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数学课上成儿童喜欢的样子

2023-11-21沈勇

中国教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本身是抽象、深邃的,数学课多数时候也并不是自带欢乐的。这就需要教师真正从儿童出发,帮助他们在每一节充满挑战的数学课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儿童喜欢的数学课的特点是:课堂有儿童的感觉,好玩有趣;课堂有生活的味道,安全真实;课堂有思维的深度,通情达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真实成长 儿童的感觉 生活的味道 思维的深度

我是1994年开始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比较完整地经历了小学数学课堂改革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这30年间,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受困于评价、选拔等现实原因,不少数学课堂还是在追求知识掌握、技能形成的速度上用力过猛,以至于一提到数学,多数人就将其与“苦”“难”关联。我们也习惯用分数、升学、工作等为理由,来为这些“苦”“难”进行开脱。每当孩子们对现在的育人方式表示质疑乃至反对时,我们都会严肃而强势地说:“现在不辛苦一点,以后怎么会幸福呢?”这个看似正当的理由,实则经不起推敲—这个“以后”是多久呢?是上了初中以后?上了高中以后?还是退休以后?如果教育不能帮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又何谈明天的美好?如果不能把课上成儿童喜欢的样子,那些课堂模式创新与儿童研究,也就只能存在于成人世界的研讨中罢了。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真还没有成为儿童最喜欢的学科。因为,正常的数学学习,肯定要求会越来越高,困难会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儿童喜欢数学,得先让课堂有趣好玩。人的兴趣发展,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对数学学习而言,就是要帮助儿童从觉得数学学习活动有趣好玩的“好之”,到愉快而有选择的“乐之”,再到最后将其定为自己的人生志向,以自己能为家、为国、为人类做出贡献而自豪,而非以考进名牌大学为终点。

讨论什么样的课堂是儿童喜欢的课堂,不能仅从成人视角探讨“好课的标准”,更应该基于儿童的真实成长需要,让课堂既有儿童的感觉和生活的味道,又有思维的深度。

一、让课堂有儿童的感觉,好玩有趣

1. 尊重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

我曾问我带的一个研究生:“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认同‘2+3的结果是5的?”他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告诉我:“我在幼儿园就知道了这个结果,其实后来小学正式学习加法时,很多时候就是建立在这种经验的基础上来进行自我说服的。”这表明,在面临所谓新问题时,我们并不是完全未知的。我们都具有一些已有经验,虽然这些经验是不够严谨的生活事理。我们认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零起点”,但这个“零”,并不是无视他们的已有生活经验,而是指不必让学生提前进入规范学习和进行熟练程度的练习。因此,学习中,我们应尊重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感觉”。在真实的过程中完善认知,并生成新的生活学习经验。

2. 遵循儿童的学习成长规律

教师需要研究儿童,并根据儿童的学段特点和学习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组织,让他们始终保持对数学的热情。

对于小学低段儿童来说,无意性和情绪性的特征还较明显。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基本还停留在外部特征上。以数字“3”的书写为例,他们是怎么学会的?肯定不是学习了“旋转”“半圆”“对称”这样的概念后学会的,一定是在临摹或仿写中学会的。这就启示我们,他们的学习可以是“在模仿中跟着做”,而不必讲太多的“为什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标准示范之下,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试着去完成,做得不錯,教师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儿童就会有成就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和期待。谁能否认,一个人喜欢数学,不是从某次教师的表扬开始的呢?

小学中段儿童处于由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已经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进行思考了。他们不会一直处于“我最棒”的状态中,而是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面前,能够意识到许多事情和问题仅凭自己一人是解决不了的,需要和同伴进行合作。合作中,主动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合作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减轻面对困难时的焦虑和无助。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最适合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师的作用,更多是创设适合学生探究的主题情境,提出适合学生合作的核心问题。

小学高段儿童可以抽象地思考问题了。这时他们可以比较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各种性质、法则,但还不能对其抽象概括能力提过高要求。这个时期,学生已开始出现两极分化。这种分化不是严格意义上学习能力的分化,更多是学习效果的差异性表现,但也会有部分人由此表现出对自己的质疑和对他人的盲从。教师应引导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无论是书上写的,还是老师说的,都要想想,这个理通了吗?自己认了吗?能把同学说服吗?”坚持这样的思考方式,学生会慢慢正视问题。其实,对于许多成年人认为的“理所当然”,儿童从内心深处是有疑惑的。比如,对“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它的倒数”“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鼓励引导儿童去思考、讨论,得出能让自己“心服口服”的解释。

3. 呵护儿童的真实成长

真实成长,是指儿童在学习化的生活情境中,顺应身心发展规律,在个性化和社会化的有机契合中,通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心智情意志的充分发展、好奇心和生活力的自由发展,成为美好生活创造者和享受者的过程。

一节课开始时,儿童并不是随着铃声一响,就如成人预设那样进入了学习,或许他还在想课间那个游戏为什么没有获胜。教师要合理运用故事、音乐、谜语、绘画、游戏、问题等方式营造符合数学教学需要的生活化学习情境,进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全身心地进入学习。

