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绘画艺术疗法对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2023-11-21简福平何仕瑞
简福平,何仕瑞
(1.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2.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智慧养老与现代家政学院,贵阳 550081)
一、引言
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纲要提出要将增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要重点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评估治疗、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公共服务网络。但是受经济水平制约,我国儿童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差距需要进一步缩小;基层儿童保护和服务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发展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满足。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社交焦虑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程度更高[1],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婚姻冲突、依恋关系、压力知觉和希望等[2][3]。总之,留守儿童社交焦虑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重视,如何规避留守儿童社交焦虑问题,是农村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农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一)社交焦虑的作用机制
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最早被称为“社交恐怖”,于1970年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马克斯(Marks)提出,他从精神障碍中筛查出患病程度较轻且害怕进行社交交流的人群,并将此类人群的症状定义为社交焦虑。Clark和Wells的认知模型认为个体对他人评价的关注是社交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4],而Rapee和Heimberg认为社交焦虑得以维持的原因在于自我聚焦和自我监控的交互循环[5]。整合这两种模型,发现社交焦虑的产生往往伴随着高度自我聚焦、惧怕外界关注的心理抗拒过程,这种矛盾心理一般基于对外界的不当认知。
自我聚焦注意(Self-focus Attention)是指当注意资源指向个体内部的思维和情感时,对与自我相关的内部信息的一种知觉,包括身体感觉、认知和情绪状态等[6]。在社交情景中,社交焦虑患者会过度关注自身内部的心理过程,根据心理走向来判定如何与外部沟通,而不是通过监控观众或互动伙伴来判断自身社交表现。过多的自我聚焦注意会增强恐惧症状,损害社交表现,并进一步维持社交焦虑状态。有研究显示与低社交焦虑患者相比,高社交焦虑患者的自我聚焦注意程度更高[7]。在此基础之上,Mansell、Clark和Ehlers通过实验研究探索自我聚焦增加程度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增强社会压力的条件下(如增加演讲的期望),社交焦虑程度高的女性比社交焦虑程度低的女性,表现出更多的自我聚焦注意。但是Mnasell发现,在除去社会压力这一控制变量后,自我聚焦注意的变化并不会显著出现在高社交焦虑人群之中[8]。在社交焦虑患者的认知中,社会压力来源于外界关注[9],因此外界关注作为社交焦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被纳入社交焦虑作用机制模型。
外界关注在社交焦虑认知模型中可具体量化为负面评价恐惧和正面评价恐惧。长期以来,对负面评价的恐惧一直被认为是社交焦虑的核心,并一直是治疗的主要焦点。然而,研究发现对正面评价的恐惧也与社交焦虑密切相关[10]。Weeks认为积极和消极的社会反馈代表着社会评价的不同效用,因此将与社交焦虑相关的恐惧扩展概念化为社交焦虑二阶评价恐惧模型,正面评价恐惧和负面评价恐惧是社交焦虑的认知组成部分,两者紧密相连,互为依存[11]。既然两者都属于社交焦虑的内在因素,那么它们之间的作用方式自然也引发学界的探讨。现已形成两个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交焦虑患者对正面评价恐惧和负面评价恐惧是重叠的,但是具有不同的结构,每种结构都对社交焦虑具有独特的效应[12]。第二种观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正面评价的恐惧植根于负面评价恐惧[13]。整合两种观点,Thomas L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正面评价恐惧和负面评价恐惧都有自己单独的特征性成分[14]。因此,对于社交焦虑患者外界关注的探讨可从正面评价恐惧和负面评价恐惧出发。
基于上述探讨,我们构建新的社交焦虑作用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当社交焦虑患者进入社交情景,以往社交失败案例会再次引发其社交不满,过度关注自我的身体感觉、认知、情绪状态。伴随着外界关注的压力,叠加正面评价恐惧和负面评价恐惧,社交焦虑患者转而使用安全行为掩饰这一窘况,不仅自我聚焦会促使安全行为的产生,安全行为也会增加自我聚焦的关注,最后证实外界关注的连锁反应,由此再次引发社交不满的循环过程。
图1 社交焦虑作用机制模型
(二)社交焦虑的介入理论
基于社交焦虑作用机制模型,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的发生机制往往伴随着高度自我聚焦、恐惧外界关注、掩饰安全行为的循环过程。自我聚焦会产生大量的负性认知以及负性的自我图像[15],负性认知会带来更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因此解决社交焦虑问题重点在于如何构建新的认知,重新定义负性认知,从而改变诱发负性认知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达。
