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建议

2023-11-23于子淇王姚臻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非遗校本课程

于子淇 王姚臻

【摘 要】建构非遗课程体系,以校本课程为媒介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对于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丰富校本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出发,对其开发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转变课程观念,强化参与意识;明确课程目标,树立正确的非遗资源观;强化办学理念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课程内部环境;重视传承梯队建设,完善非遗师资培训体系;健全课程评估制度,明确课程评估方向等开发建议。

【关键词】非遗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5-34-05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简称非遗)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明确的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非遗资源,以学校教师为开发主体,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进行的、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开发活动。

一、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非遗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代代相传,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以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和场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一)理解非遗的内涵,坚定文化自信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刻理解非遗的内涵,才能增强文化自信的信念和力量。因此应对非遗进行系统地整合,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将非遗进行教育转化,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非遗进行认知与实践,使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对非遗进行学习与体验,从非遗中汲取坚定的文化自信力量。文化传承,教育先行,课程引领,加强对非遗的挖掘与阐释,深刻认识和把握非遗的丰厚底蕴,这对增进师生对非遗内涵的认识与理解,培养他们对非遗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丰富校本课程资源,拓宽学习载体

我国的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其主要包括口头传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工艺技能等类别。非遗具有较强的文化性、艺术性和操作性,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的形式,拓宽学习载体,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校本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而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开展,也将以往的静态说教保护模式转变为动态传承保护模式。这不仅能够让广大师生亲身体验非遗的魅力,强化师生在非遗传承中的直观感受,而且能够引发师生对于非遗的再认知,从而提升广大师生对非遗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二、非遗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推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也为将非遗作为校外课程资源融入学校教育体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在非遗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中,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也日渐显露。

(一)非遗资源转化问题

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离不开非遗资源的支撑,如果没有非遗资源的支撑,那么非遗校本课程的构想就变成了空想。只有将非遗资源转化为非遗校本课程内容时,才更有利于展现非遗的发展活力,才能够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播。其转化的目的在于能够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激发学生对于非遗的兴趣,深化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理解。

1.非遗校本课程开发水平参差不齐

《意见》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例如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将皮影戏、剪纸、中国结、刺绣、面塑、景泰蓝、烙画等30余项非遗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中,课程内容共分为节日课程、技艺课程、传统体育、修心课程、艺术课程、传统游戏6个大类,下设30多门课程。[1]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学校设置的非遗校本课程的现状是课程体系相对分散,课程资源局限。部分学校因对本地区非遗资源了解不足,认为本地区非遗资源较少,不适合开设非遗校本课程,而迫于一些政策压力,虽然开设了相关的非遗校本课程,但是整体零散不成体系,最终导致课程缺乏连贯性,内容较为单一。可见,当前学校非遗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

2.非遗校本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符

非遗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入手,通过系统的整合与评估,利用地方特色非遗资源,形成学校自主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与学生的身心需求是否相适应。而在当前的非遗资源开发中,由于受到开发模式、开发人员专业水平、对本地区非遗资源的认识情况、学校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最终所开设的非遗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接受程度相脱节,主要表现为: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因此照搬其他学校的非遗校本课程,最终导致师生游离于课程之外;有的学校片面地追求热门非遗项目而忽略地方特色,背离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最终导致开发出来的课程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形式表现,而忽视了其精神层面的发展;课程内涵的延伸与拓展受到制约,课程只停留在技艺的习得层面,学生只能从中习得相关技能,而不能真正地理解非遗的内涵及自身在非遗传承中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二)专业师资团队建设问题

非遺校本课程师资力量一般由民间非遗传承人及校内教师共同组成。非遗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践,离不开师资团队的相互协作。从非遗的特点来看,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艺性,普通教师很难在短时间成为专业的非遗校本教师。

1.非遗校本课程师资团队培训需完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中提出:“自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完成了‘十三五培训传承人群10万人次的目标任务,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教学体系、工作规范和管理方式”“研修班面向具有较高水平、掌握核心技艺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弟子”“培训班面向掌握相关技能艺能的项目从业人员”。但当前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依旧以校内教师为主力,这主要是由于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除了需要较强的非遗专业性和技艺性能力,还需要专业的教育教学、课程开发与实践知识,这是一般的非遗传承人所不具备的。而校内教师获取非遗相关技能与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自学、学校组织的统一培训、非遗传承人培训等,由于这些培训的时间相对较短或者较为分散,因此校内教师也很难获取系统、专业的非遗技艺。

此外,因现有的培训活动相对单一固化,培训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使得参训教师对培训的期待值下降,热情逐渐降低,甚至对培训活动产生了负面情绪,这也是当前非遗校本课程师资培训面临的突出问题。

