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改革研究

2023-11-21符华琴雷霞杨柳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幼儿

符华琴 雷霞 杨柳影

[摘           要]  学前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环节中的基础性和奠基性作用,使得国家和社会更加关注高职学前教育的规划和发展。因此,进一步构建科学的学前教育学科体系,是当前学前教育学人的奋斗目标。幼儿文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幼儿文学课程定位不清晰,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师资配置不合理。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幼儿文学的课程特点,提出“理论学习—阅读鉴赏—作品创編—教学展示”四段式的教学策略,探究其在幼儿文学课程中的合理运用,以此培养幼师生的职业技能,提高教学成效,助力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幼儿文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1-0073-04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愈发加深,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愈发凸显。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2021年4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路径。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如“普遍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逐渐加深,自2019年开始,高职院校也开始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学前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然达到高位水平,学前教育的专业体系较为成熟,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创新,但相对来说,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就导致学生毕业后竞争力不强,难以在人才云集的就业市场上找到定位和去处。本研究以幼儿文学课程为依托,旨在引入游戏教学法的基础上,弥补高职院校幼儿文学课程在职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不足,以激发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提升教学成效,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以便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助力学前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2]。

一、研究背景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个体教育过程的起点和开端,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起着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因此,国家一直将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位置。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谈到,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的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呈现负增长,而新生儿数量减少,学前教育将遭受直接冲击。因此,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乘着时代的风帆,探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模式,构建科学、有效的学前教育体系。

幼儿文学作为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幼儿文学在儿童教育、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掌握基本的幼儿文学理论,并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儿童文学的教育教学实践[3]。随着学前教育学日趋发展壮大,对幼儿文学的课堂研究也步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堂的不良现状,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幼儿文学教学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4]。

二、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国对幼儿文学的探讨要始于1920年周作人在北平孔德学校的讲演——《儿童的文学》,始于此,学界对幼儿文学才有了较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对幼儿文学的年龄划分、含义、地位以及作用等形成科学的见解[5]。改革开放后,幼儿文学教材的编写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自主探索”,发展到了90年代的“文史”意识主导,再到21世纪“丰富多元”趋向[6]。然而,总体来说,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本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现状进行调查[7],并结合笔者亲身的教学实践经历,对幼儿文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课程定位不清晰

幼儿文学课程不仅要求高职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特点等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让高职学生学会朗诵幼儿诗歌、鉴赏经典文学作品的技能技巧,还要掌握改编、创编优秀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最终让高职学生学会书写教案,学会组织设计并实施幼儿园幼儿文学课和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使高职学生掌握幼儿园从教技能,为其将来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好技能基础。基于此,本研究将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能力目标分为四大方面,即理论知识、鉴赏能力、改编创编和教学技能。然而,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教师在这四大能力中,最为看重前两项能力,有65%的教师更加强调传授幼儿文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着重培养高职学生对幼儿文学的鉴赏能力。但只有40%的教师涉及训练高职学生改编幼儿文学作品、创造性地编写优秀作品的能力,也仅有30%的教师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教学技能养成,希望为高职学生未来从事幼儿教师职业、讲授幼儿文学课程打基础。这一调查充分说明,幼儿文学的课程定位出现了偏差,同时也偏离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果对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不清,教师就难以把握和实现其教学目标,从而使得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不足、职业技能缺乏,难以胜任未来的幼儿教师岗位。

(二)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在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而调查中所显示的高职学生喜欢的任务驱动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幼儿文学课堂中却很少被使用。当然,除了教师自身因素以外,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以及高职学生缺乏积极性也导致以行动和情景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难以落实,如幼儿文学一学期的总课时量为36学时,按每周2课时来看,几乎只满足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加之进行简单的文学作品鉴赏,缺少让高职学生自行展示的时间,课时数少而教學任务重,自然选择最为节省时间的讲授法为主。此外,相比较本科学校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曾遭遇较多的学业失败,因此更加不愿意上台展示,缺乏参与课堂的动力和积极性,这也使得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落实,即使教师将任务强硬布置下去,也只是草草完成任务。

