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的困境与应对

2023-11-23谷沛沅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谷沛沅

【内容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数字技术给教育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因此,在正确认识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网络社会心态的前提下,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面临的困境,从价值规范、法律规制、思维转变、能力增长的角度提出应对困境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转型;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①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必然要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但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许多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教育数字化转型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大有裨益,但也给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的引导带来诸多挑战。因此辩证看待教育数字化转型,解决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面临的困境,对于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培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的认知前提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将数字技术融入人类教育领域并且从根本上转变其结构形态、运行模式、行为观念的变化过程,是数字技术与教育活动整合后的教育信息化的高阶形式。②教育数字化转型转变的不仅是技术层面,而是一种量身定制的可以讓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在数字时代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

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数字化转型虽然与其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有着技术共通之处,但是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不可忽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型的重点应该放在教育本身提升而非与教育相关的其他领域;二是数字技术服务于教育,而非追求经济价值或是搞技术崇拜;三是应以教育质量提升作为主要任务,而非将项目的完成度作为考核指标。总体来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应该放在教育主体的关系、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积极转变,而非在教育产业追求高投产比以及技术崇拜。

(二)网络社会心态的相关理论

1.网络社会心态的内涵

网络社会心态由“网络”和“社会心态”两部分构成,其核心内容仍然属于社会心态的部分。学者大都将社会心态的定义与内容运用于网络空间,据此余建华将一定时期内存在于网络社会或网络社会群体之中的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倾向的总和称为网络社会心态③,之后的研究大多沿用这一定义。

2.网络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

剖析网络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是干预网络社会心态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宏观层面的网络生态、中观层面的网络社群以及微观层面的个体特征。

首先,宏观层面的网络生态与网络社会心态相互建构。④一方面,网络社会心态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真实场景,无法摆脱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影响或束缚;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可使用数字技术来塑造或者引导各种社会心态,而群体的社会心态又影响着网络生态。

其次,中观层面的网络社群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网民在社群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网民平时接触到的信息传播途径,都会影响到日常网民接触到的信息,从而影响其心态、情绪以及观点。一方面,现有的网络社会心态可能造成社群壁垒;另一方面,网络社群形成后会稳定且长期地影响网络社会心态。

最后,微观层面的个体差异对网络社会心态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已有学者对网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网民的身份背景、文化程度以及平台使用情况对他们的心态产生明显的影响。

这三个层面的因素层层嵌套,厘清其对网络社会心态的影响才能把握网络社会心态的总体特征。

3.网络社会心态的特征

网络社会心态受到网络中各项要素的作用,形成一种互构关系,表现出社群性、多元性、被动性、流变性的特征。网络社会心态的社群性特征是指网民在网络平台上通过关键词检索感兴趣的社群或自行创建群聊,在其中与自己有相同爱好与话题的其他网络用户进行沟通,网络社群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蔽性。网络社会心态的多元性特征是指在多元网络思潮与网络文化影响之下应运而生的社会心态,互联网具有开放、互动、虚拟、超时空、共享等特点,网络文化和思潮也呈现出以上特征,网络社会心态是对网络文化的一种映射,多元海量的信息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这些网络文化产品背后不仅蕴含着经济价值,还引导着网民的社会心态。网络社会心态具有被动性特征,指的是被动塑造,网民除了个体本身能动地塑造自身社会心态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网络社会特征变量的影响,中观层面是与网络社群形成的互构关系影响着社会心态,宏观层面是经济系统以及政治系统影响着网民的社会认知,可见网络社会心态很大程度上是被动性的。网络社会心态还呈现流变性的特征,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双重影响下,社会心态会随之改变,网络热点以及热词的频繁更替就是一个明显特征,这对于网络社会心态引导来说有喜有忧,好在社会心态易变,不良社会心态在引导下也能及时变好,坏在社会心态变化多端,引导滞后或不及时,可能会对人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面临的困境

(一)复杂网络生态削弱教育者的主导地位

互联网的普及和不断发展使得大学生的网络社会心态引导研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大学生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中,每日虽然身处校园但大脑接收到来自网络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这些信息流每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思想和心态等。在线下环境中,无论学校、社区还是家庭,都是相对纯粹的,而到了网络空间中,不仅引导环境更为复杂,大学生的角色也更加多样,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传播者和创作者,一些大学生自媒体甚至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而在网络空间中,教育者的引导优势大大减弱,主导地位不断被弱化。

