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安徽工业文化传承策略研究
2023-11-23黎启国储祖臻
黎启国 储祖臻
一、 引言
在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下, 城市发展逐渐由增量发展转型为存量更新, 许多城市面临着“退二进三”的转型, 部分传统产业的生产设施、 生产工艺及运输仓储方式随之优化调整, 产生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产业型建筑。 2021 年5 月, 相关部门发布«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 年)», 从国家层面对繁荣工业文化、 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进行了统筹谋划。 2022 年,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管理, 提高中国工业软实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出台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 目前中国工业文化发展与传承逐渐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文化保护政策和文化旅游融合的推进,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逐渐成为工业文化传承的指导思想与发展路径。 在工业文化发展传承与工业遗产更新的背景下, 如何系统完整地保护工业遗产, 传承弘扬工业文化精神, 是需要深入思考的现实课题。
在工业文化传承的语境下, 工业文化研究可分为文教融合和工业遗产保护两个方面(图1)。 文教融合关注工业文化发展的趋势, 对工业文化课程建设及品牌塑造进行探讨[1][2]。 工业遗产保护则主要围绕城市、 遗产、 社区和文化的关系展开, 包括工业遗产开发保护的策略研究及工业文化价值的探索, 或对工业遗产旅游进行实证研究。 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 学术界对工业遗产已有一定研究(图2), 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对工业遗产相关的概念进行研究, 如红色工业遗产[3]、 工矿遗产[4]等, 或对工业文化传承语境下工业遗产和景观活化进行研究, 如工业遗产再利用策略[5]、 工业遗产景观重构[6][7]等。 二是以具体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为基础, 对其改造理念、 规划设计手法进行分析[8]; 还有部分研究尝试构建工业遗产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设计再生路径[9]。 三是从宏观层面上总结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10]。 在实践层面上, 全国多地开展了工业遗产活化工作, 产生多个地标式的城市更新项目, 如首钢工业园、 北京798、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等。 随着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 其保护逐渐脱离传统的再利用模式, 开始基于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 科学技术、 经济发展等价值寻求其与政府管理、 城市更新相结合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图1 工业文化研究图谱
图2 工业遗产研究图谱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整合多元自然及历史文化资源, 建构历史文化空间体系逐渐成为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11]。 这迫切需要在宏观尺度上基于工业遗产的时空聚集性与地域关联性探究其保护策略, 促进工业文化传承及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 安徽依托丰富的工业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在塑造和传播地区形象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搜集的工业遗产主要来源于2017—2023 年发布的«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2 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收录的项目, 同时结合史料、 相关文献和网络资源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作为补充, 统计出安徽省工业遗产共计105 个。 立足安徽工业发展历史和工业遗产总体分布概况对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和工业文化传播途径予以系统探索, 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路径机理进行学理探究。
二、 安徽工业遗产历时性分布特征及保护现状
(一)安徽工业遗产历时性分布特征
安徽工业基础薄弱, 建国初期, 第一产业(农、 林、 牧、 渔业)占比约75%, 工业占比仅7.9%;工业企业多为传统农耕社会手工业简单再生产的典范, 并以传统的食品制造与工矿生产为主, 该时期工业遗产主要集中分布在芜湖、 蚌埠等地。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安徽在纺织、 钢铁、 机械和电力等行业发展迅速, 成立了贵池茶厂、 淮南电厂、 安徽造纸厂等工业企业。 “一五”计划时期, 安徽省大力开展工业建设, 重点发展了制造业、 采矿业和一些主要的民用轻工业[12], 在淮河、 长江流域形成工业遗产分布区。
20 世纪60—70 年代, 安徽省机械工业发展较为顺利, 皖西和皖南地区响应国家政策在靠山隐蔽的区域开展小三线建设, 形成以生产常规武器为主的综合配套后方军事工业基地[13]; 城市地区兴建了以芜湖重型机床厂、 马鞍山建筑材料机械厂为代表的现代企业, 并建设了安庆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 白马山水泥厂, 为安徽石油和水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 小岗村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土地政策, 乡镇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以合肥、 芜湖、 铜陵为代表的城市围绕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强力推进结构调整, 在信息化产业、 汽车制造业、 轻纺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工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工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表1)。
