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质控理论下程序化镇痛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效果
2023-11-23张艳
张 艳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在外科手术向微创方向发展的今天,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妇科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展,其中包括宫外孕、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1-2]。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而且缩短了住院时间,美容效果显著,已成为当前临床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不孕症和妇科疾病的首选。但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创伤,同时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惧怕和担心也会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相关研究显示[3-4],术后针对患者实施细致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循环质控理论下程序化镇痛护理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及患者疼痛度,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探讨循环质控理论下程序化镇痛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 例。按红蓝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对照组年龄(52.57±11.63) 岁,病程(1.75±0.25) 年,卵巢囊肿11 例、子宫肌瘤21 例、异位妊娠13 例;观察组年龄(52.59±10.41) 岁,病程(1.25±0.17) 年,卵巢囊肿17 例、子宫肌瘤19 例、异位妊娠9 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妇科腹腔镜手术指证;年龄≤75 岁;首次接受本次研究的干预方法;自愿加入并依从性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合并其他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中途退出者。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常规药物护理、各项身体指标检测、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和注意事项讲解等。观察组则实施循环质控理论下的程序化镇痛护理。第一,计划(Plan):医护人员对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术后身体和心理状况,并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分析术后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制订管理计划。管理计划中应包含对护理人员的定期培训教育工作、重视相关护理人员调配和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注意维持井然有序的良好工作环境等。第二,实施(Do):首先,成立循环质控理论下程序化镇痛护理小组,主要成员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工作经验在15年、10年和5年以上的护师各1名。由副主任护师担任组长,每天定时检查工作并开展周度工作汇总。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和考核,熟悉循环质控理论下程序化镇痛护理干预流程,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风险意识,确保临床护理操作实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其次,术后健康教育。就相关妇科疾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常见危险因素、一般疾病发展和预后等疾病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发放相关疾病防治宣传手册,通过疾病知识讲解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确认知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再次,术后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术后基本情况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建立信任感,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及微笑安抚患者,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单独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保持稳定情绪。最后,术后镇痛干预。术后由护理人员采用躁动镇静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法评估患者镇痛镇静效果,并根据评分适当调整镇痛镇静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用药速率。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镇痛镇静的安全性。第三,检查(Check):质控小组每周定时进行质量检查工作,并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汇总,找出具体诱因,制订针对性整改计划。组长还可以随时抽查分析检查结果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好的方法进行借鉴,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对不达标项目分析原因并提出指导意见。第四,调整(Adjust):结合每次周度总结以及前期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不断调整整改计划和管理标准,并将调整好的计划和标准应用于后期工作中,在后期工作中进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直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其中还要注意将有效的计划对策优化,实现标准化流程。
1.4 观察指标
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 h,1 d,3 d,7 d疼痛程度,分值为0~10 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
负性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6]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7]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焦虑量表满分56分,抑郁量表满分36分,分值越高精神症状越差。
护理满意度:所有患者均于术后7 d填写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评分≥85分为十分满意;分数60~84分为满意;分数<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并记录护理期间常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术后下床、术后首次进食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2.2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情况对比 单位:分
2.3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单位: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单位:例(%)
2.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单位:例(%)
3 讨 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期间,通过摄像装置可以将腹腔内各器官所有影像清晰地显示在监视屏幕上,妇科医生可借此评估子宫、卵巢、输卵管、阑尾、肝脏和胆囊情况[8]。当前临床上对于许多妇科疾病的治疗都用到了腹腔镜技术,它跟传统的手术相比,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是腹腔镜手术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手术,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针对患者术后护理的正确实施尤为重要。研究[9]显示,针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
循环质控理论又称PDCA循环理论,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一套全面而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通过按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调整(Adjust)四个步骤进行整套循环管理[10]。目前护理期间采用循环质控理论模式护理干预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刘敏[11]研究发现,针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实施基于循环质控的护理风险管理,产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显著降低,能够有效缓解产妇产后负性心理,提升护理满意度。甘丽红[12]研究指出,给予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基于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程序化镇痛护理通过应用药物手段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身体不适,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不良刺激和过度兴奋,帮助和改善患者睡眠和负性情绪,是临床患者手术后实施的重要护理模式之一[13]。为进一步验证循环质控理论下程序化镇痛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共纳入90 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术后下床、术后首次进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由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和职责划分不清、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流程不合理等因素,常规的管理模式很难调动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容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大降低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使用循环质控理论模式对患者集中调配管理可以按计划有效整理好需要完成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在计划、实施、检查、调整每个阶段都能做到全员参与。另外标准化程序的管理模式也使得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据可循,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循环质控理论模式相比于常规管理方法更加重视风险防范,相关工作人员在正式工作前必须接受正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开展后续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全体人员的智慧,改变传统管理中一些难以发现的细微缺陷,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14]。术后护理作为一个高要求和高强度的工作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计划、实施、检查、调整四个阶段环环相扣,相互衔接配合,有利于加强术后护理管理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预后。随着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治疗与舒适的要求更为突出。镇静干预是通过使用药物镇静及非药物镇静的方法使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感觉舒适,有利于改善各种心理问题和躯体上的不适[15]。疼痛监测已被视为世界第五大生命体征,术后患者镇静镇痛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在此次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认真观察病情、检测各项指标、注意镇静程度的调整,使镇痛药物的临床应用恰到好处,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临床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循环质控理论下程序化镇痛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