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四重维度

2023-11-22王俊桥

教育评论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现代化

●王俊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中蕴含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既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最新方向,也是教育和形塑当代大学生身心的思想武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承担的不仅是历史教育的作用,还具有政治教育的功能。从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政治要求看,“纲要”课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在目标情感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新道路融入,突出融入的导向性,以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道路自信

从主题角度看,“纲要”课教学的主题围绕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而展开。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题与“纲要”课主题具有相通性,即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展开。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基础上,更加明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路径,即要以中国式现代化这条新道路来完成复兴伟业,这条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因此,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的首要前提是突出中国式现代化这条新道路的导向性,在现代化视野下对“纲要”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一)以现代化话语引领“纲要”课教学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这为加强“纲要”课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根本遵循。从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看,“纲要”课教学话语链存在三种基本样态,即民族复兴话语、革命话语、现代化话语。其中,民族复兴话语具有统摄性特征,革命话语与现代化话语围绕民族复兴话语展开。革命话语和现代化话语的逻辑演进形塑着民族复兴的面貌与结果,二者并非对峙,而是相互支撑,彼此渗透。三种话语相互作用,共联互塑于“纲要”课教学体系中。循此理路,在进行“纲要”课教学时,教师应转变教学的话语语境,改变过去教学偏重革命史的叙事方式,以突出现代化叙事作为话语创新的突破口,这既是党和国家发展转型的时代之需,也是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之需。

(二)以现代化话语整合“纲要”课教学内容的可行性

现有的“纲要”课教材内容(2023年版)分十个章节,如从突出现代化叙事的角度整合现有内容,我们不妨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基本点来看待和理解中国革命,阐释和形塑民族复兴。前提是处理好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即革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和手段,只有实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式现代化才有启动的可能;只有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才能为“以党的自我革命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一党的建设宏大主题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正如罗荣渠先生所言:“革命化的趋势也只是推进现代化的一种运动,它自身不是目的,只有现代化才能概括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广泛内容与宏大目标。”[2]依此理路,对“纲要”课现有内容以现代化在中国的启动与推进时间为线索进行整合,可划分为五个时期,即中国早期现代化、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早期现代化又可分为不同主体的探索,依次为外源性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被迫开启(鸦片战争)、防卫性现代化的破产(洋务运动)、政治现代化的夭折与失败(维新运动、立宪运动)、现代化构想与蓝图的绘就(辛亥革命)。工业化与四个现代化主要是党的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成果,先后经历了“先革命后建设”总方针指导下的革命战争——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提出先工业化后四个现代化战略构想,确立“两步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四个现代化概念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化新观念新战略,具体分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目标——小康、制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包括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立足新时代,提出“新两步走”战略。

(三)以新道路坚定新时代大学生道路自信的现实性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3]。“纲要”课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内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特征也更加凸显,新时代大学生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和侵蚀不断增加,因此坚定大学生道路自信的使命越加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有15次提及“道路”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当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中,是理论、历史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在价值追求上,它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非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突出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成了当下坚定新时代大学生道路自信的新优势。

二、新思想融入,提升融入的学理性,以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理论自信

“纲要”课教学建立在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基础上,在凸显政治功能时还应具备学理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这对加强“纲要”课教学的学理性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指明了改革方向。党的二十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5]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论述为重新解释“纲要”课的“纲”中之“要”,即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视角,成为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理论自信的新支撑。

(一)真理特质之“行”

一种理论之所以能产生价值,被人们关注、研究、信仰,必然具备两个条件,即主体需要和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真理道路的过程中,在老路走不通、旧理论不灵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新理论满足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救国需要。在当时诸多社会思潮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它的真理力量。其一,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鲜明的反帝特征和主张民族平等精神对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奴役和压迫的中国人民来说,无疑能引发强烈的思想共鸣。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实现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与其他理论、学说和主义相比,它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最完整、最先进,这对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具有极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其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

(二)文化融通之“行”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人民接受,还在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融、相通之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7]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构想,“民贵君轻”的传统民本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经世致用、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主体、客体统一于实践的认识论等,都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不仅为中国人民接受、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创造了坚实的思想土壤,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从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心中逐渐牢牢扎根。

(三)思想伟力之“行”

理论自信是新时代大学生提升个人修养的核心要素,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前提,也是大学生成为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必备素质。当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有外部因素,如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来的思想冲击,西方通过各种隐蔽手段向中国输入“共产主义死亡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各种论调,“西强我弱”国际话语权基本格局的现实影响等。也有内部个人因素,如个人知识储备厚度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程度各异等。以上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社会上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8]应对大学生理论自信面临的挑战和坚定大学生理论自信,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的源头活水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新征程前进方向的“灯塔”。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在新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思想展现出来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成就为解决大学生思想领域存在的“理论他信”“理论迷茫”“理论自卑”等困惑提供了新答案。

三、新方法融入,强化融入的指导性,以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从方法融入的视角看,党的二十大报告蕴藏的方法论对指导“纲要”课教学具有重要启发性和建设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提炼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等。这些方法论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经验总结,又是指导实践、开展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因此,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方法指导“纲要”课教学大有裨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自信自立原则为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了新要求。

