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教师的身份认同、角色重构与深度流动
2023-11-21金少良
金少良
【摘 要】对教师而言,“双减”是一场观念变革、组织变革与时间变革。本文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为例,从“教育人”“受益人”“局内人”“集团人”等身份出发,不断增强教师的信念感、获得感、参与感与认同感。通过引导教师重新审视知识、课程、学习等关键要素,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学科育人、从课堂执行者到课程设计者、从教的专家到学的专家的角色转变。在实践层面,以轮岗赋力,实现人员的流通;以治理赋权,实现权力的流散;以技术赋能,实现智慧的流动。
【关键词】“双减” 教师 身份认同 角色重构 深度流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的真正落地必须转化为自下而上的教师行为。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关注的是“双减”这场教育变革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什么,教师如何在身份认同、角色重构、交流轮岗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为此,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探索“双减”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
一、“双减”给教师带来的挑战
叶澜教授指出,要实现转型性变革,必须读懂教师。对教师而言,“双减”是一场观念变革、组织变革与时间变革。
1. “双减”是一场观念变革
“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要求教师处理好教育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关系。因此,“双减”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而且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教育中的功利化、短视化等工具性倾向,一直是阻碍教育事业发展、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源头。长期以来,以灌输式传授、机械式训练、重复性练习换取考试分数的教育理念亟待转变。这场变革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已经熟悉的教学观念和课堂行为,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例如,教师要不断提高基于育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基于证据的教科研能力、基于素养的作业设计能力、基于合作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等等。
2. “双减”是一场组织变革
配合“双减”,各地积极探索教师交流轮岗。以北京为例,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开展了大面积、大比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主要形式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三个维度。
早在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开启了教师交流轮岗工作。2021年9月,革新里小学纳入集团一体化管理,加大了参与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随人员流动而来的是集团治理结构、管理规章、师资建设的系列变化,这实为一场集团层面的组织变革。教师会对自身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和身份产生新的判断,例如,教师会产生“我会不会被要求交流轮岗”“我该如何适应新的集团”“我该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等一系列疑问。对于这些疑问的合理回应,关系到教师在这场组织变革中身份认同的达成。
3. “双减”是一场时间变革
“双减”背景下,“时间焦虑”成为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各学校都在课表安排上做了很多努力,学生在校时间大大延长,教师的“时间稀缺性”问题被再次放大。但是,“双减”的落地需要教师有充足的学习和研修时间为保障,否则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对于这一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早有论述“教师的空闲时间越少,被各种计划、总结之类的东西弄得越忙,那么他对学生将要无物可教的那一天就来得越快。”因此,“双减”背景下亟须一场教师职业时间的重构。
面对“双减”过程中的上述挑战,如果没有教师的真正参与和行动,这场变革无法真正带来集团的改进和教育教学的实质变化。因此,如何读懂教师,帮助教师更好地面对变革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落实“双减”的题中之义。
二、“双减”背景下教师身份认同的达成
“双减”强调教师要变为“系统人”。这一身份认同的达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系统的心理调适过程。集团引领教师从“教育人”“受益人”“局内人”“集团人”等身份出发,不断增强改革的信念感、获得感、参与感与认同感。
1. 以“教育人”身份强化改革信念感
面对“双减”,集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价值取向,引领广大教师心怀“国之大者”,以战略化、系统化、创新化的育人举措为改革聚力。具体而言,集团进一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结合“群动党建”的党建品牌内涵和实践,促使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促进“双减”落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2. 以“受益人”身份增进改革获得感
集团立足从改革中产生实际获得感是让每一位教师接纳变革、拥抱变化的开始。一方面,集团遵循“优劳优酬”的绩效工资分配原则,在经费使用上向参与课后服务与交流轮岗的教师倾斜,并在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培养培训、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将课后服务、交流轮岗纳入重要参考指标;另一方面,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集团整合各校区的教师、课程、文化资源,以及综合改革带来的政策优势、发展机遇,在“品牌延伸”和“品牌扩大”的过程中让更多教师与学生享受改革的红利。
