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血管前置的临床准确性评价

2023-11-23王丽丽

大医生 2023年20期

王丽丽

(莒县人民医院 超声一科,山东 日照 276500)

前置血管是妊娠期阶段发生率相对较低的一种产科并发症,但一旦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发生,或延误处理,将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1]。前置血管多会导致孕产妇出现无痛性的阴道出血反应,因此临床极易被误诊为前置胎盘,或者胎盘早期剥离,并导致因产前未能及时进行诊断而延误治疗时机[2]。近些年来,超声技术发展愈发完善化、高效化,彩超检查方式也因此成为临床诊断血管前置的有效方式[3],其中经腹部和经阴道彩超是当前诊断前置血管较常用的筛查途径,这两种检查形式各自具有相应优势。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在血管前置临床诊断中经腹部超声技术与经阴道超声技术的运用作用,开展开以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血管前置患者总计62 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疑似血管前置。所有患者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6.25±0.12)岁,其中28 例为初产妇,34例为经产妇,双胎妊娠6 例,余下56 例均为单胎妊娠。孕妇在诊断之前没有出现阴道流血、阴道炎性反应等症状。本研究通过莒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部门审核。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均为单胎妊娠;②精神状况良好;③临床基础资料保存完整,无任何缺项。排除标准:①将妊娠糖尿病的病患排除;②将妊娠高血压病患排除;③将习惯性流产病患排除。

1.2 检查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产地:GE VoLuson;型号:E8) ,探头频率3.0~5.0 MHz;经阴道超声检查:仪器型号同经腹部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定6~9 MHz。

①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在检查前,医务工作者需要嘱咐病患让自己的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并取仰卧位姿势,检查时,将耦合剂涂抹在探头部位,扫查的部位包括下面这几处:患者的宫颈内口、耻骨上方、胎盘下缘等,同时测量患者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之间的距离,并对患者胎盘和其周围的血流情况进行了解。②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测方法。在检查前,医护工作者需要嘱咐病患让自己的膀胱排空,并取膀胱截石位,检查时,在探头上套避孕套,适当地涂抹耦合剂,进入阴道上方部位,注意动作需要缓慢,实施阴道矢状切面扫查,随即旋转探头向左右两侧,对宫颈与子宫部位进行多切面扫查,对如下情况进行观察:子宫前屈基层膀胱是否完整、胎盘后间隙情况、胎盘与周围血流等,同时测量患者宫颈内口与胎盘下缘的距离。检测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在统一意见之后实施判定。

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将手术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相互比较经腹部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是否和手术结果相同。另外,在前置胎盘诊断中,观察经腹部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的胎盘分型结果,判定标准:①宫颈内口完全被胎盘组织所覆盖,表示完全性前置胎盘;②宫颈内口被胎盘组织部分覆盖,但是没有超出宫颈内口,表示部分性前置胎盘;③胎盘下缘距离宫颈内口不足10 mm,属于边缘性前置胎盘;④胎盘下缘距离宫颈内口不足20 mm,属于低置性前置胎盘[4-5]。比较疑似血管前置病患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其中超声诊断表明血管前置病患呈阳性,没有诊断为血管前置的病患为阴性。诊断标准为:敏感度=真阳性总例数÷(真阳性总例数+假阴性总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总例数÷(真阴性总例数+假阳性总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总例数+真阴性总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1.0 软件计算,其中计数资料的表现方式为[ 例(%)],实施McNemar 检验(χ2检验);当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确诊结果分析62 例疑似血管前置患者,经手术确诊为60 例出现胎盘前置,发生概率达到96.77%。其中,10 例属于完全性前置胎盘,9 例属于部分性前置胎盘,7例属于边缘性前置胎盘,34 例属于低置性前置胎盘。而2例非血管前置患者中,1 例为脐带先露,1 例脐带脱垂。

2.2 两种检查方法结果比较在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相互比较方面,二者的敏感度对比、特异度对比、准确率对比显示,异对比(P>0.05),如表1、表 2所示。

表1 对比两种检查结果(例)

表2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例(%)]

2.3 对比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判定前置胎盘分型结果经阴道超声对前置胎盘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6.66%,相较于经腹部超声的88.71%相对较高,差异对比(P>0.05),如表3 所示。

表3 对比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判定前置胎盘分型结果[例(%)]

