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域下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探析

2023-11-23彭雷霆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科硕士文化产业

彭雷霆 牛 蓉

近年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迈向新阶段, 数字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 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缺口日益显现。 调查显示, 50.0%的被调查数字文化企业认为人才因素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 数字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滞后于产业发展实践, 成为制约当前我国数字文化行业发展的关键。 2035 年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需要整合政府、 学校及企业优势资源,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探索建立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机制, 服务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一、 新文科建设下探索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的必要性

(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对于数字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新诉求

近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数字经济、 数字中国和文化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明确提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 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为进一步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 2017 年, 原文化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 文化业态、 文化消费模式, 改造提升传统业态,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 2020 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决策部署; 2020 年11月,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发展目标。 2022 年3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 到“十四五”时期末, 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 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3]。 2022年10 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这标志着“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成为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国家战略, 也是我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关键在培养一批适应文化数字化发展需要的人才。 2022 年«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 加大文化数字化人才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选拔中的比重, 加快培育一批领军人才; 推进文化数字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 加强文化数字化理论和实践研究; 用好产教融合平台。 因此, 为切实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践, 抢占世界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的先机, 应对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亟需探索建立文化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专业学科建设。

(二)数字文化产业实践对行业应用人才提出高需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 以大数据、 云计算、 互联网、 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不仅让人们的生活进入数字时代, 而且也让文化产业业态发生极大变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 2020 年新冠疫情对于以线下场景为主的传统文化行业产生较大冲击, 但同时也促使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文化大数据、 数字内容、 媒体融合、 智慧文旅、 人工智能、 数字文博等领域成为产业融合的新热点, 并向文化遗产、 场馆教育、 演艺娱乐、 全媒体等行业渗透, 不断催生出新场景、 新模式、 新业态[4]。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 截至2022 年12 月, 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31 亿人,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 亿人, 网络游戏用户5.22 亿人, 网络音乐用户6.84 亿人, 网络文学用户4.92 亿人[5]。 数字文化消费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新常态, 文化产业进入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数字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 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 生产、 传播和服务, 呈现技术更迭快、 生产数字化、 传播网络化、 消费个性化等特点, 有利于培育新供给, 促进新消费, 创新商业模式。 数字文化产业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是数字技术在文化生产领域的创新应用。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 “到2025 年,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将达到10%”[6]。 2022 年, 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 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0106 亿元, 比上年增长6.7%, 增速快于全部文化产业5.7 个百分点; 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30.3%[7]。 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其增长的新引擎。

而人才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 当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对人才的急需是全方位的,既需要底层的直播、 营销人员, 也需要产业链前端的创意、 内容研发人员。 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数字文化产业就业研究报告(2020)»显示, 数字文化产业中游戏、 电竞、 直播和网络文学四个典型领域总就业人数约3000 万人, 其中全职就业约为1145 万人[8]。 这一从业人员规模与我国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 更突出的是, 当前大部分数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都是在“干中学”,缺乏专业知识的前期储备, 职业化素养、 数字化能力均亟待提升。 数字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 数字文化产业的人才是具有文化艺术素养、 数字技术技能和经济管理素质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创新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具有艺术与商业、 创意设计与策划、 文化金融与企业管理、 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等知识储备, 以及产品创意、 企业运营和行业治理的实践能力[9]。 这客观上对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新文科建设为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提供新契机

2018 年教育部提出进行“四新”建设, “新文科”作为“四新”之一, 旨在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 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2020 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 教育部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重要区别, 一方面在于它不仅是文科之间的交叉, 还是文科与其他非文科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 另一方面, “新文科”强调适应新技术、 产业变革与社会需求, 这意味着人工智能、 区块链、 数据挖掘、 物联网等新技术必然介入“新文科”的教学设计与培养体系中[10]。 从这两个方面看, 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既体现了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管理、 艺术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又适应技术、 产业变革和行业实践的需要, 属于典型的“新文科”领域。

培养复合性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建设新文科的客观要求[10]。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客观需要培养具备数字技术能力、 文化创意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这些能力的获取需要有行业实践经验, 因此当前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层次与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更为适配。 在此背景下, 设置以职业性培养为导向的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 是新形势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对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战略任务, 也符合国家“新文科”建设加大应用型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导向。

