤专业特色的“金课”、淘汰质量低下的“水课”。在此背景下,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开展了对校级精品课程中医骨病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现总结如下。

1 课程建设的目标

2018 年陈宝生部长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是全国第一批成立的骨伤专业,这就要求中医骨病学大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用、学,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互联网信息等前沿技术与教学相融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把中医骨病学打造成“金课”。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内容

2.1 中医骨病学线上内容建设中医骨病学线上内容建设要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它包括课程建设背景、内容、目标、考核标准、设计原则、教学团队和学时分配。(1)建设背景主要指课程的建设要符合时代要求,不仅要体现中医骨伤的特色,尤其是河南地方特色,如疾病诊疗吸取河南平乐正骨和河南少林用药特色;还要适应学术的发展,使课程中既有成熟的内容也有前沿的技术;此外,还要符合中医骨伤专业学生本身的特质。(2)内容框架和课程目标要注意专识和通识的培养,传承知识、提高素养。(3)考核标准主要是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包括精品课程的线上成绩和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则是最后的卷面考试。(4)设计上无论是线上课还是线下课都要做到结构化,即起-承-转-合。“起”要做到单刀直入、吸引眼球,甚至源于错误,用热点八卦、动画视频、精美图片来起引子的作用;“承”要做到有逻辑、有条理,逐步进行;“转”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要作出小结,给出谜底,启发思考,甚至做到让学生意犹未尽。(5)教学团队要体现专业性、全面性和梯队性。团队要有学科带头人负责专业的方向、经验丰富的教授负责课程的严谨程度、科研能力强大的博士负责课程的前沿、讲师和助教负责课程的讲授和答疑,更要有实训和实验平台的老师负责课程项目的拓展,强大的团队才是一流课程建设的保证。最后,在学时分配上,线上视频课程18学时、线下课程28学时、实训和实验课8学时,共54学时。

线上部分,将课程重点内容分给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名师,由智慧树专业视频制作团队对章节内容进行视频录制,共分成60 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视频时长约为10 min,学生在中国大学慕课(MOOC)在线课程平台注册后登录学习。课程分为公告、课件、考核、讨论四个模块,每周助教发布公告和主题帖,计划学习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线上学习课件(视频);每章节学完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考核;讨论模块,平台提供线上讨论和答疑解惑,课程负责人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难点提出来,大家讨论并进行理解记忆。

2.2 中医骨病学线下内容建设课程助教进行线上学习难点、疑点等各种问题汇总,交给线下代课教师,教师在上课前完成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关注点的掌握。线下以翻转课堂、案例式、讨论式等混合式教学方式为主,教师集中精力解决教学重点、疑难点问题,拓展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初步构建临床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方面:根据课程实训教学大纲建立实训室,进行各种操作活动。本课程的实训内容是关节腔的穿刺、引流,局部痛点的神经阻滞治疗,小针刀治疗等。通过各种具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训成绩评定包括教师评定、小组学生互相评定与自我评定等多种方式。

2.3 思政教育的融入中医骨病学是中医临床骨干课程,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中医骨病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中医药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同行并重,协同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文化素养、爱国情怀,有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有助于提升中医骨伤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中医骨病学从课程育德目标、思政融入点、教育方法和载体途径等方面入手,加强了该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骨伤学院的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换表达方式,寓教于课、寓教于乐,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中医骨病学的思政教学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是从教师的“我要告诉你”向学生的“我想学什么”转变的过程,是让课程思政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过程。“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手段

中医骨病学是中医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众多,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同时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掌握临床操作技能。这就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求较高。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学院教研室在中医骨病学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3.1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的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2],是将临床上遇到的具体问题设置到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讨论、学习,培养其发散思维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进行PBL 教学的过程中,将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转归等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以不同知识点为契机,组织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将讨论后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并分配给不同学生,让其自主寻找问题答案、摒弃错误信息、精练答案内容,以合适的方式在下一节课中阐述。通过PBL教学不仅能完善教师对相关疾病的整体认知和鉴别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将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的能力[4]。

3.2 案例库教学法的应用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引起教学理念的革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被教育学者广泛认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方法之中,比较成功的为案例教学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及观念培养上存在显著优越性[5]。