3 讨论

对于妊娠正常的孕妇,胎盘部位处于孕妇子宫体前侧、后侧或者侧壁部位,脐带血管应在胎儿与子宫体之间。如若在胎儿位置部位发现脐带血管[6],且横跨或与宫颈内口相接近,临床将其判定为前置血管。现阶段,对于血管前置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只是认为主要和流产、多产、剖宫产次较多及胎盘绒毛发育障碍有关[7],如帆状胎盘等是此疾病发生的主要高危要素,容易引起植入性胎盘、早产、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血管前置是目前经阴 道分娩的主要禁忌证,其危险因素在于血管前置位于胎儿分娩通路之外[8],没有胎盘组织或者脐带加以保护,容易对该部位造成压迫或创伤影响,例如产前未实施有效诊断,而选择经阴道分娩模式,前置血管容易遭受胎先露挤压,引发胎盘窘迫、血管撕裂等症状[9],进而增加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概率。为此,在早期阶段做好前置血管临床诊断工作,并实施科学干预,能够改善母婴结局,保障母婴健康安全。另外,应对胎膜下血管加以重视,原因是其无论是脐动脉分支的构造,还是属于脐静脉分支,一旦出现压迫或者撕裂出血反应,则胎儿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应该对胎盘绒毛发育障碍等情况保持高度关注。最后,血管前置应该和类似特征的疾病进行相鉴别:①脐带显露:在超声检查中,可以发现包裹的螺旋状脐带结构,于宫颈内口与胎先露中羊膜腔当中,脐带在羊水中处于漂浮状态[10],可通过孕妇下床活动,观察脐血管部位是否发生明显改变,如若发现游离的脐带飘浮于宫颈内口部位,则排除血管前置病症;②母体宫颈扩张静脉:容易和脐静脉前置相互混淆,但是脐静脉血管前置走向笔直,同时其在羊膜腔中[11],而宫颈曲张静脉通常纵横交错在宫颈内口上侧羊膜囊之外的部位;③脐带脱垂:血管前置没有任何回声迹象,位置十分固定,常见于宫颈内口部位。

彩超具有无创特征,可清楚地记录孕妇子宫体内的胎盘位置和胎盘形态,这也是孕妇产前检查的有效手段。经腹部超声最大的优点为探头移动的区间较为广泛,检查范围不受拘束,不仅仅能够记录宫颈内口多切面情况,还能对前置血管是否存在加以准确判定,深入探究脐带胎盘入口和胎盘的内在联系[12]。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妊娠晚期,妊娠中期阶段的孕妇适合接受血管前置超声检查,因为这一阶段羊水量适中,胎儿活动较为显著,便于观察到胎盘系带入口切面与宫颈内口切面情况,不但能发现胎盘绒毛发育异常,还能做出血管前置的准确判定。

经阴道超声相比于经腹部超声[13-14],应用于血管前置筛查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清晰观察到宫颈内部上侧位置是否出现胎膜下脐血管分支情况,从而判定前置血管病症,提高血管前置诊断有效性。本文结果显示:62 例疑似血管前置患者,经手术确诊为60 例出现胎盘前置,发生概率达到96.77%。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的分析中,经腹部超声上述的结果为90.00%、50.00%、88.71%;经阴道超声上述结果为96.67%、100.00%、93.55%;经阴 道超声诊断前置血管分型准确率达到96.66%,与经腹部超声诊断88.71%相比偏高,差异对比P>0.05。由此说明,在前置血管诊断中,经阴道超声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能够获得有效的诊断结果,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分析原因,经阴道超声诊断不受经腹部检查过程中宫颈内口显示胎先露后方声减弱的干扰,能够将胎盘下缘清晰呈现出来,不需要充盈膀胱,避免由于尿潴留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受,节省更多的检查时间,且还可避免由于膀胱充盈过度,而使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由于宫颈线与声束处于垂直状态,同时也和胎先露保持平行,能够避免胎先露的影响,进而明确胎盘下缘和宫颈内口的位置,从而呈现经腹部超声检查无法观察到的前置边缘窦和血管位置,使宫颈呈现出来,针对宫颈口已经处于张开状态、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保障临床诊断结果真实可靠。但是经阴道超声的缺点在于,如若目标深度超过 5~6 cm ,图像质量会变得模糊;在低置或者边缘性胎盘扫查中,图像在声像远场位置;因探头旋转角度有限,在冠状切面扫查中,探头无法与会阴部相互接触,使诊断准确率降低;另外,腔内探头扫查范围有限,只能观察宫颈内口以及边缘部位,难以判定胎儿与附属物的情况,进而无法做出其他胎盘绒毛发育类型的有效判定[15]。

综合上述结论,利用经腹部超声检验技术、经阴道超声检验技术等,在血管前置诊断中各自存在优势,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在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上优于经腹部超声,但是经腹部超声的观察范围更加广泛。因此,通过经腹部超声技术连同经阴道超声技术,可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率、特异度和准确率,便于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