表1 安徽工业遗产概况
(二)工业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构成
1.宏观层面的集聚性分布
在安徽省工业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上, 主要集中在皖南区域、 淮河流域、 皖西大别山区和长江流域。 淮河流域的工业遗产分布区域有城市、 矿区、 山川、 水利等多种地域形态, 因此其工业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 皖西大别山区的工业遗产则是在“备战、 备荒”的背景下产生, 布局形态以靠山、分散、 隐蔽为主, 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山地工业建筑遗存[13]。 以矿产资源为特征的城市主要有淮北、铜陵、 马鞍山、 淮南等, 这类城市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物质财富。 以淮南为例, 因矿产资源开发使该地留存极具历史价值的矿物开采区、 运输铁道、 开采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此外, 省内一些城市的工业遗产都是现代化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与现代并存, 体现了工业发展的传承。
2.微观层面的遗产构成
工业文化是围绕着工业生产、 技术创新、 市场经济等形成的文化形态, 不仅包括了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机械设备、 工业厂房等物质文化, 也涉及到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价值观念、 社会制度、 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 微观物质层面上的工业遗产可分为生产类用房、 附属配套用房及机器生产设施。生产类用房主要包括厂房、 车间、 矿区等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业用房, 一般分布在矿井、 铁路附近[14]。附属配套用房由工人住宅、 街区、 配套服务设施组成, 一般分散在城市社区中。 在自然层面上, 安徽具有丰富的环境资源和自然风光, 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 安徽文化资源的产生和累积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其构成丰富, 既有新安文化、 江淮文化、 皖江文化, 又有丰富的民俗和建筑资源, 地域文化种类繁多, 特色鲜明。 同时, 安徽工业文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形成, 在自然、 物质、 文化的作用下塑造出具有特色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受此影响, 安徽工业文化既具有与地域文化融合的特点, 又有工业生产孕育出的独特的工业文化体系特征。
(三)安徽工业文化传承的困境
1.工业旅游产品缺少竞争力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随着城市更新、 社会变革、 企业重组等因素, 工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可能会由于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淡薄、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产生不可逆的破坏。 与工业遗产保护同样面临窘境的是, 部分地区未能充分发掘工业遗产旅游的产品特色, 缺少有效的旅游宣传活动, 工业企业品牌效应不突出, 厂区内缺少旅游要素, 导致工业旅游缺少核心竞争力。 同时, 许多城市也尚未形成完善的工业旅游体系, 体验功能较单一, 配套设施不完善, 也成为了阻碍安徽省工业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因。 因此, 如何有效整合安徽工业遗产资源, 开展配套设施建设,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综合开发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工业遗产保护意识匮乏
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层面, 经济效益往往是开发部门考量的关键要素, 现阶段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多以商业为主要业态, 缺少文化的积淀与延续, 因此, 如何将经济效益、 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结合, 实现工业遗产再生, 从而激发区域活力, 是工业文化传承与工业遗产再生的痛点与难点。 同时, 在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城市化语境下, 老工业区正处于闲置待拆的状态, 部分工业遗产由于资金匮乏、 管理经营不善逐渐沦为二次废墟。 然而, 安徽工业遗产缺少法律认定的保护体系, 其再利用机制也尚未形成, 工业遗产的地位被边缘化, 逐渐被生态绿地、 城市商业综合体替代, 这些工业遗产中所蕴含的工业文化底蕴也随之消失。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立场, 工业遗产是城市的固有记忆, 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3.工业文化的社会接受度不足
工业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安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公众对于文化的认知集中在古代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上, 对近现代出现的工业文明所知甚少, 因而整个社会对工业文化的接受度不足, 工业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挑战[15]。 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 应将工业文化及遗产保护列入城市文化保护的范畴中, 准确把握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定位, 建立起协调联动、 融合发展的新机制, 使工业遗产的再生与文化、 生态、 科技、 教育深度融合, 促进工业文化在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中增值。
三、 安徽工业文化传承对策刍议
