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战争小说创伤书写的特点
2023-11-20王心茹
【摘要】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描写的是普通人索科洛夫在二战期间不幸被德国法西斯俘虏,在战俘营经历种种苦难,后回到祖国仍带有战争创伤的迹象,且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故事。本文主要运用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从战争文学叙述的角度来分析肖洛霍夫笔下战俘的遭遇,深入剖析索科洛夫在战俘营里的磨难,以及“受辱的英雄”回归社会后身上显现的战争创伤,剖析战争创伤中的人性,研究该作者对人道主义关怀的呼吁,以及其引起的社会反响。
【关键词】创伤;战争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肖洛霍夫;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4-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4.002
目前国内文学研究人员对创伤(Traum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而对苏联文学中的战争创伤研究极少。因此本文以《一个人的遭遇》为研究文本,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肖洛霍夫的战争创伤书写特点,凸显肖洛霍夫所宣扬的人道主义关怀;且该类主题具有教导当代人热愛和平、尊重生命等重大意义。
一、 触及——长期被禁的“战俘命运”话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苏联文学作品中涌现了许多描写二战伤痛的战争主题作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该时期文学作品多为赞颂为国为民为正义而战斗的民族英雄,如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瓦西里·焦尔金》。五十年代,随着政治上“解冻”时代的到来,作家们开始转向更深层次的剖析,往往通过战争文学作品来反映战争的影响。伟大的作家肖洛霍夫破天荒地在文学作品中触及长期以来一直被禁的话题——战俘的命运。
(一)战俘营里的磨难
与其他国家作家不同的是,苏联作家们善于在叙事性文章中加入叙述者“我”的角色,而这个“我”是认识或者知晓主人公的一些事情,因此整部故事也就是“我”讲述出来的,这也间接地拉近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肖洛霍夫的创作也不例外,在本部小说中,讲述者和主人公有直接的对话,这让读者更加近距离、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索科洛夫所经受的战俘营里的磨难之深沉(伊利亚·库库林,顾宏哲:4-15)。
《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主人公把自己生命中前四十年的故事都讲给了讲述者:由于饥荒,主人公索科洛夫的原生家庭里其他人都被饿死了,他一人死里逃生。主人公来到城市进工厂谋生,组建了温馨的小家,一家四口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但突如其来的战争却打破了这份宁静。接着作者肖洛霍夫开始着重刻画一名运输弹药的志愿兵是如何成为“受辱的英雄”。
肖洛霍夫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展现主人公历经沧桑的不幸,而是通过直白的诉说,让这名受辱的战俘跃然纸上。在回忆自己的前半生时,他向讲述者倾诉:“10年算得了什么:你可以随便问问哪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他可曾发觉日子是怎么过去的?一点也不会发觉的!”正因为这十年里充满了来自家庭的温暖,所以日子才过得飞快。而当索科洛夫谈到战俘营里的磨难时,却有一双“仿佛沉浸在极度悲痛中、充满了绝望的忧郁、叫人不忍多看的眼睛”(Шолохов:3-5)。
肖洛霍夫笔下的索科洛夫到了集中营里,按照他的说法:“一想起所有的那些在俘虏营里给折磨死的朋友们,同志们,你的心就不是在胸膛里,而是在喉咙口跳着了,你就会喘不过气来……”(Шолохов:5-6)他目睹了部分俘虏被当场处决,见证了伤势过重的人慢慢消逝。逃跑的想法在索科洛夫心里萌发,他曾趁夜色逃跑了将近40公里,但还是被警犬追到,迎来非人的酷刑。
在之后被俘虏的两年里,主人公被押送到过大半个德国的各地区做苦力:去过萨克森的硅酸盐厂里做工、在鲁尔的矿井里运煤炭、在巴伐利亚的土方工程上干得折断了腰……做苦力的地区在不停地变换,唯一不变的是被俘虏的士兵们被鞭打和强杀。尽管索科洛夫被营里的各种制度约束着,但他自始至终都为了自己国家的名声而放弃眼前的苟且,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甚至打动了敌人长官。
简言之,在肖洛霍夫笔下的人物在战俘营里的种种磨难为自己打上了终生的烙印。作者聚焦一名普通士兵的悲惨遭遇,旨在于揭示战争的残酷,告诫人们珍视和平。
(二)回归士兵融入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困境
肖洛霍夫的战争小说叙事同新世纪英国的战争小说一样,关注个体的创伤体验,特别是关注回归士兵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重新回归社会时面临的各种困惑和难以融入家庭与社会的窘迫处境(刘胡敏:1-2)。
《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主人公在劫持德国军官之后顺利返回祖国,但他回归社会后遭到的最深沉的打击,无疑是一连串的噩耗。起初是邻居告诉他,妻女被德军空降炮炸死在家中;其次是他的儿子安纳托利上尉在抗战胜利的前一天中弹身亡,索科洛夫又一次体会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限悲哀。