3. 以“局内人”身份增加改革参与感
叶澜教授在谈到教师与教育改革的关系中指出,教师不是上级制度规定的机械执行者,而是“有思想的实践者”;教师不是他人改革经验的照搬者,而是“有发现的研究者”;教师不是教育变革实践的操作者,而是“有创生能力的变革者”。因此,集团遵循“把小学办成教师成长的大学”的原则,引导教师以学习者、研究者、领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项改革,实现各校区的多向互动和深度融合。
2021年9月以来,面对“双减”背景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现实要求,各校区的教师基于日常教学提出个性化研究课题,共立项30多个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以及多个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规划办、北京市德育研究会的立项课题。以革新里小学为例,聚焦教师评价、学生成长、學科素养等话题,立项6个市级课题,以一种更具专业性与研究性的姿态应对教育教学生活,不断提升改革的参与感。
4. 以“集团人”身份培养学校认同感
面对交流轮岗及集团成员校变化带来的组织变革,集团以“双升”为工作目标,以“双减”为工作重点,做好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帮助教师逐渐从“校区身份”转变为“集团人身份”。集团将开学典礼、庆祝教师节等涉及全体学生和教师的重要活动,作为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契机,将活动主题设定为“打造学习空间 赋能学生成长”,从而聚焦“双减”各项工作,凝聚教师共同体意识。
集团内各校区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是集团发展的主体,并自觉将集团的理念与发展战略作为调整自己教育观念与行为的依据。例如,作为集团新成员,革新里小学在文化建设上与集团相融通,以校级、班级文化墙的形式生动展现集团师生日常校园生活的风貌,整体涉及学生作品400余幅(篇)、照片500余张,形成制度14份,从而统一了办学思想、规范了工作流程、增强了师生归属感,为提升办学品质奠定了基础。
三、“双减”背景下教师专业角色的重构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顾明远先生指出,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是同步的。“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知识、课程、学习等关键要素,实现教师专业角色的重构。
1. 教师之于知识—从知识传授到学科育人
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的知识观。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知识掌握上。课堂教学容易陷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误区,授课方式局限于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做。“双减”背景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倡导教师打破德育与智育分离的二元论,挖掘每一个知识点背后的育人价值,实现知识教学与学科育人的和谐统一。
2020年以来,集团积极推进全学科育人的实践探索,并召开了两届全学科育人研讨会,各校区、各学科共计300余节现场课进行了现场展示。90余位北京市级、区级教研员走进集团开展全学科听课、评课活动,引领集团共同探寻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路径。
2. 教师之于课程—从课堂执行者到课程设计者
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核心是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学科教师往往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而对于课程设置的意图和育人方向有所忽略,难以对课程有总体把握,这种视野上的局限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倡导教师从课堂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设计者,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各项课程改革项目,让教师能够站在整个课程架构与课程价值的高度,对教学工作有全新的认知和定位。
“双减”落地过程中,教师秉持集团“无边界”课程理念,依据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研发了菜单式的课后服务课程,如自主空间、悦读空间、律动空间、艺术空间、创意空间等。随着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集团构建了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内与课后课程体系,全面、系统构建育人生态。
3. 教师之于学习 —从教的专家到学的专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探索“学思知行”课堂模型,聚焦学生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学生提问质疑的能力、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习持久专注力、强化生生互动创意表达能力,并将“专注”与“绽放”的学习表情作为衡量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重新思考“学习如何发生”这一话题,从学科纵向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到跨学科横向整合的统筹思考,设计具有横、纵、深立体三维的作业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分层作业、综合性的长作业。集团出台了《史家教育集团学生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强化作业管理,关注作业的育人功能。
四、“双减”背景下教师深度流动的实现
北京市教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相结合的原则,将交流轮岗与教师培养和发展结合起来。当前,教师交流轮岗的主要形式是推动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在校际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交流轮岗不能仅仅局限于人员的流动,而要促进校际各种教育要素的深度交流、充分融通。
1. 以轮岗赋力,实现人员的流通