2.师资队伍课程能力需进一步增强

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对非遗资源的整合。在此过程中,不仅涉及非遗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艺能的了解与掌握,而且还需要专业化的课程开发建设能力。非遗校本课程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强、主动性高,课程开发的实效性就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反之,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当前大部分从事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教师还不具备相关素养与能力。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各师范院校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对其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相关调整,增设了相关课程,但針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相关课程,却大多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这种现状也使得青年教师在职前没有课程开发的相关经历,导致入职之后虽然在理论上对课程开发有所认知,但是缺少课程开发实操能力,最终导致课程开发的形式化。

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虽然能认识到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意义,认同通过非遗校本课程能够强化学生的文化修养,拓展文化传承方式,增强师生的文化共鸣,并且具备较为丰富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经验,但是因自身对非遗的理解不够深入,课程观念较为滞后,在非遗校本课程设计上更多依赖于之前的学科教学经验,在课程设计中更倾向于知识与理论内容,强调文化价值属性,忽视学生非遗技艺的习得。而对于非遗传承人而言,则更注重的是技艺的传授,对非遗的育人价值则关注较少。

(三)课程实践评价与反馈问题

非遗校本课程的改进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课程评价与反馈制度,课程评价与反馈能够有效地指导非遗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并对课程的整体发展进行评价、诊断、反馈。由于非遗校本课程多为非学术性的活动式或体验式课程,且相关人员对校本课程评价认知也较为局限,因此当前实施的大部分非遗校本课程并没有系统、明确的课程评价体系,部分师生也都表示不需要对相关课程组织专门的评价活动。

1.课程评价指向混乱

从非遗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看来,因其独特的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之初,校内教师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此来定位非遗校本课程的目标。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校内教师与非遗传承人的学科背景及对课程本身的理解差异,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双方的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如非遗传承人更关注学生的技艺习得情况,校内教师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情况,标准的不一致导致了课程评价指向混乱,影响最终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2.课程评价对象单一

从非遗校本课程本身来看,课程的实现程度一般从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来进行评定,因为只有非遗技艺的掌握情况是可视化、可量化的,其他方面很难用简单的数量化来衡量。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对非遗校本课程的优劣进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展情况,但却存在一定的局限,缺少对非遗校本课程背景、非遗资源配置转化程度、非遗课程实施过程等方面的关注,最终影响对非遗校本课程的整体判断,制约非遗校本课程质量的提升。

三、非遗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建议

(一)转变课程观念,强化参与意识

课程观念影响教师对整个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认知,从而对教师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产生影响。“理想上看,校本课程开发于教师而言,是‘赋权增能,是利好政策,但教师并不一定愿意投入其中。因为校本课程开发在赋予教师课程自主权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在此前提下,再增加新的任务,这本身就容易招致教师的抵制。”[2]这就导致了在非遗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情愿成为被动的课程实施者也不愿投入时间进行主动的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表示校本课程开发是十分必要的,但参与意愿较低。只有充分认识到在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及其角色的转变,即从“课程实践者”到“课程研究者”的转变,才能进一步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其参与的热情。

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强化理论基础,丰富课程理论素养。观念的改变离不开理论的支撑,要及时更新课程理论知识,树立新的课程观念,促进教师课程主体意识的转变。第二,加强专业培训,更新课程理念。鼓励教师参加校内、校外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更新和强化教师的课程理念,引导和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认知,激发教师参与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主动性,深化教师对课程建设发展的理解。第三,建立课程建设共同体,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对话、共同教研、相互启发,打开新视野,打破闭门造车、信息单一的困境,从而激发新观点新思考,最终实现集体教研、集体合作、研修互助、共同成长。

(二)明确课程目标,树立正确的非遗资源观

非遗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方向。它指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在学习完成后,认知、技能与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明确非遗校本课程目标,以此规划非遗校本课程,才能更好地发挥非遗资源的价值,优化资源的配置。而如何对非遗资源进行转化,在非遗特色的基础上发挥育人价值,提升非遗校本课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其根本在于教师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的认知与理解。在确立非遗校本课程目标时应考虑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习者的需求、课程专家及非遗传承人的建议,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即学生通过与非遗校本课程的接触学习获得非遗实践经验,了解、感知、体验传承非遗载体,提升对非遗的整体认识。具体应包括非遗价值认同、非遗传承使命与责任、非遗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在非遗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以地域特色明显或一些急需传承的地方非遗资源为主,不能片面选择热门的非遗项目进行开发。对于如“所在地区拥有哪些非遗资源”“哪些适合引入学校校本课程中”“不同学段的学生适合哪些资源”等问题只依靠校内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应加强校内校外联动,将校外非遗传承人资源、公共资源等引进校园,增强与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交流沟通与合作,才能够发掘出更多更适合的非遗资源。此外,在对非遗资源进行转化时要综合考量,不应以某些非遗项目远离学生生活为由,忽略一些看似麻烦却有价值的非遗资源。因此,应深度挖掘和利用本地区的非遗资源,明确课程目标,树立正确的非遗资源观,加快构建多元的非遗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三)强化办学理念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课程内部环境