二、 当前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科设置始于1993 年, 原国家教委于当年第一次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创立“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的四年制本科专业。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开设文化产业课程的高校多达七百余家, 其中一部分还设立有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硕士、 博士点[11], 但目前开展数字文化产业硕士培养的高校在国内外还不多见。

(一)培养设置概况

国外高校虽然很少有直接以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命名的专业, 但与数字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并不少, 包括数字传媒、 艺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 数字图像等。 以英国为例, 开展数字文化产业及相关专业硕士培养的高校包括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皇家霍洛威学院、 爱丁堡大学、 伦敦国王学院、谢菲尔德大学、 杜伦大学等。 培养方向主要有沉浸式叙事专业硕士、 大数据与文化遗产专业硕士等,基本以全日制一年、 非全日制两年的学制开展培养。 英国各高校数字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硕士培养所属学科因各校特点及所依托的二级学院不同而有所区别。 其中, 有属于理学学科的, 如伦敦国王学院的文化与社会大数据硕士项目, 爱丁堡大学的叙事未来: 艺术、 数据、 社会理学硕士项目; 有属于文学学科的, 如伦敦大学学院的沉浸式事实叙事专业硕士项目; 有属于人文艺术学科的, 如谢菲尔德大学的文化数据管理和传播硕士项目、 英国皇家霍洛威学院的沉浸式叙事专业硕士项目; 还有属于数据科学学科的, 如杜伦大学的数据科学硕士项目等。 其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也体现了文学、 历史、 计算机、 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广泛交叉, 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英国各高校数字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硕士培养课程设置

与国外相比,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1 年为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适应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态势,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设置了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硕士点;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获得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后, 也开设了数字财经新闻、 数字文化产业专业方向。 2022 年为解决数字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 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大学、 重庆大学、 兰州大学、 吉林大学等11 所国内重点高校启动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试点工作, 并成立了由试点高校专业负责人、 数字文化产业专家、 数字文化企业负责人、 行业协会负责人等成员组成的全国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 探索适合我国教育体制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截至目前, 国内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大致分四种模式开展: 一是依托管理学科, 将数字文化产业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的一个方向进行培养, 如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数字文化产业方向)及正在筹建中的吉林大学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 二是依托艺术学科, 如北京大学与重庆大学依托艺术学院艺术学、 设计学等开展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 鲁迅美术学院依托设计学设置了数字文化产业管理与社会服务创新设计研究方向。 三是依托传播学, 如前述的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四是采用与境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形式, 以国内国外双学位的形式开展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培养, 如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数字文创与管理硕士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开展, 并于2022 年7 月获批成立全国高校首个“数字文创与管理”交叉学科硕士学位点。

将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及相关专硕培养方案、 招生计划等进行可视化分析, 形成词云图(如图1)。 由图1 可知, 当前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专硕培养以“数据”“文化”“数字”为核心, 是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的典型交叉, 以跨技术和文化视角的创新跨学科进行人才培养, 以“艺术”“人文”“社会”“媒体”等领域课程为主, 体现了社会科学的人文性、 行业实践的实操性、 多学科融合的交叉性。

图1 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专硕培养词云图

(二)面临的问题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要求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具备数字化管理能力、 数字化技术能力、 数字化分析能力、 数字化创新能力、 数字化运营能力等多方面素养; 相应需求传导到培养环节, 就意味着从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到教学方式都需要有极大的针对性。 但当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硕士培养显然还存在一些不足。

1.培养目标行业特色不突出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 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在文化行业领域的直接反映,并通过产业变革颠覆建制化的专业教育模式[12]。 因此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应以实践需要为目标、 以实践问题为导向来进行人才培养。 但如前所述, 当前国内高校的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均依托各自的优势传统学科, 或是管理学, 或是艺术学, 或是传播学, 相应人才培养方案与相关学术型硕士培养多有雷同, 培养目标指向与数字文旅行业需求结合不足,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学习、 科研项目和行业实践之间契合度不够, 导致培养目标行业特色不突出, 难以顺应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新需要, 难以适应文化产业新业态、 发展新需求。

