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委外模式下车站设备维修监管探讨
2023-11-20郭子扬
□ 郭子扬
在现阶段的广州地铁运营管理中,委外单位模式下车站设备维修属于关键的运营监管内容。近年来,地铁委外单位的总数正在日益增多。地铁委外单位具有整合地铁对外业务以及优化岗位的重要意义,而且能提升地铁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但目前针对地铁委外单位的各工种车站设备维修开展全面监督和管理,确保创建良好的地铁行业管理秩序还需假以时日。
一、大委外模式的定义
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有5 家委外维修项目,维保单位数量较少,但各专业负责的相关维保项目管理业务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有2 000 余人,对此可以看出地铁车站设备维修已融合多专业、涉及多线路、跨越多部门,逐步走向大委外模式。
二、大委外模式监管的意义
原有的委外维保会根据设备的情况而应需招标,很难形成特定规律。因此为降低地铁设备维修成本,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从目前的委外项目整合的情况中发现,综合性的委外维保大标越来越多。尤其是到了2021 年,这种趋势愈发明显,甚至出现了包含整条线路所有专业的大标。
当前,广州地铁运营各部门已经意识到设备维修模式改变的迫切需要,已着手开展设备大委外维修的实践和探索,对消防、FAS、电扶梯、屏蔽门、SCADA、低压配电与照明、轨道与感应板、导向、PIDS、主控、建筑、防淹门、环控车站设备监控、给排水等十余个专业设备实施了大委外模式维修,从中取得了一些项目经验与成果,如设备自主维修人员减少、备件材料物资库存量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下降,同时也提高了维修效率。
1. 目前设备生产管理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各生产部门每年会根据各专业的规程要求制定所属设备的定期检修计划,同时在年度全面预算上提报设备材料、备件采购计划。
运营各中心下的生产部门是地铁设备的实际管理者,承担着地铁设备稳定运行的责任。所辖设备内外部的巡检维修、清洁保养和设备监控等工作都由各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按照传统的地铁设备维修模式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人员成本、维修资金成本、材料成本等。随着广州地铁线路不断增多,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维修管理难度不断增大,需要解决的运营设备维修问题比较多。
2. 大委外模式对比自修的监管效率
广州地铁公司为集中尖端资源解决了一些企业成本和企业管理的问题,将非主要的运营设备保养等日常重复的基础操作工作交托委外专业化公司,以提高地铁公司运作效率。
通过外购委外维修服务,由地铁外部专业化的运维公司对地铁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是降低轨道交通集团人工成本、提升设备设施检修效率、加强公司管理灵活性的一个高效途径。实践表明,相对于自主维保中各层级的监管,大委外模式将设备设施维修中的一些漏洞与烦琐事务直接剔除,直接通过合同进行监管,促进企业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按照运营总部的管理运行模式,大部分设置了设备维修班组,建立庞大的内部维修队伍,设备维修模式相对保守,导致维修监管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自主维修这种运维模式已很难再适应地铁公司发展的要求,急需采纳新型运维模式,结合既有监管模式来提高效率。
3. 自修人力物力的监管成本
车站设备维修绕不开物资采购,但自主维修模式常遇到各专业材料及备件的采购时间周期过长且非标材料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还有物料库存量过大、长期占用有限空间等问题,消耗了地铁公司大量资金和时间成本。运营公司配置的自主维修队伍、维修工器具、维修仪器会出现闲置的情况,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车站设备维修人力物力的监管成本明显增大。
4. 大委外模式下维修监管成本
伴随着线路运营后各专业设施设备的维修组织复杂性提升以及现场作业管理的难度增加,对运维技术多样化的要求更高。线网运营后故障传导性大大加强,部分服务于多区域的设备因其可维护时间降低引发的超负荷运转与高故障传导性之间形成了显著的矛盾,对设备检修及恢复时间要求更高。同时,日渐增多的新线和站点开通与运营成本的降低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导致委外合同运转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变革,不再以繁琐的多项目、多乙方方式运作,而是融合多专业、多模块的大委外模式进行投用。更多专业、更多线路的汇聚简化了大委外合同的管理,委托方可以单一合同进行多元化的车站设备维修监管。
三、大委外模式下监管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设备委外维修是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行业较通用的一种模式,但各专业设备综合性高、种类繁多,设备的维护需求量大,维护成本高。大委外模式通过对一些日常设备进行委外维修,利用对口专业公司的技术储备和规模效应,降低设备维护费用,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的经济效益,达到节流增效的效果。但大委外维护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广州地铁运营推进专业设备设施委外维修以来,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显露出大委外模式下的相关项目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人员监管是根本
地铁委外单位具有频繁的人员流动特征。目前多数的地铁委外单位都表现为频率较高的内部人员流动,缺少稳定性较强的地铁行业员工队伍。从事地铁委外单位相关工作的具体人员部分呈现较大的年龄段特征,无法集中于自身的日常工作。较低的离职成本,导致地铁委外单位内部的很多人员都会频繁跳槽。
