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与使命:外语院校应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023-11-23郭帅
【内容摘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对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本文旨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5·31”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从外语院校主体角度出发,探析其在教学、交流、科研、实践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内在动力、潜力及路径。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国际传播事业发展,助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关键词】国际传播;外语院校;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理论实践创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在国际社会舆论中,却始终充斥着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对我国社会发展和树立国家形象不利的声音。“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尴尬情形和话语困境仍然存在。基于此,党和国家认识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并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切实付诸行动。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①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②2023年,“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被首次列入国家法律条文之中。③这些理念,为新时期我国国际传播工作锚定了历史方位,提供了行动指南以及基本法律遵循。
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镇,对推动我国国际传播事业举足轻重。而外语类院校又以语言优势和跨文化教育背景,在国际传播方面肩负着尤为重要的职责。202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8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回信时特别指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外语院校大有可为”,并提出殷切希望:“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④回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外语院校的深切期盼,为新时期外语院校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外语院校应着力于以下方面。
一、人才培养
人才是国际传播工作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也指出国际传播工作的当务之急——“国家加强对外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措施推动做好人才培养、使用、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⑤人才培养,亦需遵循“守正创新”原则。守正,即坚持按规律培养人才;创新,即与时俱进,改进、完善或創造适应于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而言,国际传播工作需要政治立场坚定、责任感强、精通外语、学识渊博且具备国际传播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些便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
(一)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首先,外语院校应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打造国际传播人才德育培养新模式。国际传播人才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站位,凡事首先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角度出发。外语专业学生长期接触目的国语言文化和语境,难免受其影响,因而必须具备更强的政治定力和判断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意识,⑥更应有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高度。基于此,外语院校要全面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构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⑦还应努力增强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奠定国际传播人才坚实的思想基础。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思政理论课、通识类课程、专业课、实践教学等环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理解并能够明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国情教育,使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涵养其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另外,还应持续推进“三进”工作。近年来,北外参与翻译并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并将此全面纳入课程教学之中,建立全链条课程集群,打造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及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夯实学生语言基础
专业素质方面,国际传播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语言是传播的载体,“话语即权力”,掌握了语言,才可能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争取到话语权。外语类高校的学生,首先要学好英语,这是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做好对外交流工作的基础。其次,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通过修读二外/三外课程、辅修语言专业或跟随慕课自学等方式掌握英语之外的语言,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目前北外开设有101种外语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外语教学资源和便利的外语学习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语言能力也涵盖对本国语言文化的掌握。外语院校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而忽视对学生在本国文化方面的教化。学生如只精于目的国语言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而荒于中文和中华文化,那便是舍本逐末。作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外语院校学生必须熟知本国文化,并将文化传播自然渗入到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外语院校在做好专业教学的同时,也应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教育,可以大力开发通识类课程、举办文化体验活动等,使文化教育既承载历史,又观照现实。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文科育人理念驱动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也亟待创新。外语院校应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院系间的合作,培养“多专多能”型人才。优化课程体系,适时调整培养方案,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外语院校也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重点培养兼具“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这其中,专业知识可以涵盖历史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艺术学等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修读学校通识课、学科方向课、辅修项目等去接触其他学科基本理论,以便形成综合知识体系。还需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尤其是全媒体方面的实操能力,为国际传播工作做好媒介技术支持。“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具备国际视野、外语运用能力、综合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
北外始终瞄准时代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精准发力。面向外语专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面向非外语专业,实施“复合型多语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目前,校内开设有多个复语复合型专业,例如,俄语(金融)、外交学(法语)、新闻学(日语)等。而对外,北外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优势学科,与其他高校的A+学科强强联手,进行跨校联合培养。目前已分别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合作开设“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传播”“英语+法学”“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金融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这些项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日后学生在从事国际传播工作方面也将更加得心应手。
(四)发展新闻传播学科
国际传播工作自然与新闻传播学科密不可分。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专业知识涵盖面甚广。因此应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掌握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战略传播、公共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国家及高校应从政策、资金、科研、教学等方面对新闻传播院系予以大力支持,使得相关单位可以更好地开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从而为国家国际传播事业提供外语能力、新闻传播理论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外语院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在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方面肩负重任。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倾力发展复语复合型人才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诸多前瞻性、创新性举措。例如,本科层面,学院采用中英双语开设专业课,其中,英语授课课程比例超过中文授课课程;要求本科生用英文撰写学士学位论文;聘请资深外国专家为学生授课,提升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和北外日语学院合作,开设新闻学(日语)班,培养可以用日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新闻传播人才;在学校范围内,学院开设新闻学、传播学辅修课程,为其他专业学生提供接触新闻传播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机会。研究生层面,学院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指导下,开设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人才培养项目,为国家输送高水平国际传播人才。另外,学院开设“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与新华社协同培养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共同探索课程改革、搭建实践平台。该班以国家和新华社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开创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二、交流合作