(一)以问题引领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纲要”课中的显性地位

坚持问题导向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运用好这一传统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大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纲要”课教学要增强问题意识,在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价值引导的同时,在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9]。从大学生现实听课状态看,大学“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在史实内容方面具有重合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导致他们的听课状态与教师的期待有一定差距。因此,教师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提出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有效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听课兴趣,消解他们的自满心理,并由此体现大学“纲要”课的深度与高度。基于以上理论基点和现实状况,教师可从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教学目标出发,先研究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提炼出相关的意识形态问题,将其竖为“靶心”,再以“精准打靶”的方式帮助学生辨析。教学“纲要”课教材(2023版)时,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批驳侵略有功论、太平天国邪教论、告别革命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党游而不击论、改革开放前后互否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等。问题引领的教学方式对师生皆有益处:一是有助于教师提升把控课堂的能力,形成强大的授课气场;二是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构建梯级型知识结构并培养其历史思维,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克服自满骄傲心理;三是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心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二)以大历史观视野下的教学提升法讲解“纲”中之“要”

系统观念的方法论原则给开展“纲要”课教学的实践启示是要用大历史观教学法提升教学有效性。所谓大历史观,即将事物或问题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时段和世界历史的宽视野中进行观察和思考,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大历史观教学法反映在“纲要”课教学中就是用“跨学科”“通古今”“连中外”的思维方式开展教学。即,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运用于“纲要”课教学中,以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高度;用贯通古今的纵向历史思维考察中国近现代史中重大事件的变迁,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用连接中外的横向共时思维看待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以打开学生思考问题的宽度。以“纲要”课的“纲”中之“要”的四个历史性选择为例:讲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时,需要运用哲学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特质论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认识、运动规律和联系发展的观点,才能讲透马克思主义最终被人民所受、认同和信仰的合理性;讲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时,需要用纵向历史思维考察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先后探索中国出路的过程与成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为何落在了共产党人的肩上;讲授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时,需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讲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时,需要用横向共时思维考察当时中外发展的实际差距,让学生深刻体悟到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紧迫性。

(三)将中华文化体系有机融入教学以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

坚持自信自立方法论的基本点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的兴盛繁荣、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且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0]复兴使命的实现更需要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承担起生力军的重任,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是“纲要”课政治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纲要”课教师是否基于深邃理性思考的高度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教学中。此目的有二: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和了解,增加文化自信的内驱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抵抗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社会思潮的侵蚀,增强文化自信的意志力和免疫力。

四、新成就融入,展示融入的生动性,以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制度自信

“纲要”课程涉及的时段和内容是“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起点固定,但其终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延续性的位移态势,使得“纲要”课内容具有动态性、阶段性和时代性特点。此极大包容性特征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纲要”课第十章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以较重笔墨总结了过去五年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新成就昭示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将这些成就和变革融入“纲要”课教学中,既能增强内容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也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先进性,进而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制度自信的志气、底气与骨气。

(一)讲透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以提升大学生制度自信的志气

制度是保证一个国家实现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力量。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之一是国家制度的落后与僵化难以适应时代发展。为此,中国人民开始了政治现代化的努力和探索,先后经历了“中体西用”式的洋务运动、“君主立宪”式的戊戌变法运动和立宪运动、“民主共和”式的辛亥革命等层层递进的政治变革。实践证明,这些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政治变革之所以失败,就因为制度建构缺乏自主性,仅停留于简单模仿、移植和概念化运作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汲取了以往探索失败的教训,开始从中国国情出发,自主地定位、设计和建构中国的民主制度。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用“人民共和国”替代了“工农共和国”,成为党在中国建构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政治主张,奠定了党领导人民建设新制度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先后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大使命展开,至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建构自己特色制度过程中,“始终从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制度选择和制度建设,以制度的有效性增进制度的合理性,在制度建设发展中逐步确立人民的制度自信”[11]。中国共产党制度自信的生成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

(二)讲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彰显大学生制度自信的底气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特别是坚定制度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有着雄厚的底气,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制度自信源于对制度特色和优势的深刻认识,发自内心地从理性和感情上高度认同这一制度。从制度优越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疑为深刻认识这一新历史方位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全新视角。具体而言,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这证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而这生命力来自于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这些仍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及能够根据国情制定国家长远规划并保持政策稳定的优越性。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鲜明标志,它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承和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髓,这正是制度优越性的准确表达。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民族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既需要几代中国人持之以恒地不懈奋斗,也需要最大限度发挥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向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正是由于有中国特色社会制度作为保障,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长达40年并保持社会长期稳定这一中国奇迹,使我国彻底结束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从以前的被边缘化到日益走向全球舞台中央,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讲活脱贫攻坚精神的真谛,以增强大学生制度自信的骨气

制度的价值追求是衡量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尺。制度为了谁的利益而制定,依靠谁来执行,这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试金石”。因此,明确制度价值属性构成了坚定制度自信的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又充分发挥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中国近现代经历了一个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积贫积弱时代,到开创了一个“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生活在地主阶级的压迫之下、军阀混战的阴影之中,可谓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启了带领人民消除贫困,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史。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贫困、苦难作斗争的壮丽史诗。这部波澜壮阔的战贫史诗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纲要”课教材第十章的重点内容,讲好精神真谛对于增强大学生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义。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不负人民”,这不仅昭示了党的初心与使命,而且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因此,教师需要用富有时代性、典型性的优秀案例讲活脱贫攻坚精神。如,教师可以把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带领下庄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作为案例,将讲解与学生研讨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一方面,从知识层面,了解毛相林带领村民从凿出脱贫路、蹚出致富路到走上振兴路的艰辛历程;另一方面,从价值引导层面,让学生体悟到脱贫攻坚胜利完成,既是以制度凝聚人心、发挥人民主动性创造性的结果,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从而激励大学生以脱贫攻坚精神为指引,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现代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