(三)师资配置不合理

职业教育的特性要求教师队伍要向“双师型”发展,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来看,理论课教师仍然占绝对优势。同时,由于职业教育师资相对薄弱,课程任务量重,经常出现一名教师兼职带多门课的情况,并且所带课程大多是跨专业的。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的任课教师,有80%都是中文系毕业,但就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而言,中文系开设的文学类课程主要是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等,并没有专门的幼儿文学课程;仅有20%的幼儿文学教师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但其中有75%的教师都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幼儿园工作实践经验。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幼儿文学,或是未经过科学系统训练的教师来说,他们在从事幼儿文学这门课时,大多依赖自学,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观看在线课程,自行摸索教学方式,或是向其他前辈教师求取经验,通过听课、请教等方式积累教学经验。尽管如此,由于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学习和训练,大多教师在幼儿文学课程中,都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解读教材,更加注重文学体裁的理论讲授,而忽视了高职学生改编创编幼儿文学作品和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师多采用传统讲授法,而忽视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等基本理论知识上,而忽视高职学生作为准幼师更应具备的改编创编作品和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同时,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即排斥理论知识、学习动机不强、未来规划不明、个性鲜明独特等特点,本研究拟在学习借鉴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学习—阅读鉴赏—作品创编—教学展示”四段式的教学策略,探究该策略在幼儿文学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以刘海丽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为例,该教材包含八个单元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包括其含义、特征和作用等。第二部分则是七大类文体,即儿歌、幼儿诗、童话、寓言、幼儿故事、图画书和幼儿戏剧,每个文体单元大致包含四大部分——基本理论、作品阅读与欣赏、改编与创作、教学活动指导[8]。

(一)理论学习

幼儿文学的理论知识不仅包括其作为一门学科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即幼儿文学的内涵、特征、作用、作为幼儿文学接受主体的幼儿的特殊性以及幼儿接受文学的方式与方法,而且也包含各类文体的基本理论,如儿歌、幼儿诗和童话等文体的含义、发展历程、特征和分类。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时,如果单纯采用讲解的教学方式,高职学生只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从而游离于课堂之外,脱离课堂教学。

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幼儿文学的课程特性出发,即幼儿文学作为一门贴近生活、书写童真的学科,它包含诸多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内容完整的幼儿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在这些作品中选用典型作品作为案例,将基本理论知识巧妙融入作品之中,借用文学作品启发诱导高职学生,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高职学生自行探索、分析总结,归纳出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教师在讲授幼儿文学的作用时,便可以通过呈现具有代表性的幼儿文学作品,让高职学生自行探索、分组讨论,进而总结归纳幼儿文学的作用,例如,教师引入经典儿歌作品《我会刷牙》《沐浴歌》等,高职学生通过观察赏读会发现,这些作品通过趣味性地描述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得幼儿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因此高职学生便可以总结归纳“幼儿文学承担着向幼儿传递日常生活知识,培养幼儿健康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任务”这一作用、同样,教师引入《木偶奇遇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高职学生会发现,这些作品能够使幼儿明白作为人所应具备的诚实勇敢、勤劳善良等优秀品质,因此便总结归纳出幼儿文学的另一个作用——幼儿文学可以向幼儿传递社会道德规范,教会幼儿基本的行为规范,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教师通过引入这些经典幼儿文学作品,使高职学生在情境中了解感受文学,在亲身感受与自主探索中归纳总结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而不至于使得高职学生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中丧失对幼儿文学的热情。

(二)阅读鉴赏

教师在幼儿文学的课堂中,不仅要注重高职学生对文学理论的把握,更要着重培养和发展高职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实例的能力,使高职学生能在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特点、作用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学会欣赏与评价幼儿文学作品。这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之一。

作为准幼儿教师,高职学生需要了解之所以教幼儿接触儿歌、幼儿诗等文学作品,不仅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促进幼儿早期的语言发展,更重要的是文学作品能带给幼儿德、智、体、美多方面的熏陶和教育,甚至对幼儿性格、气质、志趣、理想等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那么,如何运用幼儿文学对幼儿施加这些正面的影响,是幼儿教师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高职院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文学课堂中如何认识、阅读与欣赏文学作品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上过幼儿文学课,但却尚未习得专业的文学知识和训练,其文学基础十分薄弱,毕业后在幼儿园进行幼儿文学的实践教学时往往无法科学有效地组织幼儿进行阅读鉴赏。

鉴于此,本研究紧扣这一教学目标,要求高校教师在幼儿文学课堂中,着重培养高职学生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技巧和能力,引导高职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抒发的童真童趣,着力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受文学语言中的音乐美,体验作品巧妙别致的构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师从教者,只有自己先学会阅读鉴赏幼儿文学,亲身体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字美、情感美、意蕴美,才能在将来的幼儿园实践教学中有感情、有温度地教会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之美。具体而言,教师在引领高职学生阅读欣赏幼儿文学作品时,主要在于借助具体的文学作品,将作品中涉及的人物、语言等与其所体现的艺术特色一一对应,并归纳总结出来[9]。如《小熊过桥》这首儿歌,仅仅130个字,却通过巧妙借用“小熊与鲤鱼”这两个动物形象,并连用一系列动词、叠词、拟声词推动故事情节,从而描绘出一幅生动形象、跃然纸上的画面。因此,高职学生在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时,便可以从人物选择、语言组织、风格构造方面入手,通过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鉴赏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清这些作品的创作特色,为帮助高职学生创作出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打好基础。

