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2023-11-25甘肃王晓永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双减个性化文本

◎甘肃/王晓永

作业的设计与优化,既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关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顺应时代教育发展潮流,立足“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积极改变作业设计的“老面孔”。要抛弃单一枯燥的抄写,要挣脱题海战术的桎梏,有效建构作业新模式,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立足“双减”设计个性化作业的原则

首先,应严格把控作业时间。“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在作业时间上给出明确要求,即初中生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90 分钟为宜。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统整式读写作业时,应基于“双减”理念,适当布置作业任务,且要确保作业数量的少而精,以此促使学生在饱满的热情下完成作业。

其次,应确保作业难度适中,即教师在设计统整式读写作业时,不可超越学生的认知范围,也不能太过简单,应设计难易适中的作业,给予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机会,使学生能通过“跳一跳”,自主完成作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

再次,读写统整式作业的设计应体现趣味性。兴趣是展开一切活动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投入于某件事,离不开兴趣的支撑,故读写作业设计应符合中学生学情,使学生乐于做、主动做。

最后,基于“减负增效”这一目标,读写统整式作业的设计,还应逐渐向多元方向延伸,既可布置书面与实践结合的作业,也可布置动手实操的作业,以此使作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二、立足“双减”设计个性化作业的路径

(一)设计多样化个性作业

“双减”政策的推行落实,从表面来看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但本质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学科多元能力,为学生获得长足可持续的发展奠基。从以往初中语文布置作业的情况来看,存在很显著的作业量过大、“千人一面”等情况,这不仅使得学生难以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而且影响了最终的学习实效。因此,为更好地践行“双减”理念,教师在设计个性化的语文作业时,应突显语文作业的多样性,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激活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探究转变,使语文作业焕发鲜活且持久的生命力。

例如,执教《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时,在“减负”理念指导下,笔者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切实把握文章主旨,为达到培养学生多元综合能力这一目标,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语文作业。首先,注重基础知识,着重挖掘文本中的易错字,如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等,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记忆;其次,为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赏析文本中的语句,自主梳理文本的思路与结构,并能在完成阅读后,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对整个故事情节进行复述;最后,设计发展思维品质的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若你是沙利文老师的学生,对于这样的教育方式,你认可吗?请阐述认可与否的理由。”此种作业设计从基础层次出发,到思维发展闭环,突出了多元化,有利于在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

(二)设计梯度化个性作业

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千篇一律,致使很多学生存在“吃不着”或“吃不饱”的现象,最终影响了学习实效。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认知能力、学习基础、理解水平都有差异,“一刀切”的模式显然不符合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时,应充分体现梯度性的设计原则,即教师要重视差异,尊重差异,结合初中生的具体学情,为各梯度学生设计个性化的作业任务,以此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切实强化学生语文读写能力。

例如,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歌行体的古诗,对初中阶段的部分学生来说,很难通过教师“一刀切”的讲解,完全将知识内容内化。教师可详细了解每个学生具体学习情况,针对各梯度学生的学情,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分层作业。首先,对于学困生来说,作业设计应以基础达标为准,让学生理解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内容;其次,对于中等生来说,设计的作业内容应有所升华,应重视学生素养的拓展,让学生深刻解析文本情感,体会诗人描写的意境;最后,针对学优生,教师应以拔高拓展为主,让学生立足自己的所思所想,对文章思想及结构脉络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杜甫的其他诗歌,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此种梯度性作业的设计,能使作业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设计实践性个性作业

教师立足学生的行为能力与年龄特征,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付诸相应的行动。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意识已日渐成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单纯书面性的作业很难激活其高效完成作业的动力,且千篇一律的作业极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因此,基于“双减”背景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不仅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层次性,同时也应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以此达到强化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感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学习《猫》一文时,根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人与动物”,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文本的中心主旨,更是为了培养初中生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并以此引导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懂得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地待人接物。为深化这一学习主题,笔者在设计个性化语文作业时,充分考虑这一阶段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且在生活中接触过众多小动物,所以笔者为学生设计以“动物”为主题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搜集资料,或者通过实地观察的方式,写一篇有关饲养动物经历的作文,并在作文中详细描述动物的习性特征,以及饲养动物过程中发生的趣事。此种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不仅能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四)设计创新性个性作业

从以往教师设计作业的形式来看,机械单一的模式最为常见,这就将学生的思想意识禁锢在书本之中,不仅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也削弱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致。基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初中语文教师在基于“双减”背景设计个性化作业时,应紧跟教育新政策,既要为学生“减负”,又要符合学情,为学生设计创新性的作业,促进其思维的深度发展。

以《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这一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编排的内容有童话、诗歌、神话及寓言等,这些文本涵盖了极强的想象力,引人遐思,通过学习能促使学生运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本单元的习作任务是“发挥想象和联想”,这正好为教师设计创新性作业提供了契机。因此,立足于“双减”背景设计作业时,应以教材为基,充分挖掘教材中高效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设计创新性的作业,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强化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认真学习理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类型或者主题的故事,然后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改写或续写。此种创新性作业形式与“双减”理念相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度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双减”背景下,对作业的设计方式进行重构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做好提升教学质量的“加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减法”,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值得认真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本着“减负增效”的目标,创新作业设计的新模式,通过设计多样性、梯度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的作业形式,有效激活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进一步强化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使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作业完成体验与收获,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猜你喜欢

双减个性化文本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