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教育模式下学前特殊儿童数学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2023-11-22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8期
关键词:个性化数学知识儿童

张 信

(寿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安徽淮南 232200)

学前特殊儿童指的是存在智力、身体、语言、感知、社会适应等方面障碍或困难,需要特殊教育的儿童。学前特殊儿童在数学活动中,往往存在数学认知能力低下、对数学活动缺乏兴趣等问题,对其数学能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数学活动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融合教育模式是指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旨在提供包容性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融合教育模式的概念

融合教育模式是一种在普通教育系统中为特殊教育需求幼儿提供服务的教育模式。它提倡使特殊需求幼儿与普通幼儿处在同一课堂,旨在消除教育中的歧视和隔离,创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共同学习和成长。这种教育模式通常采用多元化的教育策略,以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促进他们在学习、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发展。

在融合教育模式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指导特殊儿童的学习,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此外,教师还需要了解每个幼儿的需求和学习风格,以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使每个幼儿都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学前特殊儿童数学能力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数学概念理解困难

学前特殊儿童往往无法理解数学概念,如数的大小、多少、形状、数的排序等。他们需要更多的视觉化工具、手动操作和个性化的指导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此外,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和应用这些概念,以便真正理解和掌握。

(二)数学记忆困难

学前特殊儿童的认知和记忆能力有限,常常无法记忆数学符号和术语。他们需要更多的创新性教学策略来帮助他们记忆数学知识,如使用手势、游戏等。

(三)数学计算困难

学前特殊儿童常常难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如数的加减、分合等。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这些计算,并通过实际情境的应用来巩固这些知识和技能。

(四)数学思维困难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但学前特殊儿童往往难以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数学概念。他们需要更多的启发思维、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机会,以帮助他们发展适合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

(五)数学教育资源不足

学前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和支持,但由于资源有限,很多幼儿园无法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和支持。这导致许多学前特殊儿童在数学学习方面面临挑战和困难。因此,制定个性化的数学学习计划和有效的指导策略至关重要。

三、数学活动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意义

(一)帮助特殊儿童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活动可以通过直观、具体的方式帮助学前特殊儿童理解数学概念。例如,使用实物、图片和表格等视觉化工具来演示数学概念,可以使学前特殊儿童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同时,数学活动还可以鼓励学前特殊儿童通过操作实物来学习数学知识,以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二)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发展数学技能

数学活动可以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发展数学技能,如计算、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例如,游戏、探究等实践活动,可以让特殊儿童在充满趣味性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自信心。

(三)帮助学前特殊儿童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由于学前特殊儿童在数学学习方面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常常感到自卑和无助。数学活动可以通过提供成功的学习体验来增强特殊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通过参与有趣、创新的数学活动,特殊儿童可以获得积极的反馈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信心。

(四)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参与集体学习

数学活动可以为学前特殊儿童提供参与集体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与同龄人互动和交流。通过参与数学活动,特殊儿童可以与其他孩子一起分享想法和经验,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和集体意识。

四、融合教育模式下学前特殊儿童数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个性化指导策略

(1)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每个学前特殊儿童在认知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例如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对视觉信息的敏感程度等。教师应该先了解每个幼儿的认知特点,以便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例如,某小朋友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差,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的实物教具或者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紧密的案例,让他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学前特殊儿童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需求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幼儿需要更多的练习机会来巩固自己的基础,有的幼儿则需要更多的探究机会来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针对幼儿的学习需求,可以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教学策略。例如,对于需要更多练习机会的幼儿,可以设计更多的数学练习题,并适当延长他们的练习时间,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对于需要更多探究机会的幼儿,可以设计更多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

(3)强化个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性化评价,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而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对于某些学前特殊儿童来说,他们可能对某些数学内容感兴趣并且表现出色,而学习其他内容时则感到困难。在评价时,应该注重强化对幼儿感兴趣并表现出色的数学内容的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方法多元化。有些幼儿更喜欢听教师讲解,有些幼儿则喜欢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学习。为此,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加入游戏、音乐、故事等元素,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5)教学计划灵活。教师应该在教学计划上保持灵活性,随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如果某幼儿在某个知识点上遇到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延长该知识点的学习时间,或者针对该知识点设计更多的练习题。灵活性的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游戏化指导策略

数学游戏强调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简单的数的排序、大小等基本数学概念。通过游戏的形式,幼儿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现实场景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扮演商店老板、顾客等角色,在模拟交易中学习加减法和货币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增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数学卡牌游戏。数学卡牌游戏将数学知识和卡牌游戏结合起来,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收集不同的数学卡牌,通过卡牌的组合和运算来学习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卡牌游戏,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增强他们的游戏技能和合作能力。

(三)视觉化指导策略

(1)图形化展示。图形化展示是一种将数学知识用图形展示出来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图形化展示的数学问题,让幼儿通过观察图形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动画演示。动画演示是一种将数学知识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的教学方法,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一种将数学知识和色彩元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数学概念,让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视觉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

(4)实物模型。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一些数学概念的实物模型,让幼儿通过触摸和拼装实物模型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情感化指导策略

(1)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姿态、眼神等多种形式,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温馨的情感氛围。针对学前特殊儿童,需要更加尊重他们的感受,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教师要关注特殊儿童的情感表现,及时为其提供指导和支持,同时也要引导特殊儿童与他人互动,促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2)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根据学前特殊儿童的个性特点和情感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发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情感体验的质量。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活动,让特殊儿童充分体验到知识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他们体验合作、分享、助人为乐等积极的情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融合教育模式为特殊儿童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本文提出了融合教育模式下学前特殊儿童数学活动的指导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育,促进学前特殊儿童数学素养的发展,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我们希望这些策略能够为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数学知识儿童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