情绪ABC理论认为个体的信念B(Belief)是人的情绪及表现行为C(Consequence)的直接影响因素,并不是由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所导致,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个体的信念对诱发事件不当的认知和评价。所以情绪ABC理论的重点也在于如何正确引导个体信念对诱发事件的认识,通过重新理解、定义刺激的意义从而改变刺激所诱发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达[16]。因此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患者在生活中的恐惧、孤僻、害羞等一系列消极心理并不是由社交焦虑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其对社交失败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因此,如何寻找出个体不当的认知并通过认知重构来降低负面情绪体验是解决社交焦虑的关键。
(三)社交焦虑的干预方法
目前关于社交焦虑干预方法主要以团体认知为主,其主要干预方法分为两类:一是体育活动纠正法。它的原理是通过体育活动的团体配合、改善自身形象和重塑交往自信三个维度来改善社交焦虑。李梦龙发现体育活动一方面能够直接降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高个体的心理资本从而降低其社交焦虑水平[17];二是团体虚拟认知行为疗法。团体虚拟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模拟小组成员恐惧或回避的社交情景来达到治疗效果。唐继亮创新性地提出基于传统社交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加入“第三方”对社交焦虑进行认知说明,让个体对社交焦虑有理性化的认知[18]。现有的社交焦虑干预方式为治疗社交焦虑打下了良好的实务基础,但是这两类方法的缺点也逐渐暴露:一是方法各成体系,并无借鉴意义。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其干预效果,但是干预过程并不统一,借鉴者如需采用此类方法还需自行设计小组活动;二是方法针对团体,并不顾及个人。社交焦虑患者有着更为敏感的心理活动,团体活动虽然能够在整体上改善社交焦虑问题,但是对于个别患者的参与感却不能顾及。所以寻找一种新的干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种新型干预方式,艺术疗法(Art Therapy)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美国国家创造性艺术治疗联合会认为艺术治疗是指在各类心理困境中,主持人有目的地利用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对个体实施干预,以促进个体的表达意愿,改善社会参与,提高自我效能,促进认知转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19]。艺术疗法的关键在于通过创作引发联想,抒发压抑的情绪或是表达内心隐喻的想法,因其较少受到活动场地、创作技巧、艺术审美、认知能力等主观因素限制,具有非语言表达和沟通的特质,因此逐渐被应用于心理健康治疗中。团体绘画艺术疗法是在绘画艺术疗法的基础之上引入小组概念,社交焦虑患者通过社交情景的暴露(作品展示),对小组成员外显行为的反馈来调整自我认知,主持人引导小组成员对展示者做出积极回应,使个体克服外界关注(正面评价恐惧、负面评价恐惧)带来的评价恐惧。所以从理论出发,研究认为绘画艺术疗法的隐喻符号表达形式可以纠正儿童的不当认知,释放儿童的自我聚焦,团体小组的积极回应可以重建儿童社交信念,克服外界关注恐惧。通过增强干预过程中的科学性、自主性、引导性,为社交焦虑患者提供合理的证据支撑,帮助留守儿童改变对社交情景的不当认知和评价。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于团体绘画艺术疗法的干预效果形成了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一,绘画艺术疗法对个体的情感创伤恢复具有良好效果。Carolan使用自我形象重现的艺术治疗方法对5名有情绪困扰的儿童实施干预,结果发现艺术疗法对于青少年个人价值判断和情感恢复具有显著效果[20]。Sing鼓励有家暴遭遇的儿童使用艺术的方法去进行情感表达,达到了良好的恢复效果[21]。其二,艺术疗法能够完善自我,使个体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在治疗过程中,艺术疗法能够促进个体语言能力的表达,神经科学家Firth和艺术家Law的研究指出艺术创作能激活物体识别以及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大脑功能,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22];其三,艺术疗法能够改善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王芳发现绘画艺术疗法对多动症儿童行为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23],胡斌发现绘画艺术疗法对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有明显的矫治作用[24]。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思路,但是也仍有尚待完善之处:第一,已有文献大多是以艺术疗法干预效果为重点,对于介入理论依据的阐述寥寥。社交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艺术疗法取得干预效果的原因都未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二,已有的研究对于小组开展过程并未进行详尽的说明。干预作为一种介入方法具有借鉴意义,详细的过程对于方法的推广具有现实意义;第三,现有研究中对于干预过程中的作品并未进行分析。绘画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患者隐喻的内心想法,分析画作有利于干预的后续进行。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理论分析、小组开展过程和结果剖析,探索团体绘画艺术疗法对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以期为社交焦虑儿童进行非药物康复训练提供一种新思路。