广州地铁18/22 号线是国内首条运营速度达160公里/小时的全地下市域快线,也是广州十三五规划线路首条采用委外维保模式的线路,委外监管人员不仅要懂管理,更要有较强的检修维修能力,才能在委外工作中处于主动。在委外模式下,确保自有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管理效力不退步是委外维修监督管理的重要保障。作为地铁运营管理部门,有必要强化管理委外单位的力度,确保在开展全面监督的同时,逐步提升地铁委外单位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准。具体针对车站设备维修中,如何监管委外单位强化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笔者认为核心措施还是要体现在构建地铁委外单位的内部人员档案,同时还要做到及时监管并记录现阶段的人员变动,做好相应的人员信息更新工作。
2. 基础管理是保障
大委外模式下地铁委外单位能否维持车站设备正常的运行秩序,其在根本上关乎地铁运营效益,并且能够决定乘客对于地铁服务的满意程度。委外单位要想维持良好的车站设备维修秩序,不能够缺少基础管理的举措作为保障。地铁委外单位作为直接面对和负责生产和安全方面的单位,需要切实增强人员团队意识。每隔一段时间,委托方的管理者及具体操作监管者,应针对现有的日常工作规划予以严格审验,通过定期查看规划的方式来纠正地铁管理领域现有的误差。如果察觉到工作误差存在,那么立即对其予以纠正,对于整改期限予以严格的限定。
3. 第一要素是安全
地铁站内的车站设备维修很多日常工作都带有显著的安全风险性,必须在根源上消除安全操作风险。地铁运营公司需通过强化现阶段的安全监管力度,要求委外单位的从业人员第一时间学习、了解到地铁车站设备本身的风险安全点,进而达到消除对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呈现的麻痹心理,强化操作人员警惕意识的目的。同时,作为委外单位内部的操作人员本身也应当强化安全防控的认识,彻底杜绝疏忽与麻痹心态。如针对车站消防设备安全而言,某些委外维修人员本身缺乏较强的安全敏感性,习惯于完成维修维保的表面工作,导致消防设备出现最低级的检修不到位的问题。
4. 岗位职责是标准
大委外模式下车站设备维修监管,需要明确委外单位自身具备的各项基本管理职责,按照现有的岗位管理职责进行科学划分。具体针对地铁委外单位,关键在于杜绝遗漏岗位职责的现象,结合委外单位目前承担的具体职责范围划分单位内部现有的岗位人员职责。对于地铁站内的各区域要强化现有的监控力度,确保站内服务达到良好标准。
5. 精细管理是双赢
针对地铁既有线依赖于基础技术和基础管理,运维单位中层及上层管理者未对基层运作进行精细管理的问题,地铁运营有必要对委外单位从上至下进行“金字塔层级”的监管模式。监督委外单位管理人员对设备检修质量、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故障分析,确保作业人员能按照项目合同及地铁检修规定对设备设施有做到每处有检、每处检好的质量。
6. 风险问题是导向
集团纪委根据对委外维修业务专项监督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的通报,认真对照反馈意见,用直面问题、动真碰硬的魄力和态度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要强化系统思维,要把委外维修管理放在稳定集团发展大局的高度来看待,聚焦制约发展的难点重点精准拆弹,通过分类施策有效提升管理水平。要坚持风险导向,管好质量安全,控好廉洁风险,推动实现长治长效的工作要求。
7. 智慧运维是助力
目前,设备维护任务日益繁重,地铁城际线路设备运维所面临的障碍和漏洞也不断出现,具体体现在设备设施监控不够全面、各专业系统联动功能不足、自动巡检手段缺失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智慧运维已成为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成为大委外合同管理模式下需要关注的方面。智慧运维平台多专业融合,以全面监测和检测为基础,建立变电、接触网、轨道、桥隧、房建多专业的智慧运维平台。
从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智慧运维将逐步取代大委外部分合同管理内容,并将大幅减少运维的人力成本。同时,通过深挖故障本质,实现智能故障预判,对全系统、全设备的数据检测,综合运用地铁现有的大数据、云计算等分析技术,实现状态关联分析和设备故障根本原因分析以及跨系统、跨线路的综合影响分析,最大程度实现智能化故障提醒,提高故障相应速度,提高设备可靠性,改善运营服务水平。
目前,城际运营通过Lmis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和设备检修情况进行智能化管理,可在系统内筛选出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进行同比、环比等方式确认设备设施状态的变化。如给排水专业目前的每日水泵运营状态报告可甄别某一部位、某一站点的水泵是否超出理论运行值,有助于专业技术人员可针对不规律的设备运作条件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并能及时组织分析和整治。后期若可部署全面智能监控,实现计划修转状态修,以智能化、信息化代替人工反复巡、检、查,既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低效劳动,提升设备可靠性、降低劳动强度、优化设备检修模式、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和生产活动科学性,还能真正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对大委外模式进行监管。
四、结语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维修模式逐渐发生推移,同时随着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管理体制的更新和内部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全面的进步,各行业、各专业分工越来越明晰和具体。从各专业而言,需要投入培养维修人员的时间成本、需要准备足量的备件和占据一定的城际资金费用,而这些对于运营3 年的广东城际铁路运营公司来说,耗费的成本将非常高昂。所以,大委外模式下车站设备维修监管,更加经济合理,且符合“创新、智慧”高质量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