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情境引入,助推核心素养

2023-11-25

中学数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情境素养

卢 云 李 铁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发挥情境设计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比小学大幅增加,课堂容量加大,难度上升,一旦课堂缺少生成与生机,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下降,无法真正发展核心素养.而巧妙而真实的情境引入,能很好地唤起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好奇感、渴求感以及探究、协作、交流的欲望,提升数学探索的主动性,发展学习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

1 情境引入的意义与原则

1.1 情境引入的意义

(1)合情合理的情境引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每一堂课都是新的开始,如何把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快速转移到即将开始的数学课堂中,对于有效推进课堂节奏,促使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至关重要.因此,设置精彩、有吸引力的课堂引入无疑是教学整体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经历教材内容呈现的过程,尽可能在逼真的活动中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完成信息的传递,建构新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顺利推进课堂进程,完成教学预设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目标.

(2)精心设计的情境引入可激发学习动机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时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那么求知、探索、实践活动表现出的就都是主观行为,也就容易实现高效学习.

基于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巧妙的情境引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以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显得极其必要.

(3)别出心裁的情境引入有助于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师生之间营造的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课堂效益.情境引入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开始,亦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开始.在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更乐于更主动接受新的知识,促使教学产生良好的循环效果.

(4)用心推敲的情境引入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联接

情境引入可以成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巧妙的情境引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复习旧知,同时又让新知“呼之欲出”,顺理成章地切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1.2 情境引入的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情境创设可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的素材.注重情境素材的育人功能,注重情境的多样化,这是对教学素材的选取由简单化、模式化向多样化、创新性转变的要求,也是对情境引入围绕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需要有以下原则.

(1)情境引入应围绕教学目标,具有系统性

引入要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论系统上,准确且服从教学过程全局,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更加清晰、完整,富有启发性.

(2)情境引入应具有操作简洁性,动手操作简单

情境引入应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使学生乐在其中,对后续的教学有着莫大的推动作用.

(3)情境引入要符合时代特点,也要结合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指的是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时间场合.情境引入应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面对全体学生,从而呈现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2 初中数学课堂中情境引入的方式

2.1 信息技术型引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信息技术具有声色俱佳、动静结合等特点,能够同时作用于多种感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把学习内容以灵活多变、具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解决教师难以讲解清楚、学生难以学懂的问题,创造出一个模拟逼真、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电梯的升降、货物在传送带上的传递、摩天轮的旋转、闹钟指针的运动)欣赏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然后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展示,帮助学生感受新知,并轻松愉悦地理解、掌握新知.

又如,在讲授“直线、射线、线段”时,通过多媒体动画“蜗牛的梦想”,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直线、射线与线段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体现“立德树人”并实现人文教育在课堂中的延展.

2.2 故事型引入

故事型引入,就是利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课堂.结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的、富有生动故事情节的内容所吸引等心理特点,讲述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知识起源、数学文化,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初次介绍数形结合思想时,可以讲述“青蛙与鱼”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数”与“形”的关系与各自的优劣,这样的学习既轻松又深刻.

再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讲述笛卡儿关于蜘蛛网的故事,既让学生了解了数学文化,又渗透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的学习方式.

2.3 悬念设置型引入

根据初中学生刨根究底的心理特征,在情境引入的时候,通过精巧的构思,提出富有创设性的问题,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全身心投入其中进行积极的思考,提升核心素养,发展“四基、四能”.

例如,在进行“乘方”的教学时,设置了问题:“将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对折一次后有几层?对折两次后?n次呢?正常状况下,一张普通打印纸厚度的纸折十次有多高?能折出十次吗?”等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出新课的同时,增加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在进行“镶边与剪纸”的教学时,教师展示两幅图案(“囍”、窗花),引领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产生实践的欲望,让“三会”思想在课堂中生根.

2.4 实物直观型引入

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而实物往往可以给人立体、直观、形象的感觉,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适当的使用实物直观引入既能让初中数学课堂更贴近生活,又能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的教学时,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立体实物(如圣诞帽、乒乓球、笔筒等),并带到课堂进行展示,促使学生快速进行立体图形种类的建构,同时使得原本抽象的几何概念变得形象直观.

2.5 数学活动型引入

数学活动应是初中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探究,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开展教学,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扩展数学视野;通过数学活动还可以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验证数学猜想,将数学拓宽到生活现实领域.因此,数学活动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核心素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进行“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时,教师布置学生在周末准备各类实物素材(胡萝卜、火腿肠、黄瓜、苹果等),然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实践中变得具体、形象起来,寓教于乐,将知识的传授融入到数学活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进行“奇妙的七巧板”的教学时,学生通过自己制作七巧板既可提高动手能力,又可发现数学规律,并动手拼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

3 总结

“课程标准”指出,要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就要求数学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更应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思维,具备相应的数学核心素养.而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现实世界”;体会数学的魅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去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传递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素养.

换言之,新课程标准下,精心设计的情境引入,将开启学生探索数学之门,是学生走进数学、获得数学发展之门,定能助推学生的“三会”数学核心素养.Z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情境素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