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外贸的“双创”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2023-11-21李霓
[摘 要] “双创”教育理念持续性推进背景下,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强调在新外贸背景下,需要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结合市场供求状况,强化产教深度融合,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新外贸背景入手,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型大学”发展目标下,从商务英语专业“5+3”双创教学改革实际出发,分析如何更好地落实“双创”课程教学改革,打造出特色化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新的行业业态,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关 键 词] 新外贸;“双创”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1-0057-04
“双创”教育理念不断落实,院校也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此满足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实际需求,开辟全新的教育教学路径。从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现状来看,还需要在行业发展背景、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进行明确定位,开展更加多元化的“双创”活动,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空间和平台。不仅需要大范围推进“双创”课程建设,还需要根据新外贸时代发展需要,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切实强化人才的“双创”能力和“双创”意识。
一、基于新外贸的“双创”课程教学发展概述
“双创”课程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方向和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双创”课程中,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除此之外,在“双创”课程教学落实的同时,院校、教师也在积极创新考核方式,以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外贸行业依旧面临许多挑战。因此,新外贸时代背景下,对外贸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国内院校的“双创”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为此,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新外贸背景下“双创”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基于新外贸的“双创”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深度探讨“双创”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以期为新外贸背景下外贸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从创新创业角度培养外贸人才,是顺应新外贸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增强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高职院校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二、基于新外贸的“双创”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我国外贸企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支持。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为例,随着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该院校始终坚持以创业为导向,设置“双创”课程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以能力为导向,丰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考核方式改革。但在新外贸时代背景下,还需要对“双创”课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分析,比如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平台等。为了适应新外贸背景下对外贸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院校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从目前来看,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课程内容与外贸新业态发展要求不匹配。新外贸背景下,贸易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贸易流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加之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模式的推广,交易也呈现出网状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如果商务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已经按照固有的教学思路,所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较为单一,无法真正培养出符合新外贸发展需求的人才,最终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新外贸业态发展要求,调节课程内容,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都需要进行调整,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可持续性、多向性提升。
不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还需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在新外贸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务平台、社交软件等互联网+模式得到推广。由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在互联网+外贸的背景下,打造出互联网+教学,优化课堂组织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的考核形式,以此有意识地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线上交流能力,让对外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积极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积极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情况,了解全新的沟通方法、沟通技巧,以此配合商务英语教育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活动,体现新外贸的全新流程,以求将真正的外贸或跨境电商实战经验传递给学生。
面对新外贸环境,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外,还存在另一较为突出的问题,即实训基地。从目前来看,虽然已经构建形成了完善的实训体系,但现有的模拟软件很难真正模拟出新外贸优化后的贸易流程,尤其是在贸易主体构成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想要模拟出多元化的贸易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和外贸企业进行合作,以此创造出更多的实训、实习岗位和实践场所。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实训基地有限、合作企业较少等问题较为突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加以构建和优化。
三、基于新外贸的“双创”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新外贸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为了应对新外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从市场环境、企业发展、国家整体需求等角度来看,更加强调外贸人才的数字意识、智能意识、综合意识,着重指出了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的重要性,以此助力我国外贸提质增效。
(一)围绕新外贸构建合理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
在新外贸背景下,“双创”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至关重要,需要建立“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传统外贸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要想更好地满足新外贸发展需求,就必须建立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坚持“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新外贸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其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最后,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改革。通过大力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资源平台、加强线上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智慧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加强对“双创”课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第一年,专注于基础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这个阶段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通过企业的一些创新活动,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商务英语以及“平台运营+产品营销+国际物流+外语外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入“5+3”这一概念,5个学生一组,专业教师、辅导员以及企业导师3位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全过程指导。第二年通过课堂学习、模拟实训、企业参观等方式,培养外贸复合型人才的核心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知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网络平台操作能力、网络营销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快速学习的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第三年通过在校内开创创新创业项目、企业顶岗实习和“厂中校”实践、校内外大赛等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基础共享平台课程、专业核心素养课程、高层综合拓展课程”三段式专业群课程体系,夯实新型外贸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增加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等交叉学科知识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执行力。在教学团队方面,首先,学校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双创”师资培训等途径,强化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双创”课程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打造一支“双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其次,优化师资结构。以学校现有的专业教师为主体,注重引进高水平“双创”课程教师,形成“双创”师资团队。同时,积极引进校外“双创”导师,与行业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建立“双创”课程兼职教师库。最后,建设稳定的“双创”课程教学团队。该专业积极聘请校外“双创”导师、行业专家担任“双创”课程兼职教师。