“社会的变革和人的进步基本上都是在新的理念推动下出现的,没有理念的变化就没有制度和政策的变化。”[3]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一所学校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起到重要且决定性的影响。课程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其肩负着将学校办学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任务。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是毫无依据、凭空产生的,而是依托非遗情境、学校办学理念而产生的。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旦被全体师生所接受,则有利于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反之则不然。基于此,学校应强化对于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以提高办学理念对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的引领与指导。

在此过程中,校长的领导力不容忽视。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校、名校,其学校的办学理念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一部分,现任领导只需要在此框架范围内继续发展即可。而对于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则需要结合本校特色与学生需求,对办学方向与办学理念进行深入思考与挖掘。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不应局限于在原有办学理念框架下的继续前行,也不应只顾“追热追新”。一位优秀的决策者,应在强化学校原有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且能够关注与研究教育前沿问题,整合研究机构、高校专家、社区、家长、其他学校等多方面力量,吸取优秀经验优化自身。

此外,办学理念也不应成为“个人品牌”或“墙上理念”,而应是真正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注重全体教师的思想观念,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凝聚人心,获得全校师生、家长等多方面的支持与认同,从而为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重视传承梯队建设,完善非遗师资培训体系

非遗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离不开教师自身课程能力的保障,因此重视传承梯队建设,完善非遗师资培训体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对于非遗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职前师范生培养入手,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深化课程开发意识,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养,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纳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模式与教学方法,搭建丰富多样的培养平台。例如以赛代练,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等赛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U-S”协作优势,构建师范生与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深度推进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协作,推动师范生与基础教育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4],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强化训练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

其次,在职后教师培训中,应关注课程观念的转变与相关教师的非遗技能艺能提升。对于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而言,要勇于打破落后的观念,汲取新的课程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并利用自己的经验优势,建构新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最后,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优质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助力。因此,教育部门应多为教师提供与之相关的培训机会,提高课程开发培训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已形成了以国培、省培、市培、区培、校培为框架的培训体系。基于此,非遗校本课程师资培训可借助这一培训体系开展。在培训模式上弥补原有培训模式的不足,能够从顶层进行设计安排,从教师需求的实际出发来组织与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培训活动,避免培训内容出现重复,多层次全方位地为非遗校本课程教师提供研修机会。

(五)健全课程评估制度,明确课程评估方向

非遗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对于如何将非遗资源与学校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将非遺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不仅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教研反思,而且还需要系统完善、切实可行的课程评价制度对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全过程进行评估保障。课程改革以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构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于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评价,学校更多集中在课程参与人数、学生非遗技艺的掌握等方面,而对于课程本身文化价值、育人价值的实现、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关注则相对较少。为了有效地对非遗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明确课程评价的方向,进而提升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有效性,可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首先,加强课程非遗属性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要关注非遗校本课程在非遗文化方面是否真正做到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是否真正做到了对非遗内涵和价值的挖掘,这是保证非遗校本课程的非遗属性的基础。因此,应注重与课程非遗属性相关的评估方向,如非遗本质、历史、种类等,以这些具体的评价指标作为课程评价参考。

其次,重视发展性课程评价。改变以往课程评价中甄选“优秀”学生的倾向,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要关注非遗相关方面的评价,从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同时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不局限于形式上的宣传与非遗技能的获得,使之能够将非遗传承与文化育人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

最后,关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评价。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作为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主体,其专业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非遗校本课程的质量。理论来源于实践,想要深度挖掘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问题,那么必须深入对非遗校本课程进行反思与实践,从分析评估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可从课程理念、课程开发、教研科研、非遗内涵、技能艺能、教学实践等维度,对非遗校本课程教师进行专业能力评定,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反思与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颜源,彭瑞敏,曹春梅.非遗教育如何守正创新:《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J].教育家,2021(49):43-48,42.

[2]刘丽群,周先利.校本课程深层开发:何以可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6):93.

[3]田汉族,马良田.论办学理念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文化论坛,2023,15(2):1.

[4]韦芳,邓琴,石秋香.“U-S”协作引领小学“三课”联动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探索[J].河池学院学报,2023,43(1):57-66.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非遗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和课程信息化建设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