课堂中看似流畅的过程也未必是真实的。教师的“终极评判”角色会让学生在“察颜观色”中游离课堂。学生真正的问题,不是教师讲明白的;学生真正的困惑,也不是教师问清楚的,一定是学生自己通过努力和领会达成的。教师的语言(口头、体态、媒体)要充满情趣,适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要层层推进,节奏紧凑,张弛有度,进而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为什么进学校?于成人而言,是为了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但对儿童来讲,真不会因为“数学很重要”而爱上数学。教师要慎重、长远地思考“这些内容对儿童未来成长究竟有多大作用”。这个未来,是幸福、有尊严的人生,而非局限在“做题”“进名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考进清华大学的学子,面对大家的祝贺,她说:“这没什么好祝贺的。我现在还没有为国家、社会甚至我的家庭做出任何贡献,这只是我学习的阶段成果而已。”这样的认知,让人感动,让人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伟大复兴。但是,这样的学生,一定不是埋头做数学题做出来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想明白:儿童为什么进学校?是为了自己的童年更生动有趣,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二、让课堂有生活的味道,安全真实

1. 链接校内外学习生活

数学的作用,一是现实的工具性,即数学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二是满足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需要。数学学科本身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教材的编写更偏重于以学科发展为主线来进行。比如,要解决减法的封闭性问题,就产生了负数;要解决除法的封闭性问题,就产生了分数。但百分数呢?它的产生主要就是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了,对它的学习就要更侧重于“率”的统计意义,而非过重强调“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这样的“数”表述。因此,将学习与课间、校园内外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相关知识和拓展能力的空间就尤为重要。只有学生的课堂学习在生活中能得到印证,生活中体验到的困惑能在数学课堂上得到解决,学生才可能带着思想的动力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生活。

2. 整合各学科学习内容

这里谈的“整合”,不是为了迎合“跨学科”“综合育人”等热词,而是说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学习数学的目的。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充满了生活味道的多学科问题,如何形象生动地观察、思考、表达这个现实世界,是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过往,在教学行程问题时,一般是以“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甲乙二人相向而行……”这样的纯数学方式呈现,没有生活的味道,没有代入感,当然枯燥。试想,如果加进语文的情境描写、美术配图、信息科技等元素,不同的学生,定会有不同的熟悉感,当然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成长。小学数学当然得姓“数”,但无论是学习过程中的“输入”,还是生活运用中的“输出”,都应整合了各学科内容,富有生活的味道。

3. 为生活向上向好而学

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是建构符合儿童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学习目标。只有目标正确了,教师才能在现实面前保持教育应有的定力,才可能真正让出课堂,让儿童成为主角。由此,“创设学科化的生活学习情境、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利用儿童生活学习的逻辑、生成儿童新的生活学习经验、使儿童获得课堂学习生活的快乐”就将成为一堂儿童喜欢的数学课的基本样态。

生活的要义,安全总是第一。课堂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在鼓励儿童积极回答问题,但我们是否考虑过他们答完问题之后的感受呢?答对了,受到师生表扬,当然开心。那答错了呢?一年级的课堂,总是小手林立,他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而到了六年级呢?真正的课堂安全,就在于教师能否就每一个儿童的发言和作业背后的“成长价值”进行挖掘,进而让每一个回答过问题的儿童,都能体面地坐下去。

三、让课堂有思维的深度,通情达理

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吸引人,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生动有趣,这就是学习数学的现实。要真正让儿童爱上数学,最终还得靠数学本身的魅力。而让课堂具有合适的思维深度,是让数学本身的魅力得以体现的最佳路径。当然,本文中的“思维的深度”,并非严密的逻辑和哲学化的思考,而是指学生要学会用数学来“讲道理”。

1. 分析综合中深刻全面

分析和综合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方法。但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分析与综合,不能模板化地二分为是“从问题出发”还是“从条件出发”。

在真实的数学课堂上,我们会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是因为多数考题都是按照课程标准严谨命制的,按“套路”解题,正确率会更高。而一旦进入生活,遇上的许多问题就不是这个样子的了。要么是已知条件不明显、不充分,要么是有的条件根本就用不上。这时,真正需要的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核心概念和关键知识点,只有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整体性综合后,教师才能深入浅出地讲清楚,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乐趣。学数学,不应该仅仅是“做”,还应该有“想”与“说”,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出来,说得有理有据,说得简洁明了,这就是小学生的分析与综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由生到熟,由熟到巧,举一反三,真正走向素养的发展。

2. 比较分类中发现异同

在小学数学中,强调比较与分类,是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概念。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充分考虑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尽量减少学术化的概念定义。但对于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的理解,却又是学好数学无法绕过的环节。因此,需要通过比较,帮助他们了解概念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分类,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儿童化的阐述。

三角形与梯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平面图形。如仅就不同说不同,那学生的理解就会局限在图形的区分和公式的运用上。但如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动态的比较与分类,会带给学生完全不一样的认知体验:当一个梯形的上底不断缩小,小到极限,就是一个点,也就是三角形的顶点。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三角形也可被视作一个特殊的梯形,而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也就成为所有平面图形的通用公式。

3. 抽象概括中接近本质

抽象和概括是儿童认识过程的一次巨大飞跃,表面上给人远离现实的感觉,但实际上它更正确地反映现实。我们常说:“数学方法不仅是解决一道题,更是可以解决一类问题。”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通过抽象与概括,体悟方法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

加减乘除,整数、分数、小数,都有自己不同的运算法则。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渐进地一一学习,但到了毕业年级,就需要进行抽象与概括了,进而更加接近运算的本质: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或递减。但对于小学生的抽象与概括,依然要突出儿童的特点,比如,分数就是先分再数,数出来的数,所以,分数加法就是分數单位个数的累加。

数学本身是抽象、深邃的,数学课多数时候也并不是自带欢乐的。需要教师真正从儿童出发,帮助他们在每一节充满挑战的数学课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努力把数学课上成儿童喜欢的样子。

责任编辑:孙昕

沈勇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常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首批教书育人名师,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成都市沈勇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