1.教育者的信息主导地位被削弱

大数据对于教育来说是提升实效性的工具,但也是网络平台逐利的工具,网络平台利用算法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基本都是碎片化、娱乐化的。教育者面对这样的海量信息流,主导地位被严重削弱,甚至出现“缺席”。一方面在信息供给数量上难以达到数字技术的层级;另一方面输出的内容与海量娱乐化信息相比吸引力不足。

2.教育者的话语主导地位被弱化

在网络环境中,网民会以兴趣点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网络社群,一些人数庞大的社群甚至形成属于他们的“圈子文化”。在快节奏、碎片化及可视化的网络空间中,教育者的“讲道理”就显得格格不入,大学生难以听进心里,更难以起到引导心态的效果。

3.教育者的权威引导地位被消解

网民在网络平台中的身份具有匿名性,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动,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中固定场域下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在网络空间中教育者具有的传统引导者的权威地位被消解。

(二)网络社群壁垒阻碍教育者的引导实践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传统的“业缘”“地缘”“血缘”等“强关系”社群正借助于新媒介技术延伸至网络社群,或正被以“弱连接”⑤,这种现象增加了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的难度。

1.“信息茧房”消解引导共识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接收信息过程中,算法技术对个体进行数据分析,然后根据个人偏好量身定制其感兴趣的内容,长期会导致认知越來越狭隘,就像将自身束缚在“茧房”。⑥在这样的“茧房”中,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是经过算法技术筛选出、个体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些内容传递的价值观很可能与教育者引导的价值观有出入,长此以往,学生的价值共识将可能被消解。

2.“信息窄化”固化学生认知

网络社群将不同喜好的大学生分成一个个群体,大学生接收信息的范围将不断窄化,自身价值观被所在的社群中的人和事影响,个体的偏好被进一步固化,可能会出现眼界狭隘、认知偏差和价值偏向等问题。个别大学生可能受社群中不良风气影响,对社会心态引导产生抵触情绪,给引导工作带来阻力。

3.“群体极化”加大引导难度

网络社群作为网民交流的圈子,会出现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博弈以及产生意见领袖,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态都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阶段,心态极易被煽动走向极端,甚至作出不利于自身和社会的行为。

(三)学生个体差异降低教育者的引导效力

除了网络中的一些外部因素影响,个体不同的内部因素也会影响教育者对其网络社会心态的引导。学生能动地置身于网络社会在屏幕上塑造且展演“化身”,他们凭借“化身”找寻自我满足感,从角色扮演与行动中找到并建构自我。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塑造多重化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无疑加大了教育者对其心态的引导难度。

1.个体社会性自我削弱学习成效

个体社会性自我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建立在普遍的社会关系中,个体根据不同的角色期望和规范调整自身行为。个体在网络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心态不自觉地就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比如评论区里网民的言论,很多人具有从众心理而不具备独立、辩证的思考能力,心态和思想很容易被带偏。在网络空间中学生这种社会性自我加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育者对学生社会心态的引导。

2.个体展演性自我影响引导效果

展演性自我是网民在网络空间试图展现给网友的形象,是其营造的一种“网络人设”,以便获得群体的共鸣。人设亦真亦假,因此大学生的展演性自我会使教育者无法辨别其真实心态,对教育者产生误导。

3.个体认同性自我弱化引导实效

当代大学生从小生活在网络时代并且受教育程度较高,本身就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他们很容易在网络空间中找到自己的“同类人”,这使得他们获得自我认同感的同时,也易引发“群体极化”现象。⑦这种强烈的自我认同会很大程度上使大学生屏蔽掉引导者的声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导致对其社会心态作出的引导实践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数字技术与传统引导方法尚未形成合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心态引导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仅停留在技术利用的阶段,与传统的社会心态引导方法尚未形成合力,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引导目标达成度难以测量

社会心态引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引导目标是一个追求的结果,尽管数字技术可以用数据分析引导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呈现引导目标的达成,但是却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引导效果,因为网络社会心态本就具有被动性和流变性,再加上网络环境中人的自我呈现并非真实,设置的引导目标达成度不能完全用数据来衡量,而应该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创新实际成效的测度方法。

2.引导方法及策略相对单一

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引导仍旧是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例如线上线下的授课、父母的灌输、校园环境的打造等。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方式同样也需要转型,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网络生活,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想法,才能引导学生的网络社会心态。