肖洛霍夫将《一个人的遭遇》中“遭遇”(俄语судьба,本意指命运,在这里特译为遭遇)的辗转性发挥到了极致(何茂正:1-2),这也引领读者由悲到喜再到悲的感情转变。主人公索科洛夫回归社会后,真正的“漂泊”是从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相继牺牲之后才开始的。正如索科洛夫自己所吐露的那样:“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我那最后的欢乐和希望。”索科洛夫经历数次人生中的重大变故,到头来只孤身一人漂泊,这使他一度陷入消极。不过他收养了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万尼亚后,两颗孤独的心碰撞在一起,彼此寻找慰藉,自此主人公孤苦伶仃的漂泊感也结束了。但这样安稳的老本行也没能伴随索可洛夫众生,由于一次驾驶撞到了牛,牛毫发无伤地跑了,公职人员却吊销了他的驾照,他对于回忆过去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也被迫停止了。
总之,肖洛霍夫笔下的索科洛夫回归社会后面临接踵而至的噩耗:两次失去亲人重逢的喜悦,取而代之的是生离死别、生存职能一再削减,好在作者刻画的孤儿万尼亚给予饱经沧桑的老兵以心灵的慰藉和创伤的安抚。
二、剖析——战争中的人性与情感
19—20世纪的俄国诸多作家对战争的描写侧重迥异,如布尔加科夫在《白卫军》里注重在心理層面上描写白卫军对以往温馨生活的留恋、对未来的迷茫;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展现哲学层面上的爱与和平。但肖洛霍夫的战争小说另辟蹊径——越来越关注在战争期间人们身上所体现的人性,这类作品往往通过对人性的刻画来反映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各种精神和肉体创伤。创伤书写往往糅合了道德、伦理和人性等主题,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于庆珠:1-3)
(一) 战争中书写对人性的剖析
《一个人的遭遇》对人们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善恶有着深刻的剖析。作者肖洛霍夫在重点刻画战争的残酷无情、爱国者的无私奉献等场景的同时,将人性的方方面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肖洛霍夫借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个俘虏营中叛徒的形象。他为了少受惩罚而打算出卖一同被俘虏的军长,但主人公索科洛夫对此义愤填膺,联合军长结束了叛徒的生命。人的心存了太多的贪念就会让原本刚强正直的气节变得柔弱、偏激,还容易失去理智,过去原本很纯洁的人格也会变得很污浊了。
其次,《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俘虏营长米勒虽然是敌对方,但他仍然会被敌对国军人的气节打动,从而打消心中杀人的念头。由于告密者无中生有,米勒负责惩罚主人公,他对主人公恶语相向,甚至让主人公索科洛夫为当时德国人“即将到来的”胜利干杯,但索科洛夫直言“愿意为自己的死亡和摆脱痛苦而干杯”,米勒由此对他肃然起敬。这件事是身陷战俘营的主人公第一次因捍卫家国尊严而受到常人应有的尊敬,此事也从侧面反映了军官米勒作为军人对铮铮铁骨的敬佩。
最后,主人公索科洛夫的善良和正义、宁死不屈的精神在全文有多次体现。被俘虏期间他并没有因一己私利而背叛整个团体,一直保持着高尚的节操。面对敌人对苏联的挑衅,索科洛夫对死亡的恐惧急剧下降,转而向往自由和解脱。他宁可被枪决,也决不允许祖国被侮辱。战争胜利的曙光转到反法西斯国家时,主人公便下定决心要逃回祖国,此时他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勇敢无畏奔向祖国的喜悦。作者肖洛霍夫也借助战争小说把索科洛夫式的“受辱的英雄”刻画得入木三分。
虽然文章篇幅有限,甚至可以说,整部故事是主人公半日之内讲述出来的,但作者在这紧迫的时间内剖析了不少经典人物的人性:温柔贤惠的伊琳娜、胆小自私的叛徒、凶狠但人性未泯的敌军米勒、正义凛然的索科洛夫等。
(二)战争小说中的亲情叙事
亲情是文学作品里的永恒主题之一,肖洛霍夫的战争小说里有关亲情的描写是对饱受战乱摧残的人们的一种慰藉,更能反衬战争的冷酷无情。作者在《一个人的遭遇》里展现了两种亲情。
第一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即索科洛夫和妻子儿女之间建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密关系。战前这个温馨的小家给主人公留下美好的温情,并支撑他上到战场上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被俘虏后,主人公也把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生存的信念和重返祖国的动力,这种强大的力量也将他带回了祖国。战争中的亲情总是以生离死别的悲剧为结局,这种亲情在战争中饱受创伤,逐渐被剥掉外壳,最终转化为一种思念。
第二种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即战后无依无靠的索科洛夫收养孤儿万尼亚,建立的新家庭里的亲情。索科洛夫收养万尼亚后,原本枯燥无味的单身汉生活瞬间充满烟火味,万尼亚也成为他好好活下去并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动力。在这段新的亲情关系中,索科洛夫重拾父母亲般的责任与担当,也时常为小儿子的点滴而感到欣慰。第二种亲情是第一种亲情的延续,是受战争创伤的人们抱团取暖的典型;正是第二种亲情的出现,主人公的生活才有了盼头。原本粗糙的单身汉生活瞬间充满家的温馨。第二种亲情是本文的讲述者目睹的,主人公亲切地称万尼亚为他的“新儿子”(Шолохов:6)。
肖洛霍夫通过对这两种亲情的叙述,反衬了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之沉重,创伤之深沉。也正因如此,人们才能更加铭记历史,更加珍惜当下的种种情感和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憧憬没有战争的美好生活。