(二)圍绕新外贸构建科学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科目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育中。构建完善围绕新外贸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对接行业发展趋势、教学方式对接学生发展需求和评价方式对接社会用人标准。因此,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就业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等方面设置课程。基于新外贸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进行教学内容设置。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教学。同时,要加强课程与专业之间的联系,增强其实用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化。因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来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赵桂娟等人认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积极运用网络平台、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院校还应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的“三教”改革。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目前很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上存在问题,如评价标准不合理、考核方式单一、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因此,院校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适应新外贸发展要求,顺应“互联网+”时代新外贸人才培养需求,加强专业“双创”课程建设,积极探索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双创”课程改革实践路径,商务英语专业于2018年起陆续开设了新媒体营销策划(理论)、微信公众号营销实践、潮牌创意产品营销等“双创”课程。根据新外贸发展要求,基于专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在原有“双创”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跨境电商实务、视觉营销、新媒体运营项目等创新创业课程,构建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双创”课程体系,开设了基础会计、市场营销等课程,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根据新外贸发展趋势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了包括跨境电商概论、跨境电商平台及运营、跨境电商产品设计与营销等在内的必修课程。视觉营销课程通过对网店美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网店产品图像处理能力、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和装修实战能力。
(三)围绕新外贸构建现代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手段
在新外贸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新外贸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次要通过校企合作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还应在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引入多元评价方式。例如在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引入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多维度评价方式。同时还应通过引入“双师型”教师来提高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根据“互联网+”时代新外贸人才培养需求,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开展线上直播授课与互动答疑。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线下交流。通过课堂案例讨论、分组讨论、项目任务布置等方式开展研讨学习。不仅如此,该院校还重视案例分析和实验实践环节。结合“双创”课程教学内容,引入“跨境电商”等实践案例,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学习、调查研究、实验实训等方法,加深对“双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双创”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例如,在基于速卖通的产品发布操作时,在了解核心词、属性词和流量词的作用后,学生根据产品实际情况制作一个完整的标题,引入任务驱动法,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操作体验跨境电商企业运作流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法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围绕新外贸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孵化教学基地
在当前新外贸背景下,院校应加大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快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首先,要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投入,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部门,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院校内,设置专门的实训场所,学生在此进行实习。其次,要积极引进社会专业力量,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再次,要结合院校自身实际情况和特色进行建设,如在创新创业课程中设置实验环节、模拟企业运营等。最后,要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优化和完善。院校要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社会专业力量对其进行管理和运营。总之,随着新外贸发展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新外贸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的改变,院校对“双创”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新外贸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外贸人才,院校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双创”课程的重视程度,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到“双创”课程教学中来。新外贸背景下,以“5G+双创教育”为载体,面向5G产业及互联网产业、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改革,创建5G时代智慧实训基地和教学平台,以此让实训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双创”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不同的课程特色,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構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双创”课程实践体系。将基础会计、市场营销等跨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跨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现场相融合,真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学生创业竞赛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就能接触到创业实践的真实情境,在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上形成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优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双创”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入步惊云速卖通仿真实践平台,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学生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外贸产品的营销、国际物流配送和清关等环节的综合能力。通过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竞赛,着力提升学生在数字贸易平台上外贸产品营销和清关等环节的综合能力。在新媒体平台上以外贸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活动要以电商平台下真实外贸创业实践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引入“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平台,采用理论+仿真模拟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竞赛培养法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学生在国际物流配送和清关等环节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外贸背景下,培养符合新外贸需求的外贸创新创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我国外贸企业普遍存在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缺乏专业的创业指导团队等问题。因此,院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双创”课程体系,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中。此外,还需要政府、院校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新外贸发展需要的外贸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佩芬,黄建标,李丹.国贸专业“双创型”跨境电商生态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对外经贸,2023(4):153-156.
[2]崔春晓,邹松岐,邢丽荣.基于“课赛融通”的双创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22(32):48-50.
[3]卢洋.双创教育下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J].对外经贸,2022(7):97-100.
[4]李德正,李荣耀,李雪华.高校培养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J].对外经贸,2022(3):118-121.
[5]王倍,滕静涛,刘红.基于“双创”视角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21(12):137-141.
[6]张真,赵婷.基于跨境电商双创型人才培养调研报告:以广州华商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21(11):126-131.
◎编辑 马燕萍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校级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创业型大学研究专题):“新外贸背景下‘5+3’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霓(1977—),女,土家族,湖南常德人,本科学历,在职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