(一)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以生态为导向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自然生态工业旅游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 特别是以黄山、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大运河安徽段等为代表的世界遗产。 根据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 安徽省共有5 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寿春城、 凌家滩、 双墩、 明中都皇故宫、 蚌埠禹墟), 国家A 级旅游景区618 家, 其中5A 级12 家,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15 处, 并拥有多个红色旅游景区和特色旅游小镇。 在工业旅游资源的分布中, 宣城、 芜湖、 亳州、铜陵等地的工业旅游资源数量与自然旅游资源数量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在这些地区, 工业旅游可以观光型自然旅游为依托, 将传统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与工业旅游资源相结合, 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如, 长江三峡风景区是典型的以工业旅游资源为依托的综合旅游项目, 它是集传统文化、 建筑考察、人文艺术、 游览观光等为一体的国家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 该地区有葛洲坝和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力工程——三峡大坝, 这两项工业景观和当地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形成了长江三峡独特的风景。
2.以产业为导向的酒文化旅游模式
亳州、 六安、 阜阳、 淮北等可依托当地的酒文化, 发展以酿酒企业为载体的工业旅游。 在地理位置上, 淮河流域流经我国华东皖苏和华中河南地区, 是我国中原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地区作物富饶, 土壤肥沃, 形成了我国天然的酿酒带——黄淮名酒带。 据史料记载, 亳州濉溪镇在殷商时期已开始酿酒, 并有以酒祭祖祈祷的习俗[16]。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皖北酿酒业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形成了以亳州、 濉溪为中心的烧酒作坊群。 改革开放之后, 更是涌现出了古井贡酒、 皖酒、金种子等大批名酒, 安徽酒文化日久弥新。
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该城市依托五粮液景区开展“十里酒城”工业旅游后, 又先后兴建了酒文化博物馆、 流杯池酒文化公园等文化特色街区, 并和重庆江津区、 泸州共同打造了五粮液—泸州老窖—“江小白”酿酒文化工业旅游路线, 积极推动文旅一体化发展。 安徽省具有悠久酿酒产业历史的城市可以将酒文化与酿酒企业深度融合, 建立差异化的旅游业态, 实现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比如亳州可以利用酿酒企业的工业资源(如古井贡酒生产工厂、 生产设施、 酒文化博览园等)与三国文化(如曹操运兵道)、 道家文化(如花戏楼)、 中医药文化古迹、 (如华祖庵、 中医药文化博览园)结合,共同打造创意文化街区, 开展节事旅游、 产品体验售卖活动等; 在共创文旅品牌方面, 也可同阜阳金种子、 淮北口子窖、 蚌埠皖酒等酿酒工业企业携手打造工业文化旅游精品目的地。
3.以产业为导向的茶文化旅游模式
在1915 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茶中, 安徽的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 黄山毛峰、祁门红茶榜上有名, 太平猴魁、 祁门红茶更是双双获得银奖。 安徽茶叶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天柱山、大别山一带, 并有皖南和皖西两大茶区。 在微观层面上, 茶厂内传统生产工艺、 厂房及设备都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用促保可以实现工业文化的活态传承。
近代以来, 大量茶叶加工企业的出现促成了工厂标准化加工生产的新局面, 改变了以往家庭手工制茶的产业格局。 以茶文化为依托的工业旅游, 不仅可以观赏茶乡的自然风光, 参与茶叶的采摘、制作, 参观茶厂, 开展茶艺活动, 还可以通过打造茶道、 茶宴、 茶具等产品进行茶文化的传播, 使茶厂成为文化旅游、 工业遗产、 文博艺术多方面的融合体, 将乡村振兴、 茶文化和工业遗产串联在一起, 共同促进安徽以茶文化为依托的工业文化传承。
4.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红色工业旅游模式
红色工业遗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或在根据地实行工业生产, 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业建设,抑或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都遗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工业遗产。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 红色工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历史、 艺术和技术价值。 安徽红色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其保护和再利用兹事体大。 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 应将其作为文化载体进行红色文化的有序传承。
安徽拥有2 个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 7 条红色旅游线路、 5 个红色旅游景区和丰富的红色工业遗产资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中国航天603 基地, 小三线建设时期的皖西机械厂、 利群机械厂以及广德煤矿等工业遗产都自带红色基因, 承载着城市记忆与民族情感, 将这些工业遗产和文艺实践、红色教育相结合, 打造“研—学—游”一体的工业旅游体验, 不仅能拓宽红色文化旅游路径, 还能优化红色文旅产品结构[15]。 如«你好, 李焕英»的拍摄地湖北襄阳市卫东机械厂, 建于1964 年, 属三线工业遗产, 厂中仍保留着历史原貌, 80 年代的建筑给人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 电影播出后, 该地因其独特的历史风貌迅速走红, 并成为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