(三)作品创编

在教师的引领下,高职学生已经掌握了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类文体特点,同时也学会了阅读、鉴赏与分析幼儿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高职学生要开始着手学习各种文体的写作、改编与创编,并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各种文学体裁特点,尝试创作各类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

幼儿文学作品,或是描写童真童趣的幼儿生活,或是描绘天马行空的奇遇幻想,或是抒发某种感情感受,抑或是营造高雅的意境。不论其是何题材、体裁,为了取得最佳的表现效果,高职学生在创作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创作的基本原则:要细致地观察、体悟生活,尤其是以幼儿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离开了生活的土壤,文学的种子便难以生根发芽。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具备作为幼儿文学创作者的耐心、爱心、细心,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耐心地观察身边常见的事物,要有一双学会发现美好和趣味的眼睛;同时,要心中有爱,才能在平凡的日常小事中产生美好的体悟,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幼儿文学作品,并且,创作者也要细心,用肉眼捕捉生活中的琐碎美好,捕捉脑海中的点滴灵感。其次,高职学生要善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各类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拟物、排比等。恰如其分地运用好各类修辞手法,不仅能够为幼儿文学作品增添许多趣味性,还可以丰富人物角色的形象,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

(四)教学展示

在幼儿文学教学课堂中,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储备人才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应该具备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更着重于具体作品的演练,让高职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儿歌、幼儿诗、童话、幼儿故事、图画书、幼儿戏剧的教学活动,力图使高职学生能够以幼儿的眼光去看,以幼儿的心理去体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幼儿喜欢的活动。

首先,教师要规范高职学生组织教学活动的步骤,即撰写幼儿园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幼儿教师确保教育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其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在幼兒文学课堂“四阶段”教学策略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借助课程资源中的优秀教学活动案例,给高职学生讲明方案设计的要点和原则,让高职学生初步尝试撰写活动方案。教师要及时指点修改高职学生提交的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反馈,督促高职学生及时修改。修改完成后,教师可挑选出几份优秀的活动案例,供高职学生之间参考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以期进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学习通App建立班课,将高职学生书写的活动方案统一上传,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共建,以期为高职学生将来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工作提供借鉴。

其次,教师可以将课堂作为模拟演练的场地,为高职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教学场所。在交流展示的环节,高职学生可以将教师和同班同学当作幼儿,将课堂当作真实的教学实践场景,情感充沛地朗读儿歌、幼儿诗、散文,跌宕起伏地讲解幼儿故事、童话和寓言等,还可以与同学合作组队进行角色表演、小品或戏剧演出,大胆展示自己改编、创编的幼儿文学作品,同时还可辅之以相匹配的背景音乐、与情景相符合的图画和动画等。

四、结束语

幼儿文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致力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期望高职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提高改编创编优秀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组织幼儿园语言和文学课程的教学教育实践能力。本研究立足于幼儿文学教育现状,着眼于幼儿文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注重幼儿文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培养并重,强化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能积累,为学前教育领域输送更多优秀合格人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10-12)[2023-08-01].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12/content_5642120.htm.

[2]王蕾,李枫.基于“三教改革”的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3(1):48-50.

[3]张丹.基于幼儿故事的“幼儿文学”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4]李小颖.幼儿文学的教学现状及反思[J].文学教育(下),2014(10):114-115.

[5]梅杰.论中国儿童文学的孕育期[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43(2):110-114.

[6]洪妍娜.改革开放40年来幼儿文学教材编写回顾与展望[J].昆明学院学报,2022,44(4):127-132.

[7]王凤芝.职业院校《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20.

[8]刘海丽,郭玉村.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9]翟云,王岩.幼儿文学作品有效性阅读策略:儿歌作品鉴赏方法[J].甘肃高师学报,2013,18(3):32-35.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课题项目“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文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编号:2022SZX416)。

作者简介:符华琴(1996—),女,汉族,陕西镇巴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心理。

雷霞(1981—),女,汉族,陕西澄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杨柳影(1988—),女,汉族,陕西安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儿童游戏。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文学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