3.数字化评价结果缺乏精准

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心态引导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许多高校只是把大学生的网络社会心态作为心理健康调查的一部分内容,甚至部分高校只关注与自身紧密相关的舆情问题,忽视对于大学生社会心态引导的评价问题,难以形成引导闭环。总体而言,高校利用数字技术测度过程以及评价结果的意识不强。

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困境的应对

(一)夯实根基:加强主流价值观引领与法律规范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持续的,网络社会心态对大学生的行为与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需要主流价值观引导,网络环境需要依法整治。

1.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

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网络社会心态不仅是高校的责任,更是平台的责任。但是各个网络平台更多是利益驱动,而缺乏育人功能,十分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培育。因此,一方面需要将主流价值观融入网络平台建设的全过程,在设计开发阶段就重视算法的价值取向,增强价值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在平台运营阶段,需要对平台内容呈现加以管控,限制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容,增加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

2.用法律法规规制网络空间存在的乱象

网络空间中存在着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如果不加以规范,不良信息泛滥会污染网络环境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一方面,要制定约束网络平台的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企业与网络平台的权责和义务,构建网络平台的法律监管体系,平台要做好用户管理与信息审查;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平台监管协会的建设,鼓励有担当的企业参与协会,规范行业行为,互相监督,共治共建。

(二)转变思维: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引导方法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强调技术推动教育创新与变革的过程,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的引导,因此教育者应当积极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大学生社会心态引导中。

1.运用数字技术获取学生心态的“一手资料”

大学生活跃在网络空间中留下了许多“痕迹”,例如平台动态、浏览历史、点赞评论、消费记录等,教育者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数字技术对有关信息进行搜集形成学生“画像”,从而可以清晰地把握学生的社会心态以及心态变化。

2.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引导内容的建设与供给

当前针对大学生网络社会心态引导的内容供给需要进一步加强,利用数字技术有利于引导内容的设置。一方面网络平台要增加利于积极心态建设的内容的投放,平台算法可以精准把握大学生的网络社会心态,投放利于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对大学生的心态产生积极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利用网络和技术把握学生的社会心态,进而作出更具针对性的引导内容设置。

3.运用数字技术对引导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与传统的评估方式相比,利用数字技术来评估引导结果的好处在于数据分析的可视化、精确性和及时性,可以动态实时监测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社会心态变化甚至可以精确到个人。可以根据大学生社会心态现有实际构建评估体系,将评估体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动态评估系统。根据系统数据分析的反馈结果教育者可以及时调整引导策略,更能提升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引导效果。

(三)增长能力:强化教育者和大学生的数字素养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育者和大学生都需要提升数字素养,这不仅能应对网络带来的风险,还可以拓展个人的能力,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

1.教育者和大学生树立提升数字素养的态度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技术已经融入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接受与学习新事物对于教育者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首先要从心理上克服困难,不能对数字技术产生排斥心理。一方面,教育者要加强教育实践中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技术的实操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技术—道德意识、技术伦理、技术思维和基于技术的真实性学习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社会心态。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学习数字技术,学习其基础知识、运行机制以及社会影响等,不仅要学习技术操作,更要辩证地看待背后的利害关系,警惕被技术所裹挟。

2.教育者主动融入网络环境了解大学生心态

在网络空间中,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适用,主体之间主张的是平等对话,每个人都会选择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內容,因此教育者要主动靠近大学生所在的社群,积极与大学生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想法,并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提升社会心态引导的实效性。教育者要关心社情,在舆论场中积极承担起引导舆论风向的责任,积极回应负面言论,尽量避免负面社会事件及其舆情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社会心态。

3.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空间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方面,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平台背后资本驱动下的利益关系,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多关注正能量主流媒体,在面对负面舆情时理性思考,积极发声,自我引导社会心态。另一方面,要让大学生以批判思维面对算法,学会跳出“信息茧房”,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6日。

②朱永新、杨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逻辑、应用场景与治理路径》,《中国电化教育》2023年第1期。

③余建华:《网络社会心态何以可能》,《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④黄荣贵、吴锦峰、桂勇:《网络社会心态:核心特征、分析视角及研究议题》,《社会学评论》2022年第3期。

⑤〔美〕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美〕詹姆斯·富勒:《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简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5页。

⑥〔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⑦〔美〕卡斯·H.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作者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谢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政治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2AKS013)、 郑州大学党的建设研究中心2021年招标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社会记忆”(项目编号:ZZUDJ210110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