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3-11-23圣祝平申旭冬张小红
杨 征,圣祝平,申旭冬,张小红
(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院感科,江苏 南京 211103)
下呼吸道感染指各种致病菌入侵喉部以下气管、支气管所引起的感染,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患者住院期间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会加重病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等问题,严重则可引起患者死亡[1]。精神专科医院收治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此类患者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又对精神类药物敏感,处理不当可导致呼吸抑郁。因此,精神疾病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更加凶险,明确导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识别高危人群并加强感染防控至关重要。文章现以精神专科医院收治精神疾病患者为例,探究导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21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并发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分为两组。实验组(发生感染,24 例):男性13 例,女性11 例;精神分裂症6 例,双相情感障碍4 例,偏执性精神障碍5例,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4 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4 例,其他1 例;病程1~14 年,平均病程(6.22±1.34)年。对照组(未发生感染,56 例):男性30 例,女性26 例;精神分裂症13 例,双相情感障碍9 例,偏执性精神障碍12例,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10 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9 例,其他3 例;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5.87±1.5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精神疾病,疾病类型不限,病程≥1 年;②住院病例;③临床资料完整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②合并其他类型感染性疾病。
1.2 调查方法回顾性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汇总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资料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基础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住院季度、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诊疗史、抗生素滥用史、住院管理方式。基础疾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慢性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吸烟史判定标准:连续或累计吸氧≥6 个月。饮酒史判定标准[3]: 65 岁以下男性平均每周饮酒>14 个标准杯(14 g乙醇/标准杯)或每天饮酒大于4 个标准杯;女性与65 岁及以上男性平均每周超过饮酒>7 个标准杯或每天饮酒>3 个标准杯。住院季度:春季3~5 月,夏季6~8 月,秋季9~11 月,冬季12 月~次年2 月,实验组按照感染时所处季度记录,对照组按照住院所在最长季度记录。抗生素滥用史:患者不遵医用药,既往超量、超频次或不对症使用抗生素。对上述项目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观察指标差异,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以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 例(%)]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呼吸道感染单因素分析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合并呼吸系统慢性病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饮酒史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接受封闭式管理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疾病类型、病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住院季度、侵入性操作诊疗史与抗生素滥用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资料比较
2.2 下呼吸道感染多因素分析以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 回归方程,变量赋值见表2。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合并呼吸系统慢性病、既往饮酒史、住院时间、管理方式是导致精神医院专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2 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赋值表
表3 下呼吸道感染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精神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为呼吸系统感染,占比超过70%,而且感染发生风险常常被忽视和低估。本研究纳入80 例住院精神病患者,24 并发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30.0%,与文献报道结论相符[4],高于非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肺炎链球菌感染风险高,由此所致肺炎相关死亡也高于非精神疾病患者[5]。精神疾病患者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6-7]:①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精神病性症状,个人卫生与自我防护能力差,甚至完全丧失自知力,营养状况差,抵抗力弱,更容易遭受致病菌侵袭;②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有些药物成分会抑制白细胞生成,进一步降低免疫力,或抑制肺洁净功能,导致咳痰减少,或导致口腔分泌物增多,增加误吸风险,或抑制和麻痹肠蠕动,可能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增加肺下叶继发性感染风险;③疾病治疗相关因素,包括医院患者密度大、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活动空间小、空气清洁度低,保护性约束等限制性措施等。由此可见,相较其他类型的医院,精神专科医院院内相对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做好院内感染防控管理工作对于精神专业医院而言更为重要。
危险因素方面,本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 岁、合并呼吸系统慢性病、既往饮酒史、住院时间≥3 周、采用封闭式管理是导致精神医院专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以往文献报道结论相符[8-9]。年龄≥60岁是导致精神医院专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免疫力逐渐降低,同时呼吸道组织结构退化,小气道阻力增加,会降低气道黏膜系统防御功能,并且不利于异物与分泌物排除,病原体容易在气道内定植[10]。呼吸系统慢性病是导致精神医院专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系统慢性病会破坏气道,损伤肺功能,导致患者呼吸减弱,气道防御能力更低,增加呼吸系统疾病易感性。既往饮酒史是导致精神医院专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1],酒精为亲神经物质,饮酒不仅会导致躯体病理改变,降低免疫力,也会引起精神神经障碍,进一步加重躯体损伤。酒精也会与抗精神病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抑制呼吸道纤毛运动,影响患者呼吸道生理防御功能。封闭管理是导致精神医院专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2],封闭管理的病房空气流通性差,为病原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接受封闭式管理的患者多病情严重,具有一定危险性,生活常不能自理,依从性又差,导致自身与周围环境洁净度不佳,患者间频繁接触,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患者的活动空间小,有时需要保护性约束,缺乏运动,也不利于维持抵抗力。住院时间是导致精神医院专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时间越长,患者接触到病原菌的风险越高,感染概率越大,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住院1 月以上的患者感染发生率增加超过50%。
综上所述,精神专科医院的老年患者以及合并呼吸系统慢性病、有饮酒史、住院时间长和接受封闭式管理的患者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医院开展院内感染管理,应将此类患者作为重点对象,加强防控,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确保患者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