5.矿区工业旅游模式
安徽是我国华东地区煤炭储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矿业发展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 安徽采矿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汉唐时期冶金业和采矿业已十分繁荣; 近代以来, 逐渐形成两淮流域煤炭开采区, 大别山地区的金、 银、 铅矿开采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和皖南的金、 银、 铜矿和水泥石灰岩开采区(表2)。 淮北烈山区、 铜陵市铜官山、 淮南大通区等地通过生态修复、 景观重生的方式将老旧矿区改造为国家矿山公园, 实现生产空间向生态公园的转变。
表2 安徽省资源城市概况
发展矿区工业旅游首先应进行矿区整治, 通过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的修复将矿区整治为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观场地。 同时应将水体修复、 植被修复、 土壤修复与物种保护等内容纳入其中。 工矿建筑遗产则可以运用“废墟”保护、 “围合”保护、 原地更新保护等方式, 使其形成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功能和形态[17]。 在矿区的旅游开发上, 应以工业文化为基础, 开发出工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的旅游项目, 将废弃矿区打造为矿山公园、 休闲旅游基地、 农业旅游观光园区、 湿地公园等[18]。
(二)优化工业文化传播途径
第一, 明确工业文化的定位, 在«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2003 年)和«无锡建议»(2006年)中, 强调了工业遗产具有历史、 科技、 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因此, 在开展工业文化内容开发时,合理确定遗产地价值, 深入挖掘地域工业文化特征, 如废墟景观、 工业元素、 生产工艺及流程等,结合场地特色予以应用[19]。 同时, 明确工业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 如红色工业文化包含着“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 勇于争先、 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 家国情怀“等时代精神, 在开发过程中予以发掘、梳理、 再现, 丰富工业文化的传播内容。 在工业文化的宣传内容上, 结合多种人文资源, 依托自然环境、 红色文化、 历史文化等资源, 丰富其文化内涵。
第二, 优化工业文化宣传途径, 通过微博、 微信、 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宣传, 利用工业遗产自身的“网红属性”带动工业文化的传播。 建立工业文化的数字化平台, 通过在线展览、 虚拟游览、 数字档案、 虚拟现实(VR)等方式吸引不同受众群体, 为用户提供互动体验。 利用艺术展览、 文化节、 戏剧表演等活动, 将工业文化融入其中, 通过视觉和表演艺术形式传达工业文化的内涵。
第三, 在文旅融合的视域下, 应在明确工业文化定位的基础上挖掘遗产地的文化内涵, 通过IP赋能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旅游品牌。 在传播途径上, 应变革开发方式, 创新工业旅游推广方式。首先, 把握“互联网+IP”的打造方法, 通过对工业旅游符号的提炼, 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叙事, 打通链路式营销[20]; 可以在以美团、 携程网为代表的OTA(online travel agency)团购平台展示工业遗产景区的全景导览、 旅游攻略、 旅游分享及线上旅游等内容, 尽可能与目标游客产生情感共鸣。
四、 工业遗产物质空间的完整保护
(一)工业遗产保护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 国家各部委基于各自职能探索工业遗产发展的多样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注城市更新语境下工业文化的传承, 从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 认定程序、 日常监督与管理、 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规范了其保护与管理, 支持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工业特色的旅游项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城市产业升级转型的视角出发, 提出通过资源型城市老旧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 绿色更新转型, 增强城市内生发展动力, 带动城市更新及振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关注工业遗产的评估认定及修复修缮工作[21]。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从工业和旅游融合的视角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基本条件、 配套设施及服务提出了要求。
我国各地区的工业遗产保护多沿用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并由文物部门及建设部门承担其保护工作[22]。 因此, 各级政府应推进管理机制改革, 形成良好的工业文化传播环境。 作为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措施的有效补充, 安徽地方政府应发挥地方立法主动性, 构建工业遗产评价及分级保护标准、 工业旅游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公众参与、 项目权责制度等, 摆脱传统主观决策机制, 为工业遗产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提供法律及政策依据。 例如湖北省黄石市于2016 年发布的«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 解决了该地缺乏工业遗产认定标准的问题, 还对有损于工业遗产保护的行为进行了限制, 鼓励工业遗产集中展示与合理利用, 为该地工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通过建立地方性法规, 根据地区实际状况, 可以详细规定安徽各地工业遗产认定程序、 产权归属、 运营管理制度、 旅游开发资质等, 保障工业旅游市场秩序, 维护工业旅游投资者与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民间资本投资力度, 促进工业旅游良性发展[14]。 最后, 应优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探索土拍新政策, 在土地取得条件上增加招商引资、 棕地修复、 人才引入等条件, 相关企业达到标准后才可取得土地。