三、对象与方法
(一)样本选择
本次干预实验地点选择为C市F县S镇,S镇位于F县西北部,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8万人。本次调研选择S镇原因有三。其一,S镇位于F县各镇交汇处,经济状况不发达且社会分层较为复杂,留守儿童在较为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更能体现其发展规律。其二,S镇下辖的各个社区呈阶梯分布,S社区在镇中心,其他建制村位于偏远的农村街道。阶梯交错分布有利于问题分层展现。其三,S镇外出打工维持生活的家庭居多,因此留守儿童样本充足。
研究人员通过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对S镇某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普测。筛查出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得分高于常模的学生作为被试纳入实验名单。通过访谈分析,最终确定24名符合实验要求的学生进入研究。筛选标准如下:(1)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且有其他监护人照看;(2)无自杀风险、无严重生理疾病;(3)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知情和同意参与。
研究人员将24名实验对象分成男女两组各12人,在抽签框内放入1、2数字标签各6张,其中1代表实验组,2代表控制组。女生先行抽签,抽签完毕后将标签放回,男生随后抽签。最终随机形成实验组女生6人,男生6人,共12人;控制组女生6人,男生6人共12人(参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控制组成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二)研究方法
1.测量工具
为探索干预成效,本研究以访谈加量表的形式收集相关资料。资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实验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口、监护人类别、家庭状况、学习成绩等。
第二部分是量表测量,量表来源于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是La-Greca于1999年编制开发的测量青少年社交焦虑程度的量表。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害怕负面评价、一般情景下的社交焦虑和特殊情景下的社交焦虑,共计18道测试题目后被Benner删减至13道,采用5点计分法(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社交焦虑程度越高。此次测试中,量表整体的 Cronbach’sα系数为 0.81。
为提高量表的信效度,研究人员邀请当地任课老师来解释并主持量表的填写,期望以老师的权威来提升实验对象的认真程度。所有数据使用spss24.0处理,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2.实验过程
实验开始前一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使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进行集体前测。测试结束后对实验组成员施加团体绘画艺术疗法干预,频率为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共计五次。与此同时,控制组成员不施加任何干预。五次干预结束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使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进行集体后测。在实验开展过程中,遵循如下实验控制条件:(1)实验场地安全,实验在外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开展,如遇暴雨、酷暑、请假等,即将小组干预活动顺延到下次开展;(2)实验采用单盲控制,对参加实验的成员不透露任何实验目的信息;(3)控制变量,要求实验组和控制组人员尽量在暑假生活中除参与干预实验外无其他生活事件的干扰;(4)主持人员控制,保证五节小组活动的主持人和工作人员无变化,频繁的人员变换易引起实验人员的心理抗拒。
3.小组安排
根据前文所提出的社交焦虑作用机制模型可知,社交焦虑的发生往往伴随高度自我聚焦、恐惧外界关注的循环过程。因此在设计小组方案时,重点突出以下两点:第一,通过艺术疗法的符号表达释放个体自我聚焦。自我聚焦来源于个体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转换渠道的堵塞,所以要借助绘画活动来展现个体隐喻的内心世界,剖析作品中暗含的生活经历,总结造成社交焦虑的深层次原因。第二,通过团体配合引导成员积极回应,帮助个体正确面对外界关注。外界关注恐惧是个体在社交情景中,对他人潜在的、可能存在正面或负面评价的一种心理恐惧。所以在活动设计中,主持人要引导小组成员对展示者的作品进行积极回应,并启发小组成员应如何应对外界关注,另外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小组沟通意识,觉察自身在人际沟通中的压力,明确人际沟通的重要性,纠正社交恐惧的不良认知。
综上所述,本研究设计“团体绘画艺术疗法对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干预方案”(参见表2),小组性质为同质性成长小组。小组活动包括组建小组、自我意象、交流合作、家庭影响、小组离别五个主题,每次小组活动开展2小时,包括房、树、人绘画活动、人物绘画活动、家庭中心元绘画活动[19]。其中房、树、人绘画活动主要目的是为观察儿童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可反映儿童的敏感度、成熟度、适应性、效能性、人格综合程度、智力水平、环境适应状况等。人物绘画活动主要目的是为测评儿童心理发展程度,可反映儿童现在的心理发展成熟水平和情绪指标。家庭中心元绘画活动主要目的是为观察绘画者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鼓励绘画者与家庭内在对话。
