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3-11-23王青青张琮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胺碘酮舒适度风险管理

王青青,张琮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病症,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尤好发于老年(>60 岁)人群[1]。因老年患者通常伴有严重全身性动脉硬化,且器官组织功能下降,较易诱发心血管类并发症,以心律不齐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除常规治疗外,另配合胺碘酮治疗可获良好疗效,但不良反应风险较高[2]。对此,辅以科学、有效护理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既往常规护理以疾病或临床症状为侧重,缺乏针对性护理措施,护理风险管理通过评估、收集、监控、处理等手段有效规避现存或潜在风险,可为患者康复提供助力[3]。兹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3 月—2023 年3 月经本院收治的服用胺碘酮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84 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有关标准[4],且经心电图检查确立为心律不齐;(2)研究药物可耐受。排除标准:(1)免疫功能重度异常;(2)合并全身性感染;(3)精神认知障碍。按随机数字表法设立对照组及观察组,均42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53~78 岁,平均年龄(66.24±4.25)岁;疾病类型:室性早搏20 例、房性早搏15 例、房颤7 例。观察组:男27 例,女15 例;年龄51~79 岁,平均年龄(66.15±4.19)岁;疾病类型:室性早搏19 例、房性早搏14 例、房颤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授意实施,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即行吸氧、利尿、抗凝等常规治疗及冠心病、心律不齐对症治疗。并行初始剂量0.2 g 胺碘酮片口服,q8h,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酌情调整为每次0.2 g,每日1 次。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护理风险管理,基于既往文献证据,结合医院临床实际,总结护理过程中存在及潜在风险,便于制定个体化护理管理方案。现就风险及应对措施阐明如下:(1)疾病本身风险:因收治对象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机体器官组织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病情进展风险较高,若病情变化未在第一时间发现,可导致治疗及抢救时机延误;应对措施:加强患者体征监测,面对异常事件及时报送并做对症处理。(2)药物应用风险: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用药种类较多,可能存在漏服、多服风险;应对措施:指导患者规范用药,阐明用药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3)并发症风险:受疾病、年龄及脏器功能等因素影响,患者较易发生跌倒、坠床事件;应对措施:针对高风险患者,于病房加设床栏,尽量远离暖瓶、锐器等危险物品,保持走廊、卫生间地面干燥清洁,在潮湿易跌倒地方设置醒目警示牌,叮嘱患者家属协同患者进行如厕及下床活动。(4)护患关系不良风险:因护患间缺乏护患间沟通技巧,使得健康教育难以有效落实;应对措施:加强护患沟通,根据每位患者心理问题给予个体化心理疏解,且履行告知义务,讲解疾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目的及意义,可使患者认识到治疗必要性所在,进而积极配合治疗。(5)应变能力不足风险: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应对措施: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培训,便于及时识别患者病情变化,掌握常用药治疗效果、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便于积极应对处理各种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及舒适度:分别应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定,其中POMS-SF 共计30 条评估项,每评估项采用Likert 5 级评分(0~4 分),评分越高表明负性情绪越严重;GCQ 分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4 个维度28 项,每项采用Likert 4 级评分(1~4 分),评分越高表明舒适度越高。(2)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静脉炎、恶心、呕吐及心动过缓,并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学会(INS)划分静脉炎严重程度,分0~3 级。(3)护理满意度:从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护理水平等方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 分,>80分计满意,60~80 分计基本满意,<60 分计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比较

两组护理后POMS-SF 评分低于护理前,GCQ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POMS-SF 评分低于对照组,GCQ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比较[(±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 n POMS-SF GCQ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2 35.16±7.25 23.72±4.80a 70.25±7.17 82.41±8.25a观察组 42 35.41±7.18 15.36±3.92a 69.83±7.10 96.25±9.13a t 值 0.159 8.742 0.270 7.289 P 值 0.874 0.000 0.788 0.000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3.1 对患者心理状态及舒适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POMS-SF 评分低于护理前,GCQ 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POMSSF 评分低于对照组,GCQ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在服用胺碘酮治疗期间的负性心理状态,并提升舒适度。究其原因:因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对服用胺碘酮及其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且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差,由此较易滋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基于护理风险管理中履行告知义务,及时报送疾病治疗及护理过程,且强化护患间沟通技巧,根据患者实际情形给予个体化心理疏解,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进而提升患者舒适性。

3.2 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在服用胺碘酮治疗期间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原因,因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病情危重,于围治疗期间较易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基于护理风险管理不仅侧重于患者不良反应预防,且强化护理人员体征监测,给予应急处理培训,有助于提升不良反应防范意识,综合作用下不良反应发生率得以降低[5]。

3.3 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理风险管理还可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在服用胺碘酮治疗期间的满意度。具体分析,基于护理风险管理从疾病本身、药物应用、不良事件预防、护患沟通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培训等风险或潜在风险方面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从全方位提供高质量护理措施,进而满足每位患者的护理需求,且在无微不至的照护下,患者可树立疾病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在获有确切疗效时会形成良性循环,进而规避护理过程中风险问题[6]。由此,患者可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在服用胺碘酮治疗期间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改善负性心理状态,提升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胺碘酮舒适度风险管理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