(二)工业遗产的地域创新
现阶段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开发以转换为博物馆、 景观公园、 创意产业园等模式为主, 部分遗产地如合柴1972、 “铜官山1978”文创园逐渐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 然而, 单一的文化与创意产业结合的再利用模式可能会因为人群集聚效应不足、 动力发展不够而使工业遗产陷入门可罗雀的困境。
1.地域元素融入, 延续地方特色
基于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传承的工业遗产更新, 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可识别性, 而且能延续城市的场所精神, 体现建筑的时代特征[23]。 徽派建筑是安徽省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工业遗产更新时, 可以将粉墙黛瓦、 砖砌花格窗、 马头墙、 园林布局等徽派元素与工业建筑中的玻璃、 混凝土、 钢铁相结合, 形成现代与传统反差的建筑意向。
2.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 传承历史文脉
无论是徽派民居还是江淮建筑, 在建筑的总体布局上, 多延续“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讲求人、建筑和环境的统一, 并强调“尊重自然、 尊重人居本身”, 力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因此,工业遗产的更新可以利用庭院进行功能组织, 使建筑虚实相生, 形成有机的建筑空间。 其景观更新应尊重原有场所特质, 修补完善原有界面, 使新功能以毫不违和的形式嵌入原有格局, 促进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 生于自然而又融于自然, 通过反哺, 使工业文化的薪火愈发旺盛。
3.创意性设计, 增加工业遗产的趣味性
在工业文化遗产的更新中进行创意性设计, 可以增加工业遗产旅游的趣味性。 已有的工业遗产创意改造业态较为单一, 以上海田子坊、 郑州砂轮厂、 北京798 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成为了各城市效仿的对象, 但部分文创园在模仿中忽略了地区的文化特色, 使工业遗产更新后的面貌千篇一律。 因此工业遗产更新应考虑创意性设计, 形成自身特色, 提升地区形象。 工业遗产的创意性设计应注意如下方面: 其一, 充分尊重场地的原有空间特征, 利用现有的空间进行创意设计, 形成工业文化展示场所。 其二, 设计中考虑公众的参与性。 传统的工业知识传播大多以展示图画资料的方式呈现, 但缺少专业知识的普通观众则更倾向于通过体验、 探索的方式接受知识[24]。 其三, 要遵循整旧如新的原则。 工业遗产的更新不宜采用置换式的大手术, 应充分利用场地中的资源创造多样的体验空间。
4.可持续的工业文化遗产景观
工业文化遗产景观具有独特的废墟艺术美, 其发展观从生产优先转换为以人为本, 它作为文脉延续的景观类型, 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全新方向。 当前工业遗产及周边环境的生态修复应结合“双碳”目标政策, 推进“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的实施, 将人文生态修复纳入其中。 将经过生态修复、 景观美化的工业遗产区和自然、 人文景观相链接, 有效整合多元化资源类型, 发挥联动效应, 形成工业遗产和景观互促共生的良性机制。
五、 结语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 工业文化和工业旅游相互交融渗透, 使各自产业中的研究空白得以补充。安徽虽然工业起步较晚, 但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文化体系。 以具有地域属性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 从区域整体层面对其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在文化传承与遗产资源整合的框架下可以有效指导其保护再利用。 因此, 基于工业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解读安徽工业遗产分布特征,进而从空间整合层面提出工业旅游及工业遗产保护策略, 不仅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题中应有之义, 更为工业遗产保护、 工业文化传承及历史文化空间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本研究基于工业遗产的统计与整理, 对安徽工业遗产时空分布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研究结论如下: 建国初期, 安徽省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发展依托传统的矿业生产、 酿酒及食品加工制造行业; 50 年代, 初步进行了工业建设并顺利完成“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 60—70 年代, 随着皖西、 皖南小三线的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发展, 安徽省工业企业增量较多, 分布范围扩大, 工业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至今, 安徽工业稳步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工业遗产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宏观层面上, 安徽工业遗产在皖南区域、 长江流域、 淮河流域及皖西大别山区呈集聚性分布; 微观层面上,安徽工业旅游资源涉及自然、 物质与文化等多个层面, 在文化、 技术等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形态多样的工业遗产群和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体系。 目前, 由于工业旅游产品缺少特色、 大众认知薄弱、工业文化的社会接受度不足等原因, 安徽工业旅游发展仍相对滞后。 笔者基于前期分析, 提出了包括自然生态工业旅游、 酒文化旅游、 矿区工业旅游等在内的五种具有徽文化特色的工业旅游模式,并探索了工业文化传承所需的物质、 制度层面的需求和工业文化传播的可优化途径, 以探寻未来安徽省工业文化传承的新方向, 为更多的工业文化传承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