集团制订了《史家教育集团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从基本原则、交流对象、交流形式、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教师交流轮岗进行了系统规划,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干部三个层面选派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在全集团统筹分配,充分发挥龙头校引领带动作用。
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同时也会提升社会对教育的信心。目前,集团内流动干部、教师共98人,未来依托区域顶层设计及具体情况将会加大流动范围。教师在交流轮岗中不仅带去个人的教学教育经验,而且将集团整体资源进行辐射,带来基于思想、资源、项目的深度流动,从而延续集团“五联五动”的运行方式,即理念互联、运行互动,课程互联、课堂互动,活动互联、师生互动,科研互联、管理互动,校区互联、品牌互动。
以英语学科为例,英语部崔旸主任与集团成员校西总布小学的刘藤玲老师双向交流轮岗,力求带动集团内6所学校的英语团队聚焦学科组、教研组建设,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断努力。经过3个月的实践与探索,英语部以大教研组为研究堡垒,以党员、骨干教师为引领示范,集团58位教师共研、共享、共行,3个多月的时间取得阶段性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各校区的英语课堂育人品质。
2. 以治理赋权,实现权力的流散
以往过于强调权力集中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激发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动性。从“管理”走向“治理”的核心是“权力的流散”,即打破某一权力主体对权力的垄断,将权力分解给不同的主体,强调权力结构的多元化。集团构建了“教师领导型治理结构”,在对教师赋权增能的過程中,充分唤醒教师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1)聚焦“去行政化”的大年级组制
“去行政化”强调行政领导的角色转型。集团各校书记、校长在对主管校区负纵向管理第一责任的同时,牵头年级横向协同,强化集团各校区交流服务。“双减”过程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各法人校一把手党政领导明确自己的第二个角色—集团年级组组长。本学年度,由行政领导担任的集团年级组长,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聚焦零起点教育、融合教育(家校社合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作业管理、双师课堂、中小衔接(以心理教育为切入点)等6个主题,以项目为切入点,统筹组织集团各校区的项目计划、实施、交流、总结。这一过程中,行政领导服务于学生发展、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2)聚焦“去个体化”的“史家学院”建设
“去个体化”意味着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互为资源、互相成就。集团不断整合教师培训资源,成立基于真实场域和伙伴资源的教师培训载体—“史家学院”,按照学科研究领域成立10个研究分院,下设60余个教师研究室,激励全体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自觉融合教育要素,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集团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获得另外一个身份—“史家学院”的研修学员,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伙伴学习活动,经历“问题—反思—交流—行动”的学习路径,在问题解决与新问题生成的多个循环中不断实现专业学习与发展。
(3)聚焦“去中心化”的品牌项目运行
“去中心化”意味着治理结构中存在众多具备一定自治能力的教师专业社群,呈现矩阵式、开放性、扁平化、平等性的特点。在集团深化综合改革过程中,我们突破以往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鼓励教师自主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并以项目制的方式承担课改任务。目前,集团组建了国博课程、创智汇、史家传媒、服务学习、国际理解、家校共育等36个品牌项目团队,形成集团、校区、学科三级育人品牌项目体系。在每个品牌项目中,教师开展项目规划、人员召集、课程转化、活动举办、科研立项、品牌推广等多项活动,并在促使品牌课程形成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3. 以技术赋能,实现智慧的流动
当前,以人工智能、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将打破传统治理体系的单向局面,使得集团成为更加开放的系统,并不断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史家教育集团依托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程,探索构建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未来校园建设,全方位推动“互联网+”形态下的集团治理变革,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集团治理制度。
“双减”实施以来,在北京市东城区“双师课堂建设” 项目的引领下,集团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推进教育双线供给,线上线下融合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构建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新样态。集团制订了《史家教育集团“双师课堂”工作方案》,从重点学科、重点年段、重点教师、重点课堂切入,积极探索“双师课堂”。这一课堂模式旨在充分发挥集团优质资源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提升學生的综合能力。“双师课堂”的推进与落实在集团内已初具规模,本学期近30节双师课堂上线,涵盖多个学科,合计受益学生1500余人次。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学习空间的无限拓展。但是,这种拓展不能仅仅止步于物理空间,而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集团从学习者角度出发,不断思考“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在哪儿学、和谁学”的问题,重构学习价值、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学习时限、学习场景和学习社群,在对话与协作中,互为资源,协同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