首先,针对性是选择案例的最重要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编教学案例的时候,必须在各种层次和时间选编有针对性的临床案例[6]。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必要因素,对于医学案例来说,某个疾病包括生理学、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对于本科生阶段教育来说,由于学生已经系统地完成了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并且有一定的临床知识,开展以病例讨论为主的案例教学相对容易,因此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尤为重要[7]。骨科疾病的年龄阶段发病明显,如幼儿多桡骨小头半脱位、青壮年多见骨折外伤、年老者多见骨质疏松;并且有些疾病与职业、饮食等密不可分,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常见于教师、会计、司机等,痛风性关节炎多与患者喜饮啤酒、吃海鲜有密切关系。因为每批学生见习时间不同,所以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见到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疾病,故要求带教老师要将遗漏的疾病以生动的案例呈现出来,以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其次,案例教学法还具有真实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带教老师应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工作,丰富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病例也来源于临床工作中,案例涵盖各系统,与多学科相关,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胚胎学、营养学、免疫学、心理学等,这样的病例为学生创造了高度仿真的教学情境。来源于临床实际的案例是最有说服力、最生动的,可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及讨论的兴趣,且能终身记忆。

骨病案例库教学应渗透多方面的知识点,还应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且能激发思考、具有一定启发性。一方面,这对培养学生全面和细致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其综合判断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思路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达到培养其临床思维的目的。

4 前沿的技术教学手段

中医骨病学建设要符合时代要求,要体现中医骨伤的特色,尤其是河南地方特色。其次,还要适应学术的发展,使课程中既有成熟的内容也有前沿的技术。

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教研室在开展中医骨病学教学的过程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前沿的手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1 基于3D 打印技术的中医骨伤临床实践教学在中医骨病临床分阶段实践教学中应用3D打印技术,学生对骨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用法用药的掌握要优于应用传统理论教学方法。传统的骨科临床教学模式,或利用X 线、CT 和MRI 胶片,或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或进行简单的病案讨论,这些方式太过平面。把3D打印技术引入课程的分阶段教学,通过各种3D打印模型,使每位学生可以直观了解骨病中部分骨折的分型、直接参与内固定植入物的安装,提高了课堂参与性和互动性[8]。

骨科临床教学不但需要使学生能阐述疾患的特点和进行准确的诊断,还需要使学生能制定治疗方案。但是同一种疾患往往会有多种手术方案,究竟选择何种术式更合理,对患者康复更好,这是医师考虑的重点。在向医学生进行相关理论讲解和演示时发现,由于学生不具有临床经验,对外科操作十分生疏,往往学习周期长,对手术方法的选择没有判断能力。此外,骨科临床操作性强,而缺乏临床动手机会也是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

通过各种3D打印模型,每位学生可以对骨科疾患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切身体会内固定植入物的安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在模型上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时,根据自身体会提出很多问题,授课教师予以相应的解答,显著提升了课堂氛围及互动性,极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结合骨科临床教学的特点,将基于影像学资料的3D打印技术引入骨科临床教学,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的距离,可提高医学教育骨科临床部分教学质量,方便学生对解剖结构和骨性标志的记忆及手术入路的掌握。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做到“立体化”和“全面化”。因此,把3D打印技术引入中医骨病实践教学,能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骨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路径,建立临床思维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4.2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中医骨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医骨病学是中医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临床课程的实施过程伴随着体格检查和实践案例教学。教材中体格检查描述抽象、配图简单,甚至没有配图,全靠个人想象,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掌握[9]。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通过设置案例场景与学生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一对一实景模仿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亲自在SP 身上进行体格检查,教师和SP进行反馈和纠正,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检查操作的要点。另外,SP 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能有效提高其对疾病的诊疗能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SP 教学更具优势的方面在于,可借助对个性化病例资料的获取与分析,使学生更早介入临床,这比早期的见习更有说服力。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也可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如男大夫怎么检查女患者、特殊患者如交通事故肇事者和患者同在如何沟通等。同时SP对学生期末和毕业考核给予直接和间接的反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4.3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线上骨病实验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由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图像技术和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交互而成,是一种可以设计、体验的计算机虚拟仿真系统。把VR 技术引入课程的分阶段教学,每位学生都可以直观了解骨病学各个章节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甚至可以深入到微观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探讨和分析疾病。因此,把VR 新技术引入中医骨病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由于部分实验仪器、实验耗材昂贵,部分实验试剂有毒,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部分实验教学内容无法实现[10]。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及智慧教育的发展,虚拟仿真实验逐渐应用于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中。学生可以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线上操作,对骨病知识学习起到了拓展作用。

5 小结

中医骨病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高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快速学习,让学生能力差一点的学生能反复学习,把知识点融会贯通;同时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和前沿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系统理论的理解和对具体操作的感性认识,使其初步形成一定的临床思维,也能增强其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这种混合式教学值得在中医骨伤专业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骨病骨伤案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国家发明专利 六十分钟见效 专治颈腰骨病 记者二次专访——中医外治 快速见效 快速治愈 持久稳定
国家发明专利 六十分钟见效 专治颈腰骨病 记者二次专访——中医外治 快速见效 快速治愈 持久稳定
国家发明专利 六十分钟见效 专治颈腰骨病 记者二次专访——中医外治 快速见效 快速治愈 持久稳定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