三、呼吁——人道主义关怀
几乎所有战争小说作品的作者都是通过刻画枪林弹雨的战场来呼吁和平的,但肖洛霍夫是通过描写战争中最受创伤的主体——战俘的命运,来达到写作的目的。《一个人的遭遇》这部作品在当时,仅从呼吁人道主义关怀这一点来说,就已经意义非凡了。
战争小说的创作背景通常是历史事实,那么它的书写意图也和时代的主题、作者的目的是分不开的。当时赫鲁晓夫指出:“战争除了带来眼泪,带来破坏和毁灭人们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珍贵财富以外,不会带来任何东西。”肖洛霍夫就是根据这一基本观点进行写作的,他认为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反面人物,唯一的一个反面形象就是战争。战争是造成“两个失去亲人的人,是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砂子”(Огнев:9)。战争使得勇敢的战士淌下,“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
这部战争小说创作于1956年,肖洛霍夫以自己的见闻和战争时期的经历为基础,书写战俘的命运这一话题。此部小说的首要创作意图是为这群受辱的英雄平反,因为他们在战争中经受过枪林弹雨,并且在战俘营命悬一线,正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主人公,纵使有万般不幸,但相比于绝大多数死于战俘营的俘虏来说,他幸运地逃回了祖国。
每当作家们将笔触伸向战争类话题时,总是想通过刻画一系列深刻的教训来呼吁珍惜生命、热爱和平的话题。《一个人的遭遇》在1957年发表在《真理报》上并引起广大的社会反响。读者们也迅速领略到了作者在此呼吁人道主义关怀,号召人们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珍惜当下普通人群的幸福生活(袁顺芝:16-22)。
肖洛霍夫所写的《一个人的遭遇》在成名度上来说,远不及先前使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但《一个人的遭遇》这部作品仅从呼吁人道主义关怀、直白地揭露战争年代俘虏的遭遇这个层面来讲,就已经開启苏联文学的崭新一角且意义非凡了。
四、结语
肖洛霍夫战争小说创伤书写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勇敢地揭示战俘的命运,尽管在当时的苏联文坛中,战俘一直是被禁的话题。在肖洛霍夫笔下,战俘是战争中最受创伤的群体,他们被誉为“受辱的英雄”。
肖洛霍夫战争小说创伤书写的第二大特点为:通过对战争的描写,更进一步地展开对人性的剖析与亲情的叙事。生死之际是对人性的考量,大丈夫在国家荣誉与个人性命之间做取舍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贪生怕死者选择出卖集体,却不料正义者对他“先下手为强”。亲情在战争中总是要经历生离死别,但超越血缘关系的伟大亲情使遭受创伤的人们抱团取暖,互寻慰藉。
肖洛霍夫战争小说创伤书写的第三大特点是呼吁人道主义关怀。战争创伤不可磨灭,只能通过社会的关心去慢慢抚平。因此呼吁人道主义关怀是战争文学的一大共性,这也是本书作者写作的意图所在,也在当时引起广大的社会反响,至今仍是老生常谈的佳作。
《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中的过渡性意义明显,小说既有英雄主义的流风余韵,又开启了非宏大叙农的先河。索科洛夫既惊心动魄又寻常可见的经历,使这部小说开启了苏联战争文学新的一页。总之,肖洛霍夫的战争小说在苏俄文学史上意义非凡,且战争给予战俘不可磨灭的创伤,唯有创伤主体积极抗争和社会的人道主义才是慰藉人心的良药。
参考文献:
[1]董笑.战争叙事模式与文化意味分析——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与路翎《初雪》的比较阅读[J].发明与创新,2020,(08):92-93.
[2]何茂正.评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J].学习与探索,1979,(5):5.
[3]刘胡敏.新世纪英国战争小说创伤书写的新特点[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03):50-55.
[4]刘亚丁.近十年俄罗斯肖洛霍夫学回顾[J].俄罗斯文艺,2015,(03):4-11.
[5]王悦.论《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人道主义思想[J].新纪实,2021,(06):36-38.
[6]于庆珠.简析肖洛霍夫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13(05):73-75.
[7]袁顺芝.永恒的伦理道德主题:人与战争——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文学伦理学分析[J].外国语文研究, 2015,1(06):16-22.
[8]伊利亚·库库林,顾宏哲.伤痛的调节:1940-197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卫国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创伤体验的流变[J].俄罗斯文艺,2015,(01):4-15.
[9]Огнев А·В·Рассказ.Шолохова М.«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учеб.пособие[M].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4:18.
[10]Шолохов.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N].Газыта.Правда, 1956:1-66.
作者简介:
王心茹,陕西宝鸡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