表2 团体绘画艺术疗法对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干预方案
四、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和控制组干预前后组间差异性比较
经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干预前,害怕否定评价(p>0.05)、陌生情景(p>0.05)、一般情景(p>0.05)三个维度以及总分(p>0.05)并未出现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两组成员具有同质性。在干预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害怕否定评价(P<0.01)、陌生情景(P<0.01)、一般情景(P<0.05)三个维度以及总分(P<0.0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组和控制组干预前后组间差异性比较
(二)实验组和控制组干预前后组内差异性比较
经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组在干预前后,害怕否定评价(P<0.01)、陌生情景(P<0.01)、一般情景(P<0.05)三个维度以及总分(P<0.0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控制组在干预前后,害怕否定评价(p>0.05)、陌生情景(p>0.05)、一般情景(p>0.05)三个维度以及总分(p>0.05)并未出现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见表4)。
表4 实验组与控制组干预前后组内差异性比较
(三)实验组和控制组干预前后差值显著性检验
将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后测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害怕否定评价(p<0.01)、陌生情景(p<0.01)、一般情景(p<0.01)三个维度以及总分(p<0.01)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这说明对实验组进行的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参见表5)。
表5 实验组与控制组干预前后差值独立样本t检验
五、讨论
本研究将社交焦虑留守儿童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运用团体绘画艺术疗法对实验组进行五次小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能够显著降低实验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绘画艺术疗法通过符号表达释放自我聚焦
自我聚焦导致个体引发社交焦虑的关键因素在于过度关注自我相关的内部信息从而限制了对外部信息的获取,无法从内部关注转化成外部关注。内部关注转化成外部关注的关键在于语言的表达,而儿童社交焦虑患者大多数都不擅长于语言社交,因此寻找一个载体来促进语言社交,是改善自我聚焦的一种方法。团体绘画艺术治疗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沟通艺术,作为一种知觉意向和直觉思维的方式,绘画艺术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潜意识表达的符号载体,通过分析作品可以理解和阐述社交焦虑患者内心隐喻的想法,这些象征符号往往代表着实验人员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思考、对未来的畅想。所以对留守儿童施加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能够以绘画的符号表现形式,将与自我相关的内部信息更多地转化为外部信息,从而缓解过度自我聚焦注意,治疗社交焦虑。
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能够缓解个体自我聚焦主要基于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创作层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艺术疗法能够将个体潜意识的思考表现在图画的创作之中,可以展现出个体的内心情感。例如在房、树、人绘画活动中,大部分留守儿童利用简单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通过基本的排列组合勾勒出房屋的外观,而对于房屋内部的描绘,如家具的摆放,房屋的设计层次感只有少数人能够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对细节的描绘反映了个体对外部世界探索的欲望和兴趣[25],对房屋细节表现得越多,也就说明个体对外部环境的认知越深。留守儿童绘画表现说明他们对外部环境兴趣低,绘画疗法可以抓住留守儿童这一特点,逐渐培养绘画细节意识,从而增加探索外部世界意识。除此之外,房、树、人绘画还可以利用观察描绘“群”的物体,激发儿童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形成,改善交际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第二个层面是分享层面。在分享环节中,个体将对于自身的关注转移到对作品的关注,通过对绘画作品意义的讲解,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二次整合。第三个层面是倾听层面。其一是倾听他人对自己作品积极的评价,感受温暖和支持的力量;其二是通过关注别人舞台表现,来反思自身是否会出现同样问题,或是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进而避免社交窘况。
(二)绘画艺术疗法通过团体认知改变外界关注
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负面评价恐惧是社交焦虑障碍的关键认知因素,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26][27]。所以外界关注和他人评价对社交焦虑患者的认知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他们潜移默化地认为社会和他人的评价标准高于自己的社交表现,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把自身臆想的外界评判标准纳入自我认知,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28]。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越来越关注外界交往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观点采纳能力的提升会使儿童通过他人的眼睛来形成“自我”,这种“自我”极易受到负面评价的影响,加上留守儿童缺少家庭陪伴,不当认知引发的社交焦虑现象尤为突出。