全面增进交流合作,也是外语院校的优势和职责所在。
(一)提升国际化水平
外语院校应多方位提升國际化水平。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出国深造,大力引进高素质留学归国人才。具体应做好出国留学管理顶层设计,加大投入,拓展渠道,持续推动师生出国访学、交流学习工作,鼓励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主动承办国际会议,扩大影响力。
“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做好“引进来”工作。聘请学界业界的资深外籍专家,为学生授课、做讲座。同时也要做好留学生工作,从招生、培养、毕业等环节进行全面把控,提高留学生服务管理水平。通过政府奖学金项目及特色学科吸引留学生,形成国内外人才交流促进的良好机制。⑧提高对留学生的入学资格审核标准,招收高水平高素质的外籍学生。
北外每年都会设置暑期国际小学期,邀请国外一流学者、前政要为学生授课。小学期课程作为校内通识课程的有益补充,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拓展其思维方式。同时,还通过组织丰富的活动,帮助外籍师生感受真实、立体的中国,鼓励他们以“他者”视角客观中立地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二)推动国内外合作
外语院校要积极推进国内国际科研合作,加强学术交流。主动与国内院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互助互鉴,促进学科建设。优化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结构,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⑨推进高校与新闻媒体单位的全面深度合作。在“千人计划”基础上,扩大互聘规模。充分发挥互聘人员优势,推动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实践教学,采取“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实质性指导;促进新闻媒体单位的实际问题研究、新闻实践案例库建设,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对前沿理论的掌握。
北外历来注重交流合作,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使命。目前已与84个国家和地区的299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与众多国外高水平院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另在18个国家建设有23所孔子学院,是目前国内承办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高校。北外孔子学院工作处也是高校中最早成立的孔子学院专门管理机构,为普及中文和传播中国文化贡献了重要力量。另外,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国内众多高水平院校组成“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提升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教育水平,最终服务于我国国际传播事业。
三、科学研究
外语院校应走在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前沿。目前,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研究仍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导。而要建立国际传播话语权,势必需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民情的理论,用中国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当前,做好国际传播领域的理论研究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有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迫在眉睫。因此,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还应适当采取学术指导、学术奖励等措施,促进师生的学术产出。
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分地区分国家分受众进行差异化传播,这就需要做好区域国别方面的学术研究。外语院校应充分发挥优势,设置区域国别研究机构,推进科研创新。组建高端研究团队,针对重要国别、国际问题展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国际战略决策。⑩北外目前设有4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3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这对国家和区域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精准传播。
外语院校应以多语种为学术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承担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通过翻译经典、编著等方式增进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推动中华文化及中国国情的多语言传播工作。外语院校的学者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动态考察对象国的国情、民情以及涉华舆情,做好受众研究。
北外一直致力于开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2021年,学校成立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借助学校的全球语言优势,专业系统地研究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推动文明互鉴及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另外,北外非常重视教材工作,是国内高校中首个成立教材处的单位,学校积极组织教师编写适应新时代教育特点的教材。又依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力推进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的建设和出版。例如,在教育部的组织下,学校教师将《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翻译成英文版,这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中更好地宣介我国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
四、实践创新
外语院校还应多层面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实践育人理念,创新实践路径。通过多种渠道,为师生创造更多到业界学习、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在跨文化沟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定期对学生进行国情、国际形势现状教育;办好校园学生媒体,加强学生的新闻、传播实务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做好理论的学思悟践。全媒体时代,外语院校应推动国际传播工作移动化、社交化与可视化。搭建融媒体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等,为师生打造良好的实操环境。还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建设,做好同国际社会的联结,重视对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或工作,代表中国在国际机构发声。
此外,外语院校还应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好“排头兵”。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国际传播工作方面作出貢献,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之初,北外师生就组建翻译志愿者团队,高质量完成疫情相关的应急语言服务工作。其中,高级翻译学院师生为国际医疗专家翻译来自前线的一手病例和疫情报告,因高效准确的译文而受到世卫组织驻华办公室的高度赞扬。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外有900余名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是派出专业志愿者人数最多、服务场馆覆盖面最广的高校。另外,北外不仅有“国际范儿”,还有“乡村情”。每年的教育扶贫项目“歆语工程”,都会组织师生赴中国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地,开展文化支教活动。
五、结语
当前,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于缩小传播逆差,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而做好国际传播工作非一家之责,需要提高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传播素养,优化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久久为功。而作为推动国际传播事业的重要阵地,外语院校自身的发展应与国家对外传播工作同频共振。如今,外语院校应勇担使命,全方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与国际传播工作之间的良性循环。
总结而言,外语院校应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重点发力。第一,努力培养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传播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第二,大力推进交流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推进国内外、学界业界的交流互通。第三,加快科学研究步伐,促进理论创新。提供中国理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上树立威信,提升话语权。第四,增强师生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内国际社会。树立中国青年、高校及国家有责任感有担当的良好形象。
北外自建校以来始终秉承延安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80多年来的有益探索,可以为外语院校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一种参考范式。未来,外语院校应继续以“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为使命,扎根中国,服务全球。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日报》2021年6月2日。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月26日。
③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gov.cn/govweb/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8929.htm,2023年6月29日。
④北京外国语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回信》,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网,https://news.bfsu.edu.cn/archives/287981,2021年9月26日。
⑥陈法春:《大力发挥外语类院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潜能与优势》,光明网-理论频道,https://theory.gmw.cn/2021-07/11/content_34985343.htm,2021年7月11日。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2018年10月8日。
⑧⑩《纳天下英才 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15日。
⑨郑忠梅:《同向同行培养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Z2期。
马诗远:《外语院校文化传播的使命担当与实施路径》,《北京教育(高教)》2021年第5期。
程曼丽:《新形势下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xwcbx/xwx/202301/t20230103_5577766.shtml,2022年5月30日。
(作者郭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教务秘书)
【责任编辑:韩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8ZD2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