2.核心课程交叉融合不充分

课程是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课程体系建设也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13]。 多学科的交叉、 融合已经成为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为培养解决当前经济、 文化、 社会等复杂问题的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数字文化产业专业作为交叉学科领域, 其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核心课程充分交叉融合。 国内开展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的高校显然都关注到了这一点, 在课程设置上力图体现交叉融合的特征。 如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硕士点开设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模块、 理论研究模块和特色课程模块等三大块, 主要课程有: 新闻理论研究、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数字传媒经济与管理理论前沿研究、 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专题研究、 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涉法专题研究、 文化资源开发与数字传播等。 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数字文化产业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包括“先修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四个部分,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有: 金融科技、 国际文化贸易、 数字营销、 商业模式与平台治理、 数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 创意设计与策划、 文化艺术与传播、 人力资源管理、 数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务等。 无论是华东政法大学还是南京大学的课程设置都涉及经济学、 管理学、 传播学、 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 体现了交叉引领的趋向。 但整体看来, 数字技术类课程相对偏少、 操作实践类课程偏弱, 核心课程交叉融合还不够充分。 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应至少包括数字、 文化、 产业三类知识及相关技能素养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文理交叉、 人文社科交叉、 理论与实践结合, 以提升学生的综合集成能力。

3.面向实践应用对接不紧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指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 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基本要求, 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 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 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14]。 因而, 专业硕士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 数字技术的变革导致文化产业行业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组和重塑。 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应针对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学习, 主要是面向行业实操应用。 但限于国内高校师资主要侧重学术理论研究, 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偏少, 加上现有各培养高校与企业对接不足, 设置的“实践基地”数量较少、 质量不高, 导致目前国内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在实习实践环节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难以达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与行业实际需求也存在一定差距。

三、 建设与新文科要求相匹配的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新模式

新文科建设作为新技术时代学科建设对社会需要、 国家发展的回应, 是适应技术变革、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作为回应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诉求的因应之举, 应在新文科建设的总体框架下, 瞄准实践应用, 优化培养环节, 切实为支撑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一)以面向实践应用为培养导向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新业态, 高层次、 高素质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是决定行业竞争胜负的关键。 伴随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 新业态层出不穷, 生产、 供给、 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面临新问题, 急需吸纳相应的专门人才来应对行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在培养导向上, 应立足实践应用, 了解行业实际需求, 以培养能解决数字文化产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胜任实际工作、 适应实践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并将这一面向实践应用的培养导向贯穿到从招生到教学到毕业考核等各个环节。 要真正做到以面向实践应用为培养导向, 关键在于产教深度融合, 及时明晰数字文化产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画像, 深入了解产业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 采取企业高校联合培养、 合作办学等方式, 按需定制、 定向培养。

(二)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

数字文化产业是一个高度交叉融合的领域。 有业界人士明确指出, 数字文化产业从业者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技能, “一是以客户为明确导向的针对性内容研发技能, 二是跨业态、 跨技术的集成商的技能, 三是以流量运营与变现为直接目标的内容与IP 运营的技能”[15]。 因而在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上, 应聚焦职业技能需要, 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具体课程模块上, 应包括数字技术类、 文化产业类、 文化管理类等三类课程, 明确“数字+产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知识体系,强调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升学生应用实操水平。 在课程资源建设上, 除了高校本身的理论研究成果外, 还必须对接行业头部企业, 建立实习实践课程资源, 切实提高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契合度、 匹配度。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打造多元师资团队, 构建“产业导师+学术导师”双导师制度, 吸纳数字文化企业从业者、 行业部门管理者参与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教育培养, 通过双导师制实现传统课堂教学向就业型实践教学与创新型实践教学的转变, 加强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的实践性、 职业性[16]。

(三)以实践为中心搭建“课堂学习+项目学习+实习学习”三维学习模式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也是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要以实践为中心, 搭建“课堂学习+项目学习+实习学习”三维学习模式。 一是课堂学习应以案例教学为主。 案例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式, 也是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不可缺少的一环[13]。 运用案例教学, 使学生置于案例应用场景中,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实际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意识,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分析、 讨论、 互动交流中达到启发思维、 提升能力的目的[17]。 二是在项目学习上, 吸纳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 通过项目研究的训练, 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字文化产业行业问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是在实习学习上, 充分发挥数字文化产业企业的技术优势, 创造主战场优势, 加强与产业资源对接, 建立“实践实习实训基地”, 推进实习学习的常态化开展。

猜你喜欢

文科硕士文化产业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孙文科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