因此本次干预实验的重点也在于团体认知引导,在五节小组活动安排中,都设置了绘画作品展示环节,并且通过主持人的引导,鼓励大家对展示者的作品和发言进行积极回应,让小组成员正确认识外界关注、合理处理他人评价和积极回应社会活动。通过组建小组、自我意象、交流合作、家庭影响、小组离别五次趣味盎然,层次递进的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知悉社交焦虑本质,明确人际沟通方向。在小组活动设计中,对于外界关注恐惧的把控有三个重点。第一,组建小组活动的目的在于塑造和谐的团体关系,开放的交流平台。让信任包容的团体氛围成为团体辅导的主旋律。使得小组成员能更自信地表达自己,体验他人的情感,引发共鸣。第二,作品展示的目的在于勇敢地表现自己。小组成员通过作品展示,突破封闭的自我,体验来自他人真实的接纳和理解,使自己明白他人的目光不仅仅只是批评或赞美,更多的是情感的共鸣。第三,主持人引导积极回应的目的在于妥善处理外界关注。积极的回应能够营造一种群情激昂的活动气氛,通过交流类似的社交焦虑遭遇,让他们发现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这种同病相怜的感觉会让他们如释重负,共同抵御社交焦虑的危害,商讨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沟通办法。所以团体绘画艺术疗法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符号表达社交焦虑者隐喻的想法,而且在于通过团体认知来引导小组成员正视评价恐惧,从而减少外界过度关注的影响。
六、结论及应用建议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儿童自身问题,更是复杂的社会综合性问题,需要各方社会力量干预,但是研究者们能够给予留守儿童宏观和中观的支持尚不足,所以寻找简单高效的微观干预迫在眉睫。团体绘画艺术疗法凭借其开展方便和无须技巧的特点,对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实验的干预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害怕否定评价、陌生情景、一般情景三个维度的社交焦虑水平。本次研究不仅证明了团体绘画艺术疗法能够有效干预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问题,同样也是对数量更为庞大的儿童群体社交焦虑问题的治疗方式的一次探索。
团体绘画艺术疗法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儿童的内部资源,有效缓解儿童社交焦虑问题。同时,在干预操作过程中又较为注重小组之间的积极回应,让小组成员正确认识外界关注、合理处理他人评价和积极回应社会活动。并且接受绘画艺术疗法的患者无须具备美术经验和技巧,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结合中国农村特色,建议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推广:第一,鼓励乡镇学校在艺术选修课上定期开展绘画艺术疗法;第二,培训乡镇老师在课堂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积极回应的能力;第三,推动乡镇社工机构建设绘画艺术治疗室。
另外,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组织和主要场所,往往承担着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物质交换和精神支持的功能。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父母的离家务工和监护人的改变,会给他们的家庭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从而打破了他们的日常交往模式。父母的离开不仅仅带来了亲子依恋断裂和监控教育的缺失[29],还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的格局。此外,留守儿童社交空间的封闭性不仅来源于家庭结构的缺陷,还受到社会宏观发展的冲击[30]。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农村在某种程度上会呈现出“过疏化”的特征,这意味着城市会对农村形成“过度挤压”,农村在失去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调节和社会再生产能力[31],同样也加剧了社交维度的“过疏化”。对于农村而言,“随迁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出现已是常事,这将直接导致农村儿童数量的大量下降,进而引发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的缺失,加剧社交空间的封闭性。因此,若想根本性改善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问题,需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支持下,各级社会组织共同发力。建议在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投入:第一,强化家庭功能,巩固家校合作;第二,发展乡村产业,改变结构失衡。
本次实验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首先,由于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研究未能在后续时间内对留守儿童的干预效果开展跟踪测量,团体绘画艺术疗法的长期性效果有待验证;其次,由于暑假的原因,实验组和控制组的量表后测未能由老师来主持,后测量表的信效度有可能受到影响;最后,研究样本的确定上具有选择性偏差,没有很好地控制混杂